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農家子弟的命運

對於未來,李浮生並沒有什麼太清晰的規劃。因爲他幾乎沒有什麼信心,能夠在這個大城市裡面生活得很好,他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生存下去,每個月能夠往家裡寄個千把塊錢,然後再把自考大專文憑拿到。

當然對於沈樂,李浮生也並沒有什麼想法,儘管他救了她的命,他也看得出來沈樂想和他成爲朋友,不過他也沒有往男女之情方面想,因爲他覺得自己現在是一無所有,就像一顆隨波逐流的浮萍,他給不了任何一個女孩幸福。

回到混凝土公司,李浮生在食堂吃了免費的晚餐,對,很多混凝土公司都是包吃包住的,這一點對打工的李浮生來說很有吸引力。

宿舍空蕩蕩的,也就李浮生一個人,另外兩個同是從外地來中海打工的同事,一個在上班,一個出去玩了。

李浮生迫不急待地拿起今天剛剛買回來的自考教材,就開始看起來了,現在是三月份了,距離四月底的上半年考試也就一個多月,他要在這一個月多的時間裡面,把這四本教材都看上兩三遍,然後再買輔導書來做練習題,這樣估摸着就差不多能過關了。

李浮生算了一下,工商管理大學專科自考的科目一共有十六門,每年考兩次,一次考四門課,如果每一次都是全部通過的話,那麼兩年就可以拿到大學專科文憑。接下來還可以繼續考本科,想想還是不錯的,也花不了多少錢,就可以拿到大學文憑,李浮生臉上不禁浮現起一抹笑意。

雖然自己從小學到初中,成績都是頂尖的,不過農村的孩子,在八九十年代,成績好的都是選擇了在初中畢業後考中專,這樣可以早幾年就參加工作,早一點掙錢。

李浮生在初中畢業後,也是跟絕大多數的農村娃一樣,考上了中專,因而必須而且是被迫就不能上重點高中了,在中考當中他的成績更加出色,名列全縣第十二名,全鎮第二名,分數超過縣重點高中甚多。

不過九十年代的政策也是這樣的,如果參加了中考考試,考上了的話,就不能被高中錄取了。所以李浮生便與高中無緣,也與大學無緣了。如果他上了縣重點高中,不出意外的話,肯定是能考上大學的。

只不過李浮生也知道自己家的條件,他不希望父母爲了自己上大學的高額學費而焦愁,畢竟上個大學少說也要五六萬吧。

李浮生知道家裡沒有那麼多錢,父母都是老實的農民,也很難去賺那麼多錢。雖然很多人到沿海打工,能賺不少錢,可是李浮生知道父母除了種地,幾乎都不會做別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的身體都不怎麼好,根本沒法去打工,下苦力賺錢,就算父母願意,他也不會同意的。

所以李浮生最終上了榮順市工業學校,分配到了專業卻不是李浮生想象當中的機械製造什麼的,而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

當然李浮生後來也一直沒有搞懂,爲什麼榮順市工業學校,有史以來就只辦了這麼一個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的班,而且這也不是定向培養的專業,畢業後面臨的依然是學校安排的雙向選擇找工作,在考上的時候,李浮生以及他的家人都以爲將來會分配工作的。

但現實是國家在九七年就取消了大中專學校分配工作,正好是李浮生考上中專後的第三年。李浮生也不知道自己是幸運呢還是不幸運,總之畢業後他也沒有被用人單位選中,最後就跟着親戚來到中海,然後就找到了這麼一家混凝土公司的工作。

到了中海這座大城市,李浮生才發現,原來中專文憑根本就不值一文吶!用人單位招聘人才,幾乎很少有要求中專學歷的,要麼是大專以上學歷,要麼就是高中或者初中,中專學歷和高中學歷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要不是他學的無機非金屬專業和這混凝土公司還有那麼一點專業對口的意思,李浮生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找到工作。

所以李浮生還是很珍惜這份工作的,自從進了公司都是任勞任怨的工作,當然現在他也是剛剛入行,很多的混凝土行業的東西他也不怎麼懂,畢竟學校裡面雖然學了一門混凝土專業課,但和混凝土行業卻不怎麼能夠接軌。

混凝土攪拌站操作工,說白了就是開攪拌機的,只不過混凝土攪拌站的攪拌機和工地上那種攪拌機差別是很大的,混凝土攪拌站的攪拌樓系統,是採用計算機控制的自動化設備,操作工要做的就是按照施工單位報來的生產計劃要求,和公司試驗室出具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單,在工控計算機裡面錄入生產計劃的信息,還有混凝土配合比,然後按照生產調度的指令進行生產。

