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二節

洛陽大吏夜以繼日地商議對策。

北疆軍在中原、關中連續取得勝利後,聯軍各方遭受重創,士氣低迷,軍心渙散,此刻要想扭轉危局,最迫切的事是穩定軍心,鼓舞士氣,把各方勢力緊緊團結在一起。爲此,袁紹決定以天子的名義書告各方,請他們在十月前後趕到南陽宛城覲見天子,共同商討挽救社稷之策。

在防禦策略上,雖然依照袁紹的辦法實施起來困難重重,但那是唯一的辦法,現在僅靠袁紹一個人的力量無法守住洛陽,也無法擋住北疆軍平定天下的腳步。

目前開闢東西兩路戰場最大的難題是缺少時間。西路的益州烽煙四起,需要時間平息戰火控制巴蜀,以便形成足夠力量北上攻擊關中。東路徐、揚兩地的曹操、孫權如果能握手言和聯手對付河北倒是有一定實力,但雙方如今勢成水火,想讓他們言和,然後調頭對付河北比登天還難。

袁紹因此打算不惜一切代價先守住洛陽。只要守住洛陽,把北疆軍死死拖在洛陽城下,河北的財賦就有可能被拖垮,而自己也能贏得寶貴的時間開闢東、西兩路戰場,從而反敗爲勝,把北疆軍趕出中原。

要想守住洛陽,除了加固大谷、伊闕、廣成、轘轅、虎牢、小平津、孟津、函谷等八道關隘的防守外,最重要的是確保洛陽和荊、豫兩地的聯繫,在北疆軍兵臨洛陽城之前,一直得到荊、豫兩地的糧草輜重的支持。現在北疆軍已經打進了穎川,佔據了陽翟城,正在攻打魯陽。魯陽若失,則洛陽被團團包圍,荊、豫兩地的援助將被斷絕,堅守洛陽的難度將大大增加。

袁紹決定立即從關西戰場上抽調兵力攻打陽翟。目前關西戰場上的段煨、高柔、朱靈有一萬多人,有陝城、澠池、新安和函谷關四道險要關隘。北疆軍即使能打到函谷關,也需要一段時間。兩下權衡,還是先支援穎川戰場最有助於緩解洛陽危局。袁軍南下打陽翟,正好打在北疆軍的腰肋上。陽翟一旦失守,攻打魯陽的北疆軍就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困境。因此打陽翟不但可以解決魯陽之危,和劉表、劉備等人聯手夾擊北疆軍,還能擊敗穎川戰場上的北疆軍,讓北疆軍在今年包圍洛陽的計策完全失敗。

開闢西路戰場,首先要控制益州,但劉表、張魯對巴蜀虎視眈眈,劉璋和趙韙正在爲爭奪巴蜀互相征伐,此刻袁紹如果強行介入,肯定適得其反。不但讓益州局勢更加混亂,而且還會嚴重耽擱開闢西路戰場的時間。爲了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對巴蜀的控制,迅速開闢西路戰場攻擊關中,袁紹決定在十月會盟南陽的時候,和劉表、張魯等人仔細商議,爭取在兼顧各方利益的基礎上以最快的速度控制巴蜀。

但袁紹非常擔心北疆軍先行殺進漢中佔據巴蜀。如果北疆軍搶在自己的前面佔據了巴蜀,那麼將來北疆軍可以從水陸兩道同時攻擊荊州和江東,聯軍一方將徹底失去抵抗之力。漢中的張魯實力不強,他的五斗米教和張角的太平道有密切關係,如果關中的北疆軍從大散關方向殺進漢中,北疆軍中的原黃巾將領對其進行招撫,張魯有可能投降。漢中一失,則巴蜀不保。

爲了確保漢中的安全,袁紹急書南陽袁熙,請他在漢中留駐軍隊,以防萬一。同時請他派人急赴西涼,和韓翼取得聯繫。韓遂陣亡,韓翼和北疆軍有殺父之仇,只要能說服韓翼舉兵起事,則西疆必然大亂。西疆一亂,關中就危險了。北疆軍爲了穩定關中,肯定要出兵西疆,如此不但可以暫緩洛陽之危,還能解除北疆軍對漢中的威脅,給自己贏得足夠的時間。

