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託付百戰斬執念

牧守山隨意伸手一點,凝聚出一枚金光燦爛的符籙,就往前送來,道:“渡真殿主取去看了便是,以尊駕功行,我也無有什麼可以指點,只能靠你自家領悟了。”

張衍神意一動,一枚玉簡飛出,將這符籙收了,又收回衣袖之內,隨後道:“那便算我欠真人一個人情。”

牧守山看了過來,道:“我觀渡真殿主,似乎亟待提升實力?”

張衍微笑道:“真人不必試探,真人若是心中放下了,自然可得答案。”

牧守山沉默一下,隨後道:“此非是我想棄便棄的,眼下看來,還差許多。”

張衍奇道:“真人之意是?”

牧守山沉吟一下,才道:“我二人本是同出一源,如我是那正念,他便是陰思,從陳老祖所留遺冊來看,這並非不可化解,我這數百年中一直在設法剋制,然則效用極小,越是想要將他制住,越是可能反過來助長於他,故我後來只能取諸平衡之道。然方纔渡真殿主敗他一次,執念遭挫,現下比我卻是稍有不及了。”

張衍考慮一下,問道:“若我能再敗得真人一次,可否還能挫磨此念?”

牧守山道:“或許可成,只是再與渡真殿主相鬥,我若是不出盡全力,此法卻也無用,尊駕不妨容我多做一些準備,而後可再戰一場。”

張衍笑道:“好,能與真人這般對手常作切磋,卻是我之幸事。”

牧守山有造化潭在手,可以說不怕法力損耗,況且對方若得更多準備,相信戰力還不止侷限於此。

如此下去。恐怕每隔一段時日就可鬥上一場。但這正是他求之不得之事,可以說天下間大半洞天真人都無這等機緣。

不過他也知世上有許多玄妙法門或者法寶,可以令人入至幻境之中相搏,雖與真正鬥法有些差異,但同樣也可增長鬥戰之能。

牧守山繼續說道:“我只怕渡真殿殿主未必能次次敗我,只要我贏得一次,那執念恐又會故態復萌。”

說到這裡,他感嘆道:“便是當年,晏、李兩位師兄相互切磋。也是互有勝負,他們當年一戰,晏師兄只要稍有不慎,有可能敗北的就是他了,我那執念也未必敢出來,那麼山門如今局面,很可能就是另一番模樣了。”

張衍點頭,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同輩二人對鬥之時,戰局可謂瞬息萬變。任何意外都有可能發生,一二次還好,但若十次、二十次、甚或數十次。那便難說得很了。

只要雙方不是差距到天差地別,便是處在弱勢一方,在完全瞭解對方路數之後,若佈置得宜,也不是完全無有勝機。

只是他此次是爲印證自身,不是生死相鬥,所以還有許多殺招未使,更還有幾件真器不曾動用。不過這便無需多做解釋了。

他想了想,道:“既然這條路可行,那總是要試上一試的。”

牧守山一笑,道:“既然渡真殿主願意相助,那我豈會不識擡舉,便就照此施爲。”

張衍笑道:“真人需用什麼,可與我說。“

牧守山也不客氣,道了許多需用之物。又道:“只要湊齊了這些物事,我便可着手祭煉法器外藥,這差不多要三十至五十年時日,到時渡真殿主可再來比過。”

張衍與他道別之後,回至浮游天宮中。便去正殿面見秦掌門,將此行經過稟明。並道:“牧真人無需將那執念徹底消去,此也難以做到,但得弟子相助之後,或可暫且束縛住另一個自己,不使其再出來爲禍。”

秦掌門頜首道:“此事渡真殿主可以自決。”

他拂塵輕擺,一名童子捧着一物走上來,恭恭敬敬送到張衍面前,後者看去,卻見那是一本符冊,卻不知內中所載是爲何。

秦掌門道:“此是九城之中一班小兒名冊,共計百五十人,資質皆是上選,渡真殿主下回去往小寒界,可以交給牧師兄。”

張衍聽秦掌門這麼一說,立明其意,這是看牧守山門下無有一個傳人,故此送些名冊過去,供其擇選弟子,他收了下來,道:“弟子必會帶到。”

