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道書入手 法力真印

五日之後,昭幽天池之中,有功德院中長老到來,這是奉了掌門真人之命,要將門中一本修道功法傳予張衍。

原本功德院中長老個個德高望重,資輩甚高,若是弟子得了立下大功,便是要上功德院換功訣法器,他們也總要拿捏一番,便是真傳弟子,如果稍有不敬,便不會給你好臉色看,更無有親手將功法送上門去的道理。

但此次因掌門真人特意關照,不許將下賜法門之事泄露出去,是以只得選了一名長老來此走上一遭。

張衍先前已收到了飛劍傳書,是以早早便在洞府之內恭候,來者一踏入大殿之中,他卻意外發現,此人居然還是一位舊識,便笑着稽首道:“我道是誰,原來是龔長老,快請上座。”

龔長老哈哈大笑,大步而來,起手還禮道:“張師弟,不必多禮,不必多禮啊。”

張衍打量了一眼,多日不見,這位長老紅光滿面,滿頭半黑半百的頭髮如同染上了一層油蠟一般,光可鑑人,精神之好,無以復加。

張衍在品丹大會上大大掃了玄門世家的臉面之後,龔長老就把積累了百多年的鬱氣都給放出來了,大大的長了一把臉,胸臆之中更是舒坦無比,因此他得知此事之後,便主動請纓,欲將這門下賜功法親自送到張衍手中。

兩人寒暄落座,龔長老笑呵呵地言道:“門中五功三經,共是八門功法,以老夫來看,交予師弟這門功法高深艱澀,溟滄派自開派以來,也甚少有人修行,不過掌門真人自有考量,輪不到我這個半死的老頭子前來置喙,但修行之中,若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卻可去那小寒界中一行,當有所獲。”

張衍若有所思道:“小寒界?

龔長老神色認真,點頭道:“正是,小寒界!”

溟滄派中除了龍淵大澤之外,另有先賢大能開闢而出的數個小界洞府,這小寒界便是其中之一,此處原來是歷代弟子參關閉死之所。

修士功行到了一定關隘,或覺自覺壽數無多,試圖突破境界,那便可入此處潛修。

小寒界中有條不成文的立規,若是於界中參悟本門功門,都要在所居洞府之中寫上過往修煉之的心得體悟,刻作文字,以備後來之人蔘詳查閱。

龔長老看到這門功法極難修習,是以特意告知張衍,若是實在沒有頭緒,可去小寒界中尋覓先人留下的述言,不管有用沒用,總能有幾分助益。

張衍想了想,明白這是這位長老的一片好意,便站起身,拱手致謝道:“多謝龔長老提點。”

“哪裡,哪裡。”

龔長老也是笑着站了起來,張衍謙虛有禮,丹成一品之後,卻並無一點心高氣傲之意,這極對他的胃口,而他平生最痛恨的,就是玄門世家弟子那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

他探手入袖,取了一隻牌符出來,交到張衍手中,溫聲道:“那看守小寒界的袁長老與我頗有幾分交情,你若有疑問,可隨時持此牌符來尋老夫,我帶你去見他。”

張衍大方收下,拱手笑道:“長者賜不敢辭,翌日有閒,當上門拜訪龔老。”

龔長老又是一陣開懷大笑,言道:“好好,老夫那處陋居,雖無美姬妖妾,燕舞鶯歌,但靈果佳釀卻有的是,我一人獨飲也是無味,你若能來,我當開門相迎。”

龔長老與張衍攀談了一會兒,藉口有事,將那盛放功法的玉匣往桌案上一放,便告辭離去。

龔長老走後,張衍坐了片刻,隨後拿起玉匣,掐指運起法訣,眼前陣門立時變幻,露出一方大門來,他起身往前一步,便自落入主府之中。

他往那玉榻之上盤膝坐定,便將那玉匣拿到面前,掀開盒蓋,其中鮮紅軟綢之上,露了一枚玉簡出來。

他微微一笑,伸手將此物持在手中,稍一催動,靈氣往裡探入,只一個運轉,便化作一張金亮閃閃的符籙,往他眉心之中就是一跳,霎時間,自有無數符籙文字從腦海之中閃過。

此功法名爲《九數太始靈寶玄明真經》,乃是溟滄派中五功三經之一。

五功三經中的“五功”是分別對應五行相屬的法門,門中弟子有專一習練的,亦有兼修旁顧的。

而“三經”則並不注重相屬,人人皆可習得。例如其中《雲霄千奪劍經》,乃是專修劍道之法,渾身法力如何駕馭,莫不是爲配合劍法而修。

而這本《九數太始靈寶玄明真經》爲溟滄派開派祖師所傳,乃是少有的一本能自行推演“法力真印”,大道玄功的上乘法門。

修士到了化丹境界之後,第一步便是要吞食天地秀氣,萬物精粹,地脈煞靈,從而煉化丹力,直至丹力長無可長,增無可增,此時便需奮力打破“殼關”,如此便可踏入那第二重境界。

