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空天母艦的完整設計方案

“這是什麼?”

帶着些好奇,徐川從常華祥的手中接過了這個牛皮紙袋,拆開了線圈,取出了裡面的文件。

笑着重新坐了下來後,常華祥端起水壺,給兩人的瓷杯中都添加了一些熱水後開口說道。

“航天集團那邊構想的‘空天母艦’方案。”

抿了口熱茶,他接着說道:“基於國防威懾以及各種方面的因素,上面準備打造一艘或者多艘大型空天母艦。”

“一方面可以用於增強國防力量,空天母艦將常年巡航於近地軌道上。”

“另一方面,大型空天母艦同樣可以擔任科研方面的工作,取代傳統的空間站,更加的方便。”

“與此同時,它還可以作爲地球和月球、地球與火星等星球之間的中轉站,甚至承擔起大規模的移民或物資運送。”

“畢竟得益於咱們在航天飛機技術上的突破,以及月球上月華臺·前哨科研站基地的建造,理論上來說,咱們已經具備了一定深空移民其他星球的能力。”

“所以航天集團那邊便提出了相關的構想,他們計劃打造一艘或多艘‘大型’的深空飛船,專門用於地球與月球、火星等星球的移民活動。”

“當然,也包括增強國防與威懾作用。”

“航天局那邊的意思是請我們幫忙參考一下,之前那位鄔遠康鄔局長找過來的時候,你正好在忙碳基芯片那邊的事情,所以就留下了這份文件。”

徐川點了點頭,目光落在手中的報告文件上,開口說道:“我先看看。”

事實上,修建空天母艦這種超級飛行器,已經不是他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提議了。

早在當初可控核聚變技術完成的時候,上面就和他聊過是否可能以可控核聚變技術爲基礎,在近地軌道上修建一艘大型的空天母艦。

後面小型化聚變堆和空天引擎突破的時候,他曾前往京城開會,會議上也提出了相關的可行性討論和建議。

傳統航母雖能在廣袤海域自由航行,但其行動半徑終究受制於大氣層,戰機的航程和續航能力也有限。

而空天母艦可以在太空中長時間巡航,甚至保持地球軌道的持續覆蓋,隨時準備發起打擊或進行防禦。

在武器系統上,空天母艦不僅搭載了先進的艦載機,還配備了動能武器、激光武器等高科技裝備,形成了多層次的火力網,能夠應對各種複雜多變的戰場環境。

而在防禦上,目前除了理論上的激光武器,還沒有其他的武器裝備能夠直接威脅到處於近地軌道上的物體。

即便是洲際導彈這種能夠突破大氣層然後再入大氣的武器,也無法直接攻擊到衛星。

所以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這種能夠航行於外太空,擁有史無前例制空權的大型母艦的吸引力都是致命的。

畢竟伴隨着時代的發展,尤其是在航天技術高速飛躍的今天,在未來的太空爭奪戰中,誰能在太空領域率先取得突破,誰就能贏得戰略先機,主導未來戰場的走向。

太空,尤其是地球的近地軌道,也將成爲未來各國寸土必爭的核心領域。

但一艘空天母艦的設計涉及到衆多前沿科技領域。

包括但不限於材料科學、推進技術、能源管理、生命支持系統以及自動化控制等等。

這些技術中的任何一項都至關重要,甚至很多都還需要進一步突破才能夠做到。

而將這些技術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功能完備、運行穩定的空天母艦,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哪怕是在新·航天飛機技術實現的今天,他們想要製造出一艘大型的空天母艦也是一件極難的事情。

