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獻策

許行摸着他斑白的鬍鬚道:“大王,雖然僅憑人力無法改變天象,不能讓江漢之間的雨水增加,但是人力卻可以改變地形。故,臣請大王下詔,就說江漢之地水量不足,暫停推廣麥米,然後,下令徵召百姓,在江漢之間圍繞雲夢大澤修建水渠,引漢水以及雲夢之水澆灌土地,以便以後江漢之間能夠在冬季也能種上麥米。”

“而對於淮南淮北的百姓下詔,在江漢之間修建水渠的事情,本來就是爲冬季種植麥米做準備,若是因爲未來之事而導致現在兩淮的百姓現在不能種植麥米,那就是顧此失彼。所以,對兩淮的百姓,若是百姓種植麥米那就免除徵召的勞役,若是家中沒有大量種植麥米,那就進行徵召,讓他們來江漢之間進行勞役。”

“如此,兩淮的百姓爲了逃避徵召,必然大量種植麥米。”

“據臣的觀測,若是江漢之間水渠建成,那麼必然扭轉江漢之間種植稻米,產量比不上洞庭的情況,所以,在江漢之間大量修建水渠,能立即獲得兩個好處,其一是冬季可以種植麥米,其二就是夏季可以種植稻米。”

說着,許行拱手道:“大王,若是水渠建成,那麼十年之後,楚國的財富,將會遠超北方各國。”

熊槐聞言沉默了。

許行的辦法不可謂不好,說實話,現在熊槐很是心動了。

無論是在江漢之間種植麥米還是種植稻米的事情,熊槐都很心動。

冬小麥也就不必說了。

而稻米的產量,也令熊槐眼饞。

以前楚國也是以粟米爲主食的,但是當年吳起開發洞庭時,洞庭的百姓根本就沒有讓楚國出面號召,然後全都自發的種上了從越國傳來的稻米。

原因也很簡單,吳起那個年代,如果是普通的下等田地,粟米的產量一畝地只有一點五石,而稻米的產量就接近三石,差不多是粟米的一倍。

可以說,洞庭的開發,越國那邊傳來的稻米,實在是功不可沒。

只是稻米傳到江漢之時,效果卻並不明顯,原因就是用來種植耐旱作物粟米的土地種上極其需水的稻米後,還是種植粟米吧。

所以,江漢之間的百姓,一直都在傳說南方的洞庭種植的稻米,只需種一年就可以收穫江漢種兩年的糧食。

若是江漢之間也能種上稻米,那就是楚國之幸,百姓之幸。

如果不是楚國正在修養備戰,那麼熊槐就立即拍板下令了。

對水利工程的好處,熊槐自然知道一清二楚,因爲楚國現在就擁有天下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的芍陂。

芍陂位於壽縣,乃是楚莊王時代由令尹孫叔敖主持修建的,楚莊王憑藉芍陂以及孫叔敖修建的其他水利工程提供的糧食,實力大增,因此稱霸中原。

直至現在,芍陂依舊發揮重要作用,壽縣也是楚國數一數二的大縣,一旦東方有事,壽縣將會承擔大部分的糧食。

如果說芍陂支撐了楚莊王的霸業,那麼天下的另一個大水利工程漳河渠,則是支撐了魏國近百年的霸業,不僅成就了魏文侯以及魏武侯的霸業,還成就了西門豹以及鄴城。

尤其是魏國失去了西河之地後,鄴城這一重要產糧區,對魏國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只是修建水利工程曠日持久,消耗實在太大,所以熊槐心中還有遲疑。

雖然熊槐不知道西門豹修建漳河渠用了幾年,但是楚國修建芍陂用了幾年,他還是知道的。

孫叔敖修建芍陂,舉國之力,楚國用了足足八年,才大功告成。

未來,鄭國爲秦國修建鄭國渠,結果,秦國把鄭國當成奸細,因而下令驅逐所有的外國人。而隋朝修建大運河,結果百姓全反了。

這些都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修建水利工程不僅難,而且還累。

雖然功在千秋,但是弊在當代啊!

因此,熊槐思慮再三後,依舊不敢輕易答應下來,而是開口道:“先生,在江漢之間修建水渠的事情太大,寡人不能輕易決定。故而寡人打算與羣臣一議,並請先生參與商議,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這麼大的事情,許行也沒有期望楚王能立即答應下來,想在楚王既然要與羣臣商議,那麼必然是心動了,只是還有遲疑罷了。

故而,許行一聽楚王讓他參與楚國君臣議事,立即拜道:“願聽大王吩咐。”

······

景鯉得知楚王讓重臣明日前去議事後,向來傳令的使者問道:“不是大王是否言明明日所議何事?”

使者搖頭道:“回令尹,大王未曾進行說明,但是,大王下令之時,正是大王剛剛結束與東面來的許子會話之後。”

“剛剛結束與許行的會話,然後就召集羣臣議事?”景鯉皺了皺眉,對使者點頭道:“好,請使者回復大王,臣明日必定入宮議事。”

“諾!”

使者離去後,景鯉看着楚宮的方向,帶着淡淡的憂慮道:“希望大王不會被許行這個妄人迷惑,推行什麼仁義之舉,決定對百姓進行降稅。又或者下令羣臣全都去田間進行耕種,如此,我楚國一定會淪爲各國笑柄,羣臣顏面掃地。”

說完,景鯉對府中的門客吩咐道:“拿着我的令符,去請下大夫左成來見我。”

“我倒是想知道,這個許行究竟有何能耐,會向大王進了什麼諂媚之言!”

“諾!”

與此同時,正在郢都的重臣接到楚王要求明日議事的消息後,全都露出了擔憂之色。

豎日。

羣臣來到大殿後,不久,就見楚王帶着一個穿着粗布衣服老者走進來,只見其那一副長期被風吹日曬的黑臉,大家就已經確定,這個傢伙一定就是剛剛被楚王邀請來的許行,也就是今天這場朝議的始作俑者。

許行跟在楚國身後,一進入楚國的大殿,立即受到羣臣矚目。

疑惑者有之,探視者有之,好奇者有之,鄙視者亦有之,厭惡者亦有之···

林林總總,反正沒有崇拜友善的目光。

對此,許行全都無視之。

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五百二十二章 吳城內外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謠言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訪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八百三十三章 血洗越地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東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盟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來第三十三章 張壽被刺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成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二百六十九章 進言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君臣離心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點火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見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洶涌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國祭第二百四十四章 齊策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馳援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陰相見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四百六十三章 廣招胡人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陰陵族滅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再訓太子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四百二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來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九百五十章 定計第三百五十章 暴漲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語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誅殺昭常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