到了這一重境界之後,便需凝聚“法力真印”。

此印乃是修士日後成嬰關鍵,若是丹力不足,氣息稍聚即散,根本不足以穩固真印,那結嬰一事便無從談起。

這也是爲什麼下三品弟子終生無望再進一步的緣故。

凝聚法力真印本是一大難關,但若一個門派數千上萬載的傳承下來,師徒之間如功法相同,那長輩可爲晚輩弟子傳一枚“真印種子”入丹,弟子藉此便能凝聚法力,省去了許多摸索功夫。

但此“真印種子”因爲長輩所賜,所以並不能和弟子自身完全契合,是以待弟子法力穩固之後,仍需調理氣機,將長輩真印慢慢化去,融合,最終再成就自身真印。 шшш▪ тTk an▪ C〇

在此過程中,先前演化那枚真印之時所蘊丹煞若無法盡數轉爲己有,便會造成丹煞外泄。

這也是爲什麼當日張衍在英羅島上見到荀長老時,此人行走之間一副山搖地動,風火噴涌的場面,這是他在將那些無法吸納在體內的煞氣散去。

可玄門世家那又不同,長輩與後輩弟子血脈相連,若是修習功法一樣,再加上成丹之品接近的話,那麼所傳下的真印之種便能近似完滿的契合,浪費的煞氣自是稀少,如此一來,未來成就也就越高。

在此一方面,玄門世家卻是稍勝師徒一籌。

而張衍丹成一品,幾乎無有前人之路可尋,可沒有人可以助他,是以只能靠自己去凝聚法力真印,是以他一回山門,就瞄上了這本《九數太始靈寶玄明真經》。

張衍最怕的便是修行之時無有頭緒,不知該從何處下手,然而有了這部功法之後,就能爲他指明大道方向,知道腳下之路從何而來,又要往何處而去,休看如此簡單的一步,結果卻是天差地別。

這門功法之所以修習之人甚少,那便是因爲習練不易,練此法者需會推演蝕文,又要能闡明道理,然而世間懂得蝕文的有不少,但是真正說得上精通的,又願意埋頭深研的卻是少之又少,是以這一關就攔死了許多人。

然而此還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推演盤算如何凝聚法力真印,此過程中不知要耗磨去多少時日,特別是若走上了歪路,那前番所耗費的心血便是全功盡棄,需推到重來,運氣不好,便是練到老死,也不見能練成。

是以除了那些有大毅力,大恆心,大智慧之人外,多數都在此經書面前望而卻步了。

然而張衍卻是不懼,有了這門功法指明道途,有了明確方向,那些細枝末節之處他自可以用殘玉推演,兩者可謂相得益彰,互補長短,簡直是爲他量身定做。

不過眼下,他最需解決的卻是“殼關”,就是阻攔化丹修士成就大道一座難關。

修道人丹成品階越高,則此關越是牢固,便越是難以撞破。

通常丹成下三品的修士最是容易跨過此關,然而卻會卡死在法力真印一途上,因此闖過去了也並無大用,終其一生,也是在化丹二重境上徘徊,再也不得寸進。

中三品則略難,而上丹成上三品最爲難破,張衍丹成一品,自是難上加難,這也是萬事萬物造化奇妙,這世間冥冥中自有天數運轉,沒有完滿無缺之物。

不過若能一步跨過去,撞開這天地枷鎖,那麼日後成就,也是遠遠凌駕於他人之上。

張衍自信一笑,心中卻是升出一股捨我其誰的氣概來!

如今有了《九數太始靈寶玄明真經》,再加上手握殘玉,若是連他也找不到那撞破“殼關”之法,那麼這世上便再也無人能夠成功了。

這時,那小壺鏡中一陣晃動,其中有聲音傳出道:“老爺,山門之外,有一名自稱北辰派前來的修士,欲要拜見老爺。”

“北辰派?”

