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各有渡船過重山

bookmark

張衍道:“陶道友以爲何時合適,貧道可與道友同往東萊一行。”

陶真宏考慮了一會兒,道:“縱那天妖非在全盛之時,但要捉來,也非是容易之事,陶某需用二三十載恢復法力,那時就可與真人前往。”

張衍點首道:“此事不急,陶真人籌備穩妥之後,再做計議。”

與陶真人道了別過之語,他便就把法力一收,識念就從通靈玉璧之中退了出來。

此回之所以如此做,卻也並非無由,先前他與秦掌門也是有過商量。人劫即將到來,非但自身實力要提盡力升上去,也要設法增加友盟之能。

如是還真觀、平都教這類宗派,自身就是十大玄門之一,本就有一套路數,按部就班行走便可,外人也無從插手。而如陶真宏、李岫彌等人卻是不同了,縱然是一宗開派之祖,但立門尚短,根基又淺,下一輩弟子未曾起來之前,其實反是自身拖累。

就如玉陵祖師那等人物,因有山門羈絆,也險些難以飛昇,後能成功,也是得虧兩派博弈,大勢所趨,在某種情形來說,也是出於無奈。

陶真人與張衍交誼不淺,又曾欠下過人情,而今在溟滄派授意之下幾次與玉霄動手,乃是最爲值得信任的外宗洞天修士,似這等人物,若逢劫戰,必是溟滄派這一邊助力,值得出力扶持。

回陽洞天之中,司馬權閉目而坐,侵奪了吳汝揚神魂後,他得了一些不甚重要得零碎識念,若不理順,卻易影響他日後修行。

大約五日之後。他退出定坐,化陰風飛起,往洞天一處邊角飛去,落在一座不甚起眼的山峰之上。

此間有一座修葺精麗的廬舍,入內轉了一圈,出來時,手中卻是拿了一枚雕琢精緻的符牌。

此是吳汝揚所煉,若非是洞天之主,唯有拿了此物。纔可出入洞天,本是這老道爲自家弟子門人所留。

要是司馬權未曾得了,那麼出去之後,也就難再回來。

只是他眼中並無多少興奮之色,雖是佔了此地,但總覺得十分雞肋,此處是玄門洞天所闢,內中皆是清靈之氣,而他修持,最好是在滿布地陰濁氣之所在。

這方天地倒也不是不能改換。只是如此一來,卻是太過耗費法力,便是成了。還需時時維繫,與其如此,那還不如多祭煉一些六陰魔蟲出來。

更何況,要維持洞天亦需耗費功行,他也不願意在這裡投入多少心力。

起手掐指拿訣,運功轉法,感應得洲中分身,他就要自裡遁了出去。可僅僅只幾個呼吸之後,卻是動作一頓,冷笑道:“倒把你等忘了。”

吳汝揚此來鬥法,攜有有“望氣”、“落陷”、“渡空”三圈,因與陶真宏等人對鬥之時,因他佔據上風,故這三件真寶到了最後也未用出。

此前吳汝揚神魂被侵佔之後,這三件寶物卻是與七八件法器一道。在司馬權法力鎮壓之下蟄伏不動,因太過順利,他差點將之拋諸腦後,此刻卻是想到,這畢竟是三件真寶。又豈是一點小術可以制服的?其當是假意乖順,實則在暗中等待機會。

他此刻一旦出去。這些真寶也必是跟着脫走,那麼是吳汝揚爲他所殺的真相定會敗露,玉霄派必會千方百計來追殺於他,這明明是可以避開之事,他自然不願再招惹麻煩。

眼下這句話一說,三道光亮一閃,自他身上飛了出來,就要往遠處遁走。

他哪會容許其等走脫,袍袖一舞,四下黑煙騰起,便就裹住。看着這三圈在裡掙扎不停,他冷笑一聲,伸手一拿,就一隻只抓了回來,並冷聲道:“你等最好老實一些,否則我以魔毒污穢寶胎,也非是什麼難事。”

