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幹國防要有奉獻精神

殲七來自於米格21,這是一款典型的高空高速戰鬥機,這款飛機在設計的時候,目標是爲了達到2馬赫的最大速度,而不是爲了做什麼高機動的格鬥動作,所以,這款飛機想要讓它擁有F-16的機動性,那是相當困難的。

現在,西方已經開始大量地裝備三代機,而國內只有用落後的二代機來和他們抗衡,在沒有外界的援助的情況下,己方只能是利用現有的戰機來改進了。

對殲七的改進,就是在這種思想下開始的,在各種的魔改方案裡面,殲七E無疑是一款具有分水嶺的機型。

這款飛機的最大改動,就是它的機翼,說起它的機翼來,就得說起眼前的沙教授。

其實,對殲七的機翼改進雖然是在幾年前立項的,但是,沙教授和殲七的結緣,卻要追溯得更早。

1982年,當時的沙教授已經是西工大的著名教師了,作爲專門的航空專業的導師,他帶着自己的學生到了132廠實習,那個時候,他們就已經發現了殲七戰機的很多無奈,比如說,這款戰機的機頭雖然換裝了新的航電,但是因爲沒有把握,還是在機頭增加了一百多千克的配重,同時,戰機的性能並不高,尤其是中低空亞跨音速機動性差、航程短和起飛着陸性能差等缺陷,嚴重地制約着這款戰機的性能的發揮。

作爲一名航空教育工作者,沙教授對戰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並不是正統的科班出身,他是從軍隊上來的,以前曾經在海航呆過,就是進行飛機機務保障的,在那裡,他不斷地刻苦學習文化知識,最終成爲了西工大的教授,正是因爲有這種經歷,他也知道對戰鬥機部隊來說,他們期待着更好的飛機的那種迫切心情。

所以,沙教授從那個時候開始,就介入了殲七的研究,當然,最初是沒有任何的科研經費的,他的研究,就是帶學生的畢業設計的時候,就把提高殲七機動性作爲一個課題。

沙教授經過幾年的研究,也就逐漸地匯聚到了改進飛機的機翼形狀來提升飛機性能的這樣一種思路上來,西工大對此進行了肯定,而且開始進入了系統的研究之中。

一直到後來,132廠也在對外軍機貿易中賺了不少的錢,於是,就進行了一條龍的合作,132廠提供資金,進行廠校的聯合,對殲七的改進進行預研。

其中當然也經過了不少的挫折,但是到後來,1987年的時候,這個改動終於立項了,而且成爲了空軍重點關注的項目。

改機翼、改發動機的這些方案,可以改善飛機中低空機動性、航程和起降性能,提高飛機的作戰效能,同時還保持殲7的“輕小靈活”和價格便宜的優勢。

當時,項目成功立項之後,成爲了國內的一次典範,這是國內第一次將企業與高校成功結合在一起。科研、生產優勢的結合與互補,同時,按照研發的慣例,這種項目的研發,還是以總師製爲研製方案的。

項目是132廠主導的,所以,屠老是當之無愧的總師,而是副總師上,屠老力薦讓沙教授當了副總師。

沙教授以前從未有過這種研發經驗,推辭了幾次,但是在屠老的堅持下,還是走馬上任了,很快沙教授就發現,他的這個副總師,幾乎是總覽全局的,應爲,屠老的身上還肩負着超七的項目,屠老一直都在爲超七奔走,那麼,殲七E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他這個副總師的身上。

對此,沙教授沒有抱怨,全心全意地撲在了工作上。

沙教授的任務是最大的,他既要確定改型方案、總體方案論證、新技術的採用以及難題攻關,又要協調廠校和課題組之間的技術工作。而且,沙教授在學校,還要帶學生上課的,沙教授經常來回跑,有時候坐火車,把腿都給坐腫了。冬天的時候到了工廠,一直到春天,還穿着冬天的衣服,因爲沒有時間換,這幾年來,爲了這個項目,他瘦了這麼多,但是現在,他依舊是任勞任怨。

“咱們幹國防事業,就是要有奉獻精神。”沙教授的臉上帶着笑容,向着林將軍說道:“其實,整個項目組裡面,所有人都很拼命,可不僅僅是我一個。”

他掃過了身邊的人,每一個同伴,他都非常熟悉,他們也是照樣在奉獻的。

左手邊的趙教授患有嚴重的萎縮性胃炎,但仍堅持與年輕人在一線一起幹。巫教授因爲過度勞累暈倒腿部摔傷,但仍然到試驗現場,於老師,是項目中的女性,有好幾個孩子,家裡困難很大,但是她依舊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來,去年她感冒發燒四十多度,血壓低到了極限,照樣堅持工作。

沒錯,這架飛機,說是他們教授團隊搞出來的還真是沒說大話。這款飛機的研發中,有西工大的很多教授都參與了進來,否則的話,只靠132廠的科研力量,根本是完不成的。

當然了,現在不同了,現在611所和132廠合併起來了,611所的科研力量是相當強的,畢竟他們是要研發全新的戰機的,任務量比他們改飛機的機翼和發動機,要大得多,所以,611所也沒有參與這個項目的研發。

經過他們的四年的奮戰,終於,殲七E打造出來了,雖然從外觀上看,還沒有脫離米格21的影子,但是,它的實際性能,肯定已經提高了一個檔次了!

