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統一大恆的最大希望

北方各州的聯軍現在都急需後裝槍炮,而能夠大規模生產後裝槍炮的兵工廠可不多,整個北方七州里,能夠大規模生產後裝線膛武器的,不管是槍還是炮,滿打滿算,不超過五指之數。

還有一些中型的兵工廠,雖然他們也能夠生產,但是產量太低,在這種戰爭時期很難發揮出來太大的作用。

得是福元軍械廠,南州機器局這種大型兵工廠,或者是遭到破壞之前的紫勝州第一機器局,又或者是京州機器局。

京州機器局的技術和產能都不錯,根據外部消息,該機器局目前仿製生產羅安三型步槍,已經能夠做到月產萬支,同樣也能夠仿製生產後裝線膛炮,據傳他們上個月就生產了三十多門的後裝線膛炮。

京州這邊都還算好,有一個京州機器局。

但是哪怕是京州機器局,也不可能說短時間內就生產出大幾百門上千門後裝火炮啊,一個月幾十門,它得積累一年多才能弄出幾百門火炮來。

而且京州機器局的產能,也不全都是自用的,還得供應周邊部分藩鎮的部隊,比如高慶州本身就沒啥大型兵工廠,就需要京州機器局來爲他們提供後裝線膛武器了。

當然了,京州姬皇室方面不提供也行,但是人家也不會派兵南下京州,參加聯軍抵抗林子然的大恆統一軍了。

既然是北方七州聯合,各方肯定是需要作出一定的妥協和讓步,要不然誰也不是傻子,比如高慶州,京州方面不給他提供後裝線膛炮,人家也不會傻乎乎的派遣只裝備了滑膛炮的部隊南下參戰啊,那不是參戰,而是送死。

但是總體來說,京州機器局所生產的各種線膛武器,現在基本上都集中在密河一線了。

但是受限於時間短暫,估計他們加起來也就裝備了大幾十門後裝線膛炮而已,而且還是分散在整條戰線上,渡江部隊這邊得到的後裝火炮支援,頂多也就二十多門。

完全無法和第十師這邊的幾十門師屬火炮以及後方的獨立炮兵部隊,總數超過七十門火炮的數量相提並論。

而且他們配屬的火炮大多還是七十五毫米的火炮,有效射程不過四五千米,而大恆統一軍這邊,可是有一百毫米加農炮的,有效射程達到七千多米。

一百毫米的加農炮,這玩意的技術含量比七十五毫米野戰炮更高,更難量產,沒有一定的時間積累,哪怕是京州機器局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就大規模生產的。

因此,目前的大恆統一軍在後裝線膛炮上,尤其是大口徑,遠射程的重型火炮上,是佔據了更大的優勢。

而利用一百毫米加農炮,就能夠有效的壓制敵軍的炮兵陣地,那麼對方的也是後裝線膛炮,一樣能壓制,畢竟射程差別比較大。

三州聯軍的後裝線膛炮數量少,射程又不如人,被全面壓制也就不意外了。

炮兵部隊被全面壓制後,他們的步兵部隊想要再獲得戰場上的優勢並進行渡江就非常困難了。

但是這一次阻擊敵軍渡江的作戰,敵軍前期所表現出來的炮火支援能力,還是引起了大恆統一軍的高度注意。

第十師很快就是把相關的作戰報告以及分析送到了第三軍指揮部,當天,第三軍指揮部就把敵軍裝備了大量的後裝線膛炮的報告,匯同這一次的作戰報告快速送往友軍以及羅海城。

林子然受到第三軍戰報的時候,那已經是幾天以後了,畢竟就算乘坐火車以及南紫河的渡輪,這份報告從東定州前線一路回來也需要好幾天的時間。

對於第三軍提及的敵軍在雷石渡口戰役中,敵軍配屬了至少二十多門後裝火炮進行支援作戰,並在戰鬥前期給予第十師的防守部隊造成一定殺傷,同時判斷敵軍在其他方向,也應該裝備了數量更多的後裝火炮一事。

林子然是非常重視的。

敵軍裝備後裝火炮的速度,這直接影響到了後續大恆統一軍的火力優勢還能保持多久。

敵軍正在持續的大規模裝備後裝火炮,這已經是無法改變的現實,而且隨着時間的過去,己方的火炮優勢就會越少。

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如今北方七州聯合起來,說起工業生產能力可是比南方六州強多了,哪怕是他們內部還會勾心鬥角,無法形成一股繩,但是長久以往還是會有比較大的麻煩。

裝備優勢正在逐漸失去,而且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大恆統一軍也沒有辦法現在就立即發動大規模的北伐戰役。

大恆統一軍需要時間補充,重新積蓄起發動大規模戰役所需要的各種物資,尤其是彈藥。

這種情況下,那麼林子然就開始考慮其他方面的優勢了,也就是戰術、戰略優勢。

哪怕是到時候對方的裝備水平也上來了,自己無法佔到更多的便宜,但是自己還是會擁有其他方面的優勢。

一是己方在新戰術,線膛後裝槍炮時代的豐富作戰經驗,這一點,是北方七州部隊所無法擁有的。,

第二嘛,這個其實最重要,甚至也是目前大恆統一軍最關鍵的戰略性優勢。

那就是大恆統一軍是一個整體,而北方七州並不是一個整體,看似是聯軍,但他們實際上連個統一的指揮機構都沒有,就算有,也不可能真正的指揮七州所有藩鎮的部隊。

他們,依舊是各自爲戰!

