第217章 追襲者

獻俘太廟的恥辱是金竹終生難以忘懷的,爲滿足年輕皇帝的,他在太廟外跳起了漢家的舞蹈。

雖然金竹跳舞很爛,歌聲一點也不悅耳動聽,但是天子劉徹絲毫都不在乎,他只需要這種感覺,壓垮一個敵人的感覺。

劉徹豪情大發立下志向:“總有一天,我要讓匈奴的單于也像金竹這樣爲朕跳舞。”

曹時沒想吐槽他的想法有多麼奇怪,悶聲不吭的混在上卿裡沒有活躍的念頭,反正朝廷裡大小政務也不用他來操心,每天除了鍛鍊身體、例行視察羽林騎、陪老婆孩子就沒別的事,樂的躲起來裝作自己不存在。

劉婠爲他生了個寶貝兒子,曹時每天都樂的不行,連公務都不怎麼愛管,一門心思撲在一家三口人和和美美的小日子上。

丞相許昌不太喜歡惹事生非,性格特徵略有點類似衛綰,柏至侯比起硬如石頭的前丞相可要油滑的多,曹時風頭正盛的時候裝木頭人,現在風頭下去又變成皇帝大權獨攬,許昌是明哲保身能小心就小心,儘量不和皇帝發生直接衝突。

御史大夫張歐更徹底,十年前未貶官前就以性子綿軟聞名於世,廢太子劉榮事件被貶官出外,幾經磨練洗盡身上的浮躁之氣,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甚至很少注意到還有個三公站班。

趙周是天子的心腹,更不會去招惹皇帝的龍威,兩大一小三個頂尖人物都沒動的意圖,三公九卿觀其言行就順着天子的話頭胡扯。

獻俘太廟的收尾要重新處理乾淨,十二萬夜郎俘虜因爲水土不服死了幾千人,還有幾千人在病中沒有康復,可以用的也就十萬人左右。

曹時的建議是打發俘虜到巴蜀、荊蠻、會稽、豫章等邊郡地區做閭左浮浪之民。他們的家眷也被送到四地區紮根,並以此組織軍役服從將軍的臨時調度指揮。

夜郎國的貴族是沒機會跑的,放出哪怕一個回到夜郎國都會成爲麻煩。他們的家眷也在押往長安的路上,從此以後他們將住在關中別像回家了。

“陛下問夜郎國的居民怎麼處理?兩個備選方案。第一種遷徙夜郎居民到內郡定居長住,第二種遷徙漢民到夜郎國長期定居。”

劉徹問道:“兩種有區別?”

“有些許區別,蠻族內附看似不錯的方法,其實效果非常差,夜郎國被漢軍打的七零八落舉族內遷,空出來的幾千裡山嶺密林會被其他蠻族漸漸瓜分,不出二十年夜郎國原境內冒出幾個或者一個強大的蠻族王國,到那時親善漢家也好。仇視漢家也罷都是在浪費,打敗夜郎人遷入內郡,空出地盤給蠻族繼續休養生息,然後再打新的夜郎人繼續內遷,周而復始空耗國帑,打下夜郎國的意義也就不存在了。”

天子聽的心驚肉跳,內附蠻族的管理和控制向來是個麻煩,朝廷既不敢相信內附者的真心實意又必須執行內附制度,造成投靠到漢家的匈奴貴族大部分降而復叛,只有年復一年執行着註定要失敗的招安計劃。

“另外一種情況差不多。外遷的漢民到了野蠻的叢林中,倘若交通便利來往頻繁尚還可以維持漢化基礎,一旦中斷通信不出十幾年離心力逐漸凝聚。不出兩代人就變成一塊孤懸海外的文明荒地,那兒的漢民會反向接受野蠻化生活,在北方邊郡這叫漢人胡化。”

劉徹注視着沙盤上的高原山區,羣山環繞之間是夜郎蠻族的聚居地,低緯度山區裡潮溼悶熱酷暑難耐,即使打下這塊地方在漢人眼裡意義不大,沒有幾個人願意去那兒生活,山區裡唯一值得稱道的是木材和礦藏儲量,大部分礦脈是沒技術開採的。在地表一百米內的礦脈可以開採,也就佔據很少的一部分礦藏。