東路戰場能否開闢,曹操和孫權會不會聯手對抗河北,袁紹沒什麼把握。

在北疆軍連戰皆捷,徐、揚兩地岌岌可危的情況下,曹操和孫權都有可能改弦易轍,轉而投靠河北。現在雙方正在接受河北的調解,而河北爲了打洛陽,也正在極力拉攏他們。目前袁紹找不到任何說服他們對抗河北的理由,除非曹操和孫權在徐揚兩地站穩了腳跟,有了和北疆軍對抗的實力,否則他們不會自尋死路。

長江南北兩岸的局勢現在很微妙,牽一髮而動全身。曹操被北疆軍牢牢牽制住了,動彈不得,無法出兵控制長江北岸的廬江郡。曹操不能佔據廬江郡,就面臨江東的威脅,無法在江淮站穩腳跟。江東則處在曹操和劉表的兩面夾擊之下,爲了擺脫困境,孫權在河北鉗制住了曹操的情況下,不惜一切代價攻打劉表,意圖穩定江東。劉表被江東拖在了戰場上,進退不得,無力北上支援袁紹。

袁紹爲了得到劉表的援助,也爲了讓曹操和孫權擺脫困境迅速穩定江淮和江東,從而擺脫河北的威脅,幫助自己牽制北疆軍,袁紹打算出兵攻打廬江郡,打破長江南北兩岸的困局。

北疆軍爲了攻打穎川,讓袁耀的軍隊離開廬江郡殺進了汝南。江東的軍隊正在攻打劉表不敢北上全取廬江郡以免激怒了曹操。曹操也不敢動,擔心激怒了河北導致談判破裂徐州受到打擊。所以廬江郡的北部目前沒有任何軍隊,袁譚可以大搖大擺地殺進廬江郡,乘着江東軍和荊州軍正在江夏激戰的時候,一舉拿下廬江郡。

袁譚拿下廬江郡後,既能威脅江東,又能把廬江郡送給曹操,讓曹操迅速在江淮站穩腳跟。曹操在江淮站穩了,反過來可以威脅中原鉗制北疆軍,並能幫助袁譚控制豫州南部郡縣。

江東失去了廬江郡,防線收縮到長江南岸,受到了曹操和袁譚的威脅,只能從江夏撤兵。但撤兵會讓江東一無所獲,江東郡縣還是處在曹操和劉表的夾攻之下,這時袁譚可以出面斡旋。

在河北強大的威脅下,曹操、孫權和劉表只有結盟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結盟後,曹操在江東和荊州的支援下可以暫時擺脫河北的威脅,迅速恢復實力。孫權也能暫時擺脫曹操和劉表兩面夾攻的危險迅速穩定江東。劉表則能暫時擺脫江東的威脅,全力北上支援袁紹。

從整個形勢來看,如果曹操、袁譚、孫權能齊心協力,在北疆軍攻打洛陽的時候,聯手開闢東路戰場並向中原發動攻擊,則袁紹固守洛陽的難度大爲減低。但事實上根本不可能,曹操的實力沒有恢復,孫權沒有穩定江東,袁譚也沒有完全控制豫州,他們即使聯手,也不敢貿然攻打中原。除非北疆軍在洛陽城下損失巨大,已經成了強弩之末,否則曹操、孫權這兩個人無論如何也不敢公開跳出來與河北對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曹操和孫權還是腳踏兩條船,以便在河北和洛陽之間撈取最大利蓋。

既然曹操和孫權沒有信心和勇氣開闢東路戰場對抗河北,那麼袁紹只好選擇最難的一條路,那就是控制益州,開闢西路戰場。

益州現在有三股勢力。漢中的張魯已經和袁紹聯姻。江州的趙韙和劉表關係密切,屢次向劉表求援。成都的劉璋遭到張魯和趙韙的南北夾攻,日子艱難,已經數次向袁紹求援。現在正是控制益州的最佳機會。但問題是,劉表早就想拿下益州了。如果不是因爲中原大戰,不是因爲江東屢屢攻打江夏,劉表已經利用趙韙成功佔據益州了。

