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斷代的發展

會議室中,徐川有點頭疼。

他對於強電統一、中微子、多維度的溫伯格算符等理論的推導,如今坐在這裡開會的這些人,恐怕在短時間內幾乎很難理解。

哪怕是明承弼這位華科院的院士,也很難跟上他的腳步。

而如果說連作爲技術支撐的基礎理論都難以理解的話,要將這項技術研發出來,難度那就太大了。

哪怕他是理論的提出者,可以親力親爲,但他也只是一個人。

在面對前沿科技的推進上,尤其是在非數學領域上,一個人的力量真的太薄弱了。

頂尖的學者的確重要,但更多的往往是站在海岸邊,如一座燈塔一般指明方向。

但有些時候,這座燈塔的高度太高,很容易和整個領域脫節。

就像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錢老一樣,在他回國後,面臨的情況和如今的他其實差不多。

那位戰略級學者對於火箭導彈技術、空氣動力學、工程控制論、系統工程理論等領域的認知,超過了當時國內幾乎所有的學者。

以至於在那個時代,相關的人才直接就是斷代的。

至少在國內是的。

當時錢老獨自一個檔次,而他提出來的理論,底下的其他研究員,哪怕是最頂尖的那一批,也難以理解。

以至於在火箭導彈技術、空氣動力學等領域上,他不得不耗費數年的時間來親自指導和專門培養一批對應的學者和科研人員。

而如今,徐川也面臨了同樣的狀況。

在數學、物理、強電統一等前沿領域中,國內的學者已經很難有學者能夠跟上他的腳步了。

別說是今天在座的這些人了,就是放眼全世界,能夠在短時間內理解這些東西的,也是屈指可數。

畢竟這是在強電統一理論的基礎上做出的延伸,要想理解這些東西,最基礎的條件就是理解強電統一理論。

而強電統一理論面世至今,時間也不過是半年而已。

半年的時間,對於這種物理學大廈基石的前沿論文來說,能夠完全吃透這篇論文的,恐怕也就那些站在物理學界真正頂峰的大牛們了。

對於國內的學者來說,除去極少部分敲好研究理論物理並且站在了巔峰的學者外,大部分的學者想要完全吃透強電統一理論,需要的時間基本都是以年爲單位計算的。

這種前沿領域的論文,並不是說你看懂了,就完全理解的。

毫不誇張的說,強電統一理論的潛力,對於物理學的發展,對於相關領域科技的突破,用百年大計來形容都不爲過。

無論是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還是他今天提出來的中微子通信技術的基礎,都與之有一定的關係。

而這篇論文的重要性,遠遠不止這些,它還有更多的寶藏,在等待着後來者挖掘。

看着會議室中的衆人,徐川也有些頭大。

這種情況,最好的解決辦法,自然是和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研發時一樣,開個小課堂了。

但相對比磁極化子的理論研究來說,對強電統一、中微子、多維度的溫伯格算符等理論的推導包含了更多的數學計算。

甚至可以說,幾乎有超過三分之二的理論,都是在數學計算的基礎上堆砌起來的。

儘管數學物理不分家,但研究這兩個不同領域的學者,同時擅長兩個領域的依舊是少數。

對於絕大部分的物理學家來說,能夠應用上個世紀的數學成果來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問題就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了。

徐川甚至見過,有些對於數學並不是很精通的物理學家,在對某個數學公式進行應用的時候,會因爲自己看不懂或者說其他的原因,而旁若無人的將黑板上的某個符號擦去,再進行推導。

這種事情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在茫茫大海的學術界內部,並不是什麼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尤其是在數學這一領域。

