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上)

第125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上)

實驗室中陷入沉默,寂靜了半響,徐川開口道:“假設,參宿四的氫包層裡面真的存在一顆伴星,如果單純的要確認它的存在,有沒有辦法?”

聞言,劉軒擡起了頭,道:“這個或許能做到,但要看它距離核心有多遠。”

“你知道的,從天文學的角度上來說,每一顆恆星的光譜都不同,即便是同一顆恆星,在它不同的時期,光譜都是不一樣的。”

“如今的參宿四是一顆光譜爲M1-M2Ia-Iab型的紅超巨星,如果它的氫包層內存在一顆伴星,且伴星在靠近氫包層外沿的位置,那麼伴星的光和輻射,是能透過參宿四的外圍氫包層傳遞到地球上來的,儘管可能會很微弱,但依舊可以依據這個來進行分辨和確認。”

“此外,溫度、光度這些東西也能當做輔助判斷手段。”

“參宿四的表面溫度,光度和伴星的溫度光度這些肯定有差別,或許能搜一下以前的資料,可能以前的觀測數據裡面就有異常,只不過沒人朝這方面去考慮。”

“如果伴星真的存在,那麼它必定是圍繞參宿四的內核做公轉的,有周期時間。”

“保持對它的觀察應該就能發現一些端倪,只是需要多長的時間就不確定了。”

頓了頓,劉軒突然想起了什麼,接着問道:“對了,小師弟,你能將這顆伴星的直徑計算出來,那質量呢?如果質量能計算出來,或許可以大致的推斷出伴星距離參宿四內核有多遠。”

“知道了質量和距離,它的公轉週期有多長就能算出來了。”

徐川:“暫時還不知道,我這邊只計算過參宿四的直徑,關於在計算質量時第一組數據是否同樣會出現兩組答案還不確定。”

“這樣,找個安靜點的房間給我,我試試。”

劉軒點了點頭,看向了一旁並非南大天文系的幾名研究人員中的一箇中年男子,道:“張主任,您看,能否暫時借用一下一間房間?”

被詢問,張姓中年男子咧嘴笑了笑,道:“沒事,咱這邊吃的喝的可能不多,但空閒的房間很多。”

“這位就是證明了Weyl-Berry猜想的徐川吧,聽說南大出了個百年難得一見的數學天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連計算遙遠星體體積質量這種事情都做的到,這真要能突破,對於天文界來說是革命性的改變,別說是一間房間了,就是你在這裡住上個一年半載都沒問題。”

徐川起身笑了笑,道:“麻煩張主任了。”

“沒事沒事,現在就需要嗎?”

徐川點頭,道:“嗯,這事宜早不宜遲。”

說實話,他也沒有想到利用Xu-Weyl-Berry定理計算一下參宿四的信息會折騰出這種事情。

本以爲只要觀測信息收集齊全了,他就能順利的完成計算。

誰能想到參宿四的氫包層裡面可能還隱藏着一顆伴星?

這事說嚴重也嚴重,說不嚴重也不嚴重。

嚴重在於參宿四是一顆晚年的大質量恆星,在未來隨時可能進行超新星爆發。

雖然目前的天文界已經計算出了參宿四的磁極和太陽系有角度差,即便是超新星爆發對太陽系沒有威脅,伽馬射線暴不會對準地球。

但多了一顆伴星的話,後續在超新星爆發時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就又一團迷霧了,到時候伽馬射線暴會以怎樣的角度橫掃宇宙空間誰也不知道。

說不嚴重,則是按照目前對參宿四的計算,它超新星爆發可能還要幾千年幾萬年,甚至需要幾十萬年也說不定。

等這個時間過去,人類還在不在地球上都說不定,而且就算是還在,那時候的人類跟他們有什麼關係。

畢竟“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徐川沒這種想法,他發現了問題,肯定要想辦法解決的。

即便解決不了,也要儘量的去摸清楚這個問題的情況。

跟着眼前的張主任,徐川來到了研究所三樓的一個小房間中。

“這裡可以嗎?,這邊是天文臺這邊的一個實驗室,平常沒什麼人過來,很安靜,便於思考。”

張主任朝着徐川問道,順手打開了房間的白熾燈,又開啓了空調。

徐川掃了眼房間,有桌子和椅子,便點了點頭,道:“可以的,麻煩張主任了。”

“嗐,這有什麼的,伱的研究對於我們天文界來說意義重大,一種全新的星體信息計算方法,有了它,以後能更加精準的探索宇宙星海。”

