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 河套危矣

明軍慘敗的消息傳回京城,震驚了大明朝野,也讓剛剛贏得與勳貴鬥爭勝利的皇帝和鎮國公,陷入了措手不及的境地!

自洪武皇帝以來,從來都是漢人壓着蒙古人打,打得他們媽媽都認不出來!大明的無敵軍隊,多少年沒吃過這種虧了?!朝野上下的羣情激憤自然可想而知,那些原先還打得你死我活的文臣武將,突然都成了一個調門,一個個在朝堂上捶胸頓足,聲嘶力竭的高喊着,要立即教訓那些不知死活的蒙古人!讓他們血債血償,百倍奉還!

然而作爲這個朝廷的決策者,洪熙皇帝朱高熾和鎮國公王賢,在這個節骨眼上,卻難以開口言戰……大明朝如今正處在極度虛弱,國力極度空虛的危機時期,迫切需要的是與民休息、養精蓄銳,而不是與韃靼人開啓戰端……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打得軍需、是錢糧。尤其是深入草原與蒙古人作戰,需要的軍需錢糧更是不計其數。特魯河一戰敗得太慘了,近兩萬明軍精銳陣亡,大批的糧秣輜重被韃靼人奪去。韃靼人無論是兵力還是士氣,全都處於巔峰狀態。朱高熾在和王賢殫精竭慮的合計了三天之後,也沒有推翻之前的結論——眼下實在沒有能力出兵。只能先加強九邊防禦,同時號令內附的蒙古各部結盟互保,防止韃靼人繼續爲禍而已……

不出所料,這個決定一公佈,洪熙皇帝和鎮國公就被朝野的口水淹沒了。朝堂上的文官武將還好些,懾於王賢的淫威,只敢上演哭天搶地的苦情戲碼,還不敢直接對皇帝和王賢開噴。

市井老百姓可沒那麼多顧慮,茶館中、酒樓裡、街頭巷尾上,到處是義憤填膺的喝罵聲。他們把洪熙皇帝罵成是宋朝皇帝那樣喪權辱國的柔弱之主,是能把太祖太宗皇帝氣活過來的不肖子孫。

連素來備受愛戴的洪熙皇帝都能給罵的這麼慘,王賢會遭到何種程度的詈罵也就可想而知了。他原先在百姓心中的那點良好形象,一下子全都崩潰了,再加上有心人暗中推波助瀾,他在百姓口中,成了秦檜賈似道之流,對內陰險狠毒、對外懦弱賣國的大奸臣、大反派。

對此王賢和皇帝雖然委屈無奈,卻不能開口辯解。他們知道,這種情況下,說什麼都是白費,只有用行動證明自己,才能洗刷冤屈,重立自己聲譽。

戰勝而強立。

所以三年以來,這對君臣一直忍辱負重、臥薪嚐膽、發展生產、整軍習武,以求儘快回覆國力,儘早與越來越囂張跋扈的韃靼人一戰!

是的,三年都沒等到明軍的復仇,韃靼人對大明的恐懼之心已經徹底煙消雲散,他們在大明邊境的劫掠越來越肆無忌憚,強迫已經內附的部落歸附於他們。那些部落稍有不從,便遭到闔族屠殺。那些部落向朝廷求救無門,只能屈服在韃靼人的淫威下,成爲他們的屬族。

自然,很多蒙古人其實是樂見韃靼人重新強盛起來的,雖然韃靼人根本不是黃金家族的後代,但能恢復一些蒙古人昔日的榮光,總是聊勝於無的。

於是韃靼人的部族迅速膨脹,短短兩年時間,就恢復到十幾年前的鼎盛時期,阿魯臺父子的野心自然也迅速隨之膨脹,洪熙二年冬,他們擁立黃金家族的後裔阿臺王子即蒙古大汗位,號稱阿岱可汗。

然後名爲可汗實爲傀儡的阿岱,封阿魯臺爲丞相加太師銜,命他統帥蒙古各部,早日恢復蒙元!

