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國產大客機展望

雖然C929寬體大客機生得有點兒晚,但是它可不僅僅是一架客機那麼簡單。要知道中國空軍雖然有了運20這樣的大型運輸機,可是用運20來改預警機、加油機、電子戰飛機的話,並不是很適合。

因爲世界上主流的預警機、加油機幾乎都是用大型客機改裝而來的,比如說米國的E767預警機,E3望樓預警機,就是用波音767客機和波音707客機改裝而來的。

之所以採用大型民用客機改裝預警機就是因爲民用客機的經濟性更好,同時它的機身阻力要比大型運輸機小很多,速度也更快。而大型軍用運輸機,由的太胖了,不僅燃油經濟性不佳,留空時間和續航力也要差上一些,當然還有一點就是人機工程遠不如民用客機,因爲民用客機設計之初就是奔着舒適性去的,大型軍用運輸機在這方面就要差得多了。

在改裝軍用特種飛機方面,C929大型寬體客機,可以說優勢太明顯了。如果說用C919來改裝,又稍嫌小了些,畢竟C919客機只是和波音737客機一個級別,最大起飛重量還不到一百噸,因此它的航程、留空時間等等都遠不如C929大型寬體客機。

要知道國際上能夠設計生產大型寬體客機的也就只有米國波音公司和歐洲空客了,在八九年十代兩家公司的代表機型就是波音747和空客A350了,這兩者都是三百五十座級的。而到了新世紀,空客搞出了空中巨無霸空客A380客機,而波音公司則是推出了波音787夢幻客機。

A380客機是僅次於安東諾夫AN225運輸機的飛機,它從二零零七年就開始投入航線運營,自從面世的那一天起,就充滿了爭議。因爲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客機,有着雙層的機艙,以及四臺單臺推力最大的渦扇發動機,載客人數也是最多的,達到了五百五十五座,更讓人驚歎的是,在這架客機的機艙內,還有着復古舷梯、吧檯、淋浴間、健身房、套房,甚至有的還有免稅店和小型游泳池,豪華程度堪比那些頂級的海上游輪。

當然這些都不算什麼,最驚人的是它的大。這架大型客機長度和翼展都達到了七十多米接近八十多,高度更是相當於一幢七層樓房。最大起飛重量可以達到五百六十噸,最大載重量一百五十噸,可以裝載三十一萬升的燃油,如果用來當作空中加油機,那將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加油機了。

只不過這一架大型客機成也大,敗也大。正是由於它大太太重了,也太昂貴了,所以它的訂單量最終也過於小了,這讓空客虧本不小,而且由於它太大太重,在一般的機場無法降落,所以註定了它無法改裝爲軍用特種飛機。

而米國波音公司的波音787夢幻客機,也是一型非常有爭議的客機。它也是一款三百座機的雙發寬體客機,跟C929有些類似。這一款客機燃油消耗與波音767和A330相當的情況下,可以擁有接近音速的飛行速度也就是0.98馬赫,而一般的客機只能達到0.8到0.9馬赫。這是因爲它採用了很多複合材料,機身要比普通的客機輕,而且具有非常先進的氣動效率。

米國在七八十年代就有了以波音707客機和麥道公司DC10客機改裝的加油機,到了新世紀最新的加油機和預警機都是由更加成熟的波音767改裝而來的,無一例外的都是採用民用大型客機進行改裝。

而歐洲的加油機,除了購買米國的以外,還有以空客A330和A310改裝而來的。

所以說民航客機纔是改裝軍用特種飛機的最佳選擇,只有大毛纔是使用伊爾76大型運輸機改裝加油機伊爾78,以及預警機A50,用大型運輸機改裝的缺點很明顯,雖然具有較大的燃油儲量,適用於對多種機型進行空中加油,然而採用伊爾-76軍用運輸機平臺,無論經濟性還是多用途性方面較之同級別的KC-767以及KC-46A都相差甚遠。

伊爾-78只能採用軟管輸油,這使得其加油效率較之採用硬管輸油的加油機相比較爲低下。同理,運-20改裝爲空中加油機也會存在上述問題。所以在未來適合中國空軍的空中加油機,仍然以採用民航客機平臺爲好,而可選的民航客機平臺也就只有C919和C929,長遠來看最適宜的當然是載油量和留空時間更長的C929莫屬了。

沈歡前世的時候不但是一個造船工程師,更是一個資深的軍迷,所以他對這些都非常的瞭解,甚至比一些電視節目上的所謂專家還有專業,所以他纔會被湯偉文總師這樣的頂級飛機設計大師所看中,還專門邀請他到西飛來交流訪問。

對於中國未來的大客機發展,以及支線客機發展,他是最清楚不過的。而西飛和六零三所就是專門搞大型運輸機和客機的廠所,湯偉文總師更是未來大型客機和運輸機、轟炸機的領軍人物。

所以沈歡當然不會吝嗇,把脈動式生產線的技術贈給航空工業部門的湯偉文總師,以及其他的航空工業廠所,如果所有的飛機制造廠,都擁有了脈動式生產線,那未來中國航空工業一定可以與米國和歐洲並駕齊驅,甚至是超過他們也並非不可能。

