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搶銀行都沒這快!

四百多公里的外太空航天飛機上,徐川並不是很擔心這次意外觀測到的超強颱風帶來的影響。

對於華國來說,針對颱風的形成和監測有着完善的手段和相關措施。

只要提前做好了準備,問題並不會太大。

在近地軌道上停留了數個小時的時間,在完成了與天宮空間站的對接,爲空間站補充了一批物資後,星海號亦開啓了返航的旅途。

如計劃中的那樣,在地面指揮部的指示下,空天發動機重啓,搖曳在航天飛機尾部的主發動機和側翼的輔助引擎散發着藍白色的光芒,推動着龐大的機身完成了變軌,朝着地面駛去。

在完成了航天飛機內部的檢查後,翟至剛快速的來到了乘員艙,朝着徐川和另外兩名‘遊客’提醒道。

“徐院士,費薩爾親王,阿卜杜勒拉赫曼先生。星海號即將返航,請你們穿好艙內宇航服,做好準備。”

徐川笑了笑,一邊費力的穿着艙內宇航服,一邊回道:“已經在穿了。”

一旁,滿臉絡腮鬍須的費薩爾親王半截身子進入了宇航服的同時抱怨道:“這玩意非穿不可慢,真的太麻煩了!”

翟至剛面無表情的看了他一眼,開口道:“爲了親王您的安全,保險起見最好還是穿上宇航服。”

對於面前這個中東的親王,老實從心底中他並沒有太多的好感。

雖然作爲一名軍人本身他不應該有這樣的立場,一切以命令指揮行事。

但這次徐川徐院士不說是被這傢伙忽悠上來的,也和他有關。

萬一這次太空旅行出了點什麼意外,他將是華國,甚至是整個人類文明的罪人。

費薩爾親王聳了聳肩,或許是感知到了什麼,也沒再說話,費力的穿戴起艙內宇航服來。

相對比在地球上帶重力的環境,在無重力的太空中穿這玩意比想象中更加的麻煩,一行人折騰了整整半個多小時才完全穿戴好。

與此同時,駕駛艙內,做好了準備的翟至剛聯絡上了地面指揮中心,在地面的調度下,伸手面前操控面板上按下了幾個按鈕。

“空天發動機預熱完成,星海堆準備就緒,導航路線已確定”

伴隨着一道道清冷的機械音,數百公里高的近地軌道之上,一架銀白色的航天飛機拖着淡淡藍白色的尾焰劃出了一道完美的曲線,朝着那顆蔚藍色的星球飛去。

對於航天器來說,若要說整個航行過程中最難的地方,有兩個。

第一個是脫離重力井進入近地軌道中,俗稱‘入軌’,第二個便是返航從近地軌道中進入大氣層了。

而真要嚴格說起來,以目前的航天技術,返航的難度比入軌的難度更大。

一般來說,航天器在返回地面的過程中,一般要經歷四個階段,即離軌、過渡、再入大氣層和着陸。

而由於航天器的飛行速度太快,在返回過程中必須解決兩大難題:一是減少空氣摩擦,不因高溫而燒燬;

二是採用軟着陸方法,不使航天器受損。

這四點,對於傳統的航天飛機或者說宇宙飛船來說,每一個都可謂是一道生死難關。

不過對於採用了更先進推進技術的星海號來說,離軌、過渡和着落,這三大步驟的難度已經降低了無數。

而危險的,只有再入大氣層這一步。

不僅僅是因爲要控制航天器按預定的位置和姿態進入大氣層,使再入角既不能過大,過大會燒燬;又不能過小,過小會落不下來的原因。

還有航天飛機入軌的速度極快,即便是提前在近地軌道上進行了減速,其機身與大氣層的摩擦依舊會產生極高的溫度。

多重困難對於航天器本身的性能以及駕駛員的技術都是個相當大的考驗。

所以不管是傳統的航天器,亦或者是航天飛機,還是什麼其它載人飛船,從近地軌道返航永遠是門技術活。

駕駛艙內,翟至剛和陳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全神貫注的操控着星海號切入過渡線路中。

