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石油出口

冬天的時候,好幾個和大恆正在談武器採購的國家,都是不約而同的停下了談判,這是因爲如今各國開始大規模供應後裝線膛武器了,他們開始轉而找克魯爾王國等國家採購去了。

而且讓人很尷尬的是,克魯爾王國等強國供應的後裝線膛武器,性能不差甚至更好,價格也適中。

尤其是戰艦領域,克魯爾王國陸續服役了多艘裝備後裝艦炮的戰艦後,很多潛在的買家都直接去找克魯爾王國訂購戰艦去了。

克魯爾王國爲了爭奪戰艦訂單,也是很用心,甚至把自家剛裝備的兩百五十毫米三十二倍口徑爲代表的一系列先進艦炮都是拿出來擺在貨架上。

這款火炮,也是他們克魯爾王國目前除了處於保密狀態的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徑艦炮外,威力最大的一款艦炮了。

性能及其強悍,搭配了他們的特種鋼圓錐形穿甲彈,威力足以威脅當代的幾乎所有戰艦的主裝甲帶。

而且威力龐大的同時,這火炮的身管壽命還很不錯,經久耐用!

平心而論,這款火炮看似口徑不如大恆帝國目前主推的三百毫米二十五倍口徑艦炮,但是性能比這火炮其實還要強悍!

強悍的艦炮以及穿甲彈,再搭配他們優秀的船體設計能力,鋼面鐵甲,強壓通風的蒸汽機技術,這些加起來使得了克魯爾王國的戰艦設計製造能力,毫無疑問的穩居世界第一。

很多國家購買戰艦的時候,都是會首選找克魯爾王國訂購。

就連奧利薩帝國,都是跑到了克魯爾王國那邊,準備訂購主力戰艦呢。

面對這種情況,林子然也是有些無奈!

己方的工業技術實力不如人,不管是艦炮還是裝甲又或者是動力方面,都是比不上人家,這也是沒什麼好的辦法。

唯一的優勢也就是價格優勢了!

克魯爾王國的戰艦雖然好,但是採用諸多新技術的新型戰艦價格也貴啊,而很多國家可是沒這麼多錢的。

大恆帝國的戰艦雖然技術略微渣了點,但是勝在價格便宜啊!

爲此,皇帝林子然在乾聖二年結束之後,新年剛開始的時候,就是給了相關的負責人下了指示,武器貿易,尤其是戰艦的生意不能停下來,必須繼續尋找更多的訂單。

性能拼不過,就拼價格啊!

此外也可以適當的利用地緣政治。

可不是所有國家都能夠從克魯爾王國那邊買到新型戰艦的,比如奧爾王國這黃金國家,他們就算願意出大價錢也不可能從克魯爾王國手裡買到新型戰艦,人家克魯爾王國可是一心想要把他們給吞併掠奪黃金呢。

東海岸四國那邊,最近和克魯爾王國也是出現了矛盾,之前利用這個矛盾已經是拿下了兩艘戰艦的訂單,後續還可以繼續努力。

南大陸西海岸三國聯盟那邊,也可以努力努力。

至於其他國家,也可以儘快的爭取。

總之,不能主動放棄!

這一艘戰艦隨隨便便都是大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呢,主力艦的話都得幾百萬去了,隨便弄點軍艦的訂單,都能夠獲得幾百萬恆元的貿易收入,這對如今處於重建恢復民生階段的大恆帝國而言很重要。

自從去年採購了一大批的先進機械設備之後,帝國依舊沒停下采購先進設備的腳步,今年又是準備採購不少先進機械設備了。

採購設備是要錢的,爲了避免過大的貿易赤字,就需要擴大武器貿易賺取外匯了。

除了賺取外匯外,武器出口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讓三大武器公司爲代表的一系列國內重工企業,能夠藉機得到持續高速發展。

戰艦的訂單,養活的可不僅僅是造船廠裡的工人,還有艦炮、鋼鐵等一系列行業的工人呢,同時也能夠讓這些企業有足夠的資金來購入機械設備,進行技術升級。

乾聖三年的開頭,林子然通過連續召開了兩次會議,繼續強調了武器貿易的重要性,以繼續推動武器出口貿易。

不過武器出口貿易始終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貿易,看似附加值大,利潤大,短時間內指望一二還可以,但是想要長期依靠武器貿易賺取外匯就有些不太靠譜了。

