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妙兒下廚(一)

張三郎的提議馬上就得到了大家的附和,妙兒幾人也很快就去了王氏的屋裡,把請求說了出來。這王氏心底一直都十分善良,這點從她當年主動提議收留同病相憐的崔氏、以及主動出錢爲尤氏辦喪事就能看的出來。

而王氏當年無意中的舉動,卻讓大房一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讓王氏一直都耿耿於懷、十分內疚,總覺得是她太過心善和單純,纔會引狼入室、讓崔氏有機會勾搭上張光,害得尤氏病情加重、最終被氣死。

這些種種讓王氏對尤氏一直心存愧疚,因此妙兒幾人把來意說明後,王氏馬上就不假思索的應承道:“行,以後妙兒你空了就偷偷到二嬸孃這兒來,二嬸孃教你打算盤和算賬,一定不會讓你比別的小娘子差勁。”

“謝謝二嬸孃,我一定會跟着您好好學的!”

妙兒甜甜的衝王氏一笑,這件事也算是定了下來,讓張大郎最後一絲擔憂也得到了解決。

隨後的日子,妙兒每天都過得十分繁忙,除了明着要應付崔氏的使喚外,妙兒暗地裡還要抽空和劉嬸學廚下手藝,以及定期溜到王氏屋裡學打算盤和算賬。除此之外,妙兒還得每天抽出時間來寫大字、和練習早就學上手的針黹女紅……

總之,在北宋想要當一名合格優秀的小娘子,妙兒付出的努力,一點都不比當年日夜苦讀、長年備戰迎接高考付出的努力少!

但妙兒卻深知,如果前世高考是爲了考上好的大學,繼而讓畢業以後能夠找到好的工作;那這一世努力的學這些小娘子該會的本事,也同樣是在爲以後的人生做打算———有這些本事傍身,妙兒就算是不嫁人、也能靠着它們來養活自己!

而妙兒只要有了足以傍身的一技之長,那就可以儘早獨立、自強自立的過上自由自在的日子,不必再呆在崔氏的眼皮底下、也不用再看別人的眼色過日子了。

這些道理讓妙兒每天都十分勤奮,也讓她的勤奮和自強自立深深的感染了張大郎,讓張大郎爲了能讓弟妹過上安穩的日子、夜夜都挑燈苦讀。並且爲了多一個人替年幼的弟妹撐起一片天地,張大郎還強逼張三郎和他一起苦讀,反覆囑咐張三郎千萬不要辜負了母親對他的期望。

在這樣特殊惡劣的環境下,張三郎慢慢的收起了以前的玩心、把精力都花在讀書上面———張大郎每天埋頭苦讀多久、他就跟着一起讀多久,甚至爲了能趕上張大郎、張三郎私底下還經常偷偷的多用功,想着笨鳥要先飛、再怎麼樣也不能差張大郎太多才是……

於是慢慢的,原本書一直讀得不怎麼樣的張三郎,也逐漸獲得了夫子不少的嘉許,課業成績也進步了不少、成爲了學院一匹崛起的黑馬,大有追趕上張大郎的趨勢!

日子就在妙兒兄妹卯足勁的自強自立中過了小半年,這小半年來最讓妙兒覺得驕傲的是她的廚藝突飛猛進、已隱隱有了超越劉嬸的趨勢了,不過妙兒平時都只能跟在劉嬸身旁打下手,從來沒獨自施展過身手,這讓妙兒一直覺得有些技癢和想要躍躍欲試。

因此這一日趁着崔氏帶着張五娘回孃家、張光也一起外出的機會,妙兒鄭重其事的宣佈她決定要大展身手、親自下廚做上一頓豐盛的午飯,好好的犒勞兩位兄長!並且爲了讓大家夥兒對她刮目相看,妙兒還一併把隔壁的白湯圓給請來了!

話說這些年來,白湯圓還真是守着當年的誓言、一如既往的喜歡妙兒!且打從當年白湯圓當着大人的面,豪言壯志的說長大了要娶妙兒後,之後他就老是圍着妙兒轉,平日裡得了什麼好吃的、好玩的,也都是第一時間送到妙兒面前……大有自個兒的媳婦兒、自個兒疼的意思!

可惜白湯圓小時候是個小胖子、長大後依舊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胖子,並且今年已經十四的白湯圓,身形也已經由小時候的糯米圓子狀態、進化成加了陷的大肉包狀態了!

這讓妙兒雖然從小和他一起長大,和他也勉勉強強算是青梅竹馬,可妙兒卻打死都沒辦法對白湯圓生出什麼非分之想來,只把他當成像張大郎一樣的兄長。

且先不說白湯圓如何,卻說張大郎兄弟一見妙兒宣佈要大展身手,兩人馬上就開始期待午飯,並迫不及待的把妙兒趕到了廚房裡、讓她馬上開幹,別隻顧着誇下海口、到頭來卻連盤小菜都端不出來,或是把飯菜給都煮糊了!

張大郎兄弟的話妙兒聽了可就不樂意了,覺得她受到了輕視!因此爲了證實自己的確是擁有一身“傲人的廚藝”,妙兒故意把想要幫忙的劉嬸給推出了廚房,並當場放出豪言、說她一人就能搞定四菜一湯,讓張大郎兄弟不要小瞧了她、等着吃美味佳餚就行!

