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技術交底會

聽了段永福總工的講解,李浮生又學到了很多知識,原來船塢底板要這麼做,的確是比普通的房屋建築要難多了。

長江口來來往往的大船,還有碼頭的軍艦,都讓李浮生大開眼界,怪不得中海這麼發達呢!可以說航運的發達,造船工業的發達也是與經濟發展密不可分的,可惜老家那邊交通閉塞,一沒航空港,二沒有可以通萬噸輪的港口,三沒有發達的陸上交通網。

李浮生的老家在川省榮順市,八十年代前曾經輝煌過,可到了九十年代就是一年不如一年,要不然他也不會出來打工了。現在的榮川市,無論是經濟規模還是城市建設,都遠遠不如中海的一個區,甚至有可能和中海比較發達的一個鎮差不多。

這也是李浮生內心特別的自卑的一個深層原因。

經過一個小時的航行,車渡船終於到了常興島碼頭,下了船,兩臺桑塔納轎車沒開多久就到了越海船務工程有限公司。

參加商務洽談和技術交底會的,不僅僅是有業主方越海船務工程有限公司的人,還有基礎工程承包商羅氏企業基礎工程公司的人,當然這一次羅飛也來了。

所以當李浮生看到了羅飛的時候,也是有些驚訝,他沒有想到沈歡的這個同學也在會議室,看起來他應該是承包商了,兩人也是見過好幾次面的,互相也都認識。

會議還沒有正式開始,李浮生也是愣了一下,羅飛也是很意外,他知道沈樂和這個李浮生有些感情上的糾葛,而且這個李浮生曾經救過沈樂,沈歡也挺喜歡這個小夥子的。

所以羅飛也是衝着李浮生點了點頭,李浮生也還以禮貌的微笑點頭。

會議很快開始,業主方越海船務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蔣可凡微笑着道:“各位好,本人蔣可凡,越海船務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今天約大家來開這個會呢,主要是就我公司十萬噸級修船塢基礎工程底板樁基PHC管樁採購和技術交底,我們目前選定的PHC管樁供應商,是咱們中海鼎鼎大名的中海三航局臨海混凝土有限公司,而咱們的施工單位也是著名的羅氏企業工程公司,還有我們的設計也是找了中船九院進行設計的,嚴格按照幹船塢設計規範中的規定,進行了彈性支承板進行計算。”

“船塢底板樁基不同於一般的建築物,它具有周期性載荷的特點,特別是咱們的十萬噸級修船塢,已經是很大的規模,船塢底板在船舶機艙區所受到的中墩線荷載都在四五百噸每米以上,甚至更大。所以樁基的密度也是很大的,在這項工程中底板樁基造價也是很大,所以在施工組織,施工準備和過程中,以及PHC管樁的質量方面,一定要做到萬無一失。”蔣可凡語氣凝重地道。

說到這裡,他又看了看羅飛,然後道:“在前一個階段的基坑開挖過程中就出現了管涌,還好羅總親自指揮纔將塌方的危險消除,不過這也給我們幾方都提了個醒,那就是在接下來的施工當中,一定不能再出現類似的問題了,否則出了問題,返工是小事,但是延誤了工期,按合同約定,我們公司是要進行嚴格處罰的,違約金我想大家都不想出的。好了,下面還是請我們的羅總髮表一下意見吧!”

羅飛輕咳一聲道:“剛纔蔣總說得不錯,上一次發生的問題的確是我們的施工方案設計和準備不夠,不過我們會在接下來的所有工作當中,認真的檢查,反覆的推敲,做到萬無一失。前些天我們也在以往工程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的現場試驗和多種模式的有限元分析。並且與設計單位一起,採用室內高速離心機試驗,全面模擬了豎向載荷下樁筏土共同作用機理,得出重複加載過程中的變化規律,所以我相信只要PHC管樁沒有問題的話,最終工程質量是不會有問題的。”

蔣可凡笑道:“羅總說得不錯,我們請的設計方也是非常有經驗的中船九院,所以在設計上不會有什麼問題,就看咱們臨海混凝土公司的了。”

範大林也笑道:“好,那我就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公司的情況,還有我們的產品相關情況。具體的技術問題,等會兒由我們公司段永福總工程師與你們進行對接。”

頓了頓,範大林接着道:“我們中海三航局臨海混凝土有限公司,是一家隸屬於大型國有企業中海三航局的新型建材公司,坐落在普東川陽河畔,佔地面積一百五十畝,廠房面積一萬五千平米,擁有岸線三百五十米以及五百噸級泊位碼頭兩座,是一個家PHC管樁、商品混凝土、水泥製品爲一體的大型建材產業公司。自一九九一年由預製廠改制成立以來,我們公司建成高強度混凝土離心管樁生產線1條,年產能50萬米;商品砼攪拌站2臺機組,年產能達60萬立方米;年產值過億。公司與中海同舟大學、中海交通大學等高校建立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並形成專業的產學研基地,公司總工程師段永福同志也是中海混凝土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PHC管樁專家組組長。公司主編和參編了混凝土行業多項標準,建立了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有豐富的PHC管樁製造經驗,所以請各位領導放心,我們公司供應的PHC管樁還從來沒有出現過質量方面的問題。具體的技術問題,還是請我們段總工來說一說吧!”

