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宋國內爭

熊槐二人的爭論,心中也在權衡利弊。

上官大夫的伐宋,乃至聯合齊魏兩國滅宋策略,的確能擴大楚國的領土,增強楚國的實力。

這,熊槐之前在壽縣的時候,就已經考慮過了。

但是,很快,熊槐就放棄了這個計劃!

其一是這個計劃,對楚國目前所面對的局勢毫無幫助。齊國的強大,不會因爲楚國的引誘而輕易轉變外交策略。相反,弱小的宋國,在外交權無法完全自主的情況下,則更加容易被說動。

而且,連齊連魏的過程中,也無法取代齊國的主導地位,這對楚國接下來的外交中很不利。

而將目標放在宋國身上則不然,穩住宋國,不僅能直接緩解來自宋國的壓力,而且還能破壞各國的聯盟。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六國聯盟,各懷鬼胎,瓦解六國聯盟,無需撬動最強的國家,弱小的國家其實也一樣。

更重要的是,是儘快給楚國上下看的到的希望,如此才能在各國伐楚的初期,堅定楚國將士的死戰之心。

而宋國正是最合適的目標。

這也是熊槐一聽宋國割地給齊國後,立即派人送給宋國三百里地的目的所在,現在楚國最需要的就是希望,以及堅定羣臣將士抵抗各國來襲的信心!

在一般人眼中,宋王受辱,宋國弱小,宋國容易被拉攏,這纔是符合大家的預想。

故而,熊槐才順眼大家的預想,派重城左尹前去講和,目的,便是給大家以希望,而不是楚王毫無作爲。

至於宋王是否願意接受楚國的講和,熊槐絲毫不在意。

誰讓宋國處在齊魏楚三大國之間呢!

想着,熊槐輕咳了兩聲,將二人的爭論打斷,開口道:“宋國比楚國弱小,且宋王剛剛纔遭受到五國的屈辱,故,拉攏宋國的難度遠少於拉攏齊魏兩國。故,寡人願擇其易者而爲之。”

“大王···”

熊槐見上官大夫還欲再勸,立即擡手打斷道:“寡人知道賢卿的擔憂,也明白宋王的野心。故,寡人爲了滿足宋王的貪婪,已經派人用三百里土地與宋王結交。如此,宋王豈能不滿足?”

說着,熊槐看着左成道:“中大夫獻策有功,其賜千金,升任上大夫···”

另一邊。

宋王與仇液回到商丘後,便與羣臣商議出兵楚國之事。

結果,除了以亞卿仇液爲首的少數幾個親趙派大臣,其他大臣全都反對大舉進攻楚國。

其中,親楚派大臣主張宋國出兵收回兩年前割讓給楚國的八城,然後順穎水而下,與楚國在淮水對持便可。

中立派則表示,除了這八城,宋國還應該出兵攻佔彭城南部的楚地,以應對各國聯盟,並擴大宋國土地。同時爲了不過分得罪楚國,應該適可而止,只需佔據楚國二三縣便可。

結果以仇液與惠盎兩人爲首的羣臣,在朝議中一直從早上爭論到黃昏,一連爭論三日,卻連出兵的數量以及率軍的主將都沒有爭出來。

第四日朝議之前,仇液提前趕到宮中。

“大王,各國傳來消息。繼魏國宣佈出兵二十五萬以圍攻陳城之後,齊趙兩國出兵的消息也已經傳來!”

宋王聽着仇液稟報,心中一動,立即問道:“如何?齊國出兵多少?”

仇液笑道:“大王,齊王已經正式宣佈,齊國出兵十五萬,以助魏國攻取陳地。此外,趙國也已經宣佈,出兵五萬,以助魏攻陳。”

宋王聞言大喜道:“天助寡人乎,齊國以前遭到楚國的嚴重削弱,國力已經大不如前。此次出兵十五萬,在加上齊國防備燕國的軍隊,已經沒有餘力他顧。如今齊魏兩國全力攻打陳地,那麼必然就無暇顧及寡人,這楚國已經放棄的淮北地,豈非寡人的囊中之物?”

仇液聞言大喜道:“恭喜大王,賀喜大王。”

宋王笑了笑,然後對仇液道:“今日朝議,亞卿儘管仗義執言,稍後寡人便任命卿爲上卿,主持我宋國伐楚之事。若是卿能爲寡人攻取淮北,寡人絕不吝嗇,願裂土封君!”

仇液大喜的拜道:“謝大王!”

不久後。

宋國大殿中,惠盎見仇液跟着宋王進入大殿中,頓時臉色大變。

禮畢。

羣臣還未起身,仇液便開口道:“大王,臣得到消息,如今各國伐楚大軍已經出發,正在前往楚國的路上。而,此時,我宋國,卻連出兵的數量都沒有決定,這十分不妥。臣擔心若是我宋國繼續拖延下去,臣擔心各國會以爲我宋國有了二心。”

宋王立即應道:“不錯,寡人五國之君盟誓,必會出兵伐楚。故,爲了避免各國以爲寡人背盟,寡人決定,出兵十五萬,攻打楚國淮北,以從側翼援助各國伐楚。”

話音還未落下,惠盎立即拜道:“大王,此事萬萬不可,這幾年我宋國屢屢出兵與齊國作戰,士卒傷亡不小,十五萬大軍已是我宋國全部力量。一旦伐楚戰敗,或者齊魏兩國有異心,那我宋國必將遭受大難。”

宋王聞言臉色一沉,呵斥道:“惠卿何出這等糊塗之言,且不說寡人已經與五國之君盟誓,單論齊魏兩國即將全力攻打陳城,那就無法顧及寡人,只會擔心寡人倒向楚國,哪裡還會有異心呢!

況且,天下伐楚,楚國自身難保,已經主動放棄淮北,這正是寡人可以輕取淮北的良機,又怎麼可能會失敗?

十五萬大軍伐楚之事,勢在必行,惠卿無需多言。”

宋王話音一落,殿中瞬間爲之一靜,氣氛也爲之一變。

之前三日,宋王一直沒有發言,而是讓羣臣議論。現在,宋王不僅親自下臺與羣臣辯論,還訓斥了百官之首的惠盎!

這···

情況已經完全不同。

宋王訓斥了惠盎後,見殿中寂靜無聲,落針可聞,以爲羣臣都被自己攝住。於是,笑了笑,正欲正式宣佈伐楚之事。

結果,話剛到了嘴邊,就聽到公室重臣,昔日與他一塊起兵趕走兄長的族弟戴員開口道:

“大王,臣以爲防人之心不可無,齊魏兩國才逼迫我宋國割讓薛地,若是見我宋軍全部在外,肯定會生出異心,乘虛而入!”

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陰相見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六百一十八章 宮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三百四十章 時機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二百五十六章 機會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四百七十三章 會盟韓國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選定目標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國退兵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緊鑼密鼓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三百五十章 暴漲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三百二十一章 離間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齊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來我往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二十一章 國人逃亡(求推薦)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五百九十章 轉封 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二十八章 難以決斷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六章 燕國滅亡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圍一城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四十五章 楚宮反應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九百八十五章 賜死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四百七十七章 東進西出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七百一十六章 實驗基地第三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八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二百零二章 秦齊聯盟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一千零二章 大勢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六百一十七章 聲音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葉障目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議第六百六十七章 敗退第七十一章 秦國服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