張主任笑着搖了搖頭,接着道:“那暫時我就不打擾你了,有什麼需你可以到一樓的106辦公室來找我。”

剛走出房間,張主任又想起了什麼,轉身掉頭回來補了一句:“哦,對了,還有一件事。”

“你搞研究別忘記時間,這邊晚飯和你們學校應該有區別,只在傍晚五點半到七點間供應,在一樓旁邊的食堂中,錯過了時間點就沒了。”

“而且這荒山野嶺的,你想點外賣都沒有,時間是五點半到七點間,記好了啊,別錯過了。”

徐川點了點頭,道:“嗯,我知道了,謝謝張主任。”

“不客氣。”

天文臺的人離開,徐川摸了摸實驗室中的桌子,都落下一層灰了。

看來這位張主任說的沒錯,這裡平常的確沒人來,很安靜。

從揹包中取了幾張衛生紙擦乾淨桌椅,徐川打開電腦,調用出參數四的觀測數據。

計算參宿四的直徑和質量,雖說是同樣使用Xu-Weyl-Berry定理來進行,但涉及到的一些細節不同。

他需要將質量計算公式、圓周運動規律、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光度這些東西融入Xu-Weyl-Berry定理中去,然後在之前的基礎上再次進行形變,讓其從索伯列夫空間波動計算法轉變成黑體輻射光錐計算。

進而利用恆星的亮度來逼近邊界值,再帶入到公式中,才能得到質量。

如果要大量的進行計算的話,最好的辦法還是建立一個數學模型出來。

不過單獨研究的話,就沒必要費那個功夫了,直接用筆算,也不會慢多少。

從揹包中取出稿紙後,徐川沉思了一會,而後直接從索伯列夫空間波動計算法開始扭轉Xu-Weyl-Berry定理。

至於前面的過程,對他來說就沒必要再寫一遍了,那些東西都在他腦海中,清晰無比,不可能忘記。

“.當 k→+∞時,特徵值λk的漸近行爲.對λ> 0,定義

N(λ)= N(λ,4,Ω)=]{j |λj 6λ}”

“引入開普勒第三定律,在作用程λ~1013cm時,|α|<109”

“.”

“.當光度爲90000 ~ 1.5× 10^5 L⊙時,對應.”

“則λk的漸近行爲等價於去研究 counting函數,給出N(λ)=(2π)nωn|Ω|nλn/2 + o(λn/2)”

滇南天文臺的實驗室中,徐川全神貫注的計算着手中的數據。

這本應該是前些天就完成的工作,但突發意外情況拖到了現在。

不過有了之前的鋪墊和經驗,這次再對Xu-Weyl-Berry定理進行扭轉可以說得心應手。

其實針對扭轉後的Xu-Weyl-Berry定理,完全可以說是一道新的計算公式了。

之前用於計算參宿四的體積是,現在用於計算參數四的質量也是。

當然,準確的來說,應該是屬於Xu-Weyl-Berry定理公式的分支。

不過在現在,能這麼輕鬆對Xu-Weyl-Berry定理進行扭轉的,也就他一個人。

即便是他已經在普林斯頓公開報告過Weyl-Berry猜想的證明過程,其他人想過完全的消化接收,哪怕是菲爾茲獎得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一個世界級的猜想,如果那麼容易理解,也不需要六名不同的審覈員進行同時審覈了。

雖說是爲了保證審覈的嚴謹,但同時也是爲了加快一些審覈的進度,畢竟每個人理解自己最擅長的部分,速度比一個人理解整個論證過程要快多了。

實驗室中,徐川匍匐在桌前,手中的黑色簽字筆依舊在稿紙上寫着。

忽的,放置在一旁的手機震動了起來,嚇了他一大跳。

全神貫注之下突然被打擾,哪怕是熟悉的手機鈴聲,也容易被嚇到。

回過神來,徐川舒了口氣,拾起手機關閉掉鬧鐘。

這是他開始工作前設的,設置的時間是下午六點,也就是天文臺這邊吃晚飯的時間。

畢竟之前那個張主任說了,這邊吃飯的時間是固定的,錯過了就沒有了。

不像南大,哪怕他折騰到凌晨一兩點,也還可以點外賣什麼的。

在天文臺這邊,點外賣?

