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兒,今晚哀家把話都對你挑明瞭,實是希望你能不負哀家的厚望。這宮裡,哀家需要一個人能替哀家分擔些許,你除了心善之外,其餘,都很符合哀家的要求。”
“太后,臣妾只怕會辜負太后所託,畢竟,雖然誕育龍嗣是臣妾的職責,可臣妾擔心——”
“沒什麼好擔心的,哀家是過來人,只要你照着司寢的吩咐去做,懷上龍嗣,並不會太難。”太后頓了一頓,起身,走向夕顏,手覆在她的紗袖上,“顏兒,哀家的希望就在你的身上了。”
太后向殿外行去,復問:
“今日應充儀的事終究還是要發道旨意,依你看,如何發纔是好的?”
夕顏略略思忖,知道若敷衍這一問,太后必是不會滿意的。
太后不過就是要借她的口說出這道旨意,也是試探,她對於前朝後宮的制衡是否真看得清,說得明。
所以,她是一定要據實說的:
“太后,依臣妾愚見,不妨稱應充儀體寒,是以保不住龍嗣,又因小產失血過多而薨。”
“就這樣嗎?”太后這般問時,脣邊卻是露出笑意,這個女子,果真是聰明的。
“是,應充儀的事,若稱是姝美人的貓不慎驚嚇到應充儀導致充儀小產,姝美人的父親畢竟是門下省的侍中,反會讓兩位大人於前朝失和,因後宮之事殃及前朝,實非我朝的幸事。但,若是將實情昭告,太傅必定顏面全無。所以,臣妾以爲,不如稱爲意外,另外,追封太傅大人相應官階,這樣,安撫太傅之餘,也能保持前朝乃至後宮的一派祥和,至於今日在場的嬪妃,自然都明白輕重利害,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想必都是清楚的。”
太后頷首默許,因後宮不得干預前朝,夕顏說得很是隱晦,但,她聽得懂夕顏話外之意。
巽朝縱然採取的是三省制,可,眼下,門下省和尚書省的勢力愈漸壓過中書省,這點,其實一直是讓人最不安的,源於中書省的中書令懦委無能。
倘若藉此因由將太傅調任過去,不能不說是一招最好的制衡,本來,‘太傅’只是一個虛稱,雖爲皇上的老師,卻並無實權,而以應太傅的能力,若不是這幾年礙着三省中掌要權的都是先帝託孤的重臣,其實,早該把應太傅調任過去的。
缺的,就是一個契機。如今,此事無疑給了這個契機。
因禍得福的契機。
畢竟,她本不指望應充儀能順利誕下皇子,當然,也不代表,她允許任何人爲了保命,把皇嗣犧牲。
應充儀不會是第二個周昭儀,她的聰明註定將她推向絕路。
這三年來,不止她一個人走向絕路。
宮裡,要活下來,除了帝王的憐惜,最重要,是看透所有人的心。
太后閉起眼,過往屬於她的一幕一幕又歷歷在目,無數次,她亦曾面臨死亡,只是,如今,她成功了。
“太后,臣妾逾言了。”夕顏見太后默不作聲,反閉上眼,輕聲道。
“顏兒,記着哀家今晚和你說的話。姝美人那件事,就由你發落了吧。”
說完這句話,太后不置可否,步出殿去。
記着,她是要記着的。
夕顏躬身,待到太后走遠,她方起身,凝向窗外那彎冷月,脣邊的笑,若有似無。
翌日,三月三十日,軒轅聿頒下聖旨,應充儀體質虛寒,導致小產,崩血薨逝,追封爲妃,賜縊號:孝憫。
另下旨,太傅應學道即日起調任中書省中書侍郎。
這兩道旨意成爲四月二日,納蘭、西兩府聯姻前,在前朝最引起波瀾的事。
當然,後宮,還有一道口諭,是夕顏代執宮務以來,第一次發的諭旨:
姝美人於櫻宴偶染恙疾,特准閉宮靜養三月。
此諭一下,諸妃自是更樂於拜高踩低之常事,但,她們的嫉妒心,卻很快被另一件事所激起——
四月二日,恰好是彤史有記載夕顏侍寢後的第五天,晚膳前,彤史莫梅就至冰冉宮,傳下軒轅聿的口諭:醉妃侍寢。
算起來,這五日間,軒轅聿並未翻過其他嬪妃的牌子,或許是因爲明洲和金真日益吃緊的局勢,也或許是因爲,在後宮更多人的眼中,這代表着,夕顏的正式專寵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