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深空中的遙望

無邊無際的黑暗深空中,星海號搖曳着藍白色的光芒航行着。

對於坐在駕駛艙內的三名宇航員來說,航行在茫茫宇宙中是一種相當奇妙的感覺。

因爲追隨着月球的軌跡,在航行時,他們有時候會直面太陽。

每當這個時候,入眼所見除了那顆白熾的明亮恆星外,周邊一片漆黑,直到視角邊緣纔有一絲遙遠恆星的光芒閃過。

每當這個時候,他們就如同航行在深淵一般,除了太陽散發的光,周邊一片漆黑死寂,彷彿置身於無盡的海底一般。

而當航行到背向太陽,亦或者太陽被地球所遮擋住時,無盡的星辰泛着微光融在漫天銀河中。

這是比在地球上看天空比璀璨一萬倍的絢爛之景,令他們彷彿置身於大千世界中一般。

兩種奇妙的感覺交錯,令人沉迷。

在經歷了近四十個小時的航行後,星海號外,那顆銀灰色的明月,終於近在眼前。

看着那佈滿了肉眼可見隕石坑的星球,握着駕駛杆的翟至剛深吸了口氣,左手在頭盔上按了一下,快速而清晰開口道:

“這裡是星海號,呼叫控制中心,我們即將抵達月面繞軌,準備切換航行軌道,請求批准!”

耳麥中,沉默了一秒多鐘的時間後,伴隨着一道微弱的電流聲,地面指揮中心的聲音傳遞了過來。

“地面指揮中心收到,批准請求!”

“收到!”

雙手握緊了操縱桿,翟至剛深吸了口氣,緩慢的呼出後,看向了身旁副駕駛位置上的同伴。

兩人對視一眼,互相點了點頭,操控着星海號向着那銀灰色的星球駛去。

駕駛艙中,坐在後排的乘員位上,凝視着那顆距離自己越來越近的星球,劉楊感覺自己的心跳正在加速。

期待、緊張、忐忑、激動.還有很多她自己都說不清的感覺意味在這一刻涌上了心頭。

而伴隨着星海號航天飛機軌道的調整,直播間內的氛圍如夏日的熱浪,一波接一波的襲來。

【到了!到了!終於到了!】

【奈何本人沒文化,一句臥槽行天下,臥槽,牛逼!】

【俺也一樣!】

【同志們,別被騙了,這種技術我們沒有,這是在旺旺雪餅上拍的PS的視頻,真的(////)】

【戰忽局上線了(狗頭)】

【月球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固有領土。我國對它有不可爭辯的支持!】

【大聲的告訴我,我們登月的征途是什麼?】

【種菜!】

【乾飯!!!】

【生三胎!!!!】

【這月亮乾乾巴巴,一臉的坑麻麻賴賴的,一點都不圓潤,盤它!】

【咦~好多的坑,看上去就像是一個人臉上長滿了痘痘,還是戳破後留下了痘坑一樣.】

【果然距離產生美,在地球上看月亮好美,但是這近距離,嘖,真醜。】

伴隨着月球距離星海號越來越近,直播間裡面的情緒也隨之沸騰的越來越高,無數人在期待着,盼望着。

而期盼的並不止億萬蹲守在手機電腦電視前的觀衆,還有航天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員。

看着那近在咫尺似乎觸手可及的明亮星球,控制中心內,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屏起了呼吸,生怕自己這邊的動靜能干擾到數十萬公里以外的星海號。