有了阿岱可汗這面大旗,阿魯臺更加可以放開手腳,征服蒙古各部了,在統一了大漠南北後,他又盯上了河套地區。

河套,乃是黃河的‘幾’字彎及其周邊流域,乃是黃河衝擊而成的大片平原,由‘西套’銀川平原,和‘東套’河套平原組成。‘東套’河套平原,通常又被分爲‘前套’土默川平原和‘後套’巴彥淖爾平原,佔地極其廣闊,更重要的是水草豐美、土地肥沃,堪稱塞上江南。

自古就有所謂‘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黃河及其衆多支流環繞着廣袤的河套平原,在乾旱少雨、土地貧瘠的西北地區、造就了這個宜耕宜牧的魚米之鄉。

永樂十三年,朱棣將河套賜給了千里南歸的博爾濟吉特部在河套定居,距今已整整十年了。十年時間裡,和順長公主寶音琪琪格背靠大明朝廷的支持,尤其是王賢的全力相助,博爾濟吉特部自然迅速發展壯大,如今已從當初的兩三萬人,增長到二十餘萬之衆。再加上不斷吸引蒙古各部來歸,和順長公主寶音旗下的蒙古人已經有四十餘萬。

更重要的是,在王賢的協助下,寶音分別在土默川和昆都侖建造了兩座城市‘大王城’和‘寶音城’,宣佈在這兩座城市中經商做買賣,免徵一切賦稅。並將百萬畝適宜耕種的土地分給願意前來河套定居的漢人,還免費提供給他們耕牛和種子。

這在民生艱難的永樂末年,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許多在內地活不下去的百姓,紛紛攜家帶口遷到河套定居。在確定寶音沒有撒謊後,有些人甚至又返回內地,將整村整族的鄉親都一起帶了過來。

短短五六年時間,河套地區的漢人已經有四五十萬之重,大王城和寶音城的常住人口都已經超過十萬,趕得上漢地一般的縣城了。

而且到了每年秋天的貿易旺季,從口外涌來的客商,還有隨之而來討生活的形形色色,各類人等,更是高達二三十萬之衆。那時節寶音駐蹕的大王城,真叫個商旅雲集、百業興旺,南腔北調、摩肩接踵,比起內地的商貿城市也不遑多讓。

興盛的商貿帶來了豐富的物資,而且很多內地遷來河套的漢人,本身就是木匠、鐵匠、大夫、獸醫之類出身。他們在大王城和寶音城中開設商鋪,自然不會只服務漢人,套內的蒙古人也可以向他們求醫問藥,從他們那裡買到日用百貨。

所以,與套外蒙古人窮困潦倒的生活天差地別,套內的蒙古人吃得飽、穿得暖、有鐵鍋做飯、有茶磚解膩、得了病也有人瞧。而且家裡頭牛羊成羣,過得十分滋潤。

這只是普通蒙古人的生活,那些大大小小的貴族頭領,平時穿的是絲綢,用的是瓷器,婦女臉上的水粉和頭上的首飾,全都是江南製造,由內地商人們運到口外的。這種生活,哪怕放在內地,都可以稱得上富裕了。

言而總之,河套就像一朵奇葩,在這裡蒙古人和漢人和諧相處,兩族人都過得十分安定舒適,富裕程度甚至超過了大明的邊地。更不要提那些喝風吃土、忍飢挨餓的蒙古各部了。

寶音琪琪格自然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她十分清楚,那些餓狼似的蒙古各部,早就對河套的富饒豐腴垂涎三尺了。爲了保衛河套、保衛家園,她將套內的人民分爲蒙漢兩部,分駐東西而套,又分東西南北四路共十旗四萬餘兵馬,命各旗旗主、各路將軍,一年四季定時操練,切不可荒廢軍備。

