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亦稱祖龍,13歲即王位,22歲親理朝政,先後掃平六國,39歲完成統一大業,建立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車同軌,書同文,統一民族文化經濟,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禦敵,其功績對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奠定了華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
千古一帝,絕不是說說而已。所以當有人提出如果再給秦始皇500年時間,秦朝會變成什麼樣,世界會變成什麼樣之時,就引起了網友們的極大熱情,一個個都在積極參與討論。
“別說500年,只需要再給秦始皇個五十年,就沒有劉邦項羽什麼事。後者是虎得臥着,是龍得盤着,人的名樹的影,真當始皇帝的威名是說笑嗎?”
“沒錯,只要始皇還活着,雄獅雖老,餘威猶在,何人敢反?趙高?趙高在始皇帝面前都不敢大聲說話。項羽只會像耗子一樣東躲XZ,而劉邦只會是一個街上的混混,六國餘孽同樣是些縮頭烏龜,膽敢冒頭,迎接他們的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可得了吧!哪怕再給秦始皇幾十年,結局依然不會有什麼兩樣。知道秦二世而亡的根源在哪裡嗎?在於秦朝對舊貴族的處理上出現了叉子。對六國王室,秦始皇一直不遺餘力地打壓,恨不得將六國餘孽滅掉。可對於王室之外那些舊貴族,對於那些在當地有名望,有強號召力的貴族,秦始皇採用的完全是放任的態度。這樣下去遲早要出問題。”
“沒錯,雖說秦始皇也採用了一定的手段來維持自己的統治,比如收繳天下兵器,不停的巡視全國等,可那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政策。秦初可能還好,秦始皇還可以憑着自己一統六國的威望震懾天下,沒人敢妄動。可秦始皇總有死去或者老去的一天,到時秦國一旦出現弱勢,等待秦國的就是沒頂之災,沒什麼兩樣。
打個比方,高壓鍋堵住了,你再給它綁幾根繩子他就不炸了?要我說,秦始皇死得還真是時候,最起碼還落得個體面,落得個千古一帝的名聲。若是晚死幾年,說不得得成爲劉邦或者項羽的階下囚。”
“6666,秦始皇會成爲階下囚?這是我聽過的最大的笑話。”
“笑話嗎?剛剛那位兄弟說的秦朝滅亡的原因並不齊全,我補充幾點,秦朝之亡是由內而外蔓延到整個帝國的腐朽。衛鞅之法在戰國時期或許可以算得上良藥,能最大化激發耕戰體系帶來的全民皆兵。但到了和平時期,就是嚴刑峻法,是逼得人人造反的毒藥。
秦並天下而不變通,各路義軍必然蜂起,如潮水般衝擊帝國千瘡百孔的軀體,被沖垮只是個時間問題。而秦始皇不單沿用衛鞅的酷法,更焚書坑儒,一面尋找不死之藥一面徵調數不盡的民夫修長城,修皇陵,弄得怨聲載道,民不聊生,民衆焉有不反之理?
再看看再來看看秦始皇的對手。項羽自不必說,是戰術天才。劉邦被很多人低估了,其實他是個比秦始皇更可怕的存在。
劉邦沒有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的資本,卻從一個亭長一步一步走到了皇帝。他數次面臨低谷卻總能絕地翻盤。他看似什麼都不出衆卻能讓張良、韓信等人爲己所用。他一進咸陽就廢除了嚴刑峻法。
即便是最爲詬病的軍事能力上,劉邦也是從武關一路殺到咸陽的。這條道路楚懷王試過,卻兵敗藍田。多少諸侯聯軍面對函谷關無可奈何,但劉邦僅憑數萬人馬卻攻破了和函谷關並列的武關。後來實際擊敗章邯於三秦之戰的人還是劉邦。
這樣的軍事才能雖不如項羽,但在楚漢相爭時期已是頂級了。劉邦、項羽都是逆天翻盤的典型,反倒是光鮮亮麗的秦始皇沒有親自帶兵的記錄,也沒有經歷山窮水盡的絕望。
內有苛政,外有強敵,試問,秦朝焉有不亡之理?”有人說道。
“嘖嘖嘖,什麼時候項羽和劉邦之流居然能跟始皇帝相提並論了?還強敵?你口中的劉邦和項羽真有那麼牛逼,爲何劉邦四十幾歲了還是個遊手好閒的混混?秦始皇死後纔敢出來蹦躂?項羽也是在秦始皇死後,在秦末陳勝吳廣起義之後纔敢出來蹦躂的。說白了,這倆貨在秦始皇沒死的時候就跟孫子似的,你居然認爲他們有能力讓始皇帝成爲階下囚,搞笑啊。”
“確實挺搞笑的。說始皇帝會成爲項羽和劉邦的階下囚的簡直就是腦癱。假如始皇帝再活個幾十年,扶蘇不會死,蒙恬、蒙毅、馮劫不會死,李斯不敢生二心,趙佗不敢割據,章邯又怎麼會投降?
