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諾貝爾講座--人類的未來(求月票)

第245章 諾貝爾講座--人類的未來(求月票)

對於跳舞,徐川雖然不是專業的,倒也不至於像2013年的醫學獎得主詹姆斯·羅斯曼教授一樣在舞臺上將自己的皮鞋踢飛出去,變成笑話。

和瑪德琳公主共舞一曲後,徐川穿過人海,回到了邊緣地帶。

委婉的拒絕了幾個其他前來邀請共舞的女性後,他忙裡偷閒的用小叉子插起桌上的水果送入口中。

說實話,晚宴他真的沒吃飽,現在纔過去一個多小時就餓了。

一旁正在瘋狂吃水果連淑女氣質都不要的徐曉同樣一看也是餓了的代表。

不過她一邊吃,還一邊鼓起腮幫子說話:“老哥,你不是說你不會跳舞嗎?我怎麼感覺你很熟悉的樣子?”

她剛剛在邊緣地帶看到了自己老哥的表現,感覺比起大學舞蹈社團裡面的那些成員並不差。

徐川笑了笑,道:“對於伱老哥我來說,要學習這些東西並不難不是嗎?”

雖然沒有系統的學習過跳舞,但舞會這種場景,上輩子他接觸的實在太多了,日積月累下來,以他的學習能力,再怎麼不會也會了。

徐曉撇了撇嘴,她總覺得自家老哥在裝β。

不過說回來,老哥這天賦真的讓她都羨慕,別看她同樣參加了競賽,也考上了水木大學,但光論學習天賦的話,十個她都不一定抵得上自己老哥。

“那,那個,我也能請你跳一支舞嗎?”

忽的,徐川耳邊響起了邀請共舞的聲音,扭頭看去,劉嘉欣學姐正穿着禮服站在面前,露出了白皙的肩膀和皮膚,頭髮也打扮過,精緻的盤捲了起來,露出了光滑的額頭。

或許是第一次穿這樣的衣服,也或許是第一次打扮成這樣,又或許是第一次邀請別人跳舞有些忐忑,學姐臉上帶着一絲飄紅。

“哇,好美!”

一旁,正吃着水果認真填飽肚子的徐曉扭頭看了一眼後就愣住了,似乎一時半會沒認出來眼前的人是誰。

不過很快,她就反應了過來,眼眸中爆閃着光芒,嘴都不擦就直接撲了過去。

“沒想到嘉欣姐姐你打扮一下這麼漂亮。”

徐曉眼眸亮晶晶的盯着面前的人兒,在她身旁轉個不停,穿着晚禮服的學姐,就像是故事中灰公主一樣。

美色有時候不僅僅吸引異性,也吸引同性。

至少對於她來說是的,畢竟誰又喜歡漂亮的小姐姐呢。

微紅着臉,劉嘉欣看向對面的徐川,對她而言,今晚的打扮和邀請已經是超出勇氣的事情了。

好在,他並沒有拒絕。

舞會結束,徐曉跟着劉嘉欣跑了,徐川則被蹲守在市zheng廳外面的媒體記者給逮到了。

當然,被逮到的並不止他一個,這一屆的其他諾獎得主都被纏住了。

好在他出來的比較晚,圍住他的記者並不是很多。

“徐教授,請問您以二十一歲的年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成爲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物理獎得主有何感想?”

徐川:“當然是激動了,我也沒想到我能拿到今年的諾貝爾獎。”

“徐川教授您好,我是BBC的記者,請問您接下來會研究什麼呢?”

徐川:“或許是數學,或許是物理,也有可能是Xu-Weyl-Berry定理的更深層次價值。”

“是此前國際數學大會上提到過的高維空間的研究嗎?Xu-Weyl-Berry定理真的能用於突破四維空間嗎?”

“當然不是,但它或許有着比這更高的價值。”

“能否透露一下嗎?”

“暫時不能,我也還在研究中,等以後再說吧。”

“徐川教授,我華盛頓郵報的記者,請問你是否會選擇移民米國呢?畢竟那裡的學術環境比華國要更好。”

“徐教授,我是.”