當然了,一旦這種空天母艦研發成功,必直接對現有戰爭格局產生顛覆性影響,引領戰爭空間從地球表面延伸至浩瀚宇宙,開啓戰爭模式的新紀元。

畢竟它不僅能夠迅速響應地球任何角落的危機,還能在太空中建立絕對優勢,通過控制通信樞紐、導航網絡等關鍵太空基礎設施,甚至成爲太空殖民與開發的先遣隊。

雖然說對軍事領域並不是多麼的感興趣,不過徐川還是認真的翻閱着手中的文件。

航天集團那邊這一次提出的大型空天母艦的設計方案,採用的是類似於‘指尖陀螺’的形狀。

或者說,你可以將其看作是一枚超大的軸承,以中心的主控制室爲軸心內圈,並且設計爲主動力引擎系統所在的區域。

而外圈則是人員居住室、物資儲備室、輔助動力引擎、武器防禦系統等等結構。

從報告上的介紹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並不僅僅是一艘專用於國防和威懾的空天母艦,航天集團還考慮到了太空移民。

這艘空天母艦的外圈,直徑長達整整五百三十二米,通過高強度的抗拉伸材料固定在內圈結構上,並且可以旋轉!

沒錯,外圈和內圈結構雖然是一體的,但兩者卻又在另一個角度上獨立。

外圈的旋轉可以讓飛船產生離心力,以此來模擬重力。

按照航天集團那邊的計算,當這艘空天母艦的外圈以角速度每分鐘兩轉的節奏下旋轉,就足以產生保障人類正常在宇宙中生存,而不至於患上太空病。

事實上,這艘外太空航天母艦五百三十二米的直徑也不是隨便便便就設計的。

衆所周知,在太空中近似無重力狀態下,載人航天器的很多機械儀器儀表無法正常使用。

比如滾珠類軸承、擺錘鐘錶等依賴重力作用工作的器材。

而更重要的是,長期失重狀態會對航天員的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威脅。

一方面,失重會促使人體血液過多地流向與滯留在腦部,易形成血栓,危及生命。

另一方面,骨骼在這種環境中會逐漸疏鬆,肌肉也會逐漸萎縮。

在某次跨國健康調研中,37名在國際空間站長期工作的航天員被檢查出8%~17%不等的肌肉萎縮現象。

要知道,這些專業航天員長期在地面接受嚴格訓練,在空間站上還可以使用簡易健身器材,但仍無法阻止生理機能的消極變化。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航天員返回地球后需要被救援人員擡出來,這正是爲了他們的健康安全考慮。

前紅蘇的航天員曾因出艙後就因爲站立接受獻花,受此影響而摔倒受傷。

除此之外,近似無重力的生活環境還會對航天員的生理機能造成多方面消極影響,如睡眠質量下降、食慾不振、味覺退化、注意力和判斷力受干擾等。

曾有不止一位航天員透露,即使在太空中將自己固定起來,但飄浮感仍迫使自己經常從夢中驚醒。

類似情況隨着太空滯留時間增加,勢必會更加明顯,從而妨礙航天員工作生活。

可以說,人造重力是航天員期盼已久的“保護神”。

它有望一勞永逸地解決“失重病”,幫助人類以更矯健的步伐、更健美的體態向更深遠的宇宙邁進。

而人造重力對於目前的人類科學技術來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通過離心力來模擬重力了。

如果玩過旋轉木馬的都知道,如果木馬如果轉得飛快,就會感受到一股強大的離心力。

小時候看貓和老鼠的動畫片,就不止一次的見過湯姆被旋轉的遊樂設施甩出去摔在地上的畫面。

事實上,人類很早就知道,這是離心力在起作用。

這種虛擬的力使旋轉的物體有遠離旋轉中心的傾向,這艘空天母艦就是基於這樣的原理而製造的。

不過,要製造一個旋轉的系統很容易,但要想成功模擬出與地球相等的重力,就必須要考慮一個問題。

那就是轉速。

如果旋轉系統的半徑越短,那麼製造出與重力相同的離心力所需的轉速就越高。

以他們發射上天的天宮空間站“天和號”核心艙爲例。

它的直徑爲4.2米,如果要模擬地球重力,那麼轉速就要達到每分鐘二三十圈。

在如此高轉速的空間之內,人是沒有辦法正常活動的。

因爲‘科里奧利效應’。

或許很多人聽都沒聽說過這個名詞,也不知道它到底是個什麼。

不過換個說法大家就能理解了。

它還有另一個名字,叫做‘地轉偏向現象’。

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個旋轉的座標系內移動的物體,移動路線會發生偏轉,轉速越快,這種偏轉就越明顯。