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你就算是將人給逼瘋了,他也不可能解出來一道千禧年難題。

要教會一羣人數學,可比教會一羣人其他領域的知識難多了,尤其是在這種前沿領域中。

針對中微子通訊技術的研討會,磕磕碰碰的總算是開完了。

雖然對於徐川講解的那些數學工具和理論知識理解的迷迷糊糊的,但研討會最終還是毫無懸念的順利通過了對中微子通信技術的研發立項。

對於如今星海研究院內的衆多研究員來說,他們對於徐川的相信,已然達到了巔峰,甚至是信仰的地步。

或許對於學術的發展來說,這可能並不是一件什麼好事。

畢竟質疑是學術的最基本原則,一旦失去了質疑,或許學術會跌進文明的深淵。

不過就目前來說,至少在徐川能夠控制着自己的慾望,守住學術的嚴謹時,跟着他走,反而是最省力的一種方式。

中微子通訊技術正式立項,由徐川親自擔任項目的總負責人,能源研究所的李開暢教授和信息研究院的一名正高級研究員·周興學教授負責日常的研發工作和項目管理。

此外,從能源研究所和信息研究所中抽調出總計十二名正副研究員配合研究工作,後續如有需要再進行補充。

研究團隊的配置規模雖然並不是很大,不過能參與這項研究的,都是院內最頂尖的那一批學者了。

對於這項技術,徐川相當的重視。

畢竟這是目前最有可能實現穿透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維持無限通訊的技術手段了。

在徐川安排着中微子通信技術研發和立項的同時,另一邊,京城。

趕最快的一趟航班從金陵回到京城的高弘明,迅速來到了長安街道北海小島上。

在通過了警衛人員的彙報後,他跟着一名助理快步的走進了古色古香的宅院內。

這個點,夕陽早已經落山,不過天色還算是明亮,庭院的亭子裡,一位兩鬢斑白的老人正坐在椅子上一絲不苟地的看着手中的報告文件。

很快,外面傳來了腳步聲。

合攏手中的文件,將其放到石桌上後,老人看向隨着警衛員的腳步走進庭院的高弘明,笑了笑開口問道:

“都這個點了,這麼急,是發生了什麼事?”

高弘明深呼吸了一口氣,剋制着聲音中的激動,開口道:“我剛從星海研究院那邊趕回來。”

聽到‘星海研究院’,老人眼眸中閃過一絲精光,看樣子是好消息,不過他還是繼續問道:“那邊怎麼了?有新成果?”

高弘明用力的點了點頭,道:“在徐院士的帶領下,有關於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的研發,有了重大的突破!”

聽到這話,老人頓時就坐直了身姿,看了過來。

“怎麼說?”

高弘明快速的回道:“階段性的成果已經完成,具備一定程度的應用價值。”

“按照徐院士和華科院及海軍裝備處專家的共同看法,這份階段性成功理論上可以應用在航母等設備上,對一些關鍵部分進行防護。”

“目前主要體現在對高功率微波、電磁輻射等影響電子設備的攻擊手段上。可以穩定防禦至少20W/cm強度以上的高功率微波。”

“這個數據已經超越了當前各國使用大部分高功率微波武器能製造的強度了。”

藤椅上,老人臉上帶着喜色,站了起來,哈哈笑着誇讚道:“好!好!好!太好了!”

雖然並不是很懂具體的技術,也並不是多麼理解10W/cm強度的高功率微波有多強,但是一句超越了當前各國使用大部分高功率微波武器強度,就足夠體現了。

高功率微波武器,也就是所謂的電磁脈衝武器,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也是各國爭先恐後研究的新方向。

作爲一種新概念電子對抗武器系統,它們能夠造成敵方電子設備永久損壞,從而顯著影響戰爭的進程和結果。

尤其是現代化的科技設備,哪怕是一輛汽車,都離不開電子設備的控制。

一旦電子設備或芯片遭遇破壞,這些東西都將是廢銅爛鐵。

這一點,在中東某地區的戰場上,是已經得到了驗證的。

毫不誇張的說,電磁脈衝武器以其獨特的技術優勢和作戰潛力,正在逐步成爲軍事領域的新寵。

這也是未來戰爭中極爲重要的攻擊手段。

對於這種威脅性極高的武器,如今他們有了一套應對的防禦手段,如何能不讓人驚喜。

從藤椅上站起來,老人走出了樓亭,臉上帶着喜悅的表情,望向東南方不遠處栽種的一顆亞杉。

雖然說這種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的常綠喬木並不是多麼的適合栽種在這裡,但在植物學家的精心照料之下,這顆庭院中的亞杉長勢還是相當不錯的。

手掌在亞杉的枝丫上觸摸了一下,感受着那片翠綠,老人輕聲的感慨道:“能有徐院士這樣的學者,真是國之榮幸啊!”

這顆亞杉,是從海西那邊移植過來的,現在是時候將其栽種回去了。

一旁,高弘明站在老人身後,附和地感嘆了一聲:“是啊,徐院士是我見過的最優秀的學者。”

不過雖說是附和,但這確實是他內心深處的想法。

遠在金陵的那個人,即便是縱觀整個文明的發展,能夠與之相提並論的也寥寥無幾。

可控核聚變帶來的無盡能源流淌在這片紅色的大地上,爲祖國的身軀充滿了能量,先進的航天飛機遨遊在這片浩瀚的天空中,爲人類文明帶來了全新的希望。

他用自己腦海中的知識,改變了祖國乃至全世界的發展,不僅僅是爲人民百姓帶來了更幸福的生活,也爲未來的發展指明瞭方向,推開了大門。

目光落在眼前的杉木上思忖了一會兒,老人忽然開口說道:“這件事知道的人有多少?”