市zheng廳外,徐川剛一露面,就被記者包圍住了,形形色色的話筒遞到他嘴邊,攝像機也對準了他的臉龐。

挑選了一些不涉及隱私的問題回答後,徐川艱難的擠出了人羣。

用於接送諾貝爾獎得主的專車上,今年的另一位的諾貝爾獎物理獎得主阿瑟·阿什金教授笑吟吟的看着他。

“看來你沒少被那些媒體記者爲難。”

徐川長舒了口氣,感嘆道:“誰說不是呢?鬼知道那些媒體會怎樣報道?”

“哈哈哈哈,他們一直都這樣,別太介意。”

阿瑟老爺子笑着說道:“恭喜你,最年輕的諾獎得主。也恭喜你成爲世界上第一位諾貝爾獎與菲爾茲獎雙獎得主。”

徐川笑道:“謝謝,也同樣祝賀你。”

阿瑟老爺子笑着搖搖頭,道:“我已經老了,未來是你的。”

頓了頓,他接着問道:“我能好奇的問問,你接下來是準備研究數學還是物理,亦或者是天文,還是其他的東西嗎?”

對於徐川接下來的研究領域,並不只是媒體記者感興趣,學術界的人也同樣相當感興趣。

畢竟一位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他接下來的研究方向註定了會帶動整個對應的領域。

徐川笑了笑,道:“可能是Xu-Weyl-Berry定理的拓展應用,也有可能是NS方程?也有可能是粒子對撞機產生的數據?”

“說實話,我感興趣的很多,但可惜的是,我沒法分身。”他遺憾的說道。

阿瑟老爺子哈哈笑道:“我懂,我年輕的時候也這樣,對所有感興趣的都想研究。”

“不過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祝你成功!”

告別了阿瑟老爺子,徐川回到了斯德哥爾摩大酒店。

酒店的一樓,谷炳和阿米莉亞正在那裡等着,而在兩人身邊的,還有他曾經收的另外兩名學生,沙希·佩雷斯和羅傑·迪恩。

這兩人是跟隨着德利涅一起過來的。

看到徐川,四名曾經的學生都圍了過來。

“教授,恭喜你。”羅傑·迪恩和沙希·佩雷斯笑着上前祝賀,兩人臉上都帶着一絲後悔與複雜的表情。

當初他們選擇留在普林斯頓,跟隨德利涅教授完成學業,做出的的確是最合適的選擇。

但命運和他們開了個巨大的玩笑,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曾經的導師就拿到了諾貝爾獎,成爲了有史以來第一個拿到諾貝爾獎與菲爾茲獎的雙獎得主。

要說不後悔,那是假的。

能跟隨這樣的導師,其未來的價值已經遠超過了在普林斯頓完成學業。

但現在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只能說,命運真是喜歡捉弄人。

斯德哥爾摩大酒店中,徐川和曾經的四名學生敘着舊,地球的另一邊,遠在東方的華國。

此刻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在慶祝着。

CTV直播的諾獎典禮,被無數的媒體轉載。

沒有任何意外,徐川,這個名字,以及他過往的輝煌再次登上了當天所有平臺的熱搜與頭條。

這是一場國民級別的狂歡。

對於絕大部分人的國人來說,從那年輕的身影中,他們不只是看到了諾貝爾獎的榮光,更是看到了國家崛起的希望。

而對於衆多的學生來說,那道站在舞臺中央的年輕身影,簡直就是他們心目中未來的光,是指引他們前進的方向。

十二月十一日。

經歷了一夜休息的徐川再度早早的起牀了。

因爲按照諾貝爾獎的頒獎流程,在第一天頒獎典結束之後,第二天還有一場諾貝爾講座。

這是約定的習俗,也是新走向巔峰的諾獎得主向全世界發出第一道聲音的舞臺。

早上十點。

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斯塔凡·諾馬克教授引導下,徐川來到了瑞典皇家科學院-物理分院的報告廳中。

