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七大派齊至朝歌城

bookmark

沒多久,東面忽然多出一道陰影,遮住了投向西方的晨光。

那道陰影極其黑暗,卻沒有什麼邪惡的感覺,反而給人一種堂堂正正的感覺。

因爲擋住晨光的事物是一方硯臺。

硯臺用來承墨,墨用來寫字,字裡有道義,有道理,自然堂堂正正。

這方硯臺便是一茅齋鎮派四寶裡的龍尾硯。

隨寶硯而至的自然便是一茅齋主布秋霄。

中州派同一茅齋與朝廷關係最爲密切,與朝歌城也是最近,所以兩位掌門來的最快。

按道理來說,朝歌城出了這樣的大事,他們應該直接落在太常寺,不知爲何卻停在了高處的虛境裡。

不是擔心驚擾世人,而是因爲朝歌城的大陣並沒有開放。

——不知道是清天司忘了這件事情,還是有什麼隱情。

對中州掌門真人與手持寶硯的布秋霄來說,想要破掉朝歌城大陣只是揮手間的事情,但他們不會這樣做——這是對朝廷與神皇的尊重,對梅會制度的尊重,對當年首創梅會的師長們的尊重,自然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當然這也是因爲朝歌城裡的地震已然停止。

中州掌門接受到蒼龍的神識,知道局勢還在控制之中,纔會與布秋霄俯瞰大地,注視着太常寺的動靜。

如果鎮魔獄再出變故,蒼龍真的面臨危險,他們自然不會再顧忌什麼,直接祭出最厲害的手段轟殺冥皇。

今日鎮魔獄裡弄出如此大的動靜,這些朝天大陸最頂尖的人物自然已經算出了原因。

皇城裡。

鹿國公被接連發生的事情震撼的心神不守,撐着有些發軟的雙腿來到神皇面前,顫聲問道:“難道是那位?”

他打理太常寺多年,對鎮魔獄非常熟悉,也已經隱約猜到蒼龍爲何現世,又如此悽慘地重新回到地底。

神皇看着太常寺方向,神情平靜,沒有說話。

鹿國公震驚想着,難道井九仙師潛入鎮魔獄三年時間,便是想救那位出來?

不然爲何他剛剛逃離鎮魔獄,那位便緊接着出手?不然爲何陛下如此淡定?

井九是青山弟子,爲何會做這樣的事情?

神皇還是沒有說話,只是示意胡貴妃回到自己的殿裡。

鹿國公低聲說道:“朝歌城大陣忘了解除,對談真人與布齋主有些不敬,要不要……”

清天司指揮司張遺愛乃是中州派強者,怎麼可能忘了解除大陣,把自家掌門攔在外面?

所謂忘了解除,當然另有隱情。

鹿國公猜到些許,有些不安,纔會小心翼翼建言,看陛下是否需要這步臺階。

神皇沒有走下臺階的意思,說道:“等。”

直到現在,他都沒有看天空一眼。

無論是西方的那抹光還是東方的那抹墨。

鹿國公明白了陛下的意思,更加緊張。

他是朝廷裡的清貴國公,更是衆所周知的陛下身前紅人,在朝廷裡的地位極高。

但被朝歌城大陣擋在外面的那二位是什麼人?

談真人是無可爭議的正道玄門領袖,公認的大陸最強者之一。布齋主境界稍遜一籌,但他帶領的一茅齋書生深受萬民愛戴,百官敬畏,更是皇朝大軍的根基,說一句國之柱石毫不爲過。

從某些意義上來說,天空裡的這兩個人與神皇的身份地位差相彷彿。

春風不暖,鹿國公卻開始冒汗,官服後背很快便被打溼。

時間流走。

鹿國公終於放鬆下來。

天空裡的朝霞變得更紅,不是因爲太陽的緣故,而是因爲一朵紅雲自墨丘而至,那是禪子蓮駕。

朝歌城大陣解除了。

那抹亮光還停留在西方的天空裡。

中州派談真人便如傳聞裡那樣,道心穩如磐石。

晨光驟盛,東方天空裡的黑影消失。

一茅齋主布秋霄落在太常寺廢墟里,收起龍尾硯,舉手示意衆人不必多禮,

他向鎮魔獄所在的深洞裡看了一眼,嘴角微翹,露出一抹笑意。

談真人與禪子齊至,就算冥皇出來也不用在意。

但他的笑容不是因此而發,而是因爲朝歌城的反應讓他覺得有趣。

景氏皇族果然還是與果成寺最爲親厚。

忽然,一道驚天劍意自南方而來。

天空裡的薄雲自然分開,然後重新凝聚,輕柔至極地承住那道劍意。

劍意驚天,卻沒有什麼凌厲的感覺,溫和而中正,甚至讓人覺得很是舒服。

青山掌門柳真人也到了。

鹿國公注意到,神皇挑了挑眉。

做爲天子近臣,他很清楚陛下每個小動作隱藏的意思。

挑眉不是得意,而是真正的放鬆。

……

……

胡貴妃小心翼翼地捧着朱雀玉卵回到殿裡。

她很是緊張,不知道該把這個東西放在哪裡,準備問人卻發現殿裡已經亂成一團。

原來有幾個宮女被龍神現世嚇得昏了過去,這時候正在被救治。

“沒用的東西!”