入軌的成功與否,決定着接下來的登月是否順利。

儘管以星海號的能力即便是錯過了第一次的入軌,依舊有能力重新調整回來,但毫無疑問那樣做的風險更大。

對於航天中心的所有人來說,第一次入軌成功不僅僅是重盼所歸,更是對他們在航天領域實力的肯定。

另一邊,遙遠的月軌之上。

星海號的駕駛艙內,翟至剛操控着航天飛機緩緩的朝着月球駛去。

在進入近月點投放攬月探測器之前,他們還要先進入月球的繞行軌道,俗稱12小時軌道,即衛星繞行星一圈花費的時間是12小時。

在進入這個軌道後,他們會先進行繞行一段時間,重複性對航天飛機與登月設備進行檢查,再次確認無誤後,纔會調整軌道繼續下降。

正當翟至剛進行着軌道切換的時候,駕駛艙內,坐在後排的劉楊似乎發現了什麼,她手腳並用的漂爬過來,注視着駕駛窗的前方。

在前方遠處,一個看起來像錐柱體和噬菌體形狀連在一起的航天器正航行在月面軌道上。

深吸了口氣,劉楊帶着一些顫音小心翼翼的開口道:“隊長,東哥,你們看那邊!”

聽到她的聲音,兩人順着視線遙遠了過去。

遠方的漂浮在月軌之上的航天器入目,兩人都愣了一下。

看着遠處航行在半空中的飛船,翟至剛帶着些懷疑的語氣開口道:“這是?米國那邊的阿爾忒彌斯號登月船?”

良好的視線讓他清晰的看到了快速從駕駛艙前劃過的航天器,而豐富的航天知識也讓他一眼就認出來了眼前這個飛過的奇怪設備到底是什麼。

月球上雖然有一些各國發射上來還沒墜毀的探月衛星,但那些衛星的形狀他都很清楚,沒有任何一個能和這會看到的航天器能對應上。

而且,因爲月球重力分佈不均勻的關係,那爲了能保持較長時間的探測,探月衛星一般都保持着較高的軌道運行,不大可能出現在他們現在的高度。

當然,讓他確認這是NASA宇航局的阿爾忒彌斯探月船的核心因素,則是在登月之前,他曾看過NASA的新聞發佈會,也看到過NASA展示出來的登月器。

毫無疑問,眼前快速從月軌上劃過的航天器,正是數天前NASA發射上來的阿爾忒彌斯號登月船。只是讓他有些不解的是,從形態上來看,對方似乎還沒有投放登月器?

腦海中的思緒快速的流轉而過,駕駛艙內靜默了一會後,翟至剛和兩名隊友互相對視了一眼,都有些忍不住的嚥了口唾沫。

如果阿爾忒彌斯號登月船還沒有投放的話,他們是不是有機會搶先一步登上月球?

想着,三人的呼吸都有些沉重了起來。

尤其是對於劉楊來說,作爲三人中唯一的女性航天員,如果能趕在NASA之前登上月球,那她將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女性!

原本以爲這個機會已經被米國搶先拿走,沒想到現在似乎還有機會?

深吸了口氣,翟至剛快速的伸手按了一下宇航頭盔上的按鈕,迅速的呼叫着地面指揮中心。

另一邊,航天基地中。

阿爾忒彌斯號登月船的劃過並不僅僅只有三名宇航員看到了,在星海號雷達和攝像裝置的記錄下,控制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員亦同步看到了這一幕。

那從低軌道上劃過的阿爾忒彌斯號登月船,映入了徐川的眼簾中,讓他猛然站了起來。

身旁,航天局的鄔遠康也激動的站了起來,拳掌相抵臉色帶着一些潮紅。

正如預測的那般,米國的阿爾忒彌斯號登月船還沒有完成登月工作,他們還有機會搶先實現登月!

吸了口氣,他快速的走到徐川的身邊,激動的問道:“徐院士,您看咱們有多大的機會能領先登月?”