豪言放出去後,妙兒馬上動作利索的開始幹活———先是彎身從米缸裡勺了一碗米,熟練的把米淘洗乾淨後倒到了鍋裡,加了水後把鍋放在竈上熬粥。竈上熬着粥的同時妙兒也一刻都沒閒着,而是手腳伶俐的洗了一把菜葉子,三下五除二的摘了後加到了粥裡,讓白粥煮完後會多幾分清甜的菜葉香味。

這菜粥要熬些功夫才行,不過熬粥的空擋妙兒卻可以做許多事,只見妙兒先去了攀膊戴上,戴好掛在窗下的竹籃子裡取了塊燻肉,按在砧板上細細切成片;

切完燻肉妙兒緊接着又取了一小塊姜,待姜切成細細的黃絲後,妙兒才放下刀又從米缸裡勺了碗白米,淘乾淨後泡在了熱水裡,打算待會兒和燻肉、薑絲一起悶個砂鍋飯。

淘乾淨的白米在熱水裡泡了大約一刻鐘後,妙兒便取了一隻小砂鍋架在泥砌的小爐竈上,倒米前先取了塊肥豬肉擦了擦鍋壁、讓鍋壁能沾點兒油,隨後再把泡好的米倒進鍋裡,加水,燒開,然後夾出爐中幾塊木柴,調成小火,慢慢的悶着;

等到米飯悶到七、八成熟了,妙兒才揭了蓋兒往砂鍋里加了厚厚的幾片燻肉、撒上切得細細的薑絲,最後再打上一隻雞蛋、料加齊了後妙兒利索的重新把蓋兒蓋上,只留兩塊木柴在爐裡燃作小小火苗,繼續悶飯。

妙兒把稀飯和鹹飯都一併做上後,趁着這兩個主食還沒做好的功夫,又切了一塊豬肉、搗了一小碗蒜泥、削了兩條黃瓜、洗了一把白崧,還抽空把特意加菜,買回來的魚給拾掇乾淨了,打算待飯燒得差不多了,就動手做蒜泥白肉、黃瓜炒肉、紅燒魚並醋溜白崧。

妙兒偷偷的跟着劉嬸學了廚藝後,才曉得原來宋人炒菜的方法和現代人截然不同,最大的區別是宋人炒菜不放鹽!且一般的小戶人家,也因油是金貴的物事而做菜時很少放油,最多也就是拿塊肥豬肉擦一擦鍋底、沾點油腥味兒就算是放過油了,並且那塊擦鍋底的肥豬肉還會反覆的使用!

而宋人炒菜之所以不放鹽,乃是因鹽在食物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歷朝歷代的朝廷都把鹽當做課以重稅的對象,北宋朝廷亦是如此,因此宋人才會覺得炒菜放鹽是一種十分奢侈的行爲……

當然,食不能無味,宋人雖然捨不得往菜裡放鹽,但“醬”朝廷是不徵收重稅的。因此宋人便喜歡用醬做出各式各樣的菜式來,許多北宋有名的菜餚都是沾着鹹濃的醬來吃的———例如後世十分有名的,由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發明的“東坡肉”、“東陂魚”等美味菜餚。

——————————————————6.29第一更,晚上還有一更——————————————

第二十一章 東華門市集第五十七章 崔氏獻計第四十九章 拒不喝藥第二十二章 聽房第二十五章 再被“非禮”第十四章 蘇二孃擇婿第三十四章 熱鬧瓦肆第七十章 兄長求情第十一章 齊心協力第一章 張家分家第二十三章 分府單過(二)第三十一章 家有賢嫂第七十四章 男人也會不要臉第十二章 早有安排第五十八章 忘恩負義(上)第七十五章 大徹大悟第三十八章 天熱地旱(上)第二十四章 妙兒釀酒(二)第七十章 兄長求情第四十一章 意外突來第六十四章 惡氣終出第七十四章 男人也會不要臉第十七章 被迫陪偷情第三十八章 一龍一鳳第三十三章第八十八章 北宋典妾(一)第三十四章 典當頭面第二十七章 狹路相逢(三)第十三章 金榜題名第二章 婆媳逛街第四十一章 多出來的首飾第三十五章 發作第五十五章 巧娘(下)第六十一章 巧妙掉包(一)第十三章 路遇意外第二十三章 小產第四十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二十二章 尋到破綻第七十章 兄長求情第一章 繁華汴京第五十二章 事情敗露(二)第二十四章 以“七去”休妻第三十二章 三郎心病第四十六章 非她不娶第八十五章 靦腆小正太第五十六章 七出三不去第三十章 計敗第六十二章 換親第六章 安置第四十五章 索賠第五十八章 忘恩負義(上)第二十四章 絕不退親第五十章 妙兒搗亂第三十二章 妙兒的小苦惱第三十六章 相國寺之行第二十五章 內心的矛盾第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第六章 犯了忌諱第二章 巧娘(二)第九十七章 找到靠山第六十章 娘子最大第二十五章 再被“非禮”第六十三章 探八卦尋蹊蹺第八十章 崔氏上門第二十七章 各自生悶氣第九章 突發意外第五十六章 歡喜成親(二)第九十九章 睚眥必報第三十一章 咬的就是你!推薦新書《世家遺珠》第一章 巧娘(一)第十六章 歡喜冤家第九十六章 再見雙胞胎第四十九章 張耀善後第一章 繁華汴京第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二十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一百零二章 過繼四郎第十三章 金榜題名第十八章 巧孃的心思第二十八章 狠賺一筆(二)第四十六章 枕邊風第十章 斷袖之癖第四十五章 索賠第十一章 珠分九品第四十三章 初登徐府第四十七章 堅定不移第二章 親戚失信第二十七章 各自生悶氣第十四章 蘇二孃擇婿第二十一章 智退饑民第四章 話癆小正太第五十四章 兄妹齊心第八章 賣妾第二十三章 小產第五十三章 打破僵局第四十五章 丁氏上門第七章 離鄉上京第三十一章 苦勸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