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最後一個耦合常數

五月中旬,星海研究院正式召開了新聞發佈會。

航天研究所的所長翁筠宗親自主持了會議,對外公開了扶搖號航天飛機已經抵達了火星的近地軌道,並傳遞迴了第一批的照片和探測數據。

與此同時,研究院的官方網站、以及各大平臺的賬號上,一組火星的拍攝照片也同步更新了出來,吸引了不少網友的注意。

圍脖上,徐川也挑了幾張最具代表性的圖,放在了自己的博文上。

一張張超高清的圖像,向無數的網友展示出了火星這顆熟悉而又神秘行星的真實風景。

奧林帕斯山俯瞰圖、水手號大峽谷、南極的乾冰帽、維多利亞隕坑.這些火星上獨特的地貌引起了許多網友的興趣、

【前排!第一!】

【媽耶,川神記起來他的圍脖賬號密碼了?】

【這是.火星的照片?別告訴我川神您老人家去火星了?臥槽?】

【不可能的,載人登火現在都還沒實現,國家怎麼可能放他去火星,這些是扶搖號,也就是三月底發射的航天飛機拍攝回來的照片。】

【冷知識,川神他今年才27歲,比在座的各位大部分人恐怕都要年輕,別老人家了。】

【哈哈哈哈哈淦!笑着笑着就凝固了,可惡!別人的二十七歲啊!】

【我記得載人登火好像也快了,之前川神不是說六月份嗎?】

【川神川神還搞抽獎嗎?讓我上月球打工吧!我會砂漿拌水泥!】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一石激起千層浪,扶搖號航天飛機已經抵達了火星近地軌道的消息很快便通過各大媒體傳遞了出去,吸引了無數網友的注意力。

對於這顆自古以來人類就對充滿憧憬和幻想星球,不少的網友都在討論火星上是否曾經有過生命,甚至是火星人。

甚至在國外,都有不少的研究機構、生物學者以及普通人都在關注着這件事。

如果是以前,或許會有很大一部分的人覺得這是荒謬和不可能的事情。

沒有磁場沒有大氣沒有水源的火星一片荒涼,從理論上來說是不可能演化出生命的。

然而數個月前在月球上發現的古生物化石卻改變了不少人對於地外生命的看法。

相對比火星來說,月球的環境更加的苛刻惡劣,理論上來說更難演化出生命。

但星海研究院在月球南極溶洞中的發現,卻打破了嚴苛環境中難以演化出生命這一常規的認知。

或許碳基生命需要水、需要海洋、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態環境。

但碳基生命之外的硅基、硫基等其他生命,需要的演化環境卻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月球這種遠比火星更加惡劣的星球都能夠在上古時代演化出微生物,很難說在火星上就不存在着生命了。

尤其是火星至今都還存在循環流動的大氣,也存在着大量的水資源,儘管兩者得到證實的數據都相當的少。

比如它的大氣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密度不到地球大氣的百分之一,但它卻和地球一樣,具有極高的流動性。