“是啊,現在咱們的國家爲了發展經濟,在國防上的投入很少,國防經費緊縮,哪怕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咱們的科研人員也是安貧樂道,拋下功名利祿,踏踏實實地爲咱們航空事業做貢獻,這種精神,就是咱們航空人的家國精神啊。”林將軍感嘆地說道。

現在,爲了研發先進的戰機,多少的軍工人員,在默默無聞地奉獻啊!

秦風的心中也是帶着感動的,正是這種精神,讓祖國的航空事業不斷地發展,最終腳踏實地地走向大國航空!

第三十二章 還剩最後一個科目第二百三十四章 空軍的急迫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姨夫第六百七十四章 帶彈起飛第四百八十六章 海選試飛員(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找新買家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次攔截第十章 絕密任務第五百四十一章 空軍護航表演大隊第十三章 貝尼蘇韋夫空軍基地第六百四十五章 低級原因第一百一十二章 來的正好第五百二十九章 打算呆多久第四百四十九章 外購數字電傳技術第八百五十九章 談改款第二百八十章 惡性事件第九十七章 殲-8的機炮第四百四十八章 殲八的魔改第七百六十九章 國土防空第四百七十章 兩個缺陷第五百五十四章 航母的威脅第二百六十一章 爲了祖國的強大第五百一十五章 驚豔的動作第六十六章 表彰大會第六百七十五章 方向舵掉了第八百一十六章 給中國人壯膽的飛機第一百零二章 軟件的免費問題第五百二十六章 留下來第九十八章 去首都看看第二百四十九章 世界上最棒的第五百六十章殲-7Ⅲ正在試飛第八百二十一章 殲七FS第三百六十四章 上來啊第五百六十五章 家庭的關係第四百六十七章 首創第六百四十三章 堅持飛回去第八百六十二章 L-15高教機第二百七十一章 扯皮第十三章 貝尼蘇韋夫空軍基地第一百七十二章 機載子系統的預期壽命第二百六十二章 運十預警機方案彙報第八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試飛第五十七章 打圓場,和稀泥第四十四章 我有一個問題第七百二十六章 不斷髮展第四百八十五章 海選試飛員(一)第七百三十六章 進入座艙第八百七十一章 飛速發展第六十章 液壓阻尼器第六百一十八章 很簡單的愛情第四百二十一章 工作很忙第五百九十八章 露一手第一百六十章 土法上馬搞訓練第五百九十一章 導彈的問題第六百七十五章 方向舵掉了第四百零二章 教練機的問題第九十九章 和馬可尼公司的談判第七百二十三章 殲十樣機第二百九十二章 趕週期第三百五十三章 被動第四百六十七章 首創第三百一十九章 機會第一百四十八章 肯定是它的問題第七百七十五章 強大的國防是買不來的第六百三十八章 好處很大第四百零七章 460廠轉轉第二百九十八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三百二十九章 亮劍精神第二百八十一章 性質確認第三百六十八章 百分之八十第八十八章 剛到七百而已第三百八十八章 又到春節第四十三章 堵不如疏第八百二十六章 準備對決第五百一十九章 回國第七百五十章 祖國需要你的胃第七百四十八章 瘦個子廚師第二百五十九章 愛情片?軍教片?紀錄片?第四百八十四章 服從組織安排第六十章 液壓阻尼器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對手第二百九十五章 賣盒飯第七百章 飛行表演第七百五十章 祖國需要你的胃第三百二十七章 藏在雲層裡第三百九十二章 不是外行的外行第六十六章 表彰大會第一百零二章 軟件的免費問題第二百章 壯觀,漂亮第七百二十六章 不斷髮展第十三章 貝尼蘇韋夫空軍基地第一百零四章 金翅鳥越境偵查(加更)第二百零九章 現代化的高科技戰爭的打法第七百七十一章 蘇27來了第六百零六章 脫胎換骨的變化第六十九章 捐給殲-9第四百九十七章 重要作用第四十章 貓捉老鼠第七百一十八章 瘦點算什麼第五百四十八章 墨爾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