張衍把手一揮,這鏡面之上就浮現出那人身影來。

他看了一眼,見那修士三旬左右,頜下留着短髯,正耐心立在山門之前,身後跟着數十人,不是女侍便是力士,便笑道:“原來是嚴振平嚴道友,鏡靈,請他入大殿安坐,先命商裳前去招呼,我稍候便去與他相見。”

……

(未完待續)

第二十二章 任採出招 玉中吞丹第三十二章 量過心關先問法第五十四章 故念隨風去 名出動玄機第兩百三十六章 感氣動法傳玄意第五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兩百三十二章 血脈呼應開遺宮第九十二章 鬥心何曾趨太平第四十二章 玉枝書道示妙法第一百九十章 會賢謀議取碧羽第二十八章 九死亦難渡外劫第兩百三十五章 神秀金枝一葉株第一百四十五章 從心化頑入自真第二十八章 深寂不予唯渡行第一百零一章 可借金書見敵我第一百零一章 千族千面難同心第三百零二章 舍功換法算根由第一百七十章 貞羅盟第六十五章 納元入符 瓔仙尋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十萬心界量玄關,一劍橫光丈千秋第三十五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零七章 挪天變機尋終由第十四章 蕩雲峰上爭天門(五)第一百零二章 不循人心機變起第三十五章 立壇四方環海洲第一百九十七章 爲見日月動風雨第一百一十六章 遮去外術道不移第一百二十章 人道初復王氣生第兩百九十五章 噓呵天地氣 一氣力定乾坤第二十六章 一紙符詔擒白石第兩百四十一章 層層設礙備妖邪第一百二十八章 再得真種 五器之傳第七十五章 渡世舟筏顯敵蹤第三百五十三章 溪風山第兩百五十一章 堅身豈懼外邪侵第一百四十一章 泉圖妖部搶佳徒第四十章 氣聚一劍展神芒第七十四章 神通已非昔日名第兩百零八章 吞落虛元億兆塵第三十三章 暗施奇計斬玄光(中)第三百一十七章 天元不周化天序第兩百章 禁中挪轉卻敵勢第八十四章 地宮魔頭窺玄機第二百三十七章 神光氣意一劍奪第三百一十八章 同光動微推道移第十六章 不識五色稱殊途 而今定言傾天事第二百一十章 諸空落子奪先機第八十九章 闢立幽天演全法第二十二章 千里遠行 再上守名第十七章 風雲一會動雷霆第五十章 緣落周天本無定第十九章 劍分兩界一氣虛第一百九十四章 玄魔鬥法掩天機第兩百三十三章 天上清光未必仙第兩百一十一章 瑤紫簪花 東海壁礁第兩三十章 大元正心劍 索靈陰血刀第三百一十四章 清蕩濁陰煉法力第二十七章 以身爲餌誘妖王第六十四章 地脈烈煞 雲天登門第十九章 神通難算天數變第三百四十二章 昔日奇玄照世丹第一百四十章 劍斬恆光還紫陽第十二章 冰盤石胎第兩百七十六章 劍自西來水向東第四十一章 劉韜訪友 海眼魔穴第兩百三十七章 疾浪行舟終須安第一百六十三章 十二關法由己尋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使無畏劫自平第七十六章 胸有妙算變棋局第三百八十三章 今生可渡有緣身第一百一十七章 設壇拜法築神通第一百零五章 百靈浮柱上天穹第兩百二十五章 須臾興變指劃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精氣哺真魔第一百四十一章 殘玉之中演真法 雲霞漫漫五彩現第兩百九十一章 堅意韌心過玄境第三百零七章 斬斷濁流還水淨第兩百七十九章 風雨雷霆遮心算第四十四章 鬼蜮之術豈稱法第兩百二十一章 靈真壓陣第十章 羽蔚行空擒掖揚第二百零一章 憑心神感引靈光第三百零一章 雲翼借途殺機藏第八十章 煉獄玄光 神梭遭劫第一百二十四章 星河忽渡不速客第兩百二十四章 陰陽刀氣可窺徑 意求大道勢必得第六十三章 道之爭,何分是非對錯第二十九章 同心之外道求異第兩百四十章 各祭奇絕定一戰第兩百五十二章 一力便破神通術第一百二十五章 清羽漂游天水中第兩百八十九章 持展真經演功訣第七十二章 煙火之下悟妙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潛渡海流脫枷鎖第兩百三十一章 如意應靈丹第兩百二十七章 隔岸觀火 從容收官第六十八章 南蕩水澤 妖將阻路第八十四章 揮劍震懾 補天仙齋第一百六十五章 古春臺上論大勢第四十四章 鬼蜮之術豈稱法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朝秘圖 遮屏分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