那時候,項羽和劉邦若是安分守己還好,若是敢造反起義,他們面對的將是:蒙恬爲主將,王翦之孫王離爲副將,太子扶蘇爲監軍,將匈奴按在地上摩擦的30萬北部大軍;趙佗爲主將,碾壓百越的三十萬南部軍;馮劫爲主將,章邯爲副將,平推各路起義軍的十萬中央軍;以及右丞相馮去疾,左丞相李斯,上卿蒙毅率領保障後勤的文官集團。
起義?那不是找死嗎?始皇帝若是活着,天下豪傑就得當縮頭烏龜,不服也得憋着,還始皇帝成爲階下囚?搞笑呢?”
“沒錯,真別吹項羽劉邦之流了,只要後勤不拖後腿,一個蒙恬就能幹死他們。”
“可得了吧。蒙恬很強嗎?吹出來的而已。”
“吹?蒙恬北擊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這都是史書上有記載的,叫吹?”
“蒙恬若真的強,秦始皇派給他的任務爲何不是滅掉匈奴?而只是修長城抵禦匈奴?”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學過這段話吧?如果讀不懂這段話,你先回去查查翻譯再說。”
“就是,讀書少不是你的錯,文盲還出來秀就說不過去了。都殺到匈奴家裡去了,你管這叫抵禦?你以爲是自衛反擊戰呢?你知道古代想讓對方不來騷擾自己的最好辦法是什麼嗎?是直接把對方給幹爆。不說蒙恬,只要始皇帝還在,章邯都能教項羽做人。”
“臥槽,秦始皇吹越來越誇張了,連章邯這種向項羽投降的手下敗將都能教項羽做人了?”
“那是你根本沒了解過章邯。章邯巔峰時也算橫掃天下無敵手,一路剪滅周文、陳勝、魏咎、田榮、項梁,打的最驍勇善戰的趙國人如忍者神龜般縮在鉅鹿城,何嘗沒有當年白起、王翦的風采?
項羽氣勢磅礴的諸侯聯軍攻打章邯,章邯以一半於諸侯聯軍的兵力,不一樣嚴防死守了好幾個月嗎?怎麼不見項羽將他打敗?後面投降項羽,不過是趙高之流一直在拖後腿,章邯不想步白起、蒙恬的後塵罷了。可始皇帝若在,章邯哪有一個擔心。”有人說道。
“......”這話讓不少人啞口不言。
“秦始皇就一個暴君而已,有什麼好吹的。”
“6666,秦始皇,暴君?你怕不是讀書讀傻了?”
“商賈贅婿農民徵發徭役,孤兒寡母拉去修長城,六國遺民去修秦陵,嚴刑峻法,征斂無度,好大喜功,焚書坑儒,這不是暴君?”
“嘖嘖,又一個被洗腦的。首先,由於秦朝統一全國的時間太短,很多思想還沒來得及統一,很多六國的老貴族還在,導致後世對秦始皇的評價以謾罵爲主,抨擊他殘暴。
可你要知道,真正在罵秦始皇的人都是些什麼人,一個是六國餘孽,一個就是儒士。
秦始皇被罵的最根本原因,一方面是滅了六國,導致失去特權的六國貴族痛罵,另一方面則是焚書坑儒了。儒家的思想對於君主來講,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就是以仁爲本,要以德服人,治理國家也要靠仁治。但秦國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爲它本就不是走的儒家這條路,而儒家是一直掌握着話語權權的,他們罵秦始皇纔是政治正確,不罵他罵誰?
可站在歷史的角度,秦始皇真的該罵嗎?你知道教員是怎麼評價秦始皇的嗎?