三圈聞這話,果然一靜,不再動作。

司馬權知這些玄門法寶不可能爲自家這魔頭出力,是以也未作指望,只要不來添亂,也可容得其存活下去,但要離開,那是休想了。

將之一一封鎮之後,他再度拿動法訣,過得許久,身形驟然不見,再出現時,面前卻是一片茫茫大海。

遠處有一道黑影疾快飛至,卻是那分身過來,便任由其落入自家身軀之後。

往四周探看了一番,卻發現此回是落在了西海之上,心下忖道:“不如就把洞天出入門戶放在此處,我不去攝取靈機,想玉霄便是察知,也只能感應大略方位,不知具體在何處。這不過洞天無人支撐,也就存個數百載,與其任由它荒廢了,我倒是可以把一些中意弟子喚入其間修行。”

轉念過後,他索性在此坐定下來,運功一月,將出入門戶立在了此處,界關乍開即閉,並未泄得多少靈機出來。

他滿意看了幾眼之後,就卷一陣陰風,很快回到了西南地底。

方至宮鼎之中,他便交代道:“去把方心岸喚來。”

未有多久,方心岸來至他面前,經歷了師門之變,又在外間修煉了這許多年,他心性比往日已是沉穩了許多,他依足禮數,跪下一拜,道:“弟子見過老師。”

司馬權看他功行,比上回所見又精進不少,這麼一比,他收入門中的弟子卻是無一人能比得上,更是認爲自家擇選未錯,便道:“你修習的乃是玄門功法,我這靈穴之中,多是濁氣,雖你也可修習,不過時日過久,難免有陰魔侵蝕,對你十分不利。”

方心岸忙道:“弟子本是南華棄徒,能得老師收留,已是幸事,又安敢奢求其他?”

司馬權道:“你也莫怕,我非是來試探你,我此次得了一處玄門洞天,可送你入內修行,故來問你一句,可願意去否?”

方心岸聞得司馬權居然肯他送入一處洞天修行。頓時大喜不已,連連叩首拜謝。

司馬權嘿然一笑,道:“你先莫要謝我,我要與你說個清楚,這處洞天乃是我從玉霄派手中奪來,爲此還取了他一個洞天真人性命,那處地界隨時可能被此輩發現,你知道了這些,還敢去否?”

方心岸心下一顫。隨即咬牙道:“弟子願意。”

他天資不差,但離了山門後,唯一欠缺得卻是修行洞府,因此功行長進實則是受了拖累的,想到那些資質遠不如自家之人日後一個個會勝過他去,便就難以忍受,哪怕此次危機重重,他也不願放棄。

然而拜下之後,卻久久不得上面迴音,他也是聰明。轉了轉念,立刻擡頭,道:“弟子在此立誓。若是有玉霄派修士找上門來,絕不敢透漏半點老師之事。”

司馬權深深看了他一眼,道:“望你記得此言。”

他卻並未將那入得洞天的牌符賜下,只是指點了那處門戶所在,便就命其退下。

方心岸自知道那洞天所在之後,卻是一刻也不願在此多待了,回去稍作整理之後,就自那地底出來。吸了一口氣,就起了煙煞,往西海之上遁走。

時光流轉,二十年一晃而過。

東華洲中,這些年中間卻有數樁事發生,玉霄派吳豐谷成得洞天,承繼回陽峰主一職。

驪山派則因得溟滄派修士之助,掌門沈梓心卻是已是將內患平定下來。雖還有些許西河餘孽未除,但已無礙大局。傳聞其已然將門中之事暫且交由一衆同門打理,自己則是閉關安坐,以期下來能一窺洞天。

魔宗各派地底靈穴之中,六陰魔蟲又一次如潮涌出。這足以證明天魔司馬權已然恢復法力,似要捲土重來。不過這一次,其等卻未再容忍,四處查探這頭天魔下落,只是司馬權隱藏得頗是隱秘,但有什麼事,也是遣了分身去做,是以至今還未曾尋得他下落。

至於溟滄派這處,渡真殿偏殿殿主寧衝玄,數年前有氣機外映,感得功行已至最後關口,便是回得玄澤海界之中參悟功行,至今閉關未出。

昭幽天池,潭下深處,一座常年少有人至的洞府忽然震動起來,宏聲大響在響徹四方。

元景清頂上一道清氣懸空,一路衝至百丈高的洞頂之上,而後氣機開散,卻是自裡現出一尊元嬰來,周身有千數細長道氣流旋轉飛動,發出咻咻之音。

他閉目而坐,縱不去用心感應,但隨那清流衝馳之間,卻仍能感受到四周種種氣機變化。

這一刻,隨他踏入元嬰境中,對感神經的領悟也是更深了一層。

默默體悟良久之後,他將氣息收住,再把元嬰收回體內,隨後站了起來,推門而出。

這時他神情微動,往洞府前水幕之中望去,汪采薇自流水波盪之中踏了出來,上下看他一眼,眸光一亮,笑道:“恭喜師弟了。”