掠奪資源。掠奪人口,掠奪一切可以掠奪的東西。沒有利益的戰爭是愚蠢的,只有豐厚的戰爭紅利纔可以促使更多人支持戰爭。

少年天子最初也不能理解,當上皇帝執政一年多逐漸領悟含義,戰爭是最簡單粗暴的獲利行爲,爭奪土地、爭奪分配權或者爭奪可以爭奪的所有資源,終極目的是讓漢家江山民富國強,江山社稷千年不倒萬年不朽。

爭取更多人的擁護,只有用不斷的戰爭,不斷的獲利得到最堅定的支持,劉徹的想法非常簡單粗暴,他也不怕計劃太簡單粗陋被人識破,只要有一套優秀執行力的制度,他就可以把天下的力量通過戰爭捏起來,好戰的念頭根植於年輕皇帝的腦海中。

劉徹皺眉沉思。

“陛下稍安勿躁,根據最新得到的數字統計,我們周邊幾十個大小鄰居里,就屬西南夷塊頭最小也最容易併入,只用單純的內遷和外遷既然無法達到目的,就得開發新式策略獲取全新的優勢,這種方法只需要殿下遷徙幾地的農民,給予三年免除芻藁稅,一年內只繳納半價的人頭稅並堅持三年,。”

“人從哪來?”

“從荊蠻、諸越處來,牽扯到南越的討伐籌備計劃,臣只能大略說個梗概希望陛下能理解。”曹時在沙盤上畫出一條長長的斜路。

遷徙方案本身沒有太多可說的,遷河北之民以填兩淮,遷兩淮之民以填荊蠻,遷荊蠻之民以填三越,遷三越遺民填西南夷,齊民編戶種田耕地。

就在未央宮中君臣問對時,相隔萬里之遙的大草原南部邊緣,一千一多騎勇士馳騁在草原上,身邊跟着五千多匹龐大的馬羣。

馬隊走了整整三天三夜走走停停,幾乎全程都保持着勻速在運動。

渴了喝馬奶,餓了吃乾糧,困了就趴在馬上睡覺,馬羣順着大流緩緩的前進不用擔心跑丟方向。

幾乎每個遊牧民族都有這樣的本領,匈奴人甚至可以在馬上作出行房的高難度動作。

就這樣三天沒有下馬,人困馬乏到了極限。

“距離大月氏還有多遠啊!”

“快了快了。”

呂橫乾渴極了。灌了幾口馬奶道:“每次你都說快了,到底還有幾裡?”

帕格瑪的眉毛擰成一團:“最多四十里就到了大月氏人的地盤。”

“哼!希望別在殺出不開眼的人阻攔去路。”

不僅呂橫氣哼哼的,商隊的老成員都不太高興。大宛國在今年三月冰雪融化,本來張騫、司馬談等人是打算買幾匹汗血馬。可沒像到大宛人把汗血馬當寶貝看,別說像買走幾屁汗血馬,就是你再有錢也不會賣出去,看都不想讓你看。

有錢也不賣馬激起商隊的普遍反感,隨後幾次購物發生的衝突進一步激化矛盾,本來熱情好客的大宛人好似變了人似的,對張騫、司馬談一行提出驅離令,理由是破壞大宛國內熱情友好的商業氛圍。

到這時候。五大三粗的塞種人新丁也會發現情況不太對,大宛國曾經是塞琉古王國的一部分,泛希臘文明的東方之珠,自號伊奧尼亞人和希臘拉上關係,但是大宛人卻是純粹的塞種人爲主的國家,大宛國境內有數條大和流淌,還有數不清的小河流遍佈盆地四周,城邦化標誌的耕作築城習慣,完全不同於大宛人的通報親戚斯基泰人還過着遊牧生活。

大宛人的耕作築城習慣,泛希臘化文明。註定了他們擅長交易貿易品和諸國打交道,對戰爭反而並不是特別拿得出手,主要依靠城池的防禦抵抗不善攻城的遊牧民。

特殊的環境鑄就大宛人經商的好環境。大宛人通常不會和客戶撕破臉,只有面臨極大壓力時纔會作出違心的選擇,就像大宛人驅逐假裝成商隊的漢家使團一般,他們畏懼東方強國烏孫的威脅,更害怕烏孫背後的強大匈奴。