降落耗費的時間並不長,當從一百六十公里高度的‘離軌段’降低到高度五十公里的高層大氣層後,星海號的速度也開始逐漸的降低下來。

很快,大氣層中充足的空氣就代替了機翼工質箱中的氙氣,重新在航天飛機尾部燃起了紅紫色的尾焰。

拖着一條狹長的光焰,從華國西北領域進入大氣層的星海號朝着東方飛去。

這次的航行,降落地址並不在金陵的下蜀航天中心,而是會落在京城的某個軍用機場。

紅紫色的尾焰搖曳在半空中,在一片藍天白雲中顯得格外醒目。

地面的機場中,航天局的鄔遠康站在機場的分控室中,小心翼翼的陪着一位老人安靜的等待着。

“走吧,我們‘英雄’順利回來了,去看看。”

看着分控室中監控屏幕上傳來的畫面,老者笑呵呵的說道,不過英雄兩個字咬的音有點重了。

鄔遠康點點頭,跟着一起走了出去,身後,兩名醫護人員肩上挎着一隻便攜式醫療箱跟着一起,做好了檢查的準備。

要求星海號降落到京城不是他的主意,而是走在前面的這位的要求。

大概是想‘批評’一下那位的冒險精神了吧。

雖然對於那位,高層也很難改變他的想法,更多的時候還是半哄着,但這種跑去太空旅行冒險的事情,再怎麼說不念叨幾句,下次他怕是要登月了。

載人航天在近地軌道上相對來說還安全不少,就算是星海號出現了意外的情況,他們也有備用的其他航天器和運載火箭去將人接回來。

但是登月就不同了,目前來說整個華國有能力完成載人登月的,也就星海號航天飛機了。

萬一那位覺得太空旅行其實危險性也就那樣,下次跟着航天飛機跑去月球,那就坑大了。

當然,讓星海號降落在京城這邊的另一方面還有着讓這邊的醫護仔細的幫忙檢查一下身體的安排。

雖然是短途的近地軌道航行,星海號也有着完善的抗輻射手段,但太空旅行終究是有一些風險的。

而相對比金陵來說,京城這邊的醫療資源還是要好很多的。

紅紫色的尾焰如同天邊燦爛的晚霞一般,銀白色的星海號踏着白雲從碧藍的天空浮現。

短暫的時間如織梭般劃過,寬敞的跑道上,搖曳着的紅紫色尾焰漸漸消失。

引擎關閉,減速傘向後噴出,那疾速航行的航天飛機也漸漸停了下來。

駕駛艙中,翟至剛那緊握着操控杆的手才緩緩的鬆開,整個人也脫力一般的攤坐在椅子上,漫長的舒展了一口胸中的濁氣。

這一次的航飛,雖然任務再普通不過了,但卻是他人生中所有航飛中最提心吊膽的一次了。好在,一切順利。

乘員艙中,在航天飛機進入大氣層重新回到地球母親的懷抱時,徐川就已經脫掉了艙內宇航服。

當飛機平穩落地後,他從航天椅上站了起來,朝着即將打開艙門走去。

看着那蔚藍的天空,徐川心裡泛起了一絲滿足和奇妙。

太空旅行,上輩子究其一生都沒有做到的事情,在重生回來還不到十年,他就站在了數百公里的高空中俯瞰着這片紅色的土地。

沿着舷梯從航天飛機走下來,機場開闊的跑道中並沒有什麼人來迎接他們,但肉眼可見,在遠處的崗位上,有着不少荷槍實彈的士兵正堅守着這裡。

就在這時,一名熟悉的老者從出口處走了過來。

看到這位,徐川連忙快步走了過去,打了個招呼:“**,您怎麼來了。”

老人上下打量了一下他,見無礙後才笑着開口道:“上面好玩嗎?”

