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曾經的情誼

“別利亞科夫,我們又見面啦,沒想到,這一晃,就是二十多年啊。”殲八的新的總師楊老,向着伊萬-米高揚身邊的一名助手說道。

“楊,沒想到,果然是你啊!”對面的別利亞科夫伸出手來,和楊老熱情地擁抱在一起,當年,米高揚設計局派出一部分人去,幫助中國進行米格21的生產工作,誰能想到,生產還沒有完全展開,他們就接受了調令回去了,當時,楊老就是和別利亞科夫在一起對接工作的,現在,重新看到了老朋友,兩人都和激動,眼淚都流出來了。

當時,真是個熱火朝天的時代啊,這些從蘇聯來的工程師,沒有任何的架子,和己方一起,下車間,克服各種問題,想要幫助國內儘快生產出來先進的米格21,可惜啊。

當時的政治情況,那是最高領導人之間的問題,在私下裡,大家的關係都是很好的,說起曾經的那段歲月來,都讓人很是感嘆。

現在,別利亞科夫和楊老這樣的情景,比比皆是,第一次重新來到蘇聯的人很的激動地看到了當年的老朋友,都是熱淚盈眶,再次提起了那段曾經的歲月往事,轉眼間,時間就過去了這麼久,大家終於又見面了。

這個熱鬧的場面,瞬間就讓雙方的關係更加親切了,畢竟,對中國航空工業來說,米高揚設計局是絕對的老師,一款款的戰機,都是從米高揚這裡學來的。

相互認識老朋友,就用了十幾分鍾,等到大家暢談結束,考察團的隊伍就已經亂了,本來應該是分開的,涇渭分明,但是現在,大家都聚到了一起,成爲了一個團隊一樣。

來到設計局,首先看到的就是陳列各種飛機模型圖片的局史陳列室,現在,當大家走進來的時候,別利亞科夫也是驕傲地說道:“各位,大家是到訪到這裡的第一批中國客人,現在,我們剛剛迎來我們設計局成立的四十週年,我們從一個七十多人的設計局,發展到現在的150多種飛機的設計,我們的設計局,也是很驕傲的。”

大家沿着圖片參觀,突然就停住了。

“這不是咱們的殲教五嗎?”

“沒錯,這也是我們的米格-17的一款改型。”對方笑着說道。

屠老突然愣住了,他此時,走到了一架漂亮的戰機前面,這是一架單發常規佈局腹部進氣的輕型殲擊機,旁邊不僅僅有文字介紹,還有模型,這是一個33M方案,正常起飛重量9噸,超載起飛13.5噸,有8個外掛,採用RD33改型發動機,這款戰機,和己方的超七幾乎就是完全類似的,除了進氣道不同之外!

“現在,我們去米格29的生產線,讓大家看看我們這款最先進的戰機的生產,林,說實話,我很不理解,貴方對我們的這款戰機,似乎是有些排斥。”沙波什尼科夫說道。

米高揚設計局,在蘇維埃的地位,絕對是最高的,看他們的設計局和生產企業,全部都在莫斯科,就能夠知道了。七十,米高揚設計局,它的全稱是以米高揚命名的莫斯科機械製造廠。

設計局僅僅看過了這裡的照片而已,就沒什麼好訪問的,設計單位裡面就是如此,再說了,開放得多了,還可能造成泄密,畢竟,他們設計局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四代機項目1.42啊,這可是高度保密的。

現在,就到米格29的生產車間裡面看看吧。

衆人一邊走,一邊交談着,聽到身邊的沙波什尼科夫的話,林將軍的表情很鄭重:“您也知道,我們空軍戰機的選擇,經歷了很長的時間,畢竟,對我們來說,選擇一款戰機,必須要能夠適應我們空軍的需要,我們希望有一款長航程的戰機,米格29不適合我們,我們非常期待能夠看看蘇27.”

這要一點點地給對方鋪墊纔可以,現在,藉着這個友好的氛圍,向對方誠懇的請求,林將軍顯然是打動了對方了。

“是的,我們會認真考慮的。我的朋友。”沙波什尼科夫說道。

說話間,就已經進入了工廠。

這裡的工廠,看起來更加壯觀。

戰鬥機的生產,現在還不是流水線作業,是最傳統的工位安裝,而工位的多少,就決定了戰機的產能,當初在二戰時期,工廠內經常是數百個工位一起裝配的,在車間內,想要走一圈,都得開着電瓶車,而在現在,隨着噴氣式戰機越來越貴,產量也是越來越少,在國內,哪怕是殲七戰機這種,年產量也沒有上百架的規模,但是現在,看這裡的總裝車間,一眼望不到盡頭,就能夠知道這種戰機的產量有多麼的恐怖了。

