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航天史上的新篇章!

就在這一瞬間,無論是遠在三十八萬公里之外航天中心、亦或者是蹲守在手機電腦電視前收看着直播的億萬觀衆,都爆發出了猛烈的歡呼!

無數人相互擁抱,慶祝,熱淚盈眶。

他們成功了!

成功的登上了月球,成功的站在了另一顆星球上!

所有人都在慶祝着,包括此刻站在登月艙前面的陳東和劉楊,此刻心中更是洋溢着自豪、驕傲、激動、興奮等各種情緒。

他們,往前一步,就將創造歷史!

深吸了口氣,站在前面的陳東緩緩的將登月舷梯鋪出,扶着欄杆,他一步一步的朝着月面走去。

當雙腳觸碰到月塵時,他感覺自己的心跳已然達到了極限,內心的激動如同波濤洶涌的海浪,無法平息。

而跟在他身後,劉楊望着那廣闊無垠灰色月面,更是激紅了雙眼,使勁的吸着鼻子才強忍着讓眼淚沒墜落下來。

月球,這一顆寄託無數人心思與夢想的星球,他們已經抵達了!

另一邊,地球金陵,下屬航天基地中。

在看着兩名宇航員走出攬月號登月艙,真實的站在了那片星空,那片土地上的時候,整個總控中心爆發出了最爲猛烈的歡呼聲。

有人高舉着雙拳揮舞着慶祝,有人和身邊的同伴激動的抱在一起歡喜,更有人早已經是淚流滿面。

在這一刻,他們,與那站在遙遠三十八萬公里上的宇航員們,一起書寫了歷史,掀開了華國航天史的新篇章。

站在總指揮台前,望着已經踏足月球的兩名宇航員,徐川臉上亦帶上了笑容,有激動,有興奮,有自豪,還有些許的羨慕。

這不僅僅是華國航天史的重大篇章,也是人類航天史的全新突破。

他希冀着這項技術早日成熟,也希冀自己能在不久的將來,和他們一樣,踏上另一顆星球。

一旁,站在徐川身邊,擔任星海研究院/航天研究所技術總監一職的常華祥院士滿是皺紋溝壑的臉上已然劃過了兩道濁淚。

望着那實時傳遞回來的宇航員行走在月球上的畫面,他的視線已然模糊。一名中年男子的身影悄然躍現在他的瞳孔中,正燦爛的對他微笑着。

那是他的導師,是他年輕時候的樣子,也是他考入研究生以後指點了他一輩子的恩師。

“導師,您看到了嗎?我們的航天飛機不僅重啓了,更是已經站到了那輪明月之上。”

望着那模糊的身影,常華祥喃喃自語着,有些哽咽。

他還記得,他的導師最大的願望就是有朝一日能將祖國的航天員送上那輪明月。而今,這份願望經歷數十年的輪迴,已然在他手中實現。

與此同時,另一邊,登月工程的直播間內,億萬收看直播的觀衆更是在這一刻達到了情緒的巔峰,所有人都在慶祝着,祝賀着

【臥槽,臥槽,臥槽,牛逼!】

【打卡打卡!創造歷史記錄的一天,有幸見證!】

【祖國牛筆!川神牛逼!成功登月!】

【能走到這一步,真的太不容易了!這是我今年聽到過的最令人激動的消息!】

【同樣是肝的掉光頭髮,我就肝出點ssr,人家卻肝出了星辰大海。。。】

【少年強則國強!給祖國點贊!】

【嫦娥呢?月兔呢?快出來走兩步迎接你們的同胞了!】

【哈哈哈哈,現在我們要在月球上種水稻啦!!!】

【戰忽局上線:“假的,都是假的,直播也是我們在攝影棚裡面拍攝的,我們怎麼可能有這個實力登月,大家千萬別信。”】

在登月成功的一瞬間,各大平臺和媒體都紛紛將早已經準備好了的祝賀詞發送了出去。

載人登月成功,這毫無疑問是今年最值得慶祝的事情!

數千年以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無數華夏同胞都曾擡頭仰望過頭頂上的月亮,嫦娥、月兔、玉桂、廣寒宮錦瑟、靜夜思、望月懷遠、水調歌頭.無數的神話故事和詩詞寄託了人們對月球的美好向往和憧憬。

而登上那顆明月,更是無數人的心願和夢想。不僅僅是航天人,也是所有華夏同胞的夙願與渴望。

只是,建國前那段悲壯的歷史,讓他們的科技發展一度落後於其他國家。尤其是在航天航空等科研頂尖領域,差距更是顯而易見的可以看到。

無論是航空發動機,亦或者航天發動機,他們一直都在追趕其他國家的步伐。

然而,在今天,在星海號成功的將三名宇航員送上月球后,甚至是實現了後出發先抵達的夢幻般的奇蹟。

毫無疑問,在電推進系統這一條道路上,他們成功的實現了彎道超車,扭轉了過往落後的局面,站在世界金字塔的最頂尖。

另一邊,京城。

航天科技集團的專家教授的安置小區中,國內兩大航天巨頭之一航天科技的院士專家朱森元院士這會正坐在沙發上看着電視。

而電視畫面正是CTV直播的載人登月工程活動。

當看到那緩緩打開,走出登月艙踏足月面的兩名宇航員時,他那顆一直提起的心終於舒緩了下去。

身爲液氫液氧火箭發動機技術的設計者,作爲航天集團的總工程師,將屬於祖國的登月艙送上月球,看着祖國的宇航員將國家的腳印印在那片月土上是他畢生的夢想。

而今,親眼看着這一夢想已然實現,儘管並不是他親手締造的,他心中卻並沒有多少的遺憾。

有的是滿足,是憧憬,是對更開闊的未來與星海的嚮往。

電推進!

