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三片式風擋和整體風擋

現在,秦風說起來了整個圓弧形整體風擋的說法,當聽到了秦風的這個說法的時候,屠老也是點點頭:“是啊,以前的時候,咱們是沒辦法,現在呢,咱們終於有了這個技術基礎了,這個整體風擋,咱們正在研究,以後的時候,會裝備部隊的。”

在以前的時候,三片式的座艙風擋是很流行的,哪怕就連F-14雄貓戰鬥機,採用的都是這種風擋,首先第一個好處,就是堅固結實,要知道,戰鬥機動輒是要飛到2馬赫的,雖然高空的空氣稀薄,氣流的衝擊也是很強烈的,所以,這種三片形式的風擋,擁有兩個固定的肋條,這樣是最堅固結實的。

這點可以看看殲八,到了後世,國內的其他戰機都已經換成了整體弧形風擋,但是殲八依舊使用了這種三片式的風擋,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爲了高空高速,畢竟研究殲八專用的風擋,耗時耗力,需求量又不大,所以沒必要。

而殲七的這種三片式風擋,正前方的玻璃是平的,這也是有很大好處的。

什麼好處?

就是沒有光學的變形。

在弧形的氣泡式座艙裡面,看起來很高大上,但是如果坐在裡面向外看的話,可以發現,外面的世界變樣了。

弧形的氣泡座艙蓋,就像是一個放大鏡一般,外面射進來的光線,在經過座艙的時候,就會發生折射,導致視覺上的不同,這就和把筷子放進水碗裡面,發現筷子變彎了一樣。

後面的座艙蓋出現這種效應還問題不大,如果把外面的東西放大了,那還有好處,更容易看清敵機啊,但是前面的風擋如果也發生了這種光學畸變,那就不妥了,尤其對於以前使用光學射擊瞄準具的時代來說,這簡直是災難性的。

如果前面的風擋變成弧形的了,那怎麼瞄準?以前的射擊瞄準具,連測量距離都是根據翼展來換算的,如果前面的風擋是弧形的,光線彎曲了,測量出來的數據絕對就不準確了,所以,把座艙蓋前面的風擋做成平板的,是爲了避免這種折射現象,沒別的辦法的。

這是另一個大問題。

好在現在,他們已經具備這種條件了,因爲他們的機炮瞄準,已經採用熱線方式了,通過機載計算機的計算,在前面的平顯上形成一條熱線,只要將熱線瞄準對方就行了!

在導彈時代,這風擋如何折射當然沒有關係了,只有用機炮這種直瞄武器纔會出現這個問題。

現在,己方的風擋如果變成了弧形的話,那隻要修改計算機內部的程序,將弧形風擋的折射光線的因素考慮進去,修改這條熱線的顯示,那就可以了。

在西方,先進的三代機使用的都是弧形的整體風擋,就是他們都進行了這種修正,所以,己方現在也算是具備這種條件了!

其實,對殲七的座艙,132廠已經進行了修改,最早的座艙蓋是向前開啓的,彈射的成功率很低,後來就改成向後開啓了,而這個前面的風擋,以前的時候還夾着一塊防彈玻璃呢,正是因爲這塊防彈玻璃,讓前面的視線很模糊,所以,後期的殲七生產型,這塊防彈玻璃直接去掉了,這樣就簡化了,視野也更加的清晰了。

現在,秦風提議改進座艙風擋,是從飛行員的角度來看的,任何的飛行員都不喜歡前面的風擋隔框的,太礙眼了,以前的時候是沒有辦法,必須忍受,當看過了F-16的座艙蓋的時候,就再也沒有人喜歡這種風擋了。

老巴的飛行員,肯定也對這種風擋詬病過的。

座艙蓋和風擋是透明的,但是根本就不是玻璃,它屬於塑料,這種東西成型很容易,做出前面的整體弧形風擋並不難,難的是擁有和三片風擋相同的機械強度,增加撞鳥時候的抵抗力,以及進行復雜的光學修正。

現在,屠老已經點頭了,這個項目,咱們現在是可以進行的了,當然,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肯定還得實驗,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行,不過呢,這個項目的技術方面,是沒有問題的了。

再說了,現在132廠進行的項目不少,最先進的就是和格魯曼公司一起開發的超七項目,這個項目的風擋就是整體的,所以,從這個項目上,132廠的技術人員也是能夠學習到這方面的設計的。

現在,在殲七上採用了這種整體風擋,這也是一個進步了,以後的國產飛機,肯定會大量地採用這種方式的,雖然看起來僅僅是微不足道的一方面,但是對飛行員來說,卻是至關重要的了。