報告廳內人山人海,不僅僅是座位上坐滿了,就連走廊過道上都擠滿了前來聽講的學者,或者遊客。

對諾貝爾講座感興趣的,並不僅僅是學者,還有無數的普通民衆。

無論是瑞典本土的學生,還是街道上的市民,亦或者不遠萬里趕過來的華人,都擠在這一間不算很大的報告廳中。

這同樣是一場盛會,也是普通民衆瞭解最新前沿科學的機會。

因爲諾貝爾講座並非是專業的科普,那些在菲爾茲獎報告會上會出現的各種專業術語,以及各種普通人看不懂的學術報告與論文,並不會出現在諾貝爾講座上。

在這裡,每一屆的諾貝爾獎得主會用最通俗的話語來描述自己的成果,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自己接下來的研究方向等等。

如果擔心臺下的聽衆聽不懂這些東西,有些諾獎得主甚至會將其當做一場交流會,在聽衆提問與他回答間完成整場講座。

對於徐川而言,這一場講座,他也沒有去論述自己是如何利用Xu-Weyl-Berry定理的拓展應用完成遙遠天體信息計算的。

他插入的,是文明對於未來的觀望。

“.即便是我們如今連登陸火星都相當困難,即便是最遙遠的旅行者一號也沒有飛出太陽系。”

“但我們都相信,我們的未來並不會被鎖死在地球上,遙遠的銀河與未來,纔是我們嚮往的地方。”

“過去,我們浪費了太多時間,未來,我更希望將目光投向宇宙銀河,不僅僅是因爲那裡有着更加廣袤的土地與資源。”

“而是因爲只有嚮往宇宙銀河的文明,纔有足夠的潛力與未來!”

話落,現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報告廳中的聽衆紛紛起立鼓掌,以示敬意。

這不僅僅是對諾貝爾獎得主的尊重,更是因爲這場講座,徹底的征服了他們。

只有嚮往宇宙銀河的文明,纔有着足夠的潛力與未來!

這對於如今依舊忙着內部鬥爭的人類而言,毫無疑問是海岸上的燈塔,雖然不知道能否指引方向。

但至少,它就在那裡散發着光芒與未來。

講臺上,徐川微微鞠躬,隨即轉身向臺下走去。

諾貝爾獎講座結束後,諾貝爾獎的頒獎儀式也結束了。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聚集在斯德哥爾摩的學者陸續坐上了返程的航班,離開了這座城市。

徐川將自己的親友送到機場,看着他們進入了候機大廳中。

“老哥,你不跟我們一起坐飛機回去嗎?”機場中,徐曉一臉不捨的問道。

徐川笑了笑,摸了摸她的小腦袋:“我這邊還有點事,你們先回去吧,好好學習,希望未來有一天你也能親自來這裡做一場屬於自己的報告。”

徐曉用力的點了點頭,捏着拳頭揮舞着:“我會加油的!”

一旁,徐父徐母看着自己的兒子,也有些不捨的道別:“在外面你要多注意身體,再多的榮耀,也比不過你的安全,早點回來,我們在家裡等你。”

徐川笑着點了點頭,道:“放心吧,我很快就會回去的。”

他沒說自己留在斯德哥爾摩有什麼是,也沒說自己要坐火車回去。

很多東西,沒必要讓父母知道,知道了反而會更加擔心,自己好好處理就行了。

在徐川與父母告別的時候,遠在大西洋海岸的另一邊,一場有關他的會議也在召開。

米國,移民ju辦公室中,一名專員將手中資料遞給了自己的頂級上司。

“主任,這裡是關於那名叫‘徐川’的華國學者的資料報告。”

“諾獎期間,我們再度安排了人員接觸對方,也開出了更加優越的條件引進,不過對方的態度很含糊,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只說需要時間考慮一下。”

辦公室中,負責人才引進的辦公室主任翻閱着手中的資料:“知道了,你先出去吧。”