套內看上去兵強馬壯、嚴陣以待的樣子,果然鎮住了那些想打他們注意的蒙古各部,多少年都沒人敢進犯河套,這讓套內的蒙古人,可以更加放心的過他們的好日子了……

直到去年,阿魯臺擁立阿岱可汗,建立蒙元朝廷,意圖統一蒙古各部,自然盯上了河套這塊肥肉。阿魯臺首先派人給寶音送信,要求她向阿岱可汗稱臣,併到忽蘭忽失溫朝拜可汗。

寶音對此自然毫不理會,反而將來使扭送北京。這給了阿魯臺對河套用兵的藉口……雖然蒙古人打仗向來不需要什麼藉口……洪熙三年二月,阿魯臺盡起所部以及附庸四萬騎兵,號稱十五萬兵馬,由他和兩個兒子分別統領,分三路浩浩蕩蕩殺向河套。

寶音這邊接到韃靼來犯的消息,馬上召集四部十旗的兵馬,親率三萬騎兵於土默川迎敵。雙方一場惡戰互有勝負,正難分難解之際,歸順寶音多年的瓦剌人突然造反,令博爾濟吉特部措手不及,兵敗如山倒。

原來老奸巨猾的阿魯臺,早就偷偷聯繫瓦剌人,許諾只要他們肯臣服大汗,配合他們幹掉寶音,就把河套賜給他們放牧。雖然寶音一直對瓦剌人不薄,但人心向來不足蛇吞象,瓦剌人根本禁不住誘惑……

而且還有一層,瓦剌人一直把博爾濟吉特人當成他們的奴隸,這些年卻要仰昔日奴隸的鼻息過火,這讓他們分外不爽。哪怕博爾濟吉特人對他們多好,他們都還是一樣不爽……

最終瓦剌人臨陣倒戈,讓寶音的軍隊吃了大敗仗……

見勢不好,寶音只好收拾殘兵,退回到大王城,又下令各族各部全都退回大王、寶音二城中,據城堅守,並向北京朝廷求援。

消息傳到北京,自然引起軒然大波,這也是楊士奇爲什麼會來晚的原因……

第1069章 回家第423章 別亦難第58章 談判第793章 虎符第650章 洪武門內第505章 特務第372章 大閱第864章 還魂第524章 下馬威第411章 哭喪第308章 錦囊第1244章 真相第253章 最佳人選第206章 萬白叢中一點綠第800章 痛!第919章 交易第1149章 曲線救國與平反第1152章 何以解憂?第648章 報復第180章 舊知第68章 知縣的煩惱第847章 紀綱之死第700章 真人歸第1220章 綠洲第563章 天意第1275章 斷橋第1218章 父子重逢第949章 苦口婆心第930章 敲山震虎第120章 民心所向第380章 而後生第400章 委以重任第1061章 何去何從?第451章 問案第1161章 圍毆第179章 心思第618章 婁煩第968章 就義第679章 洗三第383章 小妹夫第357章 犧牲第1218章 父子重逢第270章 標兵第382章 大舅子第728章 自行腦補第732章 同謀第317章 寶音琪琪格第427章 臨行第555章 入貢院第690章 助人乃快樂之本第751章 萬事具備第583章 漢王府第1048章 捉人第444章 算有遺策第553章 遞條子第8章 真相只有一個!第1067章 逼宮第221章 永樂大帝第157章 鄭伍氏第1130章 那個男人第718章 重重有賞第1280章 自投羅網第933章 各立山頭第753章 措手不及第1039章 我來第13章 知縣的決斷第589章 三個高手第78章 贛黨第308章 錦囊第215章 救兵第567章 御前對質第97章 安置第406章 欽差第583章 漢王府第547章 勢如破竹第491章 各懷鬼胎第1208章 母女第891章 暈第1199章 東城牆破第493章 完成任務第663章 聖斷第523章 大敵第977章 入夥第1250章 二位欽差第804章 修羅場第667章 難得清閒第1229章 驚聞第322章 神機營第172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第435章 深林第721章 一樣人兩樣命第1168章 奇蹟創造者第451章 問案第1065章 無能爲力第1249章 神壇第733章 把柄第897章 祥瑞第262章 起個名字咋這麼難第1094章 中毒第868章 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