這時候段永福也接着話頭道:“好的,剛纔我們範總已經介紹了我們公司的一些情況,下面我具體的說一說技術方面的問題。PHC管樁在近年來發展很快,成爲我國高層建築和工業廠房的重要基樁之一,特別是在咱們中海,PHC管樁的應用非常廣泛。可以說本人也是見證了PHC管樁在我國的發展歷史,早在六十年代,本人也參與了我國第一種預應力離心混凝土管樁,八十年代以來我們在保山鋼鐵總廠建設中引進腳盆國鋼管樁存在造價高,耐久性不佳的問題,所以我們中港三航局又開始研製PHC管樁。並於一九八七年,在國內第一個引進腳盆國全套PHC管樁生產設備和技術,以及預應力鋼筋。”

第五百九十一章 招聘人才第二百三十八章 斯特林還是燃料電池?第五百五十二章 客滾船集成艙室要驗收了第一百零六章 三管齊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運七200A上場第五百九十五章 開啓合作新篇章第二百零五章 沈歡被盯上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閉環增益成形算法第六百一十六章 第一屆江南常興造船創新論壇第三百七十八章 供應鏈管理第五百四十八章 跨系統合作第四百八十六章 質量警示教育牆第四百二十六章 成爲專家委員的好處太多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搶在波音前面搞脈動式生產線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三型潛艇第三百三十八章 億大力面和雙慶小面第四百二十三章 挖交大的博士第四百三十七章 瓦良各回來了第五百零六章 造船三大強國第二百四十五章 總師天團第七十八章 被表白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給總師天團介紹情況第一百七十八章 國際情報統括官第二百零八章 最後一架安124運輸機第四百三十九章 世博會與中船新聞發佈會第一百五十二章 涉足船舶配套第一百六十三章 造不如買?第四百九十九章 客滾船動力第五百三十六章 培訓效果不錯第四百二十九章 不同的人,不一樣的命運第一百二十章 收乾女兒第一百五十五章 爭取首艇建造權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打工仔的身世第二百六十六章 上門推銷AIS第二百四十七章 空中千里眼第一百一十章 一見面就讓提意見第四百四十七章 快速砂型增材製造技術第一百九十章 婚前別戀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個嶄新的時代第四十五章 後金融危機時代的船舶工業第三百八十六章 網友驚呼中國科幻戰艦亮相第三百九十七章 江南常興研究院成立第六十八章 052B型艦的雛形第五百六十三章 吃人的“大蛇”第五百四十四章 船塢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交底第一百八十五章 貴賓的待遇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夥子,恭喜你,你被錄用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四大才子再聚首第一百二十四章 論文引起關注第三百九十七章 江南常興研究院成立第二百一十一章 拍賣瓦良格第一百六十章 未來岳母的擔憂第一百七十一章 泰坦尼克號第三十九章 差一點發生安全事故第五百四十八章 跨系統合作第六百零九章 約會美珠第四百三十六章 在你身上留下我的印記第一百四十章 女強人本色第六百二十八章 搞定工作室第七十四章 好望角型的優勢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員工入職大會第五百六十一章 用造豪華客滾船的標準建主題公園第二百一十八章 氣壞了的尤里第五百章 中國船舶的心臟病第四百六十四章 家的味道第三百五十一章 農家子弟的命運第三十五章 感情增進第四十一章 我們服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萬名江南常興船人奔赴常興島第一百五十四章 女總師討教第八十一章 工作調動第三百零八章 新年去買房第五百二十二章 很特別的應聘者第四十六章 賺錢的辦法第五百九十章 大寧理工的傑出校友第二十一章 護花使者第一百六十章 未來岳母的擔憂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着奧迪買桑塔納第四百四十九章 高樁板樑式結構建材碼頭第二百四十三章 荒唐一夢第一百八十五章 貴賓的待遇第六百五十章 新型導彈驅逐艦下餃子第二百零七章 海上巨獸第二百七十七章 老鐵的困苦人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間諜是怎樣煉成的第五百九十九章 閃亮登場第二百三十三章 分享好消息第一百一十六章 逼迫爸媽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側斜七葉螺旋槳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邊建設一邊造船第五百二十五章 吃着碗裡的還看着鍋裡的第四百六十三章 奔赴常興島第四百七十三章 基地建設指揮部領導要來視察第三百八十九章 沈歡有新的人事任命?第四百七十三章 基地建設指揮部領導要來視察第一百三十三章 江南常興發展戰略第三百三十二章 江南人的精神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灰狼和小白兔第三百四十九章 沈樂對李浮生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