這一曾經在航天領域幾乎被所有人都放棄的道路,在那架航天飛機上實現了!

不僅載着三名宇航員登上了月球,更是爲航天領域開闢出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這是一條通向更遙遠的未來,更開闊的夢想,更璀璨的星河的大道,它能承載起人類對於太空的渴望,也能承載起新一篇航天的詩章!一旁,坐在沙發上,同住在一個小區,同是航天集團專家的屈明誠院士看着電視中直播畫面的屈明誠院士幽幽的開口道:

“真是沒想到,他們竟然真的做到了。”

看着那踏上月面的兩名宇航員,此刻他心中充滿了各種複雜的情緒。

有替載人登月成功實現的高興和激動,有和朱森元一樣對未來的期盼,也有對傳統化學燃料運載火箭即將退出航天領域舞臺的失落和遺憾。

他是長征火箭系列的總設計師,著名的長征五號,和目前已經完成了設計製造,準備待產的重型運載火箭長征九號都是他的作品。

但可以預見的是,無論是長征五號還是準備待產的長九,都即將在未來退出航天的舞臺。

儘管這並不是全部的否定,無論是向近地軌道輸送物資還是國防領域都還需要化學燃料火箭。

畢竟技術的更新換代不可能那麼快,就像幾百年前蒸汽機發明後,也沒有立刻就取代馬車,馬車依舊存活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一樣。

但毫無疑問,伴隨着時代的發展,伴隨着電推進系統技術的優化,可以預見的是化學燃料火箭技術將逐步退出航天這個舞臺。

儘管它並不會消失,但屈明城依舊替化學燃料運載火箭的落幕而感到悵惘和失落。

這不僅僅是他研究了一輩子的東西,也是支撐信念的意志。

一旁,朱森元院士在聽到自己這位好友的嘆息後,笑了笑,開口問道:“你還記得你的夢想是什麼嗎?”

“夢想?”聽到這個問題,屈明城愣了一下,開口道:“大概是看到咱們的航天技術超越米國,實現載人登月了。”

朱森元笑了笑,指了指電視臺上播放着的直播,開口說道:“它現在不是已經實現了嗎?”

微微頓了頓,他扭頭看向電視,繼續道:“當年咱兩雖然並不是同一批進入航天科技,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老屈伱好像比我大個三四歲吧?”

“嗯,好像差不多。”屈明城點了點頭笑着回道。

聞言,朱森元似乎是陷入了回憶,停頓了片刻後繼續道:“雖然咱兩當初不是第一批進入航天科技的,但在夢想和共識上卻是出奇的一致。”

“那時候年輕的我們都鉚足了勁,想要幹翻米國,但努力了一輩子,才發現我們一直都在追趕對方的步伐。”

“雖然無論是你設計的長征系列還是我研究的液氧推進,都可以說站在了世界前列,但距離頂尖卻還有着很長的路要走。”

“有時候我甚至在想,我這輩子還能不能看到航天火箭超越米國的那天。畢竟我已經七十多快八十了,就算是能活到九十歲,也只有十來年而已。”

頓了頓,他從回憶中走出來,看向屈明城笑了笑,接着道:“但是現在,你看看,我們的航天飛機已經做到了將宇航員送上月球,甚至比米國晚出發還要先到。”

屈明城面無表情的說道:“但這並不是我們的功勞。”

朱森元哈哈笑道:“有什麼區別呢?我們都是爲了國家能發展的更好,在你我手上實現,和在他手上實現有什麼區別嗎?”

“老屈啊,別過不去自己心裡那關了。好好想想,你到底是放不下化學燃料火箭,還是放不下手裡攥着的那點東西。”

“我們的國家在進步,科學在發展,總要有後來者接替我們的。得慶幸,在那些後來者中,他們接過了我們手中的重擔,並做的比我們更好!”

一番深思熟慮的話,讓屈明城陷入了沉默中。

在這一次的航天工程中,航天科技雖然出力不小,但幾乎全程都處於一個輔助的位置。

作爲老牌航天集團,他的確很不甘心。

wωω●ttκá n●¢ o

如果不是上面傳達了意思,航天科技再和星海研究院強競爭起來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只是,他到底是放不下化學燃料火箭,還是放不下手中攥着的那點東西?