比如水資源,在火星的南北兩極同樣存在。

尤其是此前的探測結果表明火星的地下存在大量的水資源,甚至可能足夠覆蓋整個星球表面。

這些是米國的好奇號、毅力號,華國的祝融號等多個探測器早在幾年前,甚至是十幾年前就證實了的事實。

這些都意味着火星的環境比月球更適合生命的演化。

也是所有人都在期待的事情,月球上暫時尚未發現的地外生命(活),或許在火星上就能找到。

另一邊,金陵,星海研究院。

從航天研究所那邊回來後,徐川便將首批火星探測數據下載了下來,在自己的辦公室中翻閱着。

外界所期待的事情,同樣是他所期待的事情。

月球上存在遠古生命目前可以是已經確定了的事情,不僅僅是因爲其他國家的生物研究機構在認真研究了樣品化石後認可這件事。

更是因爲他們後續在月面南極的其他溶洞中,找到了同類型的其他微生物化石。

這意味着前幾個月發現的化石並不是由地質活動而形成的特殊結構,而是分佈相對廣泛的微生物形成的。

對於人類探索外星生命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好消息。

尤其是對於在太陽系內尋找地外生命來說,相應的條件可以被放寬很多。

比如火星、木星的衛星木衛二、水星等等,從條件來看,這些星球都具備着比月球更合適演化生命的環境。

當然,對於徐川來說,從這些繁多雜亂的探測數據中尋找生命或生命存在的痕跡只不過是順帶的事情。

這種並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的工作,需要的是大量的學者或計算力來進行剖析。

他翻閱這些照片和資料,一方面是感興趣。

畢竟是自家發射上去的航天器採集回來的圖像和數據,加之探測技術比十幾年更加的發達,採集到的信息更加的完整。

另一方面則是從這些數據中,將他所需要的那些改造火星的數據摘取出來了。

比如火星的大氣層厚度、總量;二氧化碳、甲烷、氧氣、南北極乾冰覆蓋面積大小、總量等等。

這些數據將會統計到一個詳細的文件中,後續他將通過不斷的進行火星勘探,一點點的將所有需要的數據全都填補上。

包括火星內部的結構、地心的溫度、地殼的厚度、地幔的流動性.等等各種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數據。

通過這些數據,他能以此爲基礎建立起來一個模擬數學模型,進而通過超算判斷火星被改造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以及改造後的火星環境能達到一個怎樣的地步。

畢竟他也不可能光憑一張嘴,就直接說服各國都加入到這項龐大的超級工程中來。

而且如果說火星不適合大規模的改造,這也同樣是需要數據進行支撐的。

他現在所做的,就是前期的準備的工作。

辦公室中,配合學術助手小靈,徐川高效的從這些龐大的探測數據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參數,錄入進早已經準備好的系統中。

正在這時,辦公桌上的手機震動起來。

隨手摸過電話,目光掃了一眼屏幕,是林風打過來的。

看到來電名稱,徐川心念一動,拇指在屏幕上劃過快速的接通了電話:“喂,林風。”

“好消息!強電統一理論中,最後一個重要的核心預言常數,通過對撞實驗確定了!”電話剛接通,林風那興奮的聲音便傳遞了過來。

聽到這個好消息,徐川臉上也帶上了笑容,放下鼠標問道:“驗收報告會開了嗎?哪家團隊完成的?”

林風笑着回道:“魔都交通大學聯合新加坡大學兩所高校共同完成的。”

“從對方提交的驗收報告申請文件數據來看,置信度已經達到了5.2sigma,驗收報告會的時間還沒確定,我也是在十幾分鍾前才收到消息的。”

徐川快速的說道:“將驗收數據發我一份,召開驗收報告會的具體時間等我看完後再聯繫你。”

聽到這話,林風迅速反應了過來,有些訝異的問道:“你要過來?”

徐川笑着點點頭,道:“嗯,最後一個重要的核心預言常數了,肯定得過去一趟的。不僅僅是強電統一理論的驗收,還有後續CRHPC機構的實驗安排,這些都很重要。”

強電統一理論的驗證工作,除了他自己完成核心外,後續的對撞實驗的驗收工作他就去過一次。

當然,驗收報告數據他肯定是看了的,驗收報告會的時候也通過遠程視頻的方式參加。

但總歸來說,自從強電對稱破缺的耦合常數的驗證工作完成後,他的重心就沒怎麼放在CRHPC機構那邊。

而在耗費了一年多的時間後,強電理論中的幾個基礎耦合預言常數,終於得到了齊全的驗證。

雖然耗費的時間長了一點,畢竟如果是他親自動手帶領團隊的話,徐川有把握將驗證這些耦合常數的時間縮短到半年。

但這並不完全符合他和國家修建對撞機的本意。

基礎學科的確要發展,但也不能只靠他一個人。

大型強粒子對撞機這種大型科研設備最重要的使命自然是探索物理學的規律和真理。

但除此之外,它最重要的使命便是培養人才了。

這種聚集全世界頂尖物理學者們的科研機構中,每天都有爆不完的肝,開不完的會議和講座,也隨時都能碰撞出物理學最前沿的知識火花。

他這段時間的精力沒放在理論物理學上,一方面是他這邊手頭的事情的確太多了,走不開。

另一方面則是想多留點機會給國內其他的學者,培養屬於國內的物理人才了。

而正如他所規劃的一般,完成強電統一理論的耦合常數驗證,至少爲國內帶來了超過三位數對強電統一理論有一定理解的學者,帶來了至少超過兩位數對該理論深入瞭解的學者。

這些都是在對撞實驗過程中,爲耦合常數的驗證做出過重要貢獻的,他手中有着詳細的名單。

而從目前的發展來看,修建對撞機絕對是值得的。

PS:晚點還有一章,月初了,大佬們求個月票,主角幹了這麼久的應用,終於要回理論繼續裝逼了~()

