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第一屆江南常興造船創新論壇

當然還有中船工業集團總經理劉玉龍這樣的高層領導,也來了不少,可以說這第一屆江南常興造船創新論壇,也可以稱爲中國造船創新論壇了。

這第一屆江南常興造船創新論壇的主題,便是數字化造船與綠色造船。

終於迎來了論壇開幕的時刻,沈歡此時也是坐在主席臺上了,作爲中船工業集團最年輕的專家,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他當然有這個資格。

主持論壇的還是江南常興造船集團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江南常興研究院院長符建設。

符建設的心情也很是激動,他看着前來參加論壇的一百多名專家學者,洪聲道:“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學者,各位來賓下午好!”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召開第一屆江南常興造船創新論壇,首先我代表江南常興造船集團以及江南常興研究院向蒞臨本次論壇的領導和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江南常興造船基地建設和發展的領導專家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掌聲雷動,沈歡也用力的鼓掌,這一次論壇必定爲今後江南常興造船基地的發展打下良好的技術基礎。

符建設繼續道:“第一屆江南常興造船創新論壇有兩個主題,分別是數字化造船和綠色造船。大家也知道,經過改革開放這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們國家船舶工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最近幾年來,我國船舶工業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穩步提升!”

“無論是造船完工量還是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連續多年快速增長,去年我們已經在造船三大指標上,除了造船完工量以外,另外兩大指標超過了腳盆,可以說我們已經進入世界造船大國行列,並且隨着江南常興造船基地的逐步建成投入使用,脈動式生產線在中國船舶工業系統的推廣,我們已經具備了向造船強國邁進的條件。”符建設講的話讓在場所有人都不由得在心中油然生起一股自豪!

符建設又道:“成爲造船強國的標誌之一,就要是實現數字化造船。在這方面我們有全世界最先進的脈動式生產線技術,這是數字化造船的一個重要體現。現在脈動式生產線已經開始走向國內民營造船廠,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局面,我們還將繼續完善和發展脈動式生產線技術,把數字化造船全面鋪開,真正實現以造船過程的知識融合爲基礎,數字化建模仿真與優化爲特徵,將信息技術全面應用於船艇的產品開發,設計,製造,管理,經營決策全過程,最終實現數字化造船的目標。”

“雖然我們的數字化造船技術在快速發展和演進,但我們必須看到,我們在數字化造船的道路上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信息交換問題,主要表現就是設計院和造船廠的聯繫還遠遠沒有實現信息化,嚴重依賴於圖紙報表,各個單位又是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統,導致了信息傳送不通暢。所以我們要全面實現數字化造船,就要先解決這些信息化關鍵技術,比如信息集成,產品數據庫,信息標準化等。”

符建設講到的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與會的專家學者們也是紛紛的小聲議論着。

接着符建設又講道:“本屆論壇另一大主題是綠色造船,從二零零年起,綠色造船理念便在國際上發展起來,現在看來當務之急是要實現節能減排,同時也致力於節省資源和限制有害物質的使用。綠色船艇涉及船艇整個生命週期全過程,我們要從船艇運營需求,設計和建造,以及船艇拆解全過程推動綠色造船的發展,而不單單只是設計和建造。”

符建設的致辭非常的好,引得一陣又一陣的掌聲。

接下來便是本屆論壇上最高領導中船工業集團總經理劉玉龍致辭,劉玉龍高興地講道:“尊敬的各位專家學者,各位來賓,很高興能夠參加這樣的一個盛會,今天我們這裡是高朋滿座,可以說集中了全國大半的造船技術專家,在這裡我代表中國船舶工業集團表個態,中船集團一定會致力於推動數字化造船與綠色造船,我們相信江南常興造船創新論壇一定能夠成爲我國數字化造船與綠色造船技術最好的交流平臺,交換思想、促進創新,共同爲我國數字化造船和綠色造船,爲實現我國成爲世界造船強國的目標作出積極的貢獻。”

“同志們,經過幾十年來的發展,特別是新世紀以來,我國船舶工業已經形成體系較爲完備,原材料配套齊全,科技和人才實力雄厚的產業,當前我國船舶工業正處在由大變強的關鍵時期,特別是江南常興造船基地建成之後,必將成爲我國造船工業最重要的基地,世界第一大造船基地。”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現在我們距離造船強國還有差距。首先說我們的產業集中度,遠遠低於世界上的造船強國,我們的船企數量有數千家之多,但是這其中絕大多數是民間小造船廠。兩大國有造船集團在三大指標上,佔據全國百分之七十以上。再一個是船型產品結構,我們的船舶產品,百分之七十以上還是低端的散貨船,特別是民間造小散貨船。不過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我們江南常興造船基地承接的新訂單中,大部分都是雙高船型,比如二十一艘三十萬噸VLCC,八艘集裝箱船等等。”