在今天這個事關社稷存亡,洛陽生死的關鍵時刻,袁紹當然不能因爲這件事得罪了劉表,何況他手上也沒有多餘兵力去打益州了。不過,荊州這幾年頻繁用兵,損失也很大,如果再派一支軍隊西進益州,中路洛陽、南陽一線的防守力量將嚴重不足。袁紹的軍隊主要集中在洛陽,南陽的防守主要依靠荊州軍,所以現在能承擔西進益州,開闢西路戰場重任的只剩下一個人,那就是劉備。

劉備在中原大戰後,不但軍隊損失驚人,連徐州都讓給曹操了。雖然後來劉備掛名督領了豫州,但其實主要是幫助袁紹擋住北疆軍的攻擊,沒有任何好處。尤其今年袁譚趕到豫州後,劉備更成了擺設。此事不但袁紹、曹操覺得很歉疚,就連劉表和諸多聯軍大吏都爲其抱不平。好在劉備是宗室大臣,一直以大局爲重,坦然處之,並沒有做出什麼激烈反應,但消極怠工還是免不了的。此次北疆軍攻擊穎川,短短時間內幾乎全境丟失,和劉備的消極防禦有很大關係,而且他遲遲沒有調用自己的軍隊。關羽和張飛以剿殺袁耀和黃巾軍爲藉口,帶着軍隊在鴻郤陂一帶轉悠,就是不去穎川戰場。

如果讓劉備率軍西進入蜀,正好可以把他調離穎川戰場,讓袁譚名正言順地主掌豫州,同時也還了劉備的人情。劉表和劉備同爲宗室大臣,關係一直不錯,讓劉備主掌益州,劉表也無話可說,而且斷絕了劉表擴張實力的野心。劉備能征善戰,對天子非常忠誠,他到了益州後,爲了挽救社稷,勢必會竭盡全力開闢西路戰場,北上攻擊關中。

袁紹的這個建議得到了衆人一致贊同。

袁紹隨即書告袁譚,把有關關中大戰後,洛陽的防守策略詳細告之,請他急速南下攻打廬江郡,爭取讓曹操、劉表和孫權儘快結盟。一旦長江南北兩岸的局勢得到控制,袁譚就可以返回豫州率軍攻打穎川,劉表就能率軍北上支援洛陽,劉備就能率軍入蜀開闢西路戰場。

爲了延緩北疆軍攻打關西和穎川的速度,給己方贏取時間,袁紹決定接受李弘的邀請,派人趕到定陶議和。

七月下,袁忠、審配奉命出使河北。

大漢建興四年(公元200年)八月,晉陽。

七月下,麴義、楊鳳的大軍攻擊陝城受阻,麴義隨即上書,催討援兵。

到了八月,麴義在奏章中的措辭開始嚴厲,並且一日三書,怒氣沖天。

同時間,各戰場上統軍大將催請朝廷增兵的奏章也像雪片一樣涌進晉陽。

八月中,徵西將軍龐德急奏朝廷,西涼蝗中、枹罕地區的羌人因爲渠帥啷啷在關中大戰中陣亡,各部落首領爲了爭奪渠帥之位,大打出手。其中敗亡者向境外西海附近的燒當羌諸種求援,十幾個西羌部落大約數千鐵騎殺進了金城郡,湟中一帶狼煙四起。

兩天後,龐德急奏又至。

西涼大將李堪、張橫、候選、馬玩等人在關中大戰陣亡後,他們的土地、財產遭到了韓翼、楊秋等人的肆意侵奪,李堪等人的親族和部衆大爲惱怒,向黃河北岸的羌人求援。西羌大首領之一鐵頭率部渡河,和韓翼的大軍激烈交戰。

僅僅隔了一天,先零羌大首領狂風沙急報朝廷。

燒當羌大帥虹日突然率軍趕到天穹沙漠附近向先零羌鐵騎發動了攻擊。狂風沙寡不敵衆,率軍急撤,現已撤過黃河,回到了先零羌領地。武威郡全境丟失。

朝堂上下一片緊張。

太尉徐榮大人急奏朝廷。

西疆在韓遂陣亡後,失去了控制,還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混亂。考慮到關中的穩定和安全,徐榮懇求朝廷即刻下旨增兵戍防。

由於匈奴人、鮮卑人、度遼鐵騎都已返回塞外,關中只剩了聶嘯的羌騎,衛峻的烏拉鐵騎以及華雄和何風的步卒大軍。李雲和子率統率的降卒大軍目前不能用,兵力嚴重不足。徐榮因此建議朝廷立即下旨,讓關西戰場停止攻擊,轉而從關西戰場上抽調兵力回守關中。