元景清打個稽首,道:“僥倖功成,與衆位師兄師姐相比,卻還少得磨礪。”

汪采薇笑道:“雛鷹初鳴,翅翼未振已聞驚空之聲,師弟不必自謙,依你資質,若修習門中五功,不定成就元嬰之日還能早些,就天資而言,除了大師姐,六師弟,恐怕無人與你相比。”

元景清搖頭道:“恩師賜我道書之上曾留有一語,‘雖登高嶽上,仰首還是山’,小弟常引爲誡言。”

汪采薇不覺點首,忖道:“這位師弟能持本心,不爲外物所擾,不爲哀喜所動,卻是一個修道種子。”

元景清這時一揖,道:“師姐,小弟初來此地後,因自覺功行低微,無顏去見恩師,而今成得元嬰,欲去拜見,不知該如何上那浮游天宮?”

他先前只是在昭幽天池玉璧之前拜過張衍,並未能見得真顏,此刻築成元嬰,便是放在溟滄派門中,也可領長老一職,於情於理,做弟子的皆當親自前去拜見。

汪采薇言道:“此也是應該。”

如今此輩弟子皆成元嬰,她也是頗覺欣慰,自香囊中拿了一張法符出來,道:“浮游天宮在我溟滄派靈穴正位之上,常年圍繞靈眼而動,外間有罡風來去,往來需有法符護身,師弟你拿此符,可送你前往渡真殿前。”

元景清接了過來,道一聲謝,說了兩句話後,汪采薇便就離去,他回得洞府稍作整理,換了一件衣袍,就出得昭幽天池,行去龍淵大澤,四周巡弋弟子見他身攜門中通行符令,又是元嬰修士,俱都退讓一邊。

入得山門後,他先是看了一眼面前無邊無際的大澤雄水,就乘起罡風,往上遁走,

不久之後,見得一座龐大宮闕在雲中若隱若現,此時已覺罡風越來越大,便把法符展開,霎時一道光亮裹住全身,轟隆一聲,穿去重雲之中。

他只覺眼前一花,已是落在了一處石壇之上,前方是一條斜上坡道,他一理袍服,步行上去。

到了上方,他往四周一瞧,見有十餘道人在兩處石蓮臺之上端坐修持,個個身上法力都浩大渾厚,看不出何等境界,只感覺其中隨意一人站了出來,皆可輕鬆將他拿下。

他心下一驚,忖道:“莫非此間之人,俱是煉就元嬰法身之人?”

他也知門中大師姐劉雁依、田坤二人功行最高,已至元嬰三重境中,就在這渡真殿中修行,可一次見得十餘個如此修爲之人在此,心下難免震動。

這時上方一個皓首老道往他這處看來,言道:“渡真殿山門重地,不經傳喚,不得擅入,下面是何人到此?”

元景清打個稽首,道:“玄元洞天門下元景清,欲來殿中拜見師長。”

這老道一聽,神情立時和緩下來,問道:“你可是劉真人門下麼?”

元景清方要答話,一名長鬚及雄的道人走了過來,笑道:“顧真人,此是我那小師弟。”

老道一怔,道:“原來殿主弟子。”他不敢託大,立時站了起來,衝元景清打個稽首,言道:“元道友有禮。”

不單是他,身後十餘個道人也是一個個站了起來,與他客氣見禮,

元景清一個個回禮,最後又對傅抱星一禮,道:“見過師兄。”

傅抱星笑道:“我方纔收得汪師姐書信,知師弟想是來拜見恩師的,爲兄正巧有一些功行之上的疑難要請教恩師,你便隨我一同入內吧。”

