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沉思者

bookmark

無彰境的標誌便是飛劍能夠隱於劍丸之中。

井九既然是無彰境,爲何連最基礎的事情也做不到?

顧寒與元曲聽都沒有聽過這種事情,更不要說想出辦法來解決。

洞府裡的空氣忽然安靜。

而且持續了一段時間。

井九醒過神來,說道:“當我沒說。”

顧寒與元曲對視一眼,有些尷尬。

趙臘月出了個主意。

“閉關吧。”

在她想來,景陽師叔祖當年能有那般驚人的境界修爲,全是因爲他經常在神末峰一閉關便是百餘載。

哪像現在…哪怕你還是絕世天才,但這些年怎能如此懶散,修行也非常不專心。

其實這是誤解。

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井九都不是很贊同修道界常見的閉關。

他之所以很少離開神末峰,對外號稱閉關百餘載,主要是不想見閒人,理閒事。

按照他的看法,除非修行到了某些最緊要的關頭不能被人打擾,才需要與世隔絕、專心破境。平時修行不過是靜修冥想、吸收天地靈氣、感悟天地至理,爲何一定要把自己關在洞裡那麼久?

聽完這話,趙臘月纔想起來井九不是普通修道者。

普通的修道者,包括她在內都時常需要閉關,除了破境的關鍵時刻,哪怕只是平時的修行,如果能夠擁有一個更加安靜、不被打擾的獨立空間,當然更有助於吸收天地靈氣以及道心洗煉。

井九不需要這樣做。

神末峰的人都知道,他便是躺在竹椅上也能修行。

哪怕很多時候,他的頭上還蹲着一隻貓、貓上還蹲着一隻蟬。

他似乎隨時隨地都可以進入道心通明的狀態。

趙臘月甚至有一種感覺,他可能一直處於這種狀態裡。

這真是令人敬畏的天賦。

“那爲什麼天光峰的卓如歲師兄要一直閉關?”

元曲好奇問道。

卓如歲是掌門真人的關門弟子,也是趙臘月與柳十歲之前天賦最高者,在青山弟子裡的地位很高。

哪怕這些年趙臘月已經成爲神末峰主,柳十歲做出了那麼多大事,依然沒能改變這一點。

原因說來簡單,就是因爲他一直在閉關。

很多弟子進入青山的第一天開始,便知道天光峰有位卓師兄在閉關。

直到很多年後,那位卓師兄還在閉關。

不要說那些弟子,就連趙臘月與井九他們都沒有見過卓如歲。

閉關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修道者有不少,但像卓如歲如此年輕的修道者,初入山門便閉關十幾年時間真是少見。

任何事情做到極致便會顯得很了不起,隨着閉關時間越來越長,卓如歲越發顯得神秘,令人矚目。

井九說道:“用人間官場的話來說,他這是養望。”

顧清明白了他的意思,微笑不語。

元曲懂養望的意思,卻不明白這與卓如歲閉關有什麼關係。

井九問道:“朝廷要徵召一位名士爲官,如果給的官職不符他心中想象,他會如何做?”

“自然是堅辭不受,這樣他的聲望就會更高,將來可能得到更多……”

元曲說道:“但我還是不明白,青山宗沒有官職,卓師兄要等什麼呢?”

“他等的是一個時刻,他能確認自己是青山年輕一代裡最強者的時刻。”

井九說道:“我甚至能夠想象得到那些畫面,過往十餘年裡,有幾次他破境成功,正在喜悅之時,忽然知道青山裡有個年輕同門比他更破境成功,震驚之餘只能鬱悶地重新回到洞府。”

顧清與元曲很自然地望向了趙臘月。

青山宗很多關於修行的紀錄都在神末峰,不是景陽真人就是趙臘月。

井九說的是後者。

趙臘月看着他說道:“無憑猜忖同門,未免刻薄。”

井九說道:“不是猜忖,掌門收他爲關門弟子,必然很喜歡他,而一個人最喜歡的便是最像自己的人。”

趙臘月說道:“我可沒覺得自己和你哪裡像。”

井九說道:“其實挺像的。”

趙臘月怔了怔,說道:“你今天話……好像有些多。”

“你要我閉關,那我便把今後一段時間的話都說了。”

井九看着她說道:“我閉關的時候,你莫要耽擱了修行,可不能讓他越了過去。”

趙臘月不耐煩說道:“你還是擔心你自己吧。”

她對井九很尊敬,只是在他人面前刻意表現的很淡然,但這時候真的忍不住了。

……

……

對修道者來說,閉關當然是大事。

他們沒見過井九閉關,只見過他躺在竹椅上,自然更是慎重。

趙臘月寫好劍書通知諸峰,然後把弗思劍插入石壁裡,啓動禁陣封住整座神末峰。

洞府石門緩緩關閉。

她對顧清與元曲說道:“他這一閉關說不得便是多少年,不用一直在這裡守着,先散,過幾日再來看過。”

