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彎道超車的奇招

沈歡深知現在中國造船工業,欠下的賬太多了。要想縮小差距,甚至實現彎道超車,就只有出奇招了。

一九九六年船舶行業的一組數據,他還記得非常清楚。

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國造船工業的裝備率僅僅只有0.65萬美元每人,而棒子國造船工業達到了16萬美元每人,腳盆國達到13萬美元每人,中國造船工業裝備率僅僅達到了棒子國的二十五分之一。

一九九六年中國船舶工業人均產量只有13萬總噸每人,而棒子國達到了185萬噸每人,腳盆國達到124萬噸每人,在這一方面中國的差距也是很明顯的,還不到這兩國的十分之一。

當然人均產值就更不用說了,中國造船工業人均產值僅僅只有1.2萬美元,而棒子達到了人均20萬美元,腳盆國最厲害,達到了人均55萬美元。

如果真的能夠實現船舶工業的脈動式生產,那麼效果將會十分驚人。只不過沈歡知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特別是對於這樣具有創新性的生產組織模式,除了理論上要行得通,還要結合實際,做很多基礎工作,纔有可能完成。

當然如果真的能夠搞出這種脈動式生產線,首先就可以運用到比如022導彈艇這樣的小型大批量的小型艦艇生產當中,有了經驗之後再逐步擴展到更大的船舶建造當中,當然對於大型船舶來說,就是要把無數個分段當成一個個導彈艇,或者是飛機脈動式生產線中的飛機。

要實現船舶的脈動式生產,首先就得實現模塊化的設計和建造,就像搭積木一樣的建造船舶。所以自然的,就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離不開數字化造船的實現。

大領導震驚了,他目不轉睛地看着沈歡道:“小沈同志,你說的脈動式生產線,可行性如何?如果真的能夠實現,這對我們國家的造船工業來說,無異是一次巨大的變革!”

沈歡連忙道:“我覺得目前來說要實現可能有些難度,但是從長遠來看,我認爲隨着計算機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以及造船技術的發展,將來是一定可以實現的。就拿國外的現代造船模式來說,其實原理並不複雜,就是以統籌優化理論爲指導,應用成組技術原理,以中間產品爲導向,按區域組織生產,殼、舾、塗作業在空間上分道在時間上有序,實現設計、生產、管理的一體化,均衡連續地總裝造船。”

頓了頓,沈歡繼續道:“而我構想中的脈動式生產線,以數字化造船爲核心,以模塊化建造爲導向,由脈動主體、物流系統、可視化管理系統和技術支持四大部分組成,整個生產線分工明確細緻,模塊化的設計又使得工作比較單一重複,配備專業的自動化加工設備,以及高度信息化的物流系統,改變傳統造船的模式,我想如果真正實現了之後,一定會讓我們的造船工業插上騰飛的翅膀。甚至這種生產模式,還可以向其他國防工業進行延伸,比如說在咱們的航空工業當中,製造戰機就比造船更容易實現脈動式生產,因爲戰機的批量通常是比艦艇更大,塊頭卻更小,將來我們的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如果大規模換裝我們的第三代戰鬥機,有了脈動式生產線之後,換裝速度就會加快很多。”

現在沈歡是把順序倒了個,他前世的時候,是米國波音公司最先在二零零年,首次實現了阿帕奇直升機的脈動式生產線,後來又在波音737生產中成功應用了脈動式生產線。在這種脈動式生產線的優勢體現出來之後,米國又把它成功的應用到更多的機型生產中。

到後來,開始向其他軍品製造行業蔓延。甚至是在高鐵當中也開始應用脈動式生產技術。

而中國最早是在二零零五年開始立項搞脈動式飛機總裝線,歷經五年時間才完成這項工作,於二零一零年建成投入使用,爲國產殲轟七飛機的快速列裝立下汗馬功勞。

到後來又實現了運九中型運輸機的脈動生產線,其年產能擴大到了七十二架,比普通的裝配線提高了幾倍。當然被稱爲鯤鵬的大型運輸機,運20也應用了脈動生產線的技術,沈歡在重生之前,還在網絡上看到了一張照片,那是十五架運20同框出現在跑道上的畫面,太震撼了。

當然空軍的國產重型隱身戰鬥機也應用了脈動生產線的技術,並且一次就建成了三條脈動式生產線。

可見脈動式生產線的優勢有多強大!獲益最大的就是航空工業了,造船工業眼巴巴看着兄弟行業用上這種技術,卻一時半會兒難以實現。因爲造船工業要應用脈動式生產線,難度要大得多。

當然沈歡還是堅信,船舶也可以實現脈動式生產!首先就可以應用到像022導彈艇這樣大批量而又相對較小的船舶建造當中。有了經驗之後,就可以擴展到大型軍艦的建造當中,比如說護衛艦和驅逐艦,沈歡贏得當年江南常興的驅逐艦也被網友稱作下餃子,批量自然是不小了,完全可以應用脈動式生產技術。