張騫、司馬談、甘父商議半天,只好同意離開大宛的最終表態,當他們前腳剛離開城池就遭到烏孫騎兵的襲擊,一路打打逃逃圍着大宛盆地繞了半圈,還趁亂搶走一個馬場裡幾十匹優質汗血寶馬。輾轉兩個月把大宛國折騰的七零八落,最終離開時還丟下一句“我們終究會回來的”話。差點沒把大宛人給氣暈過去。

“還有多遠?”甘父從假寐中醒來。

帕格瑪也立即打起精神:“還有二十里左右,趙順在咱們正前方二十里。估計很快就遇到大月氏人了。”

他是小月氏人的勇士,並且親眼見證二十多年前落荒而逃的大月氏人,幾乎是以最快的速度逃出了世代祖居的龍興之地,連老祖宗都不要了就忙着逃命,月氏人的信心被完全摧毀了,只留下一張十幾年前着人捎來的簡易地圖。

大月氏人心裡期望小月氏人放棄執着,跟着他們到更加溫暖溼潤的大草原,在這兒建立更加美好的新家園。

“小心,背後追兵換人了。”

“看清楚是什麼人?”

“匈奴騎兵,看墜飾是右賢王帳下的王帳精騎。”

甘父揚起馬鞭:“兄弟們加快速度,我們還有不到二十里路,馬上就可以看到大月氏人的騎兵了,再加把勁啊!”

幾聲呼哨,五千多匹馬立刻分成五撥人馬,想着正前方左右各十五度偏差運動,匈奴追兵全都看到呆了,人全都跑的一乾二淨該怎麼抓人。

巴圖森怒哼一聲:“不要停下來,以最快的速度追上去,只要殺掉他們的主要首領,大軍會自動潰散。”

一前一後兩支千騎馬隊在大草原上奔馳,從馬匹數量上獲得的重大優勢,劣勢是奔跑的反應速度比較緩慢,轉個彎需要費好大的力氣。

烏孫騎兵跟在匈奴人的後面不遠不近的吊着,他們跨過萬水千山跟隨匈奴人馳騁在異域土地上,可不是來義務勞動的。

答應做匈奴人的嚮導代價不小,原本的商議隨着商隊變強變棘手一邊在變,現在擬定的契約裡烏孫人將並獲取商隊八成戰馬,以及商隊貨物的所有權。

大祿笑嘻嘻道:“你看我字要說幾句話,他就敢於拿自己的性命去拼,匈奴人的聰明智慧到底有有多麼拙劣。”

身後的烏孫人哈哈大笑,他們屬於匈奴並沒有錯,可烏孫人向來瞧不起個頭偏矮的匈奴人,他們身材高大健美深目多須,只有少部分混血的匈奴人有過類似的相貌,大部分匈奴人又矮又瘦籮筐腿,根本無法讓驕傲的烏孫人心甘情願的匍匐在地。

“咦,前面好像情況不對呀!”

“商隊走到高坡上突然掉頭面對我們,看來那幫馬賊是決定以死相拼了。”

前方的匈奴人放慢速度緩緩整隊,架起長弓瞄準三百步外射出去,一陣強風從山崗上拂過,本來發飄的箭矢全部空落一地。

巴圖森臉色一變:“糟糕,我們要儘快退回來。”

可是騎兵速度飆起來,即使想停下來也不可能做到,能讓砸門停下來的方法是緩緩放慢速度,正好到對面的陣前被射成個篩子底,還不如趁此機會胡亂打打說不定能大獲全勝。

商隊腳下是個斜斜的大長坡,從坡地到坡頂需要一會兒時間,商隊的騎兵個個手持長弓劈頭蓋臉的射起來。

巴圖森氣的牙根癢癢的,咬牙切齒下令還擊,結果匈奴射出的箭矢被山崗上的風吹偏,逗的山崗上一大羣人哈哈大笑。

“可惡至極的漢人,我一定要把你的腦袋砍下來喂狼!”

