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

轉眼間,距離熊槐宣佈遷都壽郢已經過去了一月。

在這一個月間,在水師船隻的幫助下,留守郢都的大臣以及王宮諸夫人公子,在一切從簡的情況下,在水師的護衛下,沿江水南下,走邗溝逆淮水,緊緊只花費了八天功夫,便從郢都抵達壽春城。

隨着衆人的到來,熊槐心裡終於鬆了一口氣。

雖然遷都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工程,但是,只要他這個楚王以及他的妻兒到了壽春城,只要處理國家事務的羣臣到了壽春城,那遷都的主要工作就完成了。

至於其他的事情,那就都是小事,可以慢慢來。

此時,昭雎拱手道:“大王,羣臣除了依舊需要留在郢都主持搬遷的大臣外,其他大臣均已抵達壽春城。

其中,太府尹因太府需要搬遷的東西太多,所以依舊還留在郢都,恐怕還需要數月時間才能前來壽縣。

還有工尹,工尹麾下的工匠作坊,還有我楚國秘不示人的五色石媧皇紙等製作基地,全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工尹說,要想將這些東西遷到壽郢,不僅需要壽郢這邊提前做好準備,而且,他們搬遷最起碼也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

“太府和工尹府東西太多,這個寡人能理解,寡人也不急。”熊槐皺眉道:“不過,太傅那裡呢,太傅真的不願來壽春城嗎?”

昭雎搖了搖頭:“大王,太傅說他已經快九十了,已經太老了,不願再遠走千里,只願終老故鄉。是以,太傅請大王准許,辭去太傅一職,辭去太學尹一職。”

熊槐一聽,沉吟了許久,嘆道:“今後不能聆聽太傅的教誨,真是寡人一大憾事啊!不過,太傅終究是年事已高,寡人也不願再驚擾太傅了。

傳召,立即讓公子平前往郢都拜見太傅,並替太傅安排好日常供應與伺候的僕役,不可因太傅不在寡人與太子身側就有半分怠慢。

同時,讓公子平告知太傅,准許太傅辭去太學尹一職,並向太傅詢問接下來主持太學的人選,待太學搬遷到壽郢後,寡人會選擇賢良之士主持太學。

不過,一日爲師,終生爲師,所以,太傅想要辭去太傅一職,寡人不同意。”

“是,大王。”

熊槐與昭雎談完朝中事後,便返回後宮,安撫剛剛抵達壽春新宮的衆人。

將諸夫人美人以及三個兒子安撫下去後,熊槐獨留主持後宮事的秦夫人,問道:“夫人,怎麼魏夫人未來壽春,可是她出了什麼事?”

“回大王。”秦夫人略有些緊張的看着熊槐,應道:“妾身在離開郢都之前,也去見全國魏夫人,不僅是臣妾,而且韓夫人與宋夫人也去勸過。

但是,魏夫人說,她已經習慣待在郢都的宮中,不願再動了。”

“···”熊槐想起那個二十年沒有踏出自己宮中一步的魏夫人,不禁長長一嘆。

當年自己太年輕太沖動,區區一道詔令,就誤她誤人又誤己,現在想要彌補,晚了。

想着,熊槐搖頭道:“既如此,那就隨她意吧。如今夫人主持宮中事務,魏夫人的事情就由夫人來處理,依舊以夫人待之。”

······

居數日。

“大王。”左司馬鄧陵光稟報道:“探子來報,趙魏宋三國決定在陶邑會盟,商討應對我楚國之事。

而且,齊趙魏宋四國同時派出使者來楚,使者不久後就會抵達壽春。”

熊槐笑了笑:“左尹說的不錯,壽春這個位置的確是好啊,不過也好過頭了,寡人一來就把齊趙魏宋四國全都震住了。”

“大王所言極是。”鄧陵光感嘆道:“探子來報,原本齊趙兩國已經在河水兩側劍拔弩張了,雙方打探敵情的探子也時有衝突,死了不少人。但是,我們遷都壽郢的消息傳出後,齊趙兩國就剋制了不少。

不過,雙方的兵力糧草調動,並沒有因此而停滯,依舊還在聚集之中。”

“一動而天下懼,看來寡人還是很有震懾力的嗎!”熊槐頗爲自得的笑了笑。

他知道四國都擔心楚國遷都壽郢是爲了對付他們,不過,從齊趙兩國的反應來看,這場大戰他們全都快準備好了,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爲了讓六國放心大膽的開戰,他還得消除六國的戒心,讓六國儘快開戰。

想着,熊槐沉吟道:“傳詔給司馬,就說如今國中已經平靜,壽郢再聚集數十萬大軍,已經沒有必要了。所以,讓司馬遣散軍隊,讓貴族與百姓各自返鄉。”

“唯。”

“傳詔柱國,就說天下無事,讓率軍找一塊地方準備屯田,以備軍用。”

“唯。”

司馬府。

景缺一得到詔令,心中便是一陣慶幸,幸虧他不久前沒跟楚王死扛到底。

楚王平定江淮叛亂後,便帶着三十多萬大軍一直停留壽縣,原本,他以爲楚王是想等到回郢都後再解散貴族與各縣的軍隊的。

但現在想想,恐怕當時大王遲遲不解釋軍隊,大概在當時已經下定決心,一旦羣臣反對,大王就會憑藉手中的軍隊強行遷都吧。

想着,景缺一邊慶幸着,一邊開始安排起被徵召的二十萬大軍的返鄉事。

而柱國唐昧得到詔令後,則是直接率領麾下十萬大軍南下,在郢都五十里外的一個荒野之地駐紮,並開荒屯田。

與此同時。

熊槐將國中政務交給昭雎屈原甘茂三人,則一直深居自己的寢宮,每日與宋夫人等人嬉戲,不是觀看舞蹈,便是欣賞音樂,亦或者與衆人遊於後宮花園,全然是一副盡享歡樂的模樣。

另一邊,趙使王奔、魏使魏齊、齊使祝弗在來楚的路上便得到楚國解散大軍,且剩餘大軍開始墾荒屯田的消息。

得知此事後,三國使者頓時大鬆一口氣,一面帶着禮物繼續前往楚國,一面立即將楚國的動靜傳回國中。

數日後,齊國使者祝弗率先抵達壽春,然後他一邊開始向楚臣送禮,一邊求見楚王。

但,他並沒有得到楚王的召見。

五日後。

宋國使者太子貞匯合了趙使魏使後,三人一同前往壽春。

三人一到壽春,先是給楚王投了國書,希望能見到楚王。

接着,與楚國關係親厚的趙使王奔、宋使太子貞,則立即開始聯繫與自己交好的楚臣,意圖將楚國拉到聯盟這邊,讓楚國出兵攻打齊國的淮北地。

而魏使魏齊則一面結交楚臣,一面多方送禮,一面聯繫楚太子妃魏公主。

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三百一十六章 議趙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一百二十七 試點襄陽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變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糧第八百二十九章 吳侯之死第七百三十六章 趙王回都第六百零五章 備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進爲退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級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間第一百五十八章 楚韓一體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賞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來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撫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戰八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財盡人散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來楚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六百一十七章 聲音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亂中有治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八百四十章 錢塘江畔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選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連雨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國北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齊越再戰第三百章 會盟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六百一十章 來襲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順手牽羊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五十一章 犀首遲疑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與得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後追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蟬脫殼第四十八章 昭陽之後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五百三十章 驚聞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圍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五百九十九章 說庸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不居其華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六百一十二章 析邑攻防戰 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