麴義接到了朝廷的聖旨後,勃然大怒,上書要求繼續攻擊,並彈劾丞相蔡邕和太尉徐榮,認爲兩位朝中大臣無視中興大業,一個拒絕增兵,一個要求停止攻擊洛陽,罪不容赦。

朝廷下旨拒絕了徐榮的懇請。徐榮極爲生氣,上書彈劾麴義,認爲他不顧大局,置關中安危於不顧,要求朝廷立即予以懲治,並即刻下旨停止關西大戰。

徐榮和麴義互相指責,矛頭不約而同地指向了丞相蔡邕。丞相蔡邕大爲惱怒,也上書彈劾,把徐榮和麴義罵了個狗血噴頭。

徵西將軍龐德再送急報,金城、隴西的西部郡縣都已捲入戰火,西涼形勢極度危急。馬超不顧勸阻,擅自率部離開漢陽,急速奔赴隴西,向白馬羌借兵去了。懇請朝廷即刻增援西疆。

長公主和朝中大臣們爲增兵一事反覆爭論,個個焦頭爛額。

蓋勳老大人本已致仕回家養老,聽說西疆大亂,主動請纓,要求到西疆去,但被長公主拒絕了。

八月下,長公主聽從太尉徐榮的建議,下旨少府賈詡以中兩千石上卿的身份領涼州刺史,持節,督涼州軍政,即刻上任。

八月中,太常許劭、光祿勳張燕、衛尉呂布、司隸校尉左彥、尚書田疇、前治書御史陳好等大臣返回晉陽。

兩天後,左車騎將軍鮮于輔、後將軍玉石、左將軍顏良、龍驤大將軍趙雲等八位將軍返回晉陽。同期到達的還有楊奇、劉翊、陳宮、董昭、楊懿、金尚等六位大臣。青兗兩州已基本穩定,他們都被朝廷召回了晉陽。

三天後,鎮北大將軍閻柔、太中大夫皇甫酈、虎賁中郎將段炫、城門校尉解悟率虎賁、羽林軍回到了晉陽。

八月下,漢北郡太守朱穆、遼東都護府都護餘鵬奉旨回到晉陽。

朝堂上北疆重臣驟然增多,增兵的爭論更加激烈。

丞相蔡邕、御史大夫劉和、將作大匠孔融等大臣預感到形勢越來越不利。

八月中,鄭玄大師率弟子郗慮、趙鬆趕到了晉陽,大肆宣講董仲舒大師的“三統說”。

晉陽、邯鄲兩地相繼掀起了恢復“三統說”權威地位的大潮。鄒衍、劉歆兩位大師的新舊“五德始終說”受到了嚴重挑戰。

河北士人在各種場合展開了激烈辯論,“三統說”開始在河北上下漸成蔓延之勢。

八月下,鄭玄、趙岐、王剪、許劭、蔡邕、楊彪、淳于嘉、荀攸、鍾繇、孔融等當代大儒雲集晉陽大學堂,就劉歆大師在《世經》中的古代帝王排序問題展開爭論,繼而引發了“新經”、“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三家在學術上的一次大爭論,結果出現了一個讓朝廷上下瞠目結舌的局面。今、古文經學兩家聯手向“新經”發難,鄭玄大師和“新經”的官學地位受到了質疑和攻擊。

長公主大驚,連夜召集鮮于輔、張燕、李瑋、朱穆、田疇、餘鵬、田豫等北疆大吏議事。

“新經”是北疆人的基礎,是堅持中興策略在前朝制度上進行創新改進的基礎。“今文經學”是以楊奇、淳于嘉爲首的前朝老臣的基礎,是堅持中興策略在前朝制度上進行溫和改良的基礎。“古文經學”是以蔡邕、許劭等一幫本朝老臣的基礎,是堅持中興策略在前朝制度上進行復古修繕的基礎。

今天,今、古文經學兩家聯手攻擊“新經”,明顯就是針對北疆勢力和朝廷中興策略,其用意不言而喻。

“立即頒佈重新修訂的官制。”鮮于輔果斷說道,“這件事不要再商量了,也不要再猶豫了,要搶在他們還沒有對‘新經’造成重創之前,堅決阻止他們。”

