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時不我待

林將軍是喜歡殲十的,自從這個項目開始,林將軍就是一直支持的,每次殲十到了重要的時刻,都會出現他的影子,他對殲十的期待是很大的,現在,雖然殲十的試飛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之中,在他的眼裡,沒有別的,就是覺得慢,實在是太慢了!

“是啊,咱們殲十是必須要加快腳步的,不過,林將軍,請您放心,這種對地攻擊,咱們殲十也完全能承擔得了使命的。”秦風就說道:“就像是F-16一樣,別看初期是按照空戰來設計的,但是,三代機的底子都很優秀,改裝成爲對地攻擊的機種,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F-16也有類似的使命,當初剛剛設計的時候,是按照純粹的格鬥戰機準備的,什麼能量機動理論的代表,第一種能夠達到9G過載的飛機等等,側杆操作,後傾的座艙等等,都是爲了進行空戰格鬥的,甚至是早期的型號,連個發射麻雀導彈的能力都沒有。

但是現在呢?看看各國裝備的F-16,空戰固然重要,但是扔炸彈也絕對不含糊,三代機的實力在那裡擺着呢,自重十噸,帶彈也能達到十噸,這就是三代機的實力,再看看二代機,比如殲七,能裝上一兩噸的外掛就已經很逆天了,再多就飛不起來了。

“咱們的殲十戰機,機翼面積大,翼載荷低,天生就是一個多掛載的料,我估計,掛個四五噸的炸彈是沒問題的,尤其是,它是數字電傳操控,可以隨時調整飛控來適應掛載,火控系統也是咱們自己的,所以,投擲精確制導武器也很容易。”秦風說道:“咱們殲十,完全能承擔起空中多面手的角色來。”

秦風說的很認真,他理會了林將軍的意思,殲十戰機,掛載炸彈攻擊,小意思,絕對不含糊!

以後的軍機發展趨勢,多功能會逐漸成爲主流,戰機的種類也會逐漸地縮小,這樣方便後勤保障,方便戰機的性能的發揮,看看美國人的航母就能知道了,飛機的種類是越來越少的。

現在,秦風說完了這句話,繼續說道:“當然了,現在估計夠嗆,您應該知道,咱們的殲十正在試飛,殲十成功之後,接下來的一個項目是殲十的雙座教練型,這個型號搞出來之後,估計就能搞對地攻擊的型號了。”

國內目前急需的還是防空,國土防空力量薄弱,只能依靠殲八2這種飛機,少數的蘇27,是部署在南方的,北方的防空很弱小,所以,殲十在研製完成之後,肯定會首先裝備北方的各個空軍部隊,承擔起來國土防空的任務。

在進入部隊之後,肯定就會面臨部隊換裝的問題了,從殲教七中直接換飛殲十,跨度太大,所以,必須要有一款殲十的雙座教練型來補充,這就是接下來的一個任務了,等到這個型號研發完成,那就能搞對地攻擊的型號了,到時候單座雙座都有了,想怎麼改就怎麼改啊。

戰機是自己的,就是有這個優勢,隨便改都可以,如果戰機是引進的,沒有吃透技術,想要改進那可不容易。

現在,殲十的發展規劃,就已經做出來了,當然,秦風說了不算數,他只是從一個試飛員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問題的而已,秦風和林將軍私下裡討論一些基本問題。

“所以,殲十的發展,刻不容緩啊。”林將軍感嘆道,他每次都在催促,是因爲他知道,時不我待啊。

“林將軍,咱們如果大量購買了蘇30,那會不會衝擊飛豹戰機?”秦風忍不住提出了這個問題。

現在,飛豹已經進入海軍服役了,目前正在改進,尤其是利用國內這些年來發展的火控技術來換裝,讓戰機具備更先進的戰鬥力。

引進了蘇30,海軍也引進,那會衝擊飛豹嗎?

林將軍搖搖頭:“那怎麼會?飛豹和蘇30,正好形成高低搭配啊。”

這兩種戰機,一個自研,一個進口,一個便宜,一個貴重,一個性能稍低,一個性能很高,這樣的兩者,正好形成一種優勢互補啊。

現在,飛豹和蘇30的定位,還真是有些像殲十和蘇27的定位了,秦風點點頭,林將軍分析的很有道理。

“再說了,現在的飛豹,產能有限,畢竟,咱們的斯貝發動機的庫存,已經用光了。”林將軍說道:“現在海軍正在想辦法呢,實在不行的話,只能是先從英國,購買一批庫存的還有壽命的斯貝發動機來使用。”

當年的張將軍,批評三大洋馬,還真說中了一種,就是斯貝發動機。

當年打開國門,放眼世界,發現了自己的落後,跟着,就決定引進來讓國內的技術達到先進水平,英國是非常積極的,經過多方面的談判,終於引進了斯貝發動機,這種推重比在6左右的二代渦扇,那也是國內不能生產的先進發動機。

當時的想法是很好的,引進了一批整機,同時引進技術,最終達到自己能生產。

結果呢?