第487章 等不及的物理學家們第502章 換一條路線就好了第446章 這畢業是不是也太難了!第1049章 一個星際文明發展的兩條完全不同的路。第774章 重啓載人航天飛機的米國第904章 疑似硫基生命體?第680章 陶哲軒:請務必將論文發給我!第726章 價值兩千萬的數學模型第471章 威騰:這怎麼可能?!第657章 徐川:讓我瞄兩眼就行第233章 諾貝爾'數學'獎第716章 NASA的求救和火熱的太空旅行第778章 100Tev的對撞實驗!第111章 見證奇蹟第354章 不歡而散第540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的第一道關卡第78章 十七歲的天才第273章 突破性的成果!第879章 探索數學的第一期刊物第237章 諾獎前的準備第958章 C粒子第537章 第二種楊米爾斯方程的解法!第457章 都他麼是來要經費的!第638章 載人航天第188章 去征服全世界的數學家第326章 火力全開的陶哲軒第60章 高考第592章 半年的時間第303章 測試‘等離子體湍流’數學模型(二第589章 新的競爭!第11章 雙科省一第540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的第一道關卡第421章 批准點火!第260章 超隱身材料第783章 CERN 強電耦合5sigma的置信度!第322章 開創學科!第4章 規劃未來第629章 最難的關卡!第613章 志同道合!第299章 提前開啓可控核聚變工程第228章 川海材料研究所第436章 南大學子:過年了?第579章 弗拉基米爾大帝第531章 探測暗物質的手段第869章 震驚全世界的中文期刊《探索》!第241章 再次前往斯德哥爾摩第787章 一百三十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實驗第975章 可憐的華威第862章 載人登火的前期準備工作第759章 葵花小課堂之我們中出了個大佬!第243章 最年輕與最年長的諾獎得主(求月票第362章 有勇氣站出來又是另一回事了第1011章 不是一個體系的生命第451章 新一代局座?第342章 有一個變態的老闆是種怎樣的體驗第537章 第二種楊米爾斯方程的解法!第715章 衰老是個永遠悲傷的話題第93章 價值數十億的市場第705章 絕望的特里薩阿奇爾教授第260章 超隱身材料第721章 來自學生的靈感!第904章 疑似硫基生命體?第679章 異於常人的‘怪胎’第607章 人機交互技術第330章 NS方程通過同行評審!第415章 成爲規則的制定者第743章 化學界的未來!第487章 等不及的物理學家們第922章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第426章 震驚世界的消息第718章 ‘時空洞’與‘引力子’第763章 原來答案早就在那第874章 碳基芯片突破的希望第768章 等離子體孤子與混沌牆第868章 徹底擊垮CERN的殺手鐗第967章 最長兩三年的時間!第583章 小型化的突破第26章 同時搶人第271章 交流與靈感(求月票)第532章 NPP猜想第1044章 徐氏枯石菌?第339章 尋找高溫超導的機制第926章 反向卡脖子第279章 那還真是一件好事(爲盟主高山流水第886章 小米的真正用途第742章 一篇論文掀起股市跳樓機第410章 可控核聚變的問題(爲書友4786大佬第470章 給南韓記一大功第771章 極化電磁場的研究第294章 我,徐川!不缺錢!對錢沒興趣!第182章 朝着霍奇猜想前進第566章 三維空間中的拓撲‘隧道’第23章 國決落幕第231章 不平凡的十月第1056章 構建於黑洞之上的時空蟲洞第160章 失敗是成功之母第1000章 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地位第1015章 史無前例的登月第465章 石墨烯的突破第866章 這人真的太變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