有一次教員接見外賓,他是這麼說的:‘秦始皇比孔子偉大的多,孔夫子是講空話的,秦始皇是第一個把華國統一起來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統一了華國,而且統一了華國的文字、華國各種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後來一直沿用下來,華國過去的封建君主還沒有第二個人超過他的。’
你可以質疑我,可你該不會質疑教員吧?教員是真正能與天公試比高的人物,如果你連教員都質疑,那我也沒什麼好說的。
實際上,所謂的‘焚書坑儒’,從現在很多史料來看,是有些誇大其詞了。
秦始皇對於寫書的,藏書的,都定性爲無罪,若是這類書被定爲了禁書,那麼你們只需要按時上交便可。而且也並非是把這些上交的禁書燒掉,實際上大部分是珍藏在了國家圖書館,供那些秦朝的博士查看。這個在李斯的《禁書令》中有講到:非博士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
雖說民間收上來的書有一部分燒掉了,但這類書國家都是有備份的,並非是孤本。這些書真正被燒掉,並非是秦始皇所爲,而是項羽乾的,他攻入咸陽之後,放火燒了秦王宮,大火足足燒了三個月不滅,帝國的珍藏書籍也毀於一旦。
這個史實上也是有記載: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這一點上,教員還是看得非常透徹的,他就曾經寫了一首詩: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這首詩中,第一句就勸大家少罵秦始皇,所謂的焚書坑儒一事,還得從長計議。
至於徵民夫修長城...不會現在還有人覺得始皇帝修長城是在勞民傷財吧?不會吧不會吧?知道萬里長城的修建,讓中原大地免受了多少外族的侵犯嗎?知道後世有多少百姓受益嗎?
雖然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秦朝僅僅維繫了短短十幾年,秦二世就亡了,而且還葬送了秦國500年基業。但是秦國的魂仍在。
秦始皇給大家留下了大一統的思想,統一的文字,統一的度量、統一的車軌、統一的貨幣,這是暴君能作出來的事情嗎?”
“說秦始皇是暴君的就是腦殘,說秦始皇只懂得馬上打天下,不知道怎麼治天下的也是腦殘。也不看看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是怎麼做的。
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統一貨幣、度量衡,北卻匈奴修長城,南服百越,內修馳道,焚詩書、坑術士,推行郡縣制,加強中央集權。這是始皇帝統一天下後頒佈的政令。涉及到經濟、政治、文化、軍事、風俗等方方面面,在那個年代,你敢想象嗎?
你管這叫不懂得治理天下?
所以那些說始皇帝不懂得治理天下的都是傻逼。秦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並不是秦朝內憂外患,也不是始皇帝暴政,舉措邁得太大,而是始皇帝命太短,秦二世又是個飯桶,沒有能力也沒有威望,守不住始皇帝打下來的江山而已。”
“那些說秦始皇是暴君的,估計都是人云亦云,估計他們以爲始皇帝最大的功績只是完成了統一大業而已呢。估計以爲始皇帝被稱爲千古一帝,只是因爲始皇帝是華國曆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根本不知道始皇帝到底都做了些什麼。
萬里長城我就不說了。鄭國渠知道嗎?始皇帝在位時修建的一個規模宏大的灌溉工程, 西起仲山西麓谷口,沿北山南麓自西向東伸展,流經今涇陽、三原、富平、蒲城等縣,最後在蒲城縣晉城村南注入洛河,總長近300華里。
渠道修成後,涇、洛、渭之間構成密如蛛網的灌溉系統,大大改變了關中的農業生產面貌,用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就是用含泥沙量較大的涇水進行灌溉,增加土質肥力,農業,迅速發達起來,雨量稀少,土地貧瘠的關中,變得富庶甲天下。
對了,這個渠道現在還在用,且已經成功申遺。
還有靈渠,估計不少人也沒聽過靈渠吧?這也是秦始皇在位時修建的一個偉大工程,古稱秦鑿渠、湘桂運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
靈渠的鑿通,溝通了湘江、灕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聯接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構成了遍佈華東華南的水運網。也不知道多少人跟着受惠。
對了,靈渠現在同樣在用,且同樣申遺成功。
щшш✿ тTkan✿ ¢ Ο
還有秦直道,也是秦始皇在位時要修建的工程。作爲現代人,大傢伙應該知道道路對於百姓,對於國家而言有多重要。要想富,先修路,絕不是說說而已。
雖說直到秦始皇去世,秦直道依然沒有修建完成,可始皇帝當時就知道修路,可想而知這份眼光有多超前。那可是兩千年前啊!”
Ps:推薦朋友的一本書《凡人同人:凡人世界裡的大師兄》,看書名就知道是凡人同人了吧?
......
()
1秒記住愛尚小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