敢乘坐自己設計製造的航天飛機上天的,在航天史上,這大概是頭一位了。

畢竟載人航天對於宇航員的身體素質要求正常來說可不是一般的高,傳統的化學燃料火箭在發射和返回時加速度能達到6,7個G。

絕大部分沒有經過訓練的普通人可扛不住這種超強的加速度。

“額”

聽到這似批評似詢問的話,徐川啞了一下,思索了半天才回道:“還行吧”

老人搖了搖頭,嘆了口氣道:“你啊,膽子可真夠大的。萬一出了點什麼意外,你讓我怎麼和你爸媽交代啊。”

“也不是說不讓你上去,至少在現在這種咱們航天技術才起步沒多久的情況下,可以再等等嘛。”

“你還年輕,就算是有夢想,再等兩年又如何”

看着徐川,這位搖着頭像是父母長輩一般不住的嘮叨着。

站在一邊,徐川臉上帶着尷尬,聽也不是,不聽也不是,想走又不能走,整個人都快被念麻了。

這大概是第一次有父母之外的人這樣和他嘮叨,而且還是一位他只能站在那裡聽的。

好在沒過多久,從航天飛機上下來費薩爾親王和阿聯酋的阿卜杜勒拉赫曼幫助他解了圍。

畢竟是中東那邊的親王,既然已經到了,老人也還是得友善的打個招呼。

“呼~”

長舒了口氣,趁着雙方交流躲過一劫的徐川剛準備悄咪咪的溜走,就又被航天局那邊的鄔遠康局長給拉住了。

從數百公里高的外太空下來,再怎麼着都得做個全面的身體檢查。

雖然對於自己的身體情況感覺一切良好,但耐不住最上級的要求,徐川和這次一同上天的費薩爾親王等人就這樣被帶到了301解放軍總醫院中,住進了醫院中。

各種儀器設備往身上招呼了一遍,就差沒上鍼灸了。

雖然對這些東西並不感冒,但徐川也知道這是爲自己好。畢竟是去了一趟外太空,不檢查徹底,誰都不放心。

好在雖然是住在醫院中,但他的日常活動並不受限制。

當然,這個不受限制是指在醫院內活動不受限制,至於出院,按照醫院中那些老專家的話語來說,就是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

至於觀察多久,這個不好說,少則一週半月,長則數月的。

聽到這句話,徐川臉都白了。

真要他在醫院中住上數月半年的,那豈不是坑爹嘛。

畢竟外面還有那麼多的事情在等着他去處理,哪有這麼久的時間在這裡耗着。

不過那些老專家們一口一個要觀察,也拿宇航員第一次上天同樣需要住院恢復來舉例怎麼都不鬆口,徐川也沒辦法,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

病房中,徐川閒極無聊的從口袋中摸出了手機,刷着新聞。

一條來自NASA宇航局的報道,映入了他的眼簾中。

這是一條和載人航天,或者說太空旅行有關係的新聞。

在經歷阿爾忒彌斯號登月艙的失敗後,米國和NASA宇航局爲了在航天領域扳回一局,通過SpaceX公司開啓了載有首個全平民乘組的商用飛船發射計劃。

按照新聞報道,命名爲“SpaceXCrewDragon”號的商用飛船,將於一週後,即9月15日進行發射。

飛船在入達軌道後,會和國際空間站進行對接,並且會在四百公里的近地軌道上停留二十四小時的時間。

進行本次‘太空旅行’計劃的,除了NASA航空航天局‘前宇航員’邁克爾·洛佩斯-阿萊格里亞之外,還有三名遊客。

分別是來自米國民衆拉里·康納、北米小弟楓葉國民衆馬克·帕西,以及以色列人伊爾坦·施蒂比的三人。

而這3位乘客各自要爲這趟太空旅行支付‘6500萬’米金。

看完新聞的徐川,腦海中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只有一個數字。

六千五百萬米金!

還是一個人!

“媽耶,這羣人這麼有錢的嗎?”