胡貴妃啐了一口,向裡面走去,心想也不知道兒子有沒有被嚇到。

走到窗邊,她才發現自己的兒子非但沒有被嚇到,反而有些興奮,正指着天空裡的那些異象,與顧清說着什麼。

看到這幕畫面,她很是吃驚,心想果然是自己懷了好些年才生下來的種,居然也是個傻大膽。

“那抹亮光便是中州派的掌門真人,他這時候在虛境裡,按道理來說看不到,我們能看到是因爲他想讓我們看到,避免誤會。中州派乃是正道領袖之一,比我們青山宗差不了太多,而且很多朝廷官員都是出身中州,所以在民間聲名很響亮。剛纔從天空裡落下的那位是一茅齋主,一茅齋我前些天與你說過,可以信任。”

“先生,中州派與一茅齋是一夥的嗎?”

“可以這樣理解。”

“那還有誰是他們一夥的?”

“崑崙派。”

“崑崙掌門今天也來了嗎?”

“天池離朝歌城太遠,崑崙掌門境界稍遜一籌,鎮派神獸寒號鳥不耐長途飛行,所以來得會晚些,也許趕不到。”

“這麼弱啊……”

“這一百年來崑崙派聲勢漸弱,在很多人眼裡,已經快要成爲中州派的附庸,但崑崙派畢竟是七大宗派之一,底蘊深厚,誰知道日後如何。”

“先生,那誰和我們青山宗是一邊的?”

“無恩門。當年無恩門曾經與冥部妖人死戰數場,最終在萬壽山鎮住了那道深淵岔道,因爲此事,修道界一直對他們頗爲敬重。”

“這才五個,那還有兩家是誰?”

顧清與景堯皇子站在窗前,對着天空說着這些事情。

不知道小皇子能不能完全聽懂這些,但他聽得很是認真,頗感興趣。

第五十九章鎮魔獄裡走了一隻鬼第四十三章世內世外美如畫第三十六章該孤寂的,在哪裡都孤寂第四十二章吾願青山第九峰第九十四章我本遊野中人第十一章回青山便是戰第一百零七章你來就你來第一百一十七章一屋暗燈,照不穿我身(上)第七十一章遁去的一第四十六章誰於水面張青蓋第一百零五章不虛此行第一百一十九章都走第六十七章你是我的劍第九十二章趙臘月遇到的第一次暗殺第二十三章嘀!嘀!嘀!第六十七章你要不要來試試看?第九十八章那就今天吧第二十四章時隔三年又承劍第六十七章我的劍說給你聽第三十九章井九門下大師兄第十八章花前,星下,屍狗第三十九章鎮魔獄的蚊子第四十四章如何安度晚年?第四十四章撲扇第十三章吾於青山真無敵第二十三章承天不是劍第十三章我看你往哪兒走第一百一十九章夕陽無限好第二十七章取名不是尋常事第二十八章四大鎮守的來歷第四章坐而論道第一百一十六章柳絮第十四章吾峰不孤第一百二十一章天地生大物第二十二章井九的選擇第四章坐而論道第三十六章早有故事在上頭第八十五章高,真高第二十七章取名不是尋常事第一百二十二章看了一眼,萬里之遠第七章看見悲涼第五十六章一聲嘆息第一百五十三章鐵劍依然在第五十章海上日出第十七章井九的覺悟第三十六章說從前事第五十六章山中賊都是青山賊第七十九章道理我都懂第四十一章聖人無名第十八章人生如酒,總會有點澀第八十四章連三月的悔與怒第六十二章讓我給你解釋一下爲什麼你打不過我第九章一盤散沙第二十七章偷貓第二十八章銀杏大發第八十八章度盡棋劫起風波第一百四十三章知之爲不知第三十八章小小的太陽第三十章數字化生存第一百一十章不在天下,就在亭下第四十六章洞穿一切第十八章劍,生來就是要出鞘的第四十八章心有猛虎,細嗅茉莉第一百二十一章天地生大物第一百零七章你來就你來第四十章我與齋主兩心通第二十八章看看太陽第四章吃着火鍋,打着麻將……第五十二章閒筆第二十五章出井第八十六章偉大而痛苦的勝負第四十章整顆星球都在看着這裡第七十五章清心一問第十九章一部劍經四個字第一百三十四章要與天公試比高第八章消逝的妖丹第十二章太陽系是一座劍陣第五十七章賣刀者說第四十一章聖人無名第四十二章世間無我這般人第二十六章你來自哪顆星?第一百一十二章眉頭仍驟滿密雲第七章洛淮南的局第七十三章摸魚兒(下)第二十章一言不發便殺人第二十五章別攔路第六十一章斬開戰艦的神明第四十二章一聲驚雷,再來一聲第二十九章人是我殺的第十四章你走這邊,我走那邊第四十四章割裂的青峰第二十章彼此的想法第五十章這就是仙人第十九章我們的道理第十七章我在雲集鎮等你第十三章不見天日柳十歲第八十四章終有一記雷霆第七十九章你到底是誰?我們呢?第四十二章一聲驚雷,再來一聲第十二章鐵樹開花鏡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