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 科學化

304 科學化

“今年蠶學院的優質蠶種從春天開始就在浙江各府縣全面推廣,由於去年蠶種試用的效果很不錯,所以今年接受的人更多,基本上主要的桑蠶產地都開始選用,蠶種的供應頗有些緊張,好在已經有不少蠶農學到我們的蠶種選育方法,陸續有新的種站建成,預計到明年春天的時候,蠶種的供應會更寬裕,各地也能逐漸普及飼育優良蠶種。”陳啓的蠶學院如今已經成爲華夏農學院的一部分,陳啓作爲農學院的院長,還承擔着研究和推廣農業技術的任務,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衆多的國家,農業始終是頭等大事,何況這個時代不僅吃的糧食要靠農業生產,穿的衣服也要靠農業。

生絲是華夏最重要的出口產品,在禁絕鴉片的同時,雖然每年都要從歐美進口大量的工業品,依靠生絲的出口,華夏還能保持進出口的平衡,葉楓希望通過提高蠶繭產量、實行繅絲、絲織本地化,來進一步提高華夏絲織業的規模和水平,畢竟其它工礦行業還只是剛剛起步,無論是規模還是技術能力,都和歐美髮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這不是從諾貝爾研究中心拿來最先進的技術就能解決的,工藝、管理甚至是熟練的產業工人都需要通過發展來積累。

絲織作爲傳統的優勢產業,雖然近十幾年逐步淪爲蠶繭、生絲這種初級產品的出口國,但產業基礎還在,通過引進新的絲織機械和技術。提高蠶的養殖水平,或許可以較快地形成一個優勢產業。

“嗯,這樣做很好,蠶學院地定位就應該是技術的研究和推廣者,而不是賣蠶種的,既然現在優良蠶種逐漸被接受,那你們可以找些有意向的投資者,多辦些育種站,還有大型育種場,引導他們自己也來研究、提升技術。讓大家都意識到提高技術就能多賺錢,那些生絲商人都有錢得很,可以專門搞個大型的招商說明會,讓他們來投資,去向蠶農推廣,他們收購蠶繭生絲,和地方上蠶農的關係也比較密切,說不定比你們去做效率更好,”葉楓想了想說道。

以前是因爲這種育種方式剛剛引進。大家都不相信,所以只能讓蠶學院自己來搞,如今既然效果出來了,就要想別的辦法,通過商業的手段來推廣。

陳啓原本也是讀書人。不過他進入華夏的系統一年多,對葉楓赤裸裸地談賺錢也習以爲常,當然讓他自己去想,眼界上自然比不及葉楓這個後世來的人,有地時候想不到這些方面。

聽了葉楓的主意,陳啓笑了笑道:“大人的想法果然,本來還在犯愁距離年底還有幾個月,要留種就在這幾個月了。蠶學院就算全部力量都拿出來。畢竟能育的蠶種也有限,如果能儘快召開這樣一個招商會,在今年就扶持幾個大的育種場的話,明年一定會有更多優質蠶種的。”

在葉楓的鼓勵和引導下,現在招商大會這種活動在華夏已經變得非常流行,畢竟這個時代訊息的傳遞和交通都還不是很方便,通過舉辦招商大會。讓感興趣地客商聚到一起來商談生意。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蠶種培育的推廣還算比較順利,桑樹種植技術的突破並不大。也培訓了幾期學院,但是效果並不明顯,倒是學院的模範桑田也已經形成了規模,想來過兩年也會有收穫。

農學院地框架也已經形成,在杭州建成的學校古色古香,讓葉楓很喜歡,雖然工業化是必須的,但自己的文化傳統也需要保留,尤其對一個想要撅起的民族來說,文化的獨立性和先進性是必須的。

農學院建在杭州,也重點依託杭州建成了蠶學院、茶學院、蓮學院、魚龍學院、五穀學院、龍鳳學院、林學院等近十個分院,從他們的名字上都很難看出這些學院是幹什麼地,甚至曾經有衛道士向議政會提出質詢,認爲設立這些學院是玩物喪志,而在瞭解到這些學院是真地做研究的時候,又有人認爲這是有辱斯文。

因爲在很多人看來,做學問是儒生的事情,能稱作研究的也只能是聖人學說,然而在農學院中,蠶學院是研究蠶蟲養殖、蠶絲紡織和桑樹種植的;茶學院自然是研究如何種茶、採茶和炒茶的;蓮學院是研究荷藕和水生植物種植、果實加工、綜合利用的;魚龍學院聽上去很唬人,其實就是研究養魚、養蝦、養蟹地;五穀學院在儒生看來還算順眼,畢竟聖人說民以食爲天,研究稻穀、麥子等農作物地生長習性和種植還是可以的,當然也不是很順眼就是了;至於龍鳳學院研究禽畜養殖,林學院研究果樹種植這些,都是儒生們所不能想象地。

葉楓則直接讓人寫了一副《紅樓夢》裡的對聯刻在農學院的大門上: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知道中國歷史都清楚,在明清以前,中國人在技術上都是領先於西方的,但是發展到近代卻形成了巨大的落差,除了清朝閉關鎖國,以一小族統治天下,排斥對外交流以外,中國在科學上的缺失,特別是科學和技術結合上的缺乏,也是導致科技落後的重要因素。