畢竟軍艦這種東西,可不是消耗品,很多國家好幾年也才訂購幾艘主力艦而已,並且是非常的慎重,選了又選才會下訂單。

真說起來,大恆帝國去年簽訂了這麼多武器貿易的訂單,但是武器的總出口量遠遠沒有農畜產品的貿易量大。

而且農畜產品甚至都不需要費多大的力氣去推銷,糧食這東西可是硬通貨,強需求產品,一些缺乏糧食的國家可以不進口武器,但是不能不進口糧食。

這也是爲什麼縱然林子然內心裡想要改變國內的農業結構,但是不可避免的,目前大恆帝國的糧食產業依舊是大恆帝國內僅有的一項優勢產業,主動放棄掉的話很可惜。

但是林子然也是不甘心一直靠低附加值的糧食出口來換取外匯,所以他一直都是在努力推進糧食加工業,同樣是出口,但是出口酒類等糧食加工產品,可比直接出口糧食賺錢。

同時林子然也是在持續推動民用工業的發展,指望着以後大恆帝國的民用工業產品,比如紡織品,日用化工品等能夠打開國際市場,但是林子然估計着希望是不大了,至少三五年內是沒指望了。

不過乾聖三年四月份的時候,青山石油公司給他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國家資產委員會下屬的沙洋灣石油公司,在寧禹州東北部,臨近南海州清源郡的沿海地帶常南縣,發現了一個大油田,常南油田的石油儲量甚至是超過了青山油田,而且容易開採,勘測隊的第一口油井,打井深度不過三百多米,但是日產量就達到了三千桶。

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在統一之前,林子然可是依靠着煤油出口賺了不少,不過隨着國內統一後,青山石油那邊的產能雖然逐步攀升,產能一天比一天高,目前已經是達到了三百萬桶,但是大恆國內的市場實在是太龐大了些,這年產三百萬桶的石油,連供應國內都不夠,更別說大規模出口了,所以煤油出口一時間就是停了下來。

不過林子然一直沒停下石油工業的發展,指示了青山石油公司除了繼續圍繞着青山油田勘測,擴大油田產能併到其他地方到處找油田的的同時,也是指示國家資產委員會直接成立了沙洋灣石油公司、東部石油公司等多個石油公司,投入巨資在全國範圍內勘測石油。

這年頭找石油說困難也困難,說簡單也簡單!

基本都是去本來就有石油出產的地方,然後鑽井勘測,看看有沒有油田。

過去一年裡,其實在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海州和東定州都是陸續發現了石油,不過發現的油田儲量都很小,小打小鬧根本沒什麼用。

但是現在的這個常南油田可不一樣,這個油田的儲量極大,甚至是要超過青山油田。

得知這個消息後,林子然立即指示沙洋灣石油公司立即全面開發常南油田,同時向周邊地帶繼續勘測,看看還有沒有其他油田。

果然,好消息連接傳來,僅僅是半個月後,青山石油公司通報,他們也是在寧禹州東北部找到了一個油田,很不巧,就在常南油田的北邊,相隔也就二十多公里而已……

甚至不客氣的說,青山石油公司的發現的油田,估計都是屬於常南油田的一部分。

這意味着什麼?

這意味着寧禹州東北部和南海州接壤的這一片地區,極有可能是一大片的油田!

一時間,除了青山石油公司、沙洋灣石油公司外,其他國家資產委員會投資設立的石油勘測公司,也是跑到這裡來繼續勘測了。

而這一擴大規模勘測後,還真的是陸續發現了不少石油。

這地方,百分百有着一片巨大的油田!

如果彙總起來的話,儲量估計是青山油田的十倍甚至更高!

石油行業傳來的好消息,讓林子然大爲振奮!

因爲他找到了大恆帝國的拳頭出口商品:煤油等石油相關產品!