比如在一個每分鐘旋轉二三十圈的系統中,我們只是嘗試從椅子上站立起來,都會一頭栽在地上,這就是科里奧利效應所導致的。

科里奧利效應是沒有辦法完全消除的,即便是在地球這樣一個龐大的旋轉系統之中,物體的移動依舊會發生偏轉。

所以北半球的流體會向右偏移,南半球的流體會向左偏移,大氣和海洋環流都會受此影響。

而這艘空天母艦之所以設計成五百二十米的外圈直徑,就是考慮過科里奧利效應和對宇航人員的身體健康影響。

通過結合醫學界專家的實驗和計算,只要母艦的外圈結構在旋轉的時候角速度不超過每分鐘兩轉,那麼就可以保障飛船上人員的健康與正常活動。

而通過離心力的計算公式【RCF=1.118*10*N*R】可以得出如果要達到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那麼所需的離心半徑約爲224米,也就是直徑近500米。

這就是這艘空天母艦外圈結構達到了五百二十米的核心原因。

只有達到了這個級別,生活在上面的人員才能夠相對正常的活動。

當然,除了這些保障在裡面生活的人員健康安全的設計外,這艘空天母艦在軍事用途方面的設計也不容小覷。

首先是內圈!

內圈除了作爲核心艙,爲整艘空天母艦提供能源、動力外,還被設計成了兩門威力巨大的動力炮!

其採取的設計方案與此前徐川參與過的電磁軌道炮幾乎一致。

那羣之前提到過要在太空中建造一門‘超高速精準打擊電磁軌道炮’‘喪心病狂’的裝備處專家們,最終還是以另一種形式將其設計進了這艘空天母艦中。

通過內圈主核心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提供無盡的能源,利用常溫超導材料作爲軌道,長達整整六十八米的加速炮管.

要知道,之前他在江楚那邊的電磁能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的測試實驗室中看到的‘雷神號電磁軌道炮’總長也不過是十五米,加速炮管只有13.8米。

老實說徐川都不知道這羣人弄出來這個想幹啥。

一發幹掉小日子?

咳咳

雖然說沒這個可能性,但如此誇張的加速軌道,這玩意理論上來說完全不比小日子擁有的那兩枚核彈弱。

在外圈與內圈中間的空白處,則用於承擔對航天飛機、空天戰機一類飛行器的補給任務。

那些用於鏈接內圈和外圈的高強度抗拉昇材料被設計成了類似於管道的結構,甚至可以做到通過自動化設備高效的給飛行器補給物資。

而在空天母艦的最外圈,採用了高強度的合金材料作爲防護壁,從報告文件來看,這主要是應對在太空航行時的細微塵埃與微隕石的衝擊。

畢竟空天母艦在太空中的飛行速度極快,任何再細微的塵埃和隕石在超高的速度下撞上飛船都會造成極大的動能損傷。

而且,在外圈結構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同步設計部署動能武器、電磁武器和激光武器等不同類型的武器裝備。