聽到詢問,徐川回過頭來,思索了一下後回道:“不確定,從之前NASA公開的信息結合當前的畫面來看,阿爾忒彌斯號登月船已經抵達了3.5小時的圓形軌道上,相較比我們是領先的。”

“但他們什麼時候從3.5小時圓形軌道上切換到極地投放軌道,我們並沒有準確的信息,無從判斷。”

拋開這次他們獨特的採取了全程直播登月的方式外,傳統的航天登月活動,對外公開相關的節點信息一般都是航天器順利的抵達節點後,再由宇航局實時公開到官網上。

此前無論是多國無人探測行動也好,還是這次NASA宇航局的阿爾忒彌斯號登月船登月的過程,都是這樣的流程。

畢竟在沒有真正的登上月球前,誰也不敢保證自己是否能一定順利的按照軌道計算和規劃行動。

至於更爲詳細的‘軌道規劃’和‘投放方案’及對應的時間節點等資料,那是隻有航天局內部人員纔會知道的信息。哪怕是登月完成了,正常情況下各國也不會公開。

這也是之前徐川會根據鄔遠康局長提供的信息推導他們有機會領先登月的原因。

因爲他們開始的時候並不清楚NASA那邊的進度和情況,只有當NASA公佈了登月節點和時間信息後,他們才能夠了解到。

這也是他們之前沒有過多的朝這方面去思考的原因。

畢竟誰又能想到,上個世紀就能將多次阿波羅載人登月的時間控制早100個小時左右的NASA,這一次登月竟然會花費超過150個小時呢?

望着星海號傳遞回來的拍攝畫面,耳麥中,星海號的聯絡也傳遞了回來。

“這裡是星海號,我們已詳細瞭解情況。經過三人共議,現申請縮短12小時軌道的繞月時間,提前進行投放攬月號登月器,進行登月工作!”

耳麥中,宇航員小隊隊長翟至剛沉穩的聲音從遙遠的月球表面傳遞了回來。

不僅僅是控制中心希冀能趕在NASA之前完成載人登月,他們同樣也迫切的希望能夠領先一步踏上月球。

航天,除了各種各樣的科研活動外,搶各種各樣的第一也是各國的使命。

如果能趕在NASA之前先一步登月,完成奇蹟般的後發先至,這對於華國在航天領域的地位提升來說,無疑能拉高一大截!

如果可以,他們三人願意付出一切,包括生命來完成這一次超越。

控制中心,站在監控臺前,透過駕駛艙內的監控畫面看着正注視着攝像頭和他們進行交流的宇航員,徐川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不行,壓縮繞月時間提前登月的風險極大,第一次登月的首要任務是順利完成登月工程,而不是爲了搶在NASA前登月,按照原有規劃繼續執行任務!”

對於翟至剛提出來的搶先登月的申請,他直接了當的拒絕了。

短暫的延遲過後,星海號的聲音重新傳遞了回來。

“以星海號的推動能力,我有足夠的把握駕駛它完成提前登月工作!請求批准提前登月。”

“按照原有計劃繼續執行任務!”

盯着監控,徐川再度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三名宇航員的申請。

的確,以星海號的推動能力,壓縮繞軌時間強行降低高度並不是做不到的事情,但超出規劃的展開,總是帶有極大風險的。

尤其是提前登月這種工作,更是遠在三十八萬公里以外,萬一出現了意外的情況,他們連救援都做不到。

如果說這個搶先需要三名宇航員冒着極高的生命風險去做,他寧願不要。

“是!”

短暫回覆過後,地月通訊之間再度陷入了沉寂。

控制中心內,站在徐川的身後,鄔遠康砸吧了兩下嘴脣,最終還是沒有說話。

他知道,這樣的安排纔是最爲穩妥的。

星海號上,副駕駛上,望着已經消失在天空中的阿爾忒彌斯號登月船,有些遺憾的嘆了口氣,他有些不甘心的看了眼翟至剛,猶豫了半響後還是試探性的開口道:

“隊長,如果我們能提前.”

主駕駛位上,翟至剛面色剛毅的搖搖頭,眼神嚴肅的看了他一眼:“執行指令!”

“是!”

