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最後一個訪問的國家

任何國家,在發展電傳操作的時候回,都不可能一下子就應用在新的戰鬥機上,肯定是要進行提前的預研的,德國的MBB公司是他們最大的航空企業了,自然也在這方面進行過研究的。

F-104戰鬥機,也是西方一種典型的二代機,這種飛機因爲事故率高,甚至得到了一個寡婦製造者的名號,但是,不管如何抹黑它,它始終是噴氣時代第一種“飛行員的戰鬥機”。

當年洛克希德在研製的時候,設計師凱利?約翰遜就在朝鮮會見飛行員,詢問他們需要什麼樣的飛機。

而最初的F-104,側重的就是高空高速,而到了後期的的型號,就更加突出多任務了,這種飛機性能良好,就連意大利都在改造它,成爲在歐洲戰鬥機服役之前的一款過渡型號,而德國採用這種飛機來進行電傳系統的改造,那就更是一款不錯的選擇了。

“如果把這款飛機的電傳操控系統,移植到我們的殲八戰機上的話,效果如何?”顧總問道。

兩種飛機,都是高空高速的戰鬥機,後期的時候,更是提高了格鬥能力,這樣的話,移植過來可以嗎?

顧總提出了這個最重要的問題。

“這個,我們首先要了解貴方的戰機的結構。”

如果是法國人的話,絕對會立刻忽悠,當然可以,沒問題,不過,如果想要我們的系統的話,那價格,咱們可得說清楚,他們爲了賣錢,什麼都敢吹的。

德國人就不是了,他們必須要了解清楚。

達索公司的電傳系統,那是給無尾三角翼佈局準備的,簡單來說,不用說別的了,僅僅是舵機,需要的力矩就更大,而且,控制率也不同。

所以,要去找達索公司購買,還真不合適,但是,MBB公司的就不同了,他們改進的F104戰鬥機和殲八有很大的相似。

如果是以前的話,殲八還算是一種保密的項目,是不能向外界透露的,不過,當決定用美國的技術來改造殲八的時候,這種技術就不再算是絕密的了。

“我們的戰機,是在殲七基礎上的一款雙發放大版,正常氣動佈局,高空高速爲主,極限的話,能夠飛到2.2馬赫左右。”顧總簡單地介紹了一下。

正常氣動佈局,只要說出這個來,那就好說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的這套系統,是可以移植到貴方的戰機上的,不過,因爲我們並不知道貴方飛機的飛行控制率,所以,如果簡單的移植,是肯定不行的,必須要對飛控系統的軟件進行優化才行。”

硬件可以直接拿過來用,但是軟件呢?軟件必須要進行適應性的改進!

“對,我們先確保硬件完整,然後再對軟件進行修改。”顧總很興奮,對方的這個項目只要能給己方移植,那就可以了,接着談價錢吧。

等到對方說出來了大致的價格,顧總就更高興了,還不到達索公司開價的十分之一,絕對是值得的!

“我們這個項目,可以繼續深入交流下去!”剩下的時間,其他人都是陪同者了,只剩下了顧總帶來的幾個人,和對方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甚至已經開始深入到每一個細節了。

對顧總來說,這個項目是很重要的,因爲它關係到了殲八大改項目的進展,只要發展處這種飛機來,就能讓殲八成爲空軍關注的焦點,壓過十號工程的苗頭,狠狠地出一口惡氣!

想想這幾年在競標中的失利,他們都是很壓抑的,現在,就是要化壓力爲動力,搞好這個項目。

尤其是,他們跟着提到了電傳系統帶來的性能提升,更是讓人期待的,比如在以前,殲八這種細長的飛機,滾轉速度很慢,爲此他們將後面的平尾改成了差動平尾,不過只是機械方式的改變,如果換成電傳,那就更輕鬆了,可以讓飛機的機動性有很高的提升,如果再把飛機變成靜不穩定的,那就更好了。

“看來,這趟來德國,我們是來對了。”已經到了夜裡了,燈火輝煌的大都市,讓人看起來很是流連忘返,這裡的物質生活很豐富,自己的祖國還很貧窮,但是秦風相信,祖國以後也會成爲這個樣子的國家。

“是啊,至少給老顧解決了一個大問題。”林將軍說道:“咱們的考察,已經差不多了,咱們回去之前,是要順路去另外一個國家的。”

“到底是哪個國家?”此時的秦風,已經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了,他早就聽林將軍說過的,在回去的時候,會去訪問一個神秘國家,這個國家,到底是哪個國家?

“是蘇聯。”林將軍終於說了出來了:“我們訪問的下一站,就是莫斯科。”

莫斯科!

聽到了林將軍的話,秦風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動了:“我們要去訪問莫斯科了?”