對於米國這個移民國家來說,移民ju是這個國家最龐大、最複雜的行政系統,權利也相當大。

哪怕只是一個人才引進辦公室,也有着調查、逮捕、拘押、制定律法、調遣CIA、FBI甚至是軍隊的權利。

對於移民ju而言,他們不僅負責人才引進,有時候,也兼職處理掉一些不利於米國的頂級人才。

下屬離開,坐在真皮辦公椅上的中年男子翻閱了一下手中的資料後,目光落在了最新的‘川海材料研究室’和‘核能研究項目上’。

看完這些信息後,他閉上眼沉思了一番,隨即帶着資料起身離開了辦公室。

(本章完)

第125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上)第88章 請客吃飯第991章 絕望的高通第567章 愛因斯坦羅森橋第1034章 徐川:我給你交代!第770章 LHLHC的重啓與倒黴的櫻花國第780章 你想嚴查誰?第354章 不歡而散第664章 新一代航天飛機第930章 強電統一理論的最後一個耦合常數第719章 魯先生說的好!第250章 核能研發的第二階段第587章 不愧是傳說中的那個人第447章 星海研究院成立第988章 核爆火星?第715章 衰老是個永遠悲傷的話題第699章 徐川:到時候咱倆一起就好了第145章 入學普林斯頓第26章 同時搶人第970章 價值不大?市場廣闊纔對!第950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343章 影響國家發展的材料第143章 數學界有史以來最強的天才第257章 信中最重要的科技第222章 最適合的科技第244章 世界上最神秘的菜單(爲盟主高三流第54章 建模與提示第870章 《探索物理》,有本事都別學中文好了。第110章 那一抹靈感白鴿(三更求訂閱月票)第179章 唯一獲得菲爾茲獎的女性第653章 航天史上的新篇章!第439章 核聚變航母?第460章 天才年少時的科研直覺第435章 生活助理的妙用第647章 星空之下勇往直前第928章 百萬噸二氧化碳捕集!第93章 價值數十億的市場第660章 NASA的朋友,你們還好嗎?第109章 上臺報告第820章 年輕就是好啊第214章 學姐的想法第758章 等離子體電磁偏轉綜合防禦護盾第982章 ‘迭層編織雕刻技術’!第293章 聯合起來壓價的電池廠商第677章 通向準黎曼猜想的道路第975章 可憐的華威第769章 CTV的專訪第875章 碳基生命的另一種形式第86章 忘記的事情(三更求追讀求月票)第1004章 徹徹底底的輸了第582章 這弄得,還不如要錢呢第690章 搶生意啦!第757章 純中文期刊第466章 讓人驚豔的製備方式!第547章 二代可控核聚變技術第935章 徐川:要不要出去裝個?第243章 最年輕與最年長的諾獎得主(求月票第910章 仿生學機械臂的恐怖性能與問題第845章 常溫超導材料的研究第1007章 震撼全世界的發現第485章 難以形容的震撼第638章 載人航天第88章 請客吃飯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354章 不歡而散第728章 研究‘黎曼猜想’的熱潮第710章 簡直就是個花心大蘿蔔第603章 航天史上最大的變革!第640章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你這樣的數學能力第476章 哪怕等上一個月,也只是值得的第594章 就該把那架飛機打下來的!第502章 換一條路線就好了第875章 碳基生命的另一種形式第444章 我不懂超導,但我懂南韓第963章 《探索總刊》的第二期第234章 開啓核輻射對抗實驗第801章 慶幸的是,我們還有徐川教授第392章 ITER最後的會議第763章 原來答案早就在那第573章 史無前例的第二枚‘菲爾茲獎’!第27章 論文過審第119章 晨星數學獎第830章 黎曼猜想的研究,《數學新進展》的第18章 國決開始第567章 愛因斯坦羅森橋第831章 史上最快的審稿第694章 黎曼猜想,有答案了?單章第391章 第一壁材料!第698章 徐川:我對錢不感興趣第152章 諾獎大佬的讚歎第942章 惰性中微子的實驗異常第323章 煽動數學物理界的風暴第184章 在兩位導師面前裝β第742章 一篇論文掀起股市跳樓機第932章 你看出來了嗎?第490章 爲量子芯片提供理論基礎第803章 倒打一耙的福克斯第186章 證明霍奇猜想!第573章 史無前例的第二枚‘菲爾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