舒了口氣,陳東將注意力集中了回來,全力配合翟至剛繼續駕駛星海號完成軌道切換工作。

申請趕在阿爾忒彌斯號登月之前投放攬月號是三人共同的商議,儘管商議的時間很短,但三人都沒有任何異議的通過這項建議。

只不過遺憾的是,地面指揮中心拒絕了他們的申請。

儘管這是最大程度保障他們生命安全的拒絕,卻仍然讓三人心中都帶上了一絲遺憾。

畢竟,作爲一名軍人,如果國家需要,他們更願意奉獻自己。

第37章 論文刊登第1001章 更有意義的技術第825章 我方存在異議!第704章 特里薩阿奇爾:這不可能!第581章 量子計算機與碳基芯片第168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641章 等離子體火炬第87章 普林斯頓的邀請第678章 比收縮臨界帶更有意思的方法!第443章 聚變堆小型化的希望第319章 痛苦的陶哲軒!第18章 國決開始第450章 空天發動機!(求訂閱月票)第591章 時代的侷限與發展第57章 真真假假第191章 邱成桐的邀請第440章 聚變堆航母艦隊第1024章 米國:怎麼又是這個該死的人?!第218章 引力子與時空蟲洞第72章 你能聽出一面鼓的形狀嗎?第194章 讓人意外的消息第1048章 再獲諾貝爾獎第373章 我倒要看看你怎麼打破記錄!第485章 難以形容的震撼第531章 探測暗物質的手段第231章 不平凡的十月第217章 Xu-Weyl-Berry定理與高維空間第565章 彷彿來自虛空一般第226章 超危險的實驗第725章 你讓他試試好了第277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381章 米國的調查第45章 前往明月城第228章 川海材料研究所第377章 這不可能!第438章 手搓常溫超導材料?第91章 問題的關鍵點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實並不是很多第497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920章 單兵作戰的極限第271章 交流與靈感(求月票)第746章 強核力與電弱理論的統一(1)第358章 不好,羣衆中有‘壞人’!第766章 超前的理論第231章 不平凡的十月第225章 第二百二十四:材料研究所第633章 未來的路線第615章 學術互吹第204章 解決等譜非等距同構猜想第253章 暗物質第829章 靈性十足的‘AI助手’第485章 難以形容的震撼第833章 毀滅一座城市沒什麼問題第555章 磁約束等離子體加工裝置第717章 屬於華國的星際時代!第768章 等離子體孤子與混沌牆第905章 震驚全世界的消息第460章 天才年少時的科研直覺第90章 導師的請求第582章 這弄得,還不如要錢呢第51章 發現規律第785章 ‘破限’運行第871章 帶不動?銷量第一!第314章 一項成果兩個諾獎第976章 恐慌的英特爾第1011章 不是一個體系的生命第378章 你在做什麼青天大白夢呢?第292章 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第847章 試圖借雞生蛋的魔都第1046章 征服來自地球之外的世界第662章 救援成功!第1012章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憂愁第265章 震撼世界的成果!第226章 超危險的實驗第796章 沒錯!我已經完成了!第678章 比收縮臨界帶更有意思的方法!第185章 攀登珠峰前的工具第96章 請學姐幫忙第9章 預賽(提前更明天中午的章節,有事)第198章 坑哥的妹妹第645章 全程直播登月第93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最後一個耦合常數第404章 無明顯輻照損傷!第883章 百萬顆碳納米管集成第475章 朝聞道,夕死,可矣!第792章 完美的數據第245章 諾貝爾講座--人類的未來(求月票)第666章 歡迎回家!第743章 化學界的未來!第310章 威騰帶來的靈感與觀測暗物質的方法第719章 魯先生說的好!第428章 聽聽,這是人話嗎?第785章 ‘破限’運行第670章 移民月球就在眼前第480章 一次性打疼就好了第653章 航天史上的新篇章!第655章 要不我們‘幫’他們一把?第404章 無明顯輻照損傷!第51章 發現規律第171章 重啓對撞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