他的聲音很小,但是在說話的時候,還是趕緊左右看看,誰能想到,他們會去訪問莫斯科?

要知道,現在和蘇聯,依舊是對峙的關係啊,國產的殲八戰機,不就是爲了攔截北方的蘇聯人的轟炸機嗎?

現在,己方居然要去訪問莫斯科了?這絕對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啊!

“沒錯,就是莫斯科。”林將軍說道,現在的林將軍也在感慨,終於有機會,再次踏上去莫斯科的航程了啊。

林將軍本人和蘇聯的關係,也是相當密切的,因爲他的母親,就是一名沙俄人,他少年的時候就開始參加革命戰爭了,後來進入了航校,由日本人教會了開飛機,不過,他開噴氣機的教練,卻是蘇聯人。在朝鮮戰場上,他更是和蘇聯教官們一起並肩戰鬥,建立起來了著名的米格走廊。

林將軍的生涯中,最近幾十年,都在琢磨着如何守衛祖國的領空,如何防禦蘇聯和美國的空軍。

現在,終於有了這個機會,要去蘇聯看看了啊!

時間,已經跨入了1986年了,當年和蘇聯關係,在1960年破裂之後,雙方就變成了敵對的,但是,國內的空軍,依舊是深深地打上了蘇聯的烙印,米格21系列飛機,一直髮展到了現在。

己方几乎沒有什麼進步,但是,蘇聯卻沒有停止,他們也已經大踏步地邁入了三代機的序列之中!

這次去蘇聯,會有什麼突破嗎?

第二章 絕對不會放棄飛機第五百四十三章 殲七的進一步改進第五百九十九章 有條件第一百七十六章 化悲痛爲力量第八百三十六章 付出第四十七章 邀請飛殲-8第五百七十五章 博物館參觀第一百二十三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一百五十八章 又一個平安符第八百一十四章 艙門的問題第五百五十八章 轟炸機當加油機的創意第六百章 知其然就夠了第四十七章 邀請飛殲-8第九十五章 可以承受第四百六十一章 對米格-29的渴望第七百二十五章 鼓勵第八百一十七章 艙門掉落第七百八十四章 尾旋訓練第五百六十四章 人生大事第六百一十七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揚的攔截第五百一十六章 無憂飛行第四百二十三章 雙三角翼第七百二十五章 鼓勵第五百三十七章 技術問題如何解決第八百四十二章 秦風的指揮第四百五十五章 這就是奸商第七百一十一章 中央流體院第四百六十六章 情人一般的戰機第二百一十三章 電子戰第六百零五章 一點點的進步第六百五十五章 又一扇大門第三百五十一章 和誰過招第四百九十五章 打好基礎第八百七十二章 空警200第七百八十章 培訓第四百七十五章 正式上馬第三十章 爭執第八百零四章 有些緊張第六百五十一章 乘坐紅皮車回去第五十七章 打圓場,和稀泥第三百八十七章 雷達選型第六百五十七章 衝擊第一百八十八章 理念的不同第三百九十二章 不是外行的外行第四十九章 危險更大第四百六十七章 首創第七百八十四章 尾旋訓練第一百二十一章 殲-7III的任務轉手第三百三十九章 黑色七月第五百三十五章 黃金峽谷第四百三十章 毫無誠意第七百七十四章 飛控最難第一百五十二章 唱黑臉第一百二十章 殲-9下馬第五百二十二章 還是格魯曼第一百四十章 提親的不少第五百八十六章 標準不統一第七百九十九章 加配重第七十三章 人情世故第四百四十五章 美國人大方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油鹽不進第六百一十章 寫遺書第八百五十四章 空警2000第七十三章 人情世故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容易解決第二十七章 我們的地盤第八十二章 幻影2000的表演(加更)第二百三十章 放鬆放鬆第六百八十二章 對接成功第八百四十五章 梟龍的定位第六十章 液壓阻尼器第五百八十二章 專用牽引車第一百八十六章 去首都第六十五章 單軸變穩和教練機雙結合第八百六十五章 尼特卡基地第三百八十八章 又到春節第六百九十五章 兩個問題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動機放炮第三百八十一章 殲-7CP第二百一十一章 觸動很大第三百三十二章 還有個好消息第二百一十九章 7架次的試飛第二百五十一章 爲了友誼?第八百三十九章 看兒子第五百零三章 慢工出細活第一百七十六章 化悲痛爲力量第二百七十三章 老朋友第三百三十五章 殲八2第二百九十章 規定第六百一十二章 震顫第四百零三章 來到貴州第五百二十六章 留下來第三百零七章 F110發動機的最新款第九十九章 和馬可尼公司的談判第六百六十四章 輕重搭配第三百五十三章 被動第二百九十九章 配平第一百二十八章 渦扇-6第六百五十八章 各抒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