長坡並不陡峭,主要是迎着強風仰攻坡上很吃虧,匈奴人想掉頭四散發現四散的效率更低,巴圖森氣的破口大罵:“烏孫王子大祿快過來幫我們,再遲一點錯過良機又要耽擱幾個月。”

大祿也曉得是非輕重,催促西極馬踏着長坡死命的往上衝,不得不說西極馬是非常優良的馬種,爬山能力至少比矮小粗壯的匈奴馬更好。

衝到半程一陣狂風捲來沙塵蔽日遮擋住雙眼,坡下的匈奴人被風沙罩住亂作一團,坡上的商隊還在不緊不慢的彎弓射箭,每一箭都會讓匈奴人吃盡苦頭,不大會兒功夫匈奴人死了七八十條性命。

大祿眼看情況有點不大對:“跟我衝上去幹掉他們的首領,巴圖森做好殊死一搏的準備!”

忽然坡上的箭雨變的更加稠密,匈奴人和烏孫人咬着牙往坡上衝,果然不出所料一下就把商隊給衝散了,當他們舉起彎刀準備收割勝利果實的時刻,愕然發現高坡的另一頭是塊平整的高地,三千名打着大月氏王庭旗幟的騎兵靜靜的等在坡上。

大月氏人的指揮官巴庫音持刀不動,雙眼冷厲如刀殺氣騰騰:“月氏人聽令,殺光匈奴人,擒拿烏孫人!”()

第234章 天子的憂慮第116章 你是劉陵?第265章 救人一命第298章 四個廢物一個英雄第244章 作死者必死第282章 巡視黃河第292章 哪來的消息?第168章 沉重的打擊第224章 永結盟好?第286章 恐懼源於未知第213章 利在千秋第144章 小月氏之王第295章 田蚡的名聲第16章 制鐵工業第29章 亞夫之死第261章 別開生面第212章 我家郎君天下無雙第191章 不同命運的孕婦第91章 朝會衝突第129章 賊心不死第257章 激辯北伐第218章 曹家宿怨第179章 新武器與新鎧甲第187章 紡織機的風波第102章 名篇誕生第98章 一笑泯恩仇?第24章 走着瞧第268章 我們投降第179章 新武器與新鎧甲第113章 裝,繼續裝!第6章 收買人心第127章 解錢荒第111章 匈奴的裂痕第97章 太子的羞愧第197章 誤中副車第296章 匈奴通公孫賀第93章 如履薄冰第65章 太子監國第34章 邊郡戰雲起第323章 兒大不由娘第147章 羽林騎第119章 兩個老頭第249章 田蚡栽跟頭第317章 曹時的決定第11章 急轉直下第77章 宴請太子第302章 五族做誓第300章 咆哮與擔心第104章 再戰羣儒第183章 草原驚變第305章 公輸武第184章 激辯轅固生第184章 激辯轅固生第298章 四個廢物一個英雄第65章 太子監國第3章 必先利其器第266章 鏖戰雙王第86章 列侯的節操第226章 自取滅亡第287章 憤怒的太尉第177章 儒家復起第310章 田蚡的絕境第93章 如履薄冰第77章 宴請太子第134章 竇漪房之怒第154章 列侯的行動第140章 火種的傳承第116章 你是劉陵?第81章 儒生的難堪第191章 不同命運的孕婦第12章 商賈事第35章 八月稅祀第19章 陽信爲妻第248章 城下的火焰第7章 議歸期第212章 我家郎君天下無雙第172章 陳家兄弟之死第215章 命運的變化第189章 臣錯了嗎?第211章 論功重賞第316章 值得體諒的女人第199章 陽信長公主第196章 凜冬的雪第84章 多神教第92章 矛盾與妥協第267章 壓箱底本領第29章 亞夫之死第41章 雁門反擊戰第332章 欺騙第330章 平陽侯靠你了第327章 匈奴的陰影第12章 商賈事第226章 自取滅亡第177章 儒家復起第183章 草原驚變第89章 位列九卿第292章 哪來的消息?第106章 你還不服?第60章 左賢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