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疏雨風冷

“開礦山是在下的想法,伯鬆只是幫我召集人手幫忙而已,請各位息怒,不必爭執了。”張白不顧身邊人勸阻,朗聲說道。

堂上的爭議被打斷了,所有人的目光被張白吸引了過來。

諸葛喬一臉着急,他怕張白有失,輕聲道:“恩培不要再說了,萬事有我。”

張白卻對着他笑笑,又大聲道:“諸位大人,直百大錢雖有弊病,可還是有辦法糾正的,丞相早已有意於此,我等此次開礦之事,便是與此有關。”

劉巴大感意外,問道:“開礦和幣值有什麼關係?你剛來成都不久,如何又知道丞相的意思了?”

杜瓊也是兩眼直視張白,臉上卻絲毫沒有意外的樣子。

他從容說道:“尚書令不必問了,這話想是他小孩子的意氣之言。不過張公子既然願意出面承認,看來還是個有擔當、有胸襟的,這很好!我且來問你,《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勳,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你等不守規矩,逾越等級,本末何在?”

想要考我的本事嗎?張白微微一笑,現代文科生肚子裡的貨色,哪是古人能比的。

這杜瓊所提及的本末,實際上是自古以來數千年,著名的農商本末之爭。

這裡所謂“本”就是指農業,“末”指的就是工商業。本末之爭,就是農業和工商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之爭。

所爭辨的實質,不僅是“本”與“末”孰輕孰重,還有“重本抑末”和“反重本抑末”之爭。

先秦時期大都重本抑末,當時爲了富國強兵,保證國家財政收入和爲戰爭提供物資和兵源,要求把農業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

同時又認爲,加強農業就必須抑制民間工商業,才能保證農業所需的勞動力和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否則,荀子便說過:“工商衆則國貧。”這樣的錯誤論調,實際上是爲了貴族地主階層服務的。到了韓非子這裡,更是直接指責工商業者爲五種社會蠹蟲之一,主張使其“名卑”。

歷史上,諸葛亮就是持有類似的經濟主張。到了晉代,這種主張發展到了極致,晉初,傅玄提出“貴本而賤末”的口號。“賤末”思想在兩晉南北朝時期得到廣泛傳播,被看作是“富國”的大政方針之一,甚至由國家頒佈對商人的侮辱性法令。

而士大夫階層也以“賤末”作爲進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準則。

發展到這一步,賤末已經不再是經濟政策,而發展爲抑制經濟發展的政治方針。

重本賤末的思想政策,事實上對官營工商業也就是官商,有很大促進作用。嚴重阻礙了民間商品經濟的發展,因此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它的消極作用愈來愈嚴重。

從唐代以後,重本抑末思想雖然還是佔據統治地位,但反對重本抑末的思想已經大大發展,到宋代,這一趨勢更加明顯。在爲私商進行辯護的各種觀點中,李覯堅決反對官府專賣政策,而主張“一切通商”,“聽其自爲”。也就是主張富國也要靠發展官營工商業,不能單靠農業。

杜瓊拿這道考題出來,本來是一道極難的題目,然而卻正中了張白這個穿越者的槍口。

“杜大人此題有些難了,張公子剛剛年屆十五,如何能答。”旁邊秦宓出言迴護道。

杜瓊雙目輕輕閉上,嘴角上揚,並不說什麼,周邊的學子中卻有了嗡嗡之聲。

“咳咳!”張白清了清嗓子,朗聲道:“多蒙杜大人、大司農關愛,考校學問、斧正大道,學生雖惶恐,卻不敢有所退讓。”

他這一句話,大堂之上人人側目,有人輕蔑、有人點頭,有人焦急、有人得意。

“杜大人,秦時商鞅曾將商、農、官並列,並稱其爲國之要務,缺一不可。靈帝時,王符著述曰:以“農桑”“致用”、“通貨”爲本,以“遊業”、“巧飾”、“鬻奇”爲末。”

“學生以爲,不應有輕重之分,農工商並舉,均爲國家開財之源。”

“武帝時,桑弘羊曰:富國何必用本農。太史公又曰:本富爲上,末富次之。又道:上則富國,下則富家。是以,治理國家應開本末之途,不可一昧依靠農業。”

張白一番清論,當場震住了全場,他所持的觀點其實並不新鮮,舉例也是常用的,就是以桑弘羊爲一派的農工商並舉的經濟路線。但問題是這些話來自一名十五歲少年之口,實在是令人震驚。

此時蜀國的經濟政策大多出自劉巴,就是他提議築造直百大錢,爲的是讓新入主益州的劉備集團擺脫經濟危機。他也知道,這樣做會引起物價上漲,民財被國家劫掠的狀況。

可在當時經濟學根本不存在,劉巴懂的這些,其他人大都不懂,而對於通貨膨脹和貨幣價值等理論,更是不可能有人明白。

所以劉巴是其中最驚訝的,他沒想到士族子弟中,有人小小年紀,竟懂得這麼多。

杜瓊卻不肯放過,又嘲笑地問道:“那麼,你慫恿諸葛公子等人,開礦鬻錢,難道是爲了踐行桑弘羊農工商並舉的主張嗎?”