秦掌門不再說話。

張衍見此,便就起身告辭,出了大殿,就縱光回得玄澤海界,到了自家修持所在,在玉榻之上坐定,調息理氣,恢復法力。有大半時辰之後,出了定坐,將那一枚玉簡拿了出來,神意入內一轉,發現其中竟是一篇篇蝕文。

他不由忖道:“難怪牧真人說無法指點於我,這蝕文法訣,不同之人看去便會得出不同領悟,他今番所用,乃是其自身所得,便是肯傳授我,我也無法練得出來,唯有自家去詳加揣摩。”

按牧守山所言,這門“玄轉天羅璧”,連當年晏長生、李革章也未能成練成,後其被囚八百餘年,這才沉下心思練成,此法當是極難。怕是有大半功夫用在了推演蝕文上,不過他有殘玉在手,這對他來說倒非什麼難事。

他將案上一封書信拿起起來,卻是陶真人寄來,言稱此時李岫彌先一步南下,已在南崖洲周遭開始了佈置,但要見得成效,卻還需數十載。

他想了一想,功聚雙目往天中看去,卻見天中景物一變,顯出一片汪洋大海來,正是此刻風陵海上景象。可見得那處有一冥洞渦旋,四周微弱靈機皆是往此處聚去,猜測應是那是吳汝揚所在之地,只是細觀之下,發現其氣機衰敗,無時無刻不在減弱之中,照這麼下去,至四五十載,就會徹底崩塌。

他忖道:“吳汝揚果然壽數將盡,玉霄派底蘊深厚,若少得一位洞天真人,必不會設法再助得一人成就,這位吳真人如此賣力,那麼此次人選。很可能是他吳氏中人了。”

他目光一轉,又往南崖洲外側看去,卻是未曾見得李岫彌氣機所在,顯是其隱藏的極好。

不過看了這一會兒下來後,他卻覺法力耗去不少,不亞與人小戰一場,稍稍一思,便不再多觀,將目光收了回來。而後心意一動,身上雷光繞轉,只瞬息之間,整個人便消失不見。

同一時刻,風陵海上,吳汝揚猛然睜眼,驚疑不定地看着上方。

就在方纔,他心中卻是升起一股莫名警兆,似是什麼人在窺望自家一般,卻是令他心驚無比。

他修道三千載,很是明白,能做到這一點之人。那法力必然遠遠勝過自己,這等人物,世上卻也無有多少。

半晌之後,他目中精芒退去,重又陷入沉寂之中。

若在以往,他孤身一人在外,絕不敢小視此事,必要設法遮掩氣機。或佈置禁陣,以防自家遭得什麼暗算,可現下他已是活不過多久了,自是不願再多此一舉,平白耗損法力。

他往那前方水池之中望去,自上次出去一回之後,最近一段時日海上就再無什麼大動靜。

陶真宏等三人若不是被他驚退,那麼就有可能是找到辦法避開了細袖銀魚的查探。不過對於此事,他已是有了一個打算。

這時聽法壇之下有聲響道:“師祖,門中有書信送至。”

吳汝揚道:“拿了上來。”

過得片刻,一名小童捧着一封書信上來,恭恭敬敬擺在他身前法案之上。再躬身一揖,就小心退了下去。

吳汝揚目光往下一投。那書信便自飛起,在面前展了開來,他看過一眼後,露出欣慰之色,道:“豐谷不負我望,看來再有數十載就可成就了,到得那時,這南海之事,我當設法來個了斷。”

他收回神意,任由那書信跌落在案上,隨後拿出一枚丹藥來,服食入腹,隨後雙目一閉,重又入得寂坐之中。

玄元幽寰大衍洞天之內,張衍身影自虛空之中顯出,此地望去仍是白茫茫一片。

距離上次到此已是過去六載,這裡景象未有任何變化,他能感覺到外間靈機仍在源源不斷往裡涌入進來,這個過程並不激烈,但卻是持續不斷。

忽然,此間氣象爲之一變。面前雲霧緩緩散開,竟是露出一片萬頃碧波,海上三有座仙山,霧氣氤氳,雲光若錦,可見山中有無數奇花異草,靈株仙樹。

一道虹橋倏忽飛至,到了腳下,似來接引一般。他笑了一笑,踏步上去,光華只是一閃,眨眼便到了仙山之上。

山河童子站在前方,恭敬一揖,道:“見過老爺。”