而這,纔是大恆統一軍最大的戰略性優勢!

也是林子然統一大恆的最大希望所在!

單靠一樣兩樣的先進武器是很難奠定全面局勢的,不管是後裝線膛炮還是機槍都是如此,真正能夠奠定局勢的,還是戰略上的優勢。

所以林子然對前線部隊儘快拿下寧禹州和中洛州也就更寄予厚望了。

現在的當務之急,不是什麼北線,而是要儘快的解決寧禹州這個後方的威脅,再拿下中洛州,把整個南方六州連成一片,如此後續才能夠整合更多的力量,在整體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對北方七州進行各個擊破!

第四十六章 入冬失敗第四百一十三章 崩掉林子然的牙第五百二十五章 機槍初登場第三百一十九章 戰爭模式變了第七百九十七章 肯恩人的自由不容侵犯第六百七十七章 全球海軍即將迎來變革(加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全都是叛徒第六百七十七章 全球海軍即將迎來變革(加更)第十章 不過如此第六十九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型戰術的曙光第五百章 殺入曲陽州第三百八十六章 養不起的兵工廠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南海州誰愛打誰打去第九百二十九章 鯨魚港第一百三十二章 馬耕民族第四百八十四章 遇事不決直接炮轟第三百八十八章 絕不妥協第八百三十三章 土豪又買不起了第十二章 堂堂穿越客第四百八十二章 林子然陛下無題第七百四十二章 舊時代的落幕第四百三十九章 武器生意要做大做強第六百八十二章 賣彈藥給克魯爾人(加更不停)第一百二十四章 傷亡巨大第五百二十章 訂婚第一百一十六章 這名字有點耳熟第二百零五章 未來大有可爲第一百三十四章 當個縣守綽綽有餘第四百零二章 南海代金券第二百一十章 低調發育不要浪第三百六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被打開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迷茫的各國海軍第四百三十六章 奧爾王國:我們不差錢第一百九十章 南廣城誰愛打誰打去第七百三十八章 博瓦海戰(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恆海軍來了第九百二十三章 決戰第八百六十六章 瓦可衝突第六百四十章 讓那個人頭皮發麻的千萬大軍第八百三十五章 激烈的競爭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不中很正常第七百一十四章 克魯爾王國的技術限制第三百零四章 林子然真的能統一羅安郡?第四百二十六章 三州異動第四百五十九章 站隊第八百一十三章 巨輪第九百一十九章 十八號計劃第二百七十一章 仿製火炮第六百二十七章 無畏艦都出來了第三百章 這纔是戰爭利器啊第六百九十二章 經濟高速發展第三百三十五章 簡明崗的悔恨第八百一十三章 巨輪第四百二十一章 泡沫第八百八十六章 登陸第三百五十八章 完了,一切都完了!第九百五十二章 停戰談判第二百七十一章 仿製火炮第五百四十二章 重機槍量產列裝第七百一十二章 奧爾王國大采購第七百五十一章 接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是產能過剩而是兵力太少第三百四十一章 羅安郡守林子然第五十九章 五十年陳醃鹹肉幹第四百二十六章 三州異動第二百七十五章 限稅令第八百一十七章 各國的秘密第五百七十五章 各方觀望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臨皇宮第八百一十二章 造船第八百三十九章 東湖奇蹟第五百章 殺入曲陽州第七百六十三章 莫爾茲上將之死第三十五章 你好我好大家好第四百二十二章 徐騰跑路第四十七章 我不服,我要見大當家第四百八十四章 遇事不決直接炮轟第三百五十九章 簡良志的理智第五百三十八章 機槍演習第七百六十六章 寧禹級戰列艦第五百九十章 繞不過去的鎮北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簡明崗的悔恨第九百零三章 完善性戰列艦第一百四十五章 區區煤油生意而已第七百六十章 西南橋頭堡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對勁的敵艦隊第七百四十六章 博瓦困局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戰起!第三百四十一章 馬比人恐怖多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徐騰跑路第三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錢撈第四百七十三章 預期的勝利第一百零一章 又瘋了一個第六百九十章 門戶開放自由貿易第三百三十二章 插翅難飛的第一師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恆人又發瘋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老子帶你們打地盤第七百三十一章 恆奧港口互換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