“這款戰機,機身大量採用了鈦合金,所以我們工廠裡增加了幾條鈦合金的零部件生產線,機身的主要受力樑,都是採用鈦合金來製造的。”伊萬-米高揚向大家介紹道。

隨着戰機的不斷髮展,鈦合金這種輕質的航空金屬,使用的比例必然會越來越多,尤其是在機身的受力部位,現在,大家可以看到那亮閃閃的鈦合金的大框,逐漸組成機身的整體形狀。

“在進行米格29的製造的時候,由於翼身融合的需要,我們的加工需要更復雜的曲面,所以,我們也更新了不少的機械設備,在一些零部件的生產上,已經開始採用數控機牀了。”

這是一個重點,他們正在興致勃勃地向着中國的客人介紹他們的生產線的先進,已經開始採用數控機牀了!

他們當然不知道,中國人的視線已經開闊了,他們早就看過了西方的戰機生產線,比如在格魯曼,早就視線全部的數控機牀生產了,所有的設計圖都是在計算機的,直接和機牀對接,生產各種零部件,在這方面,國內也是在努力地靠攏的,比如國內的十號工程,就是打算採用同樣的方式的,在這方面,米高揚設計局其實也已經落後了啊。

第七百四十六章 教練機的發動機第七百六十九章 國土防空第三百四十三章 強五的考驗第十五章 試飛米格-21MF第十五章 試飛米格-21MF第八百一十二章 費爾康第三百九十四章 海軍的要求第八百三十六章 付出第七十二章 偶然事故?第二百五十九章 愛情片?軍教片?紀錄片?第七百零九章 蘇維埃特色第八十五章 幻影4000第二百四十四章 最後一次試飛第五百六十七章 高風險第三百四十七章 套住就意味着擊落第一百三十七章 果然是雞肋第七章 殲-9模型第七百九十章 碎屑第五十七章 打圓場,和稀泥第四百九十二章 踢開我們單幹?第四百五十六章 熱情好客第五百三十八章 運八和轟六第四百五十四章 幻影2000的威脅第一百七十一章 越說越有勁第三百七十八章 殲-7M改裝建議書第六百八十八章 空中加油成功第四百一十六章 幫助新同志第四百七十五章 正式上馬第六百九十九章 米格機的歷史第八百三十七章 伊爾76第一百零四章 金翅鳥越境偵查(加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道路艱難,前途光明第七百八十七章 鼓足幹勁第四章 放起落架第一百零九章 紅土高原第三百八十章 跨度太大第二百四十五章 魔術II空空導彈第二百九十一章 油鹽不進第三百三十八章 簡單的首飛第六百三十三章 有辦法第七十八章 幻影F1滿意嗎?第四百七十八章 當面譏諷第六百三十章 兒子的飛機第十一章 宣佈任務第三百七十五章 改革第四百二十四章 一起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世界上最棒的第三百六十一章 高考的問候第一百四十七章 殲-8燒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啓動困難第六百一十三章 生死與共第一百四十四章 艱難的談判第七百七十五章 強大的國防是買不來的第八百六十三章 烏克蘭展臺第八百五十八章 雙座型第八百四十五章 梟龍的定位第七百一十六章 介紹蘇27第六百二十一章 再次試飛第六百三十章 兒子的飛機第七百六十四章 因循守舊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四百四十九章 外購數字電傳技術第五百九十七章 工資多少啊第二百四十八章 試飛報告第二百四十五章 魔術II空空導彈第三百四十四章 悶熱的天氣第七百零三章 精彩紛呈第二百五十五章 意外發現第四百五十七章 先進的導引頭第二百二十四章 優勢明顯第四百九十章 總師的代表第二百零八章 一片狼藉第六百七十七章 偏航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風的責任第六百七十三章 反艦導彈第二百六十章 投入進去第七百五十八章 拍板第三百三十三章 老當益壯第六十章 液壓阻尼器第三百八十三章 兄弟情誼第一百零六章 動力躍升第八百五十三章 需要預警機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風的責任第四百一十六章 幫助新同志第四百一十三 即將首飛第六百五十五章 又一扇大門第七百三十二章 設計師的覺悟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對手第一百三十六章 頭頭是道第四百一十七章 事故徵兆第四百八十五章 海選試飛員(一)第七百八十七章 鼓足幹勁第三百八十章 跨度太大第七百八十二章 甩手掌櫃第三百零九章 免費的午餐第五百七十四章 格鬥戰勝F-16?第四百七十一章 牽制第七百五十章 祖國需要你的胃第四百九十三章 領導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