張衍點頭道:“看來你已是鎮定住此方靈機了,不過此回只我一人到來,無需招待外客,這些幻化景物就散了吧,免得耗費靈機。”

山河童子道了聲是,只是須臾功夫,此間所有海水仙山,俱是一齊消失不見。

張衍令他退下之後,便在虛氣之中盤膝坐下,將心神沉入殘玉之中,慢慢推演起那一段蝕文法訣來。

日月如流,時光匆匆,轉眼又是三十年過去。

吳汝揚自坐定之中醒來,與數十年前相比,他更顯蒼老,齒脫髮落,形容枯槁,身上肌皮只薄薄一層,仿似其中精血俱已空了。

這是他肉身壽數已將至盡頭,又不願浪費法力維繫,故才變得如此。

他喚道:“來人,門中可有書信?”

聽得他喚,一名中年侍從跑了上來,手中拖着一隻信匣,躬身道:“師祖,這些年中收得書信皆在此地。”

吳汝揚看他一眼,拋了一隻玉瓶予他,道:“你也算是忠謹,此丹可保你壽過百歲,筋骨強健,無病無痛。”

中年侍從露出一絲喜色,跪下叩了一頭,就緊緊捂住玉瓶,倒退着下了法壇。

吳汝揚拿起書信,這些許多是派遣出去門下弟子傳報,有些卻是自族門之中是送來,後者所述,多爲吳豐谷修爲進境,最後一封書信甚至言及其成就之日已是不遠。

當年他與門中曾有過約定,自家故去之後,可由吳豐谷接替己位,

但反過來言,他若不去,則其就難以真正成就。

шшш ●ttκǎ n ●¢○

他不由長嘆了一聲,忖道:“看來已是到了時候了。”

只是他也不甘願死得這麼無聲無息,因而在閉關之前,一直在籌謀一事,便是徹底平定南海。

但只要陶真宏三人不除,此事始終是無法解決的,但也不是全然無有辦法。

北冥妖部之所以能牽制溟滄派數千載,那是因爲其後有元君宮爲憑,短時內不懼圍攻,加之又在北冥洲上,溟滄派沒有絕對把握,或者玉崖這般鎮定洲陸的至寶,拿其是無有辦法的。

但陶真宏卻是三人不同,其等沒有此等依託,只能躲去他處,他這些年暗中設法查探下來,已能確定,其等俱是躲在東海上一處小界之中。

故他決定遮去氣機,掩藏行蹤,暗中殺上門去,若能一戰將三人重創或是殺死,那麼也算爲山門除得一個大患,吳豐谷繼替上來也會更是穩妥。

他面無表情起得身來,收拾一番,將法案上需用之物皆是收入袖囊之中,而後拿一個法訣,就化一道淡淡煙氣,直往北方行去。

此時風陵海外一萬里,海底深處一洞窟之內,李岫彌此刻正潛身在內。

先前發覺是“細袖銀魚”這等物事導致自家行蹤被泄後,他便捉了許多回去,三人詳研下來,發現此魚擅長追逐靈機,並以此爲食,是以無論哪處地脈靈機變動,其便會趕去,只要數目一多,便會引得風陵海注意。

針對此點,陶真人祭煉了一百餘張聚靈陣盤,埋在了佈陣之地,但有靈機外泄,便被引去,雖會把少數銀魚引來,但卻不至於成羣結隊而來。

李岫彌本來還想着玉霄派當會有反手製約,但是未想,這數十年來,竟是毫無動靜。

但他仍不敢有任何放鬆,時時刻刻在防備吳汝揚,要知這人可不同於玉霄派其他洞天真人,可是當真會跑出來動手的。

然而就在方纔,他卻忽然察覺不到對方氣機了,不覺大驚,唯恐是自家行蹤被發現了,忙是退避,一連出去兩萬餘里,卻不見任何異動,不覺奇怪,暗道:“怪了,這老道行事向來張揚,從不遮掩,今次如此,莫非是壽數盡了不成?”