“正是!”張白毫不猶豫地答道。

周圍立刻響起一片斥責議論之聲,“鬻錢便是鬻錢,竟扯上了主張,無恥之尤!”

“士農工商,四民有業。學以居位曰士,闢土殖穀曰農,作巧成器曰工,通財鬻貨曰商。怎可逾越禮制,這是動搖國本。”

“所謂本末並舉,不正是桑弘羊之流,賣官鬻爵,推行算緡、告緡的那一套嗎?這早晚是謀反之途。”

“自古本貴而末賤,萬民生命,豈可輕忽。”

羣議洶洶之中,張白並不緊張,他提高音量大聲道:“何爲國本?難道高高在上,命人下跪磕頭便是所謂國本嗎?學生以爲,四民交致其用,而後治化興,抑末厚本,非正論也!”

“然則何爲正論?”何宗出聲逼問道。

“民爲國本,士族子弟經商並無不可。”

“然則商人利慾薰心、囤積居奇,所在皆是,不但傷害百姓,亦動搖國家。如此之徒,吾等豈可爲伍?”杜瓊怒道。

“囤積居奇自然不對,這屬於投機,應該嚴厲制裁之。可以此爲例,就要打壓所有商賈便錯了。荀子曰:農以力盡田,賈以察盡財,百工以巧盡械器。韓非亦云商賈:能以所有致所無。”

張白侃侃而談,索性背手站立起來。

“可見商賈也有好的作用,即可以使百業所出,加快流通,而流通可以導致再生產,便可以增加財富。於是上不需加稅,民無需增賦,而國用充裕。”

第四百五十七章 枉望斷第一百十章 逛街也是修行第二百八十八章 白衣相第五百章 年年知爲誰生第三百九十六章 半卷旗第三百零三章 疏雨風冷第七十九章 計劃就是用來調整的第三十四章 地鐵之戰 First blood第四百六十一章 龍沙雪第二百零七章 寒聲一夜第二百三十三章 虎銜箭第四百三十七章 征衣潮第四百二十六章 積成淵第四百九十六章 蔭歌舞第八章 我的僕人有問題第二百九十七章 極春愁第三百零四章 草色煙光第十章 魔道入侵第三百四十九章 高聲語第一百章 背後出擊第十一章 又給炸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輕則妙第二百零十章 白刃紛紛第二百四十七章 壯士籍第六十一章 地球隆中對第二百五十四章 亂蓬蒿第二百六十一章 夢丹墀第四百零三章 山水慣經第一百六十八章 氣運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牛馬民艱第三百九十三章 持節中第二百十六章 秋昏塞外第一百二十五章 仁道之劍第二百八十四章 畫煙橋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與閒第四百三十九章 邊頭到第二百八十一章 列珠璣第一百四十四章 金烏報第三百零四章 草色煙光第四百四十四章 草煙淡第三百二十四章 亂雲看第三百二十五章 長江流第四十五章 出發第四十六章 日光之山谷第三章 張白是個明白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九脈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囚嬰鎖第五十六章 皇家醫師第五十八章 保護之神第三百七十七章 長笑之第二百七十四章 蘭舟催第三百二十章 倒立江湖第二十一章 青山遮不住第一百六十五章 霧中籠第三百三十九章 鏡重磨第四百四十一章 歲月老第一百章 背後出擊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與閒第二百四十三章 鋒刃端第三百一十七章 星如雨第三百三十七章 轉金波第十一章 又給炸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長笑之第二百六十章 數更西州第二百十二章 平明偃月第四百七十九章 歌式微第二百七十六章 今宵酒第四百七十一章 燭花剪第一百八十八章 珠箔開第四百三十二章 卷平岡第六十章 內外交困的國王第四百九十二章 兩山路第四百六十章 杳杳音塵第二百八十六章 黃金榜第四百三十六章 散馬蹄第三百五十四章 尊如海第一百六十九章 草迷宮第四百七十八章 黃梅息第九十九章 搶糧行動第三百零五章 雲樹繞堤第二百四十四章 數折衝第三百零九章 高柳亂蟬第十章 魔道入侵第四百七十二章 邊秋雁第八十八章 忠臣第四百四十九章 雲草衰第二百二十二章 還恩遇第三百九十六章 半卷旗第二十九章 庭院深深有BUG第一百六十五章 霧中籠第四百八十四章 分攜時第三百一十八章 烽火路第四百十五章 柳眼埋雪第三百四十三章 寒鴉晚第七十三章 亞美尼亞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俗人悕第四十四章 熟練工第四百八十二章 須臾住第二百零一章 王春判序第一百五十六章 愛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