看着NASA報道出來的新聞消息,徐川都忍不住嚥了口唾沫。

六千五百萬米金啊,按照當前的匯率來算,一個人就是2.9億軟妹幣,三個人差不多就是10個億。

好傢伙,搶銀行都沒這麼快吧?

深吸了口氣,徐川忽然想起了什麼,快速的打開了手機相冊,找到了自己在星海號上拍攝的照片。

這錢,他不恰一波,簡直天理難容啊!

第705章 絕望的特里薩阿奇爾教授第944章 暗物質恆星?這不可能!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303章 測試‘等離子體湍流’數學模型(二第517章 這大腿得抱穩,可不能讓跑了!第140章 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第832章 超高速精準打擊電磁軌道炮技術第191章 邱成桐的邀請第38章 提前一個月的數競國集第242章 諾貝爾獎典禮第833章 毀滅一座城市沒什麼問題第197章 回國第815章 月華臺!第969章 有個好消息你想不想聽?第392章 ITER最後的會議第581章 量子計算機與碳基芯片第38章 提前一個月的數競國集第197章 回國第1049章 一個星際文明發展的兩條完全不同的路。第777章 CRHPC環形超強粒子對撞機完工!第624章 強磁偏轉場的構思第20章 考場上沒有運氣,只有實力!第480章 一次性打疼就好了第486章 突破性的提升!第743章 化學界的未來!第1024章 米國:怎麼又是這個該死的人?!第275章 數學界的狂熱第393章 你們自己玩去吧第45章 前往明月城第1032章 諾獎:如何讓徐教授來領獎?第779章 再懟無良記者第408章 用可控核聚變來燒開水,未免也有點第504章 我過去看看好了第979章 雄芯系列產品發佈會第242章 諾貝爾獎典禮第655章 要不我們‘幫’他們一把?第407章 亂成一鍋粥的世界第161章 從數學出發第747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2)第623章 海軍裝備處的熱情第975章 可憐的華威第696章 再度爆炸的數學界第207章 PPPL實驗室的邀請第477章 來自維度的碾壓第606章 徐曉的忽悠第140章 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第252章 惰性中微子第598章 更遙遠的計劃第657章 徐川:讓我瞄兩眼就行第356章 那就買一臺回來好了第382章 事實就是這麼讓人無奈第661章 倒黴與幸運第118章 學姐的請客第265章 震撼世界的成果!第453章 太讓人絕望了!第1048章 再獲諾貝爾獎第254章 輻射電能轉換第1006章 火星作業。第630章 入軌!(爲盟主大佬星焰加更410)第251章 克雷數學研究所的邀請第972章 充滿無限遐想的未來!第1017章 歐盟的壞心眼第362章 有勇氣站出來又是另一回事了第839章 一葉障目第783章 CERN 強電耦合5sigma的置信度!第319章 痛苦的陶哲軒!第427章 能有先生您這樣的學者,真是祖國的第985章 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了第774章 重啓載人航天飛機的米國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957章 實驗數據分析完成!第708章 徐川:我需要兩個幫手!第183章 又一世界級難題第693章 弱黎曼猜想!第729章 被隨手幹掉的世界級數學難題第329章 現在的期刊都這麼會玩了嗎?第151章 失職的《自然》雜誌第274章 從數學界刮到物理界的風第86章 忘記的事情(三更求追讀求月票)第196章 意料之外的學生(爲盟主高山流水加第945章 虛空場暗物質理論第322章 開創學科!第128章 更具價值的東西第250章 核能研發的第二階段第305章 爆炸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第1050章 帶着導師拿諾獎!第635章 星海號的危機第769章 CTV的專訪第101章 如何解決範德華力造成的坍縮卷疊(第611章 支援點經費吧第1013章 無法估量的價值第325章 如果我都能看懂的話,那應該不可能第175章 同時榮獲克拉福德數學獎與天文學獎第39章 超高強度的國集訓練單章第865章 十分之一光速第853章 這很科學!第416章 廬陽那邊的禮物第868章 徹底擊垮CERN的殺手鐗第176章 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