但隨即他又搖了搖頭,洞天真人身亡,有清氣散揚,其又不是在山門之內,不會這般無聲無息,那其究竟爲何如此做呢?想到此處,他心中不覺涌起一陣不安來。

……

……

第一百六十六章 攪雲翻海鬥兇猿第一百六十五章 正宗豈由言語定第兩百四十二章 八煉子母陣第一百七十六章 遙空萬里論神通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鯤入界驚鈞塵第一百一十九章 魔意難測 退守內殿第四章 獨向天樓探真由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負道行亦是爭第七十九章 殺機迷心 魔咒後手第六十章 唯留一線渡天機第一百五十五章 可發此戰落鈞塵第一百七十七章 今使天地立定序第八十七章 參神觀法駐世形第二百六十八章 法從正流同此心第三百三十章 指劃之間平危局第二十六章 迷塵殊界覓存關第一百二十三章 北指仙羅圖真寶第一章 壓海平潮正神屋第一百章 皆飲魔心不自知第八十二章 兇橫絕倫阻旗門(下)第二十五章 由來長袖舉精火第三百一十二章 九幽大悲風第九章 宿星約戰第兩百二十三章 龍鯉弄法 壁礁宮城第八十六章 捨去前法循己道第二十七章 以身爲餌誘妖王第一百四十五章 金珠動威亂乾坤第三百四十四章 黃泉詭變 水土遁行第三百一十四章 皆縱心神奪法緣第三百九十九章 禁關白魚種露蓮第四十七章 後浪推前浪,波濤翻涌急第兩百七十九章 天成百轉石 三十六崆嶽第二十一章 北海妖部第三百七十五章 萬心溯流淨世焰第三百七十九章 欲渡玄法先磨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心界境中幻意生第一百五十章 法由我用自神通第一百一十五章 攝雷金盤第兩百五十七章 西伐北征同舉力第三十章 願起此身破重劫第七十五章 天宮定勝負 一符驅天魔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靈當空諸世敵第四十章 氣聚一劍展神芒第五十三章 原爲一脈錦繡枝第四十四章 攜手合力御界關第一百九十七章 爲見日月動風雨第三章 金蟾推磨第四章 昭幽寒水深千里 小壺鏡中有天地第一百三十七章 妖魔入世玄門驚第二十七章 江上激鬥 納氣元符第六十六章 眠星飛峰似曾識第一百八十三章 千羽可落劍華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諸空偉力撞天機第八十二章 還梭明心 黑玉魔尺第四十九章 三上真宮 琳琅相召第三百九十三章 過去磨礪一慧生第十一章 當去山外拾遺珠第二十五章 化得天水鎮塵寰第五十章 緣落周天本無定第四十六章 推開渾陰幻爲真第兩百九十六章 唯修善功方可行第兩百七十一章 碎玉載有前人蹤第五十七章 屍煙旗幡 氣貫長虹第五十八章 一十九峰闖陣關第四十四章 渦劫潮發顯雲兆第三百三十九章 雙生同根畏無量第三百九十七章 馭主布須合天意第三十二章 暗施奇計斬玄光(上)第一百五十章 一路天筏可作塵第五十六章 北冥劍取真龍脊第一百五十二章 靈池洗身壯元真第一百七十四章 承舉一力壓諸天第三十九章 身藏百寶不懼敵第六十章 真魔入世卷 塵劫第一百二十章 一柱神秀連天地第四十五章 道從明心奉元石第二百九十六章 起自微身亦奮爭第兩百二十章 金聲復起翼再展第兩百二十五章 須臾興變指劃中第兩百四十二章 人心定化非天意第兩百一十六章 重鎮至寶歸天陸第五十八章 前塵因果論往昔第七十四章 神通已非昔日名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去天星覓生靈第兩百零五章 再臨鈞塵觀紫氣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法截氣化劍衣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諸部再興北征第三十五章 蟬宮梅紅殷如血第七十二章 真形逍遙 局勢再變第兩百九十六章 天意未勝人定算第四十章 幡成贈禮 火宮賜法第九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十七章 汪廣元第三百零八章 陰煞白骨兵第十九章 密計難擋人心易 終究正流在上游第兩三十九章 缺劫陣第兩四十章 雲霄劍氣 陰神幻象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見鳳宮立界門第三百三十章 祭化玄梭 劫水真魔第六十六章 眠星飛峰似曾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