沈歡還記得2008 年波音爲米國軍方新一代 GPS製造衛星建成了脈動裝配線,儘管總共只承擔了 12 顆衛星的製造任務,而僅僅在第 4 顆星的製造才能用上脈動裝配線,但是波音還是在極小批量、極複雜的產品生產中,成功地運用了脈動裝配線。

就連衛星這種小批量的產品都可以應用,船舶特別是軍艦爲什麼不可以?一型成熟的驅護艦,常規潛艇,一般來說,批量都是十艘以上,當然也可以應用脈動式生產線。

大領導若有所悟地道:“唔,這個構想確實讓我也感到震撼,讓我想想看,我們是應該要發力了。馮總,李總師,還有各位專家,你們覺得怎麼樣?”

李傑總師早就忍不住了,此時他盯着沈歡,顫聲道:“小沈吶,你這個構想,讓我頓時感覺茅塞頓開呀!脈動式生產線,這個名字真的很形象,若能實現這種生產技術,我們的新型常規潛艇,就可以像下餃子一樣的服役啊!想想就讓我老頭子激動啊!”

第一百二十六章 隱形穿浪雙體導彈艇第五百七十八章 皆大歡喜的收購第五百零三章 小蓉的故事第一百二十章 收乾女兒第五百五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五百六十一章 用造豪華客滾船的標準建主題公園第十六章 新人報道第二百八十章 沈歡的想法第九十九章 這下尷尬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無名山谷第五百零八章 客滾船配套第五百七十章 狡猾的船廠老闆第一百三十三章 江南常興發展戰略第四百九十三章 混凝土也有陰陽五行?第六十九章 通用垂髮系統第三百七十二章 除了這個還能幹什麼第六百零三章 專家意見不同了第六百零二章 精彩評論第三百六十一章 寶馬七系和桑塔納第二百四十三章 荒唐一夢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專還是高中第五百八十一章 仇恨的種子已經埋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帶女徒弟的尷尬第一百三十二章 首席專家第六百一十六章 第一屆江南常興造船創新論壇第二十四章 入職培訓第二百七十七章 老鐵的困苦人生第三百九十一章 再次參加朱海航展第五百一十一章 沈歡的疑慮第三百五十四章 心語心願第一百七十章 間諜第四百一十章 技術交底會第三百七十八章 供應鏈管理第六百四十五章 借酒澆愁第二百三十八章 斯特林還是燃料電池?第一百一十四章 盾和彈的事兒第五百四十四章 船塢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交底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也要交底第四十四章 轉移話題第二百一十五章 體驗坦克狂飆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神轟炸機第四百八十一章 圓滿成功第四百九十三章 混凝土也有陰陽五行?第四百三十七章 瓦良各回來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靚仔內侯第三百三十三章 成爲造船強國的關鍵第四百二十章 開展3D打印技術前瞻性研究第四百九十八章 生態鏈商業模式第二百七十章 離別的車站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底亂流第六百一十章 媽呀,奔馳越野車第四百一十四章 帶女徒弟的尷尬第五百五十二章 客滾船集成艙室要驗收了第三十三章 崛起的機會第五百二十七章 中船工業集團年會第二百一十八章 氣壞了的尤里第一百六十九章 小工藝師第一百三十九章 被灌倒了第六百零七章 佈局遊艇產業第一百四十三章 達到遊輪的舒適性第六百三十七章 萬噸大驅有戲嗎第二百三十三章 分享好消息第一百八十章 S級精度第二百七十九章 只是普通朋友第五百六十六章 那些年追的網絡小說第六百三十三章 遊艇上的浪漫表白第三百五十一章 農家子弟的命運第五百六十四章 風光無限第三十三章 崛起的機會第一百四十七章 排他協議第三百零五章 引來豔羨第五百五十六章 美女老闆林雅第四百四十二章 成爲各方關注的熱點第二百七十八章 兄弟同心第九十五章 妹妹沈樂第一百五十一章 通過考察第二百三十三章 分享好消息第六百五十四章 向人民海軍六十歲生日獻禮第三十章 聯誼晚會第六十二章 一百三十二週年紀念日第三百零八章 新年去買房第四十七章 說服明月第一百三十八章 靚仔內侯第七十八章 被表白了第四十五章 後金融危機時代的船舶工業第一百一十九章 第一作者之爭第二十六章 工匠精神第二百六十六章 上門推銷AIS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夥子,恭喜你,你被錄用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萬噸級船塢登陸艦下水第五百一十四章 父母的愛第九十四章 金融風暴的反思第五百二十六章 事情還好沒有敗露第六百二十三章 增材製造新進展VLCC船用柴油機第一百六十一章 導彈艇調研工作組到來第一百零三章 焊接試驗出了問題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精度橫樑移動龍門加工中心第六十三章 軍代表孫成明第一百四十九章 年味兒濃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遊輪上的舞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