中途出現了很多變故,自己的仿製也是不了了之,到現在,國內也無法利用自產的毛坯生產出來合格的斯貝發動機。

庫存的發動機用完之後,飛豹戰鬥轟炸機就處於沒有發動機的尷尬境地了。

當年,飛豹戰鬥轟炸機和強六的競爭中能勝出,使用斯貝發動機也是一個原因,畢竟這些發動機放在倉庫裡吃灰,是一種嚴重的浪費。

而現在,已經不是浪費了,現在是沒有足夠的發動機來用的結局了,讓人無比的唏噓啊。

ωwш ★Tтkǎ n ★Сo

一直以來,發動機都是己方的短板,因爲這個短板,導致了很多項目都最終不了了之,秦風聽到了林將軍的敘述,感慨萬千。

渦扇十也是這樣,到現在還是遙遙無期,當時如果把殲十寄託到渦扇十上,後果是難以預料的。

還好,己方走上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我們的技術人員,也正在鑽研技術,爭取早日把斯貝發動機給仿製出來,解決我們的燃眉之急。”林將軍說道:“咱們在發動機上,欠賬太多了啊。”

第五百八十五章 空中加油(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國外取經第四百七十五章 正式上馬第九十章 餘油報警第四百七十一章 牽制第二百五十一章 爲了友誼?第一百二十七章 那不是410廠麼?第四百五十六章 熱情好客第五百五十一章 殲十三艦載型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六百七十四章 帶彈起飛第七百六十六章 失職和恥辱第四十三章 堵不如疏第九十四章 砥礪前行第二百四十二章 副油箱第八百七十一章 飛速發展第五十二章 擋住它第九十二章 試飛就是我爲之奮鬥終生的事業第七百一十四章 蘇27K第二百九十八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六百一十九章 奮鬥的青春第五百七十五章 博物館參觀第二百六十八章 問題很多第三百三十章 反推銷第五百七十九章 如何飛過去第八十四章 剎車的震撼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揚的攔截第八百二十九章 近距格鬥第三百章 不斷地完善殲七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開眼界第五百七十九章 如何飛過去第一百九十章 未來的空戰怎麼打第七百九十九章 加配重第八百七十二章 空警200第一百六十章 土法上馬搞訓練第四百八十六章 海選試飛員(二)第七十四章 果然和秦風說的一樣第八百七十一章 飛速發展第九十四章 砥礪前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肯定是它的問題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個新問題第五百六十七章 高風險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賓卡基地第四百五十六章 熱情好客第四百零一章 更多的要求第六百八十章 幹對接第六百章 知其然就夠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標準不統一第三百零六章 佩萊哈克第一百五十四章 冤家路窄第七百四十二章 發動機的大修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敢創新第三百一十七章 微波暗室第六百四十三章 堅持飛回去第八百四十七章 附面層第三十三章 偶遇第六百七十七章 偏航第八百七十三章 英烈山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師的恩情第六百一十九章 奮鬥的青春第六百一十六章 科學的分析第八百六十一章 數碼相機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條接一條的意見第七百零六章 米高揚設計局第七百零一章 帶着黑煙起飛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敢奢望愛情第三百七十一章 祖國的未來第三十七章 尾旋改出第四百一十四章 殲教七飛上藍天第三百五十三章 被動第五百二十六章 留下來第六百八十三章 再次遭受挫折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起出來第二百零三章 技術制勝論第六百九十三章 接下來的研究第五百五十八章 轟炸機當加油機的創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殲-8燒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要放辣椒第六百一十九章 奮鬥的青春第七百三十九章 掛載的導彈第七百三十四章 氣動佈局的先進第八百二十章 不要讓歷史重演第一百二十五章 思路是錯的第七百九十三章 低速滑跑第五百七十二章 參觀座艙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廠參觀第七百八十六章 首飛眼鏡蛇第六百二十三章 人在飛機在第六百四十三章 堅持飛回去第七十二章 偶然事故?第八百一十章 火控問題第二百四十六章 鎖定很快第一百二十五章 思路是錯的第四百五十四章 幻影2000的威脅第十五章 試飛米格-21MF第五百八十四章 空中加油(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接着飛第八百四十二章 秦風的指揮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次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