當然,在近代工業化以前,西方的科學和技術的結合同樣缺乏,工業化的發展促成了科學和技術的結合,對華夏來說也是一樣,技術的發展需要科學,需要科學化,葉楓希望用自己後來人的作爲,讓華夏早日走到這一步,因爲就算是這個時候的歐美,大學依然以神學、法學、哲學以及數學爲主,還是高端的,研究技術的工科大學同樣還未出現,可以說華夏農學院的理念絕對是領先世界的。

當然理念先進了,在理論和技術上還只是剛剛起步,近十個學院掛牌以後,很多都是空頭學院,在林啓的努力下,每個學院都配置了幾個有相關出身背景的生員、新學學生和識字或者經驗豐富的農民。

中國人的讀書意識比較強,有些農民家裡條件還可以的,都會讓兒子讀書靠科舉,真正能走上仕途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有的還不得不繼續種田,這些人倒是願意到學院做研究、教書甚至做活,畢竟在他們看來,這是有月錢可以拿,和小吏差不多的。但是這些人雖然識字,真正對務農有心得的,總還是不多,年紀也不能太大,不然也無法接受太多新的知識。

也有的是一邊種田一邊讀書的年輕人,不過在他們看來,讀書畢竟還有希望,真要是到學院整天和農作物打交道,研究如何種田養豬,倒有很多人不願意,勉勉強強也找了些,將學院的架子搭了起來。

“其它幾個學院現在還處在研究探索的階段,”林啓現在頗有些技術專家的味道,對自己的處境也還滿意,因爲他不僅要負責農學院方面的事情,還要協助內閣產業大臣處理農業方面的事情,按照他家裡老人的話,他這個位置相當於是工部的侍郎,二品大員。

“學院的教授已經按照大人的要求總結整理所負責方面的經驗和技術,已經形成初稿,並拿到民間進行交流探討,初期在小片田土上的種植試驗,或者小規模的養殖試驗,有些效果不錯,院裡的計劃是在明年開春以後,就將這些經驗和技術更大規模使用在示範田園裡,如果效果不錯的話,就可以考慮推廣,並作爲基本教材使用,讓更多的農戶可以學習應用。”林啓總結了各學院工作開展的具體情況,真正研究農作物種植或者畜牧養殖的人幾乎沒有,主要還是一些有經驗的農民,地方上的農業能手,他們還是比較高興到農學院工作的,農學院的第一步就是將這些人的經驗整理出來,再拿到民間去交流、補充,同時通過小範圍的試驗確證,形成一個初步的技術標準,或者說規範。

因爲種植和養殖的週期往往比較長,所以這些工作的效果還不能馬上顯現,是打基礎的事情,不過葉楓聽了還是很高興:“關鍵還是要推廣,如果是大家都認可的,現實中都有確證的,試驗也成功的,那就要大膽推廣,教材一定要通俗易懂,要詳細、要直白、要簡單,農民怎麼說就怎麼寫,寫好以後讀給農民聽,能聽懂纔算可以。”

中國的歷史上出過好幾本著名的技術總結著作,比如明末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但是在清朝居然這本書就失傳了,還是後來從日本找到的版本,雖然這可能與清朝的文化政策有關,也可能有文字不通俗的緣故,葉楓要的不是傳世典籍,而是能夠普及的技術手冊。

093 科學幻想下111 黑衣佐羅現002 身爲華人316 選擇043 影像聯盟020 死亡規則151 留名和立像155 陰陽發報機256 四省新政051 三封來信075 橡膠之父113 西醫也恐怖118 聖誕之綵球當空舞200 電氣公司193 意外劃時代335 李鴻章128 電也能殺人044 不歡而散283 銀行142 電燭蓄電池117 套套保平安346 反應196 先搞加法機347 北京276 內外326 洗衣機053 硝化纖維130 中央商務區293 傲慢091 種馬來訪下092 嶽婿見面下076 接連失手092 嶽婿見面下226 雞籠自由港084 時裝藝術311 和平277 會戰274 漢奸062 瑞典皇儲210 生命誠可貴196 先搞加法機111 黑衣佐羅現144 巴黎的春天171 又上報紙了337 信仰193 意外劃時代064 影片問世347 北京073 印書計劃079 縫紉機械137 釀酒滅菌費231 新式教育243 廣播攻勢257 上海亂局297 海軍238 興工興商107 迎接聖誕027 無恥高爾092 嶽婿見面下143 搞定一千萬138 牆危衆人推209 諾貝爾財團174 新鮮的教授中352 聯盟成立281 鬆動055 產品驗收233 新式武器330 政改068 親密接觸326 洗衣機127 事情的真相250 遠程聯絡112 酒精能去污326 洗衣機090 是她丈夫中153 我們同行吧100 倒黴普金059 競爭壓力038 影展開幕075 橡膠之父155 陰陽發報機324 產業312 取捨186 尋找新盟友202 電擊事故150 亞非的竹子022 轉輪手槍119 聖誕之惡俗的求愛010 危機重重017 又陷困境233 新式武器215 軍工集團331 三步走224 開發雞籠008 魔鬼少年050 重組計劃282 來訪207 物競天擇308 鐵路網147 碳絲白熾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