崖間傳來數聲猿啼,峰頂已無人跡。

白貓從洞府裡緩緩踱了出來,眯着眼睛望了眼秋陽,神情說不出的愜意。

神末峰禁陣已開,它可以隨時出來曬太陽,真是歡喜,只是有些遺憾無法再去井九頭上蹲着。

地面生起一道輕煙,伴着清楚的摩擦聲,寒蟬跑了出來,小心翼翼地蹲在白貓的身邊。

……

……

神末峰有很多洞府無人使用。

井九就在峰頂深處隨便找了個洞府便走了進去。

洞府裡的設置很簡單,一張石牀,沒有蒲團,壁上淌落清泉,除此之外再無旁物。

他沒有像別的修道者閉關那樣或者結道印,或者佈陣法,直接走到石牀上坐下,顯得很隨便。

他盤膝坐着,身體微微前傾,右肘落在膝頭,右手託着下頜,開始沉思。

他一想便是十餘日。

在這個過程裡,他沒有起身一次,沒有飲一口泉水,就連姿式都沒有任何變化。

趙臘月等人確定他不怕打擾後,來看過兩次,完全不懂他在做什麼,只有一個感覺。

沉思中的井九,真的很像雙林寺那些著名壁畫裡的仙人,有一種莊嚴而神秘的美。

……

……

某日,井九睜開眼睛,看着擱在身邊的鐵劍,微微動念。

鐵劍飛起,來到他的身前。

按照青山宗或者是別家劍宗的修行法門,進入無彰境後,只要動念,飛劍便會與劍丸相合。

這個過程一般被稱爲收劍。

修道者收劍的方法則有很多種,有的會讓飛劍直接消失,有的會一口吞下飛劍。

還有些更偏門的收劍法,比如古劍派的長老更喜歡把劍丸運出體外,在空中迎回飛劍。

對無彰境的劍修來說,收劍是最簡單的事情。

偏偏井九做不到,無論如何催動劍識,鐵劍始終無法靠近他的身體。

如果仔細觀察,或者能夠發現鐵劍似乎有些敬畏,甚至可以說是恐懼。

第五十九章雲胡不喜第五十六章每一拳都要破碎虛空第三十八章搶親?第九十一章萬物一劍(上)第七十六章井九做事第二十三章嘀!嘀!嘀!第三十章我們一起修行吧第七十六章開放第二十九章再至朝歌城第十八章回到各自的位置第六十章觸動了傷心的魂第三十章天地爲爐第一百零七章雪泥鴻爪各西東第七章看見悲涼第七十二章思考嚴肅哲學問題的飛鳥第八十七章人間最苦是無識第三十五章羽化誰忍看,冰山誰來搬?第七章那就都死吧第一百四十三章知之爲不知第六十八章直接一劍切了第十章一人不得道第六十七章我也沒劍啊!第三十九章還君明珠第九十二章趙臘月遇到的第一次暗殺第六十五章 千里孤墳不淒涼第六章你們想死嗎?第一百四十五章果成寺的生活第六十八章那些人兒第四十一章閉上眼睛,天還是會黑第九十二章一根弦第八十六章受不得閒愁第四十四章一劍,好久不見第七十五章陛下走吧,不要回頭第十五章古井無波亦無情第九十四章那些果兒(下)第十二章神末峰的小東西們第八章垂簾偶爾聽政第七章第一堂課第二十章六年裡的故事第三十八章小小的太陽第八十二章讓我們忘了那片海第二十三章小白花第五十五章青山好強第四十六章豈爲一己之不遇乎第四十四章女祭司的繼承者第七十七章青山如棋盤第十六章親愛的,不要走進那條河第一章孩子氣第四十五章離開青山的流星雨第三十七章他是誰第四十七章故事結束之前第七十三章一聲簡單的嚶嚶第四十九章噫,南忘!第六十一章柳詞請劍第二十九章且看山道來一鬼第七十八章棋盤上有些灰第六十八章老夫聊發少年狂第七十八章棋盤上有些灰第十九章一部劍經四個字第九十八章那就今天吧第四十七章紅塵白雪,找你麻煩第五十九章鎮魔獄裡走了一隻鬼第七章第一堂課第十五章吾愛吾師第十二章如畫的少女第一百二十一章聰明不在當下第一百零三章我們都在井底第十五章終於到來的分別第三十章一朵奇葩入雲來第一百章井九說故事第七十四章明天來臨第六十七章我也沒劍啊!第五章拍賣會上的意外第七十章打的一手好算盤第二十八章看看太陽第八十二章天才也會犯蠢第一章可以觸碰,便可以毀滅第六十二章面向太陽的佛,不見星海的少年第六十一章劉阿大第一章 三千里禁第六十章似是故人來,又來殺人第四十八章原來你一直在這裡第三十一章劍行無彰第六十八章劍法自然第一百零四章原來這就是星星第三十四章溪石上的兩道身影第一百二十三章消失的高大身影第三十九章劍遊第四十三章你好像個電焊工啊第八十八章度盡棋劫起風波第三十八章那麼,就到這裡了第四十五章我怕來不及第一百三十三章神使現身第三十一章這樣和那樣的人第四十章我與齋主兩心通第三十一章一壺茶水窮意思第五十三章山川河流,宇宙萬物,還有你們第七十九章棋枰上的那把火第五十六章雲臺的真面容第七十三章離開然後又回來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