這些外圈結構上的武器主要起攔截防護功能,應對敵方炮彈導彈的攻擊。

雖然說目前除了激光武器外還沒有其他的武器能夠攻擊到處於近地軌道的設備。

但洲際導彈這種遠程導彈如何改裝的話,還是有這個能力的。

而且米國如今也跟隨着他們的腳步重啓了航天飛機,雖然說在目前在體型大小性能上遠遠無法和他們的相提比倫。

但中小型的航天飛機也並不是沒有攜帶攻擊性的武器裝備上天的能力。

不得不說,在這艘空天母艦的設計上,航天集團可謂是將他們能夠想到的一切,都給融進去了。

第844章 夢幻城市的設想第219章 回國前的最後安排第835章 順利的電磁研究工作第531章 探測暗物質的手段第973章 那就分擔點壓力好了!第783章 CERN 強電耦合5sigma的置信度!第381章 米國的調查第344章 時代的侷限性第150章 解決質子半徑之謎第738章 小島國的狼子野心第42章 奇怪的問題和奇怪的答案第505章 老人:這事我給你搞定第768章 等離子體孤子與混沌牆第51章 發現規律第70章 難住數學教授的題目第755章 帶着導師拿諾獎第813章 祖國強大了,真好。第729章 被隨手幹掉的世界級數學難題第516章 來自家鄉的請求第73章 證明弱化Weyl_Berry猜想第993章 空天母艦的完整設計方案第31章 競賽與高考的故事(今天晚上有事,提第897章 被釘在恥辱柱上!第589章 新的競爭!第78章 十七歲的天才第264章 對於你們來說,這還太早了第432章 邁向未來的腳步第504章 我過去看看好了第401章 臨門一腳!第232章 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第337章 國家有你,何其有幸第531章 探測暗物質的手段第253章 暗物質第190章 征服全世界數學家第353章 出訪廬陽科學島第187章 暗流涌動的數學界第726章 價值兩千萬的數學模型第26章 同時搶人第655章 要不我們‘幫’他們一把?第742章 一篇論文掀起股市跳樓機第96章 請學姐幫忙第547章 二代可控核聚變技術第244章 世界上最神秘的菜單(爲盟主高三流第594章 就該把那架飛機打下來的!第526章 通向大統一理論聖盃的基石第509章 這話說的還真是怪好聽的第787章 一百三十萬億電子伏特的碰撞實驗第337章 國家有你,何其有幸第451章 新一代局座?第548章 解決真空散熱難題的方法第964章 或許超光速旅行並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第792章 完美的數據第554章 《外太空空天母艦戰略規劃計劃》第596章 空天發動機完成!第308章 打破標準模型的粒子!第558章 一木成林第335章 潘多拉的魔盒基因編輯第627章 首航第17章 命運的轉輪第221章 無比重要的談話第614章 技術共享平臺第564章 舒爾茨:帥的人都已經結婚了!第593章 你找我來,是爲了炫耀這些成果嗎?第744章 無法改變的東西第117章 質子半徑之謎(求訂閱月票)第832章 超高速精準打擊電磁軌道炮技術第847章 試圖借雞生蛋的魔都第444章 我不懂超導,但我懂南韓第987章 全世界最風光最靚的崽第504章 我過去看看好了第754章 被忽視的CERN第169章 甩你臉上的證據第824章 針對NASA宇航局的決策第109章 上臺報告第867章 CRHPC機構的新成果,強電統一理論進一步驗證第195章 從今天開始當教授第806章 學術信譽評分系統,永久列入黑名單第178章 斯德歌爾摩的頒獎典禮第780章 你想嚴查誰?第442章 無邁斯納效應第480章 一次性打疼就好了第194章 讓人意外的消息第912章 複雜的腦電波難題第377章 這不可能!第608章 外骨骼與仿生學機器人第688章 人造重力第786章 建立屬於自己的國際獎項!第649章 該死的,他們面對的到底是一個怎樣第511章 提爾曼:祝你成功第179章 唯一獲得菲爾茲獎的女性第737章 瞄準馬斯克的技術?第877章 意想不到的碳納米管高效集成方法第410章 可控核聚變的問題(爲書友4786大佬第709章 紛爭的落幕第94章 建模第313章 院士候選第102章 小學弟喜歡啥?(求首訂)第167章 就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第906章 人類的滅頂之災?第993章 空天母艦的完整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