與此同時,另一邊。

米國,華盛頓州。

NASA宇航局的某間辦公室中,某位老年人的咆哮聲,在隔着一道厚厚大門的走廊上都能清楚的聽見。

“Shit!狗屎,你們是一幫廢物嗎?”

“爲什麼登月會出現這樣的危機,爲什麼我們的宇航員現在都還被困在登月艙裡面!”

“該死的廢物!之前你們是怎樣承諾的?是誰告訴我這次登月一定會給我們帶來新的榮譽的”

看着正在氣頭上的總統先生,這會,站在辦公室中的幾人紛紛低下了腦袋,噤聲不語,生怕自己一個不注意就引起了注意。

尤其是NASA的比爾·卡爾森局長,更是一臉的狼狽,臉上都快被濺滿了唾沫星子。

他不由得再次在心中怒罵了那名蠢貨專家一百遍。

該死的蠢貨,要不是他的建議,今天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故,要不是那個**秘書的插手,提前登月這種帶有極大風險的工作他根本就不會實施。

現在倒好,他NND這口鍋輪到他來背了,該死的廢物,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深吸口氣,比爾·尼爾森在那位老年先生的陰冷注視下迫不得已的站出來解釋道:“提前登月是有一定風險的,只是誰都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這一次我們登陸的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重力分佈不均,阿爾忒彌斯號登月艙正好被投放在了重力較大區域,再加上高度的提升,導致緩速發動機未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在降落的時候損傷掉了一隻着落架,進而觸發了連鎖反應”

站在對面,老年總統盯着他,冷冷的開口打斷道:“這些解釋我不需要聽,我只想知道,現在該如何將我們的宇航員從三十八萬公里遙遠月球帶回來!”

第330章 NS方程通過同行評審!第810章 AI學術智能助手第804章 取代CERN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43章 邀請第748章 強電統一!第488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與空天發動機的希第95章 兼職的學姐第257章 信中最重要的科技第176章 新年快樂~第189章 全世界爲你而來第129章 比肩教皇第440章 聚變堆航母艦隊第842章 多孔液態DAC二氧化碳捕集系統第641章 等離子體火炬第225章 第二百二十四:材料研究所第707章 新的研究方向:量子化學!第202章 NS方程第78章 十七歲的天才第482章 委屈的三星第56章 收網!第249章 基建狂魔第176章 新年快樂~第1042章 宇宙的通用語言第729章 被隨手幹掉的世界級數學難題第825章 我方存在異議!第973章 那就分擔點壓力好了!第896章 是時候收網了!第627章 首航第86章 忘記的事情(三更求追讀求月票)第399章 能用數學解決的問題,都不是麻煩第707章 新的研究方向:量子化學!第270章 邱成桐的讚歎第378章 你在做什麼青天大白夢呢?第853章 這很科學!第893章 在月球上修建太空電梯?第562章 舒爾茨:MMP第374章 畢竟他只是個晚輩!第800章 我們的物理,遠不止標準模型!第510章 你知道買家是誰嗎?第484章 芯片突破的希望第176章 新年快樂~第308章 打破標準模型的粒子!第376章 四十五分鐘!第1030章 感染,還是進化?第7章 集訓第647章 星空之下勇往直前第805章 證據與公開控訴第1016章 寄生或共生?第926章 反向卡脖子第138章 大學畢業就結婚?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212章 史上最年輕的菲獎得主第69章 周海的欣賞第6章 來,先做個題第772章 第一位‘中庸’的學生第707章 新的研究方向:量子化學!第656章 焦頭爛額的NASA第142章 新的靈感第143章 數學界有史以來最強的天才第1039章 隱藏在基因中的數學公式第337章 國家有你,何其有幸第787章 一百三十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實驗第934章 CERN的邀請,卡德拉暗物質?第297章 爲等離子體湍流建模第230章 諾獎的抉擇第329章 現在的期刊都這麼會玩了嗎?第555章 磁約束等離子體加工裝置第945章 虛空場暗物質理論第1019章 初顯異常第87章 普林斯頓的邀請第288章 秦安國:“如果是您出手呢?”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155章 全新的質子半徑數據第795章 當然是去給他們一點小小的震撼了!第301章 稿紙被偷了???第781章 還是那個人厲害啊!第8章 帶壞第851章 物理學崩壞了?第125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上)第734章 真正的大佬都是裝於無形中的第417章 最後一道關卡第626章 星海號!第87章 普林斯頓的邀請第94章 建模第622章 永不沉沒的堡壘第702章 壞消息中的好消息!第780章 你想嚴查誰?第185章 攀登珠峰前的工具第903章 十八億年前的月球生命第948章 阿米莉亞:還是導師好用!第600章 繁榮的航天與科研探索第302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爲盟主大佬高山流第818章 月面軌道質量投射器第945章 虛空場暗物質理論第786章 建立屬於自己的國際獎項!第1010章 航天領域更換的風向標第226章 超危險的實驗第295章 主動找上門的普林斯頓化學系主任第21章 物競實驗第673章 《大正整數因子分解具備多項式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