別鬧,離這裡最近的小鎮都在三十多公里之外,有個毛線的外賣。

所以保險起見,他設了個鬧鐘,免得自己錯過了晚飯。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特別是他這種工作,對於精力的消耗是極快的,如果不吃晚飯,晚上得餓到肚子疼。

關掉鬧鐘,徐川望向了桌上的稿紙,他沒想到這次對Xu-Weyl-Berry定理的扭轉會這麼麻煩。

質量的計算,比直徑的計算麻煩多了,哪怕有之前的經驗,這次他也走了不少的岔路,桌上的稿紙都廢掉了十幾張。

本以爲四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應該夠了的,但沒想到從下午兩點算到現在才堪堪將黑體輻射光錐計算融入到公式中去,後面估計還得再折騰兩三個小時。

如果是重生前的他,還真不一定能搞定這些。

畢竟重生前他並不是很擅長數學,特別是在譜理論和具分邊形這些區域,他並沒有專門學過。

好在重生後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數學上,否則即便是知道Xu-Weyl-Berry定理能用來對三維的恆星進行波動計算,他也做不到現在這一步。

一年半的時間,就讓他再度刷新了對數學這項基礎工具在其他學科中的重要性的認知。

真就可以說沒有數學,其他的學科就別想發展。

(本章完)

第98章 建模完成第72章 你能聽出一面鼓的形狀嗎?第359章 超導材料的再度突破第388章 米國的反壟斷調查第608章 外骨骼與仿生學機器人第275章 數學界的狂熱第738章 小島國的狼子野心第1022章 腦機接口芯片的推出第1040章 無法適應火星細菌改造的後果第800章 我們的物理,遠不止標準模型!第901章 公開載人登火計劃!第15章 金秋營與物理國決第144章 歐洲原子能實驗室的機遇第140章 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第450章 空天發動機!(求訂閱月票)第158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第645章 全程直播登月第404章 無明顯輻照損傷!第935章 徐川:要不要出去裝個?第320章 解存在!且光滑!第354章 不歡而散第717章 屬於華國的星際時代!第1001章 更有意義的技術第473章 最後的答案第521章 反制與競爭第57章 真真假假第252章 惰性中微子第381章 米國的調查第444章 我不懂超導,但我懂南韓第251章 克雷數學研究所的邀請第820章 年輕就是好啊第409章 最完美的發電應用第699章 徐川:到時候咱倆一起就好了第210章 比諾獎更偉大第705章 絕望的特里薩阿奇爾教授第359章 超導材料的再度突破第920章 單兵作戰的極限第244章 世界上最神秘的菜單(爲盟主高三流第901章 公開載人登火計劃!第115章 論文過審第285章 鋰電池行業最大的變革!(二更求月第288章 秦安國:“如果是您出手呢?”第686章 這是我的信仰!第705章 絕望的特里薩阿奇爾教授第517章 這大腿得抱穩,可不能讓跑了!第1053章 憑什麼只有數院有徐院士的課?第455章 戰略目標與戰略忽悠第146章 德利涅與威騰雙導師第887章 第三把開啓時代的鑰匙第598章 更遙遠的計劃第166章 數學與物理的完美融合第407章 亂成一鍋粥的世界第417章 最後一道關卡第27章 論文過審第334章 徐川:我懂的其實並不是很多第308章 打破標準模型的粒子!第631章 是不是哪裡搞錯了?第986章 哪裡來的逗逼?第496章 物理學王座上的又一頂王冠第510章 你知道買家是誰嗎?第463章 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第518章 我們還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第468章 爲開發火星而準備的科技第1056章 構建於黑洞之上的時空蟲洞第132章 伴星對參宿四的影響(下)第431章 讓人瘋狂的提議第594章 就該把那架飛機打下來的!第395章 爭分奪秒的競爭第468章 爲開發火星而準備的科技第960章 曲速引擎第226章 超危險的實驗第689章 搶銀行都沒這快!第788章 毀滅宇宙的‘真空衰變’?第805章 證據與公開控訴第237章 諾獎前的準備第497章 熱鬧的物理學界第1044章 徐氏枯石菌?第534章 國際高能物理大會第879章 探索數學的第一期刊物第269章 因爲我沒有時間第203章 兩條不同的路第731章 亞太科創投資峰會第293章 聯合起來壓價的電池廠商第436章 南大學子:過年了?第714章 比黎曼猜想更爲驚人的消息第448章 航天發動機的方向第869章 震驚全世界的中文期刊《探索》!第1002章 成功抵達!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35章 光明下的陰影第625章 億萬分之一的可能第823章 米國的小心機第1022章 腦機接口芯片的推出第958章 C粒子第577章 阿米莉亞的離開第840章 中微子通訊技術第182章 朝着霍奇猜想前進第785章 ‘破限’運行第222章 最適合的科技第14章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