聽了沈歡關於自主研製還是對外尋求合作的意見,符建設總工點了點頭道:“是啊,巴西航空工業公司之所以在支線客機領域成功了,就是他們懂得如何瞄準定位,如何整合國際航空工業資源,同時又牢牢掌握了自主設計建造,所以我覺得你剛纔所說的,要兩者相結合,纔是最適合我們的。在航空工業如此,在造船工業領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沈歡也不由得嘆道:“是啊,就拿棒子國的造船工業來說,他們的起步也不算早,在七十年代之前,世界造船市場都是由歐洲和腳盆國主宰。而米國造船業由於成本高,所以只以建造軍艦爲主,毛熊方面也是如此。在七十年代初棒子國的造船工業甚至不如我國,相當於是從零開始的。他們採取成套引進生產設備,進口核心部件組裝生產的辦法,這和巴西航空工業的發展幾乎是一樣的,採取自主研製和對外合作引進相結合的辦法,利用本國勞動力廉價的優勢獲得了成功。雖然我們不喜歡棒子,可也不得不學習他們這種辦法呀!”

第二百九十三章 好像挺值的第四百三十九章 世博會與中船新聞發佈會第六十九章 通用垂髮系統第二百四十九章 給總師天團介紹情況第三百零九章 躍層不錯第二百六十六章 上門推銷AIS第四十二章 攻關小組第三百九十章 中船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助理第二百八十章 沈歡的想法第二百二十八章 前途充滿光明第四百八十四章 生產技術交底會第七十三章 金融風暴第五百二十八章 造船廠“空姐”第二百八十三章 馮總很滿意第四百五十八章 沈歡上電視了第八十八章 工藝論證會第五百八十五章 心語手機第二百六十八章 離開還是留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呆頭呆腦第六十二章 一百三十二週年紀念日第二百零二章 利害關係第二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常興島超級工程第四百八十四章 生產技術交底會第一百二十一章 煙花易冷第五百三十九章 聯合開發絕緣箱脈動生產線第二百五十二章 國產大客機展望第五百七十九章 羅飛當演員第三百八十五章 混凝土管樁行業高端產品第二百四十六章 飛行陸軍第四百三十九章 世博會與中船新聞發佈會第五百八十九章 明月造船的目標第一百二十五章 拋磚引玉第四百一十七章 PHC管樁出質量問題了第五十四章 急中生智第三百五十五章 四大才子再聚首第三百四十三章 QQ來了,都申請一個號第五百七十六章 前車之鑑第六十九章 通用垂髮系統第二百零八章 最後一架安124運輸機第三百五十六章 李鐵和伊萬的婚禮第二百零一章 曙光機械設計科研生產聯合體第六百零五章 一不小心成了網絡紅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女老闆林雅第五十一章 烏鴉嘴第二百零五章 沈歡被盯上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世界造船中心變遷路線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側斜七葉螺旋槳第三百九十章 中船工程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助理第三百一十章 六十萬搞定第六百二十一章 情敵出現第五百六十章 虧了也值第二百一十二章 競爭對手第四百二十二章 打造校企合作項目典範第三百二十章 龍王爺不收第五百零九章 四兄弟再聚會第三百七十七章 七萬噸自卸式散貨船的教訓第四百三十一章 你就是一支潛力股第五百零八章 客滾船配套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船工程學會專委第二百七十一章 伊萬小姐要來了第一百零七章 加班加點第六十六章 感動江南獲獎感言第三百九十九章 電子產品的換代第五百九十九章 閃亮登場第六百一十七章 VLCC數字化設計建造技術第五百三十六章 培訓效果不錯第五百零六章 造船三大強國第一百一十一章 總師致謝第二百五十九章 空中飛豹第十四章 熟悉的味道第六百五十四章 向人民海軍六十歲生日獻禮第四百五十五章 推進數字化造船,提升核心競爭力第二百九十一章 成立江南研究院的建議第二百八十七章 伊萬的漢語老師第四百八十二章 給員工打雞血第一百四十七章 排他協議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女老闆林雅第二百六十三章 運七200A上場第四百一十六章 論文缺乏獨特觀點第四百六十三章 奔赴常興島第五百七十七章 瘋狂的造船熱第六十九章 通用垂髮系統第六十六章 感動江南獲獎感言第二百三十八章 斯特林還是燃料電池?第一百六十章 未來岳母的擔憂第四百九十七章 兩座730就足夠第一百一十七章 二十萬第二百四十二章 醉倒陳老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位老專家槓上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年可裝備三個大隊第五百五十四章 爭奇鬥豔第五百二十二章 很特別的應聘者第四百四十八章 羅氏企業中標常興圓沙新村第五百五十四章 爭奇鬥豔第五百三十二章 造船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第二百五十一章 對外合作還是自主研製第三百五十一章 農家子弟的命運第一百一十六章 逼迫爸媽第四百一十六章 論文缺乏獨特觀點第二百三十九章 奇葩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