據他所知,目前世界各國裡,除了大恆這邊外,其他國家還沒有發現大規模的油田,或者說有油田,但是他們還沒找到,或者是沒開發。

這就給了大恆帝國石油行業極爲重要的發展時機!

一時間,林子然是親自主導了多場石油相關會議,親自制定了石油行業的一系列扶持政策。

包括指示帝國銀行等多家國家銀行,給予石油行業足夠的資金扶持,指示工業部門優先保障石油開採,提煉裝備等等。

在利潤以及政策的雙重利好催動下,帝國的三家國家控股的石油企業以及嫡屬於皇室私產的青山石油公司在常南縣一帶,豎立起來了衆多的油井,分別嫡屬四家石油公司的四座超大型的煉油廠在短短數月內拔地而起,一條巨大的數十公里長的輸油管只用了區區數月就施工完畢並投入使用。

不僅僅是官方資本,就連民間資本也是密集涌入石油行業。

帝國並沒有禁制民間資本投資石油行業,只要合法合規的做生意,別妄圖調整,或者左右官方資本控制能源行業,那麼帝國也不在乎民間資本跟在後頭喝點湯。

短時間內,帝國就是先後出現了上百家石油公司,然後賭博一樣投資到處找石油。

只不過尋找石油也不容易,而且很多地方的石油勘測開發權,尤其是有油苗的地方的勘測開發權都已經是三大國家石油公司以及皇室私產青山石油公司所獲得,民間資本的石油公司只能是跑到其他地方去找石油。

還別說,還真讓一些企業找到了石油。

不過他們找到的石油,其儲量和常南油田的石油儲量比起來,那就不值一提了。

隨着四大石油公司在常南縣以及周邊地區持續勘測,該地區的石油儲量也是持續攀升,已經是連續出現了多口高產油井。

乾聖三年八月,沙洋灣石油公司旗下的三十六號油井成功出油,出油當天就是噴出了上萬桶石油,創造了帝國石油勘測開發的記錄,嗯,之前的記錄也是他們公司的,日產五千桶。

僅僅是依靠這幾口高產油井,就讓沙洋灣石油公司超越了青山石油公司,成爲了帝國內第一大石油公司。

而隨着石油行業的發展,大恆帝國的石油產品,主要是煤油也是重新出現在了國際市場上!

因爲僅僅是乾聖三年裡,大恆帝國的石油產能就是出現了超過數倍的爆炸式增長,甚至因爲原油產能急劇擴大,煉油產能沒能及時跟上,倒是很多石油生產出來後都無法第一時間提煉銷售,迫使很多石油公司都是搞了很多大型石油罐進行儲備。

大恆帝國的原油產能,在乾聖三年裡迅速從三百萬桶突破到一千五百萬桶。

雖然說大恆帝國人口多,市場龐大,但是這麼龐大的石油產能,也是有些無法消化了。

畢竟現在的石油終端產品,主要就是煤油的價格還是比較高的,市場總體容量是有限的,而帝國石油行業也沒有打算說短時間內就大幅度降低價格,以降低煤油價格的方式來擴大消費羣體的方式來擴大更大的市場。

這樣市場看似大了,但實際上錢也不會多賺,甚至會賺的更少。

因爲煤油實際上一直都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便宜一個恆分就少賺一個恆分!

哪怕大恆帝國內的石油產能暴漲了,導致終端產品煤油的產能也大幅度增加,以至於國內的煤油市場,在不降價的情況下出現了一定的飽和。

但是相對於全球的廣大照明市場而言,煤油依舊是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同時帝國的四大石油公司都是屬於官方以及皇室控制,在石油價格上步伐一致,採取共進退的方式,所以哪怕是石油產能增加了,但是煤油的價格並沒有出現太大的下跌,總體而言還是保持了比較平穩的狀態。

乾聖二年的時候,原油價格經過多年的連續下跌後,維持在大概十恆元左右,今年的話價格跌倒了八恆元左右,不過這個價格的石油相對於其他類型的競爭產品而言,已經具有極大的競爭力了,所以帝國的四大石油公司並沒有繼續降價的打算。

除非石油產能持續暴漲,或者出現國外的競爭對手,導致全球煤油市場也無法維持現在的高價位,需要擴大消費羣體,那個時候纔會考慮進一步降價了。

畢竟現在煤油的價格相對於鯨魚油等各種動/物植物還是具有非常明顯的競爭優勢的!