高弘明思索了一下,快速的回道:“關於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項目,知道的人不少。”

“不過知道最新突破消息的人並不多,除去研發團隊外,還有海軍裝備處的明承弼院士、楚北海軍工程大學的王永院士和華科院物理研究所的王恩哥院士三人。”

“在來這裡之前,我已經和幾位知情的院士通知過了,請他們對這件事進行保密工作。”

在聽完高弘明的報告之後,老人讚許地點了點頭,道:“不錯,目前來說這事的確不宜張揚,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的突破,對於他們來說,是軍事領域的又一大殺器。

雖然從戰略地位上來說無法和新型航天飛機相提並論,但對於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電子設備和芯片愈發密集也越來越依賴的各種裝備,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他們正在航天上大力推進,尤其是在月面生物圈工程上,藉助沃爾夫條框的限制,他們正在快速的吞噬太平洋對面那個國家在太空上的威望,引領新的秩序。

如果在這個時候爆出來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的突破,對於航天領域的部署來說,無疑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甚至可能會讓歐盟沙俄這些已經開始偏向他們的地區和國家,再度倒向對手的懷抱。

畢竟等離子體·電磁偏轉護盾技術,相對於其他技術來說,會更加的敏感一些。

不過以他們目前的實力而言,這種事情並不需要對外一直隱瞞下去。

只要在月面生物圈工程的談判上做出了突破,就足夠了。

而這個時間,並不會太長。

他們已經快要達成一個沒有米國在內的超級國際合作工程了。

事實上,以如今他們的實力,就算是沒有歐盟、沙俄等國家,他們也能在航天上大施拳腳。

但在沒有能力一對全球取得壓倒性的優勢前,國家的發展總是需要交際的,他們不可能將所有的合作伙伴都推開。

而且有句話說的好,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合作共贏,纔是他們一直以來的發展路線。

第65章 震驚!滿分狀元竟然拋棄了水木P大,第770章 LHLHC的重啓與倒黴的櫻花國第678章 比收縮臨界帶更有意思的方法!第420章 是時候給上面一個驚喜了第444章 我不懂超導,但我懂南韓第93章 價值數十億的市場第475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148章 威騰的要求第693章 弱黎曼猜想!第269章 因爲我沒有時間第498章 CERN那不切實際的想法第637章 被刺激到了的米國第208章 天文界的眼淚,流到了數學界第886章 小米的真正用途第225章 第二百二十四:材料研究所第77章 悲劇的某研究生學長(求追讀求月票)第69章 周海的欣賞第563章 我感覺應該也不難吧?第537章 第二種楊米爾斯方程的解法!第57章 真真假假第737章 瞄準馬斯克的技術?第193章 普林斯頓的雙職位邀請第513章 偷偷摸摸幹‘壞’事第793章 各國的抗議第415章 成爲規則的制定者第90章 導師的請求第792章 完美的數據第461章 你川哥還是那個川哥!第619章 驚喜不斷的生日第431章 讓人瘋狂的提議第467章 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第605章 隕石轉移技術第236章 彭鴻禧院士的驚歎第183章 又一世界級難題第367章 布洛赫猜想的證明!第852章 這不科學!第940章 普萊斯:我們還沒完全輸!第776章 極致的防禦第397章 雙喜臨門第711章 什麼才叫真正的養成!第245章 諾貝爾講座--人類的未來(求月票)第152章 諾獎大佬的讚歎第735章 從天上掉到嘴裡的餡餅!第48章 別忘記了祖國第465章 石墨烯的突破第373章 我倒要看看你怎麼打破記錄!第519章 攪屎棍的米國第592章 半年的時間第429章 破曉!第281章 走不通的道路第400章 無形裝逼,最爲致命第714章 比黎曼猜想更爲驚人的消息第884章 雷總的回答與疑惑第132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下)第974章 新一期的《探索》,懵逼的全世界第927章 米國的小算盤第744章 無法改變的東西第512章 取名這種事,我最拿手了!第675章 啓動載人登火工程!第955章 火星消失的大氣層第873章 月球上的新發現!第457章 都他麼是來要經費的!第869章 震驚全世界的中文期刊《探索》!第223章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863章 登陸火星的窗口期第229章 多線開工第511章 提爾曼:祝你成功第410章 可控核聚變的問題(爲書友4786大佬第269章 因爲我沒有時間第453章 太讓人絕望了!第78章 十七歲的天才第974章 新一期的《探索》,懵逼的全世界第756章 期刊:《希望》第37章 論文刊登第798章 一些CERN沒有‘發現’的信號!第602章 招標大會第194章 讓人意外的消息第477章 來自維度的碾壓第301章 稿紙被偷了???第799章 最大的錯誤,或者說‘漏洞’!第298章 啓明星,專屬打造的獎章!第789章 存在問題的強電驗證工作第729章 被隨手幹掉的世界級數學難題第434章 行星發動機第933章 這是集體畢業嗎?第476章 哪怕等上一個月,也只是值得的第611章 支援點經費吧第836章 現在!我現在就要!第558章 一木成林第175章 同時榮獲克拉福德數學獎與天文學獎第909章 該不會是你自己想去月球吧?第731章 亞太科創投資峰會第624章 強磁偏轉場的構思第554章 《外太空空天母艦戰略規劃計劃》第598章 更遙遠的計劃第914章 電磁軌道炮的突破!第437章 僅僅只是試着研究一下而已第735章 從天上掉到嘴裡的餡餅!第424章 閃耀如恆星!第321章 回答千禧年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