“但是……”長公主遲疑道,“新修訂的官制還沒經過朝議,有些方面可能存在缺陷。如果……”

“如果有麻煩,將來再重新修訂。”張燕斷然揮手,“權力集中到殿下手上,就是爲了解決這些棘手的事情。”

長公主還是有些猶豫。畢竟官制的修改直接關係到中興大業的成敗,需要慎重又慎重,不能如此草率。

鮮于輔和張燕連番催促。李瑋、朱穆、田疇等人也是惴惴不安,不敢胡亂說話。

“殿下,立即決斷吧。”鮮于輔躬身說道,“即使出了天大的事,我們還有大將軍。”

這句話讓長公主眼前一亮,臉上的憂色頓時一掃而光,“好,明天上午,頒佈新制。”

朝堂上,長公主以天子名義,連續下旨。

接受徐榮的辭呈,罷免他的太尉職位,轉拜光祿大夫楊彪爲太尉。

免去李瑋尚書令之職,轉拜其爲九卿之一的大司農。

免去鍾繇大司農之職,讓其以中兩千石上卿的身份領兗州刺史。

免去荀攸中書監之職,轉拜其爲九卿之一的少府。

轉拜尚書田疇爲中書監。

轉拜尚書右僕射崔琰爲尚書令。

丞相蔡邕等外朝大臣又驚又喜。

楊彪出任太尉在意料之中,崔琰出任尚書令倒是出乎意外。難道北疆人爲了增兵,主動放棄了尚書檯?

很快,他們臉上的笑容就沒了,轉而代之的是憤怒和驚駭。

新官制頒佈,尚書檯權力被大量削弱,其中所有決策權全部轉移到中書監。

尚書檯規模縮小,中書監機構擴大。

與此同時,外朝的決策權也被削弱。雖然國事還是由“四府合議”,但長公主手握權柄,國事皆在中書監決策處理,這“四府合議”已經形同虛設。

朝堂上一片混亂,大臣們紛紛勸諫,更有甚者認爲這份新官制未經朝議通過,沒有效力,但自始至終沒有大臣痛罵北疆官吏。因爲很明顯,這份新官制雖然剝奪了外朝的部分相權,但更剝奪了北疆人的權柄,讓大將軍李弘權勢驟減。外朝大臣們想罵都無從罵起。

長公主和北疆人聯手,給了外朝大臣們重重一擊。

朝議結束後,丞相蔡邕、太尉楊彪、御史大大劉和緊急約見左車騎將軍鮮于輔、光祿勳張燕和新任大司農李瑋,新任中書監田疇。

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八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二十六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五節第21章 求索復國路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六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二十九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五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十九節之人物傳記諸生傳四第2章 如臨深淵 第八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三十五節岳飛墮落的天使二第4章 立馬橫槍 第八節(下)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二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二節第7章 風雷激盪 第十七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一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九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七十節第18章 何如霍去病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七節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六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二十七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七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四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五十二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七節(上)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一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二十九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十四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三十四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九節第9章 風捲殘雲 第三節三國人物介紹蜀上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二十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七節第10章 風雨如晦 第十二節漢朝沒有馬鞍馬鐙嗎第22章 芒刺猶在背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八節(上)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五十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四節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三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七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節第3章 狂風暴雨 第二十九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十二節第26章 某一個結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一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五節第8章 劍拔弩張 第三十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十一節第4章 立馬橫槍 第九節(上)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三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五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五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二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八節第6章 風雲再起 第二十節第2章 如臨深淵 第一節第22章 芒刺猶在背第8章 箭在弦上 第七節漢簡中所見物價考釋第21章 求索復國路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二十三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五十四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二十八節第5章 勢如破竹 第八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三十六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四十九節第11章 長河落日 第九節第12章 日蝕蒼黃 第五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六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十六節第5章 風雲突變 第二十七節第1章 朝陽初升 第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二節(上)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八節第7章 山雨欲來 第十四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二十五節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節第2章 燕趙風雲 第三十七節第1章 危機四伏 第二十七節第3章 風起雲涌 第三十七節(上)第3章 風起雲涌 第四十二節(上)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六節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五節第10章 問鼎中原 第十二節第8章 破謀定龜茲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九節第11章 鹿死誰手 第十五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