現在沒有國外競爭對手,煤油相對於全球市場又供不應求,這個時候大恆帝國的石油公司,很自然就開始了積極的對外擴張,他們需要更加廣闊的海外市場來消化龐大的石油產能。

乾聖三年十一月,青山石油公司旗下的盛源號機帆船,滿載着兩千多噸的煤油抵達克魯爾王國的時候,正式宣告着大恆帝國的石油開始在全面範圍內攻城略地!

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住別慌第三百零一章 南下!南下!第六百四十章 讓那個人頭皮發麻的千萬大軍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人,是時候下令投降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到底怎麼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的大恆軍方(二)第八百八十一章 克魯爾陷入被動第七百五十八章 還有獲勝的希望第三十四章 遠遠的打槍,靠近的不要。第一百一十七章 又是這句:大人不好了第九百四十一章 京二六式戰鬥機第七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一百八十九章 到底怎麼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靠賣糧食過日子的大恆第二十三章 郝仁是個好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總攻序幕第六百五十四章 出口暴漲第一百一十八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自主之路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發錢第六百六十一章 讓海軍震驚的演習第五百零一章 火炮開路第六百七十二章 貴國是要向帝國宣戰嗎第六百一十四章 八大軍團第六百三十章 徹底統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戰起!第八百七十四章 克瓦戰爭爆發第六十五章 簡單直接的手段第六百零九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五百五十一章 讓人目瞪口呆的炮擊第六十五章 簡單直接的手段第九百一十三章 損失慘重第九百三十章 戰爭和利益第七百七十一章 大恆軍火商第三百一十三章 軍心士氣可用第七百三十八章 博瓦海戰(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那小子是個禍害留不得第七百八十三章 克奧同盟條約事件(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危機感第七百六十八章 各國革新第二百七十五章 限稅令第四百零一章 河西鐵騎第七百九十三章 丹拿內戰進行中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恆人在丹拿第六百八十六章 你瘋了還是我瘋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快要抵擋不住了第二百零八章 人心變化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切都完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甘心的楊鈞第六十五章 簡單直接的手段第二百二十四章 和南州銀行的合作第五百七十六章 舉世關注第三百零三章 崩潰第一百三十三章 暴風雨的氣息第一章 大當家不好了第九百三十七章 城西高地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萬是打,五萬也是打!第三十八章 我不是好人第六百四十六章 戰列艦纔是王道第三十四章 遠遠的打槍,靠近的不要。第六百一十一章 憂心忡忡的夏勝第八百三十六章 武器貿易競爭第六百六十九章 帝國將會破產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路有平推的南海軍第七百九十七章 肯恩人的自由不容侵犯第四百零五章 富家翁杜志寬第一百四十六章 仗要打日子要過生意得做第六百四十六章 戰列艦纔是王道第二百零四章 林子然靠譜嗎第八百二十章 共同的敵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他們好大的膽子第四十七章 我不服,我要見大當家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如直接抄第一百五十八章 廣安郡的誠意第四百二十章 完蛋了第四百二十三章 十萬人大整編第六百八十一章 最高統帥部(繼續加更)求訂閱求打賞第八百九十章 坦克上戰場第五百八十章 破產一百遍的財政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對勁的敵艦隊第六百一十三章 持續敗家的陸軍第六百九十五章 無恥的大恆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殺的好,殺的妙!第五百五十五章 炮兵增援第四十四章 打亂計劃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木鎮的木材商第九百一十五章 武裝衝突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合就發錢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面倒的反攻第一百九十七章 士紳不吃眼前虧第二百七十三章 萬一炮彈落在我們頭上怎麼辦?第八十章 該慫還是得慫第五百二十八章 北線反撲第七百六十九章 兩萬噸戰艦第四百三十五章 奧爾王國採購第六百六十三章 速射炮和硬化裝甲時代第五百九十一章 海軍支援第五章 都是假的第四百五十一章 三十萬大軍第二百零四章 林子然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