“真期待啊。”秦風說道。

屠老的臉上露出笑容:“不用着急,麪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去了一段時間的美國,屠老也能說出美國人的諺語來了。

“對了,超七的進展如何?”秦風向着屠老問道,當殲七CP最終演化到超七來的時候,性能已經進一步地提升了,從一款二代機的改型,升級爲了一款地地道道的三代機,秦風對這款飛機還是很期待的。

雖然國內的殲十一直都是進展緩慢,但是這款超七是和格魯曼公司合作的,所以,進展就要快的多了。

“可行性研究已經進行得差不多了,機體的基本氣動佈局也差不多了。”屠老說道:“我們對這個項目很有信心。”

說完之後,屠老笑呵呵地向着宋老說道:“老宋,你們可得加油啊,說不定,我們這款超七還能出口轉內銷呢。”

現在,超七的前景是一片大好,既有三代機的機動性,又有較低的成本,而132廠已經有很多這方面的經驗了,比如殲七M就是出口轉內銷的成功典範。

聽到了屠老的話,宋老沒有回答,只是露出了一個苦笑,我當然要加油了,但是現在,設計也沒法凍結,甚至某些技術指標依舊在論證之中,最關鍵的發動機,還是沒有影子啊!

第五百五十一章 殲十三艦載型第四百六十九章 短腿的問題第二百一十九章 7架次的試飛第五百九十七章 工資多少啊第六百五十九章 蘇27更適合我們第八百四十三章 空軍下訂單第八十三章 看點很多(加更,拜年啦)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次轉向第六百五十九章 蘇27更適合我們第四百八十章 渦噴-13開始試車第五百二十二章 還是格魯曼第八百四十章 年輕一代第六百零三章 聯合起來第八百五十八章 雙座型第一百六十七章 歡迎國際友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百分之八十第一百三十八章 任重道遠第七百零九章 蘇維埃特色第五百九十五章 哄高興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飛培訓第三百五十三章 被動第四百四十八章 殲八的魔改第七百一十九章 幹國防要有奉獻精神第七百二十一章 機動性很高第五十四章 超音速振動第六十五章 單軸變穩和教練機雙結合第一百八十七章 15分鐘吧第七百九十四章 跑偏第七百六十七章 電磁權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個新問題第六百五十章 殲七E第七百三十章 取得共識第一百零九章 紅土高原第一百四十三章 二道販子張利軍第七百零二章 一連串的動作第七百六十章 看得更遠第一百二十四章 裝渦噴-15的殲-13第二百四十九章 世界上最棒的第十一章 宣佈任務第三百三十六章 殲八的發動機第三百八十二章 砸鍋賣鐵也要幹第六百八十三章 再次遭受挫折第一百一十六章 犯我中華者,雖高必誅第三百一十七章 微波暗室第二百一十九章 7架次的試飛第二百四十四章 最後一次試飛第二百九十九章 配平第四百三十章 毫無誠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霹靂-2的問題第二百零三章 技術制勝論第五百六十章殲-7Ⅲ正在試飛第三百八十九章 回家過年第六百六十五章 奇特的轟六第一百零九章 紅土高原第二百九十四章 八號彈第七百三十二章 設計師的覺悟第六百五十六章 三姨夫第二百七十章 經得住考驗第五百六十五章 家庭的關係第四百二十一章 工作很忙第三百五十七章 幻影3第五百四十九章 都被破壞了第七百八十一章 協調發動機第七十三章 人情世故第五百四十二章 老肖第一百八十七章 15分鐘吧第九十三章 這是胡來第七百三十九章 掛載的導彈第七百零五章 我們要看蘇27第六百七十一章 一絲的興奮第三百五十四章 鷂子翻身第六十章 液壓阻尼器第五百一十三章 見到模擬器第三百六十六章 俯衝第四百二十一章 工作很忙第四章 放起落架第八百七十一章 飛速發展第七百二十二章 還有問題第十六章 飛行員的眼力第一百八十五章 保密守則第六百五十九章 蘇27更適合我們第四百七十七章 空軍的支持第四百六十八章 讚不絕口第七百七十四章 飛控最難第七百六十三章 現代化空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比法國的還先進第四百一十章 酸第三百二十二章 難道是迷航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殲十三艦載型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顫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同志第八十八章 剛到七百而已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型運輸機的短板第八百四十一章 還是加油失敗第六百九十七章 飛往蘇聯第四百八十三章 老師的恩情第七百一十九章 幹國防要有奉獻精神第七百一十五章 普加喬夫第二百二十六章 保證飛行安全第五百三十章 殲八的航電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