……

……

第四十三章 執拿元氣掌諸界第八十二章 西明靈花可尋鯨第二百二十五章 合同諸世問入靈光第二十八章 青石照壁 正源劍經第三百五十二章 入塵百世歸山門第兩百五十一章 血渡混境皆困頓第四十七章 法合一界同運力第五十章 山陽改陰濁 地淵換靈主第一百八十一章 開宮掃魔焰 界中再言戰第六十九章 赤火焚天盡還塵第兩百一十六章 陰陽柱上顯氣數第二百九十四章 只取道心渡機緣第三百九十一章 兩界興戰動前因第一百五十八章 蝠王廟拜師第七十一章 昔年遺寶未全功第兩百九十九章 虛元玄空奪乾坤第一百三十章 爲挽門聲甘啓爭第一百一十九章 另起奉祭亂天機第三百七十六章 遁落去迴轉諸天第一百五十三章 掃蕩濁霧收靈精第四十八章 清羽門第二百七十四章 盪開阻劫動氣神第三百二十六章 贈人明珠沐華光第十五章 金劍傳書 碭域水國第九十八章 輕許侯位攬廷柱第六十三章 障思執迷惑靈臺第一百八十七章 意轉自然合天道第七十五章 百鍊鎖心柱 萬鈞定化功第兩百四十六章 過往呼名今日落第一章 元機綻發宣靈華 天地齊奏清玄聲第三十章 重浪高疊 飛劍誰屬第一百九十七章 龍蜈劍第一章 拜山北辰第三百三十二章 寶吞無量清心杯第兩百二十九章 乘光動氣擊星流第九十八章 身化神出見心傳第五十一章 鬼蜮凶地人心異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失本來道皆同第六十五章 蓋陣守中待敵來第二十章 衝玄臨門 妖蛇指路(上)第兩百一十五章 守青洞中藏龍心第兩百九十四章 諸因終聚見大爭第兩百三十八章 借來他力化己用第十八章 七絕吞陰陣第兩百六十二章 玄澤海界 金閣觀法第兩百零四章 流光一點解神形第三百零六章 竹牌爪痕驚上候第一百零六章 真人遺寶 赤砂雷珠第一百三十六章 西河前流水 吞丹敞心盤第三百二十六章 寶靈雙神鎖陰陽第兩百四十八章 回源溯初生死輪第一百零九章 行渡元海入鈞塵第十六章 寄情高穹斷前塵第三百三十六章 洗氣衝神布須意第二百三十一章 唯消異靈撫諸世第六十九章 劫滿九轉功 萬壑顯崢嶸第八十六章孤勺一平動玄靈第一百三十二章 神梭退魔得外藥第兩百五十四章 取歸天力問混關第二百零二章 靈陰入化侵神意第四十四章 前人算法留勝旌第一百五十三章 天宮乘風好借力第一百九十六章 再收性靈得功滿第七十四章 求丹煉法 虛身假影第一百七十五章 雙靈三法造生機第兩百九十一章 玄遊宮第三百零六章 蕩盡濁浪乾宇清第七十四章 神通已非昔日名第五十九章 轉盡緣法鴻冥渺第五十一章 鬼蜮凶地人心異第一百二十六章 虛中無寂動有時第六十八章 虛空落星隻手擒第二百三十八章 視己審身補法全第兩百五十七章 懼天傾覆生叛心第兩百三十八章 金枝落花山 三派立故約第一百九十八章 碧玉如意定劍光 指上神雷震四方第六十二章 霹靂一聲驚雷起,彩波映霞仙府出第一百五十八章 平波之下藏隱鋒第一百七十二章 鑄劍藏靈待磨鋒第一百三十一章 砂天洞中見陰靈第兩百四十三章 地氣顯發天下動第兩百九十五章 噓呵天地氣 一氣力定乾坤第五十九章 玄梭建功 師徒復振第四十五章 三方彙集 再遇琴楠第六十七章 獨戰羣雄第兩百五十八章 爐中藏洞天第二百三十八章 視己審身補法全第兩百四十八章 掃盡妖氛正人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妖魔入世玄門驚第一百三十六章 指命微策演玄文第五十章 陽烈甲辰血毒食第兩百五十二章 棲霞火裳 縱地彌塵第三十三章 以氣鑑法難還避第三百六十章 邪穢不淨毒侵神第三百四十八章 星石三載 前路有阻第一百八十四章 氣定長空爭天機第一百零九章 誅盡情心換天平第四十六章 再演神通 爭心復熾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靈脩得萬世功 睥睨諸法顯勝途第四十二章 一載四道 尋脈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