“當然還有我們的吳東中華造船,在LNG船的建造領域也取得了突破!所以未來我們要致力於發展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船型,減少低端船型訂單承接和建造。在進一步優化升級三大主流船型的同時,加大海工裝備的研發和承接力度,同志們,我國船舶工業已經站在了新的起點,具備了進一步突破、率先做強的基礎和條件,正面臨加快建成造船強國的歷史機遇,實現造船強國夢就在當下。最後,我代表中船集團預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劉玉龍的話音一落,掌聲就再度如雷般響起。

第四百零四章 建設江南常興造船基地的大幕拉開第三十七章 工藝副組長第三百六十三章 明月的第一篇論文第四百四十八章 羅氏企業中標常興圓沙新村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打工仔的身世第一百五十九章 可以當導遊了第八十二章 數字化造船第四百三十八章 趙立的桃花運來了第四百零三章 吹響進軍常興島、爭做世界第一造船集團的號角第二十九章 能幫我一下嗎第八十三章 深厚的“友誼”第四百四十二章 成爲各方關注的熱點第二百二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一十七章 PHC管樁出質量問題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國產大客機展望第六百三十二章 澳洲遊艇展第六百四十二章 海軍題材電視劇組顧問第二百五十九章 空中飛豹第六百一十三章 文學女青年第四百二十五章 混凝土企業專家委員?第二百零三章 有可比性嗎第三百九十二章 殲七MF和FC1第三百六十四章 悲催的浮生第十六章 新人報道第三百零六章 未來的造船基地第五百五十二章 客滾船集成艙室要驗收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間諜是怎樣煉成的第五百七十二章 仙俠小說新元素第三百四十三章 QQ來了,都申請一個號第二百八十八章 慶祝一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老鼠愛大米第三百九十九章 電子產品的換代第六百三十六章 遠洋護航第一百五十三章 導彈艇女總師第四百九十八章 生態鏈商業模式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神轟炸機第一百二十九章 陪同領導參觀第一百零二章 其樂融融第三百零三章 開着奧迪回中海第六百二十三章 增材製造新進展VLCC船用柴油機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造我們的船舶工業配套產業集羣第五百三十七章 摘取LNG船這顆造船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第三百七十一章 表妹宋雨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作者之爭第七十八章 被表白了第五十九章 最美的時光遇到最美的你第四百二十五章 混凝土企業專家委員?第六百五十四章 向人民海軍六十歲生日獻禮第六百三十八章 準備申報教授級高工第二百三十五章 又得獎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世博會與中船新聞發佈會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作者之爭第一百四十一章 技能比拼第六百三十六章 遠洋護航第八十三章 深厚的“友誼”第一百六十章 未來岳母的擔憂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女老闆林雅第二百一十四章 馬雷舍夫機械廠第六百三十六章 遠洋護航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常規開工動員會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來的女實習生第六百一十二章 悲劇落幕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題大做還是真有問題第二百零九章 塵封的蘇三三艦載機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百萬的別墅第八十二章 數字化造船第三十六章 培訓結束第一百五十章 母女和好第六百一十六章 第一屆江南常興造船創新論壇第三百九十八章 沈樂的選擇第五百六十八章 那就真幹第一百四十九章 年味兒濃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這就是大國工匠精神第三百七十章 脈動式生產線的爭議第五十四章 急中生智第一百五十一章 通過考察第一百五十一章 通過考察第五百三十七章 摘取LNG船這顆造船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直徑PHC管樁第三百九十二章 殲七MF和FC1第三百零四章 李鐵家的年飯第二百四十二章 醉倒陳老家第六百五十一章 萬噸大驅論證會第二百七十四章 應聘者衆第四百二十一章 西鞍交大之行第二百零五章 沈歡被盯上了第四十四章 轉移話題第三百四十章 都林印象第三百三十章 好消息是什麼第五百一十一章 沈歡的疑慮第三百六十五章 水至清則無魚嗎第三百七十七章 七萬噸自卸式散貨船的教訓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對稱海上作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液化氣船開工第五百九十章 大寧理工的傑出校友第五百二十二章 很特別的應聘者第六百四十三章 萬名江南常興船人奔赴常興島第二百五十九章 空中飛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