李浮生進的這家混凝土公司,也是剛剛成立幾個月,到現在人都還沒配齊,李浮生他們幾個操作工,既要當調度,又要當試驗員,所以也是蠻辛苦的,不過正是因爲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李浮生從進公司起,就跟着混凝土攪拌樓廠家的人學,那時候還在安裝攪拌樓的工控設備和工控軟件,李浮生也學到了很多知識。平時在生產過程中的一些小的機械電氣設備故障,他基本上也能判斷出來。

二零零年的時候,中海的混凝土攪拌站也達到了一百多家,在全國來說都是最多的,畢竟中海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大城市,城市建設的大規模擴張也需要更多的混凝土攪拌站。

不過這個時候的混凝土攪拌站還是比較落後的,無論是軌道式的上料系統和基於dos系統開發的工控軟件,甚至這時候生產用的工控機,連鼠標都還沒有,完全是用鍵盤操作,下拉式的菜單,要一個一個移,一個一個選。

除了操作方面的東西要學,還有混凝土技術質量方面的知識技能,李浮生也學得很認真,不敢有一絲大意,因爲他也知道混凝土的質量關係到那些高樓大廈的質量安全。

比如怎麼看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李浮生也一直在邊做邊總結,在所有操作工裡面,他是最認真的,因此他的頂頭上司,試驗室主任張毅也很看重他。

第五百三十二章 造船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第二百九十七章 小山村迎來洋媳婦第四百八十八章 天堂裡沒有病痛第四百零七章 都在準備去揚普買房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文學女青年第四百零二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一百四十八章 相約九八第六百五十一章 萬噸大驅論證會第四百五十三章 世界第一造船集團第一百四十三章 達到遊輪的舒適性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船工程學會專委第三百零八章 新年去買房第五百零九章 四兄弟再聚會第六百三十三章 遊艇上的浪漫表白第一百四十三章 達到遊輪的舒適性第五百四十一章 發人深省的演講第二十六章 工匠精神第四百九十二章 江南常興造船基地開工典禮第五百八十八章 怒懟雅閣富二代第五百六十九章 考察胎州宏豐造船廠第六百三十六章 遠洋護航第五章 不在一個層次第十六章 新人報道第十二章 當了回逃兵第四百三十五章 沈樂要走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澳洲遊艇展第五百八十六章 豪車如雲第二百二十五章 五十萬美元成交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帶個洋媳婦回家過年第一百七十二章 沉沒之謎第三十八章 切割機故障第三百一十二章 讓別人羨慕去吧第八十六章 工人家庭第四百三十四章 老實人才可靠第三百四十八章 拒絕接受採訪第三百一十五章 普江上的大黑魚第三百四十七章 自考大專的男青年第二百四十四章 取經的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技能比拼第二百七十八章 兄弟同心第三十七章 工藝副組長第四百六十三章 奔赴常興島第一百六十三章 造不如買?第五百二十二章 很特別的應聘者第四百零五章 高明月的條件:承包江南常興造船基地建設工程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女老闆林雅第四十五章 後金融危機時代的船舶工業第一百九十七章 專家雲集第四百零八章 修船塢基坑發生管涌第四百九十七章 兩座730就足夠第二百一十二章 競爭對手第二百三十七章 AIP動力的發展方向第六十九章 通用垂髮系統第一百九十三章 特別的“禮物”第十五章 造船大國第三十一章 男才女貌第二百四十九章 給總師天團介紹情況第三百八十五章 混凝土管樁行業高端產品第二百零五章 沈歡被盯上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常規開工儀式第六百四十六章 住宅工業化第五百五十七章 老鼠愛大米第三章 院花想交流一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年可裝備三個大隊第一百二十六章 隱形穿浪雙體導彈艇第二百零六章 女船王要競拍瓦良格號第五十七章 母女爭吵第二百三十六章 暢談未來潛艇第二百六十七章 齊聚中海第四十九章 有沒有興趣第六百零二章 精彩評論第三百四十六章 沈樂受傷住院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圓滿成功第一百二十六章 隱形穿浪雙體導彈艇第一百零九章 總師來了第五百零五章 在職碩士研究生第一百五十二章 涉足船舶配套第四百二十三章 挖交大的博士第八十四章 喝交杯酒第五百一十一章 沈歡的疑慮第一百五十三章 導彈艇女總師第一百七十七章 美澀就在眼前第五百八十三章 暗中較勁第二百五十三章 要學習棒子以買國產貨爲榮第四百六十三章 奔赴常興島第四百四十二章 成爲各方關注的熱點第二百一十六章 談判準備第五百三十二章 造船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第一百九十八章 國產裝備的“心臟病”第九十五章 妹妹沈樂第一百一十八章 “婆媳”的第一次見面第三百五十四章 心語心願第一百七十七章 美澀就在眼前第二百三十六章 暢談未來潛艇第三百九十二章 殲七MF和FC1第一百八十三章 鈦合金螺栓加工第六百三十三章 遊艇上的浪漫表白第四百四十五章 劉長風成了專家委員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灰狼和小白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