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周室東遷

bookmark

邦周墜落的速度之快,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姬宮湦登基的時候,其所展露出的才華看來並非是一位庸主,甚至衆多關注邦周的諸侯還覺得這次邦周要再次興盛起來。

可是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姬宮湦就以驚人的速度墮落。這位周天子比他的父親周宣王晚年還要昏庸。

看到天子如此昏庸,其他諸侯國也就不再關注,畢竟現在周室衰微,那些大諸侯已經不將周天在放在眼中了。

王八年,天子以申後爲戎人之女,廢掉申後的王后之位,並且任命了褒姒爲王后,同時廢掉了姬宜臼的太子之位,改立褒姒之子姬伯服爲太子。

廢嫡立庶本就是破壞周禮的大忌,更何況申後乃是申國申侯的女兒。而申國乃是王畿西面重要屏障。這對於王畿來說非常重要。

自從懿王時期,戎狄做大之後,邦周王畿就經常受到騷擾。邦周建立兩百年來,其他諸侯國經過兩百年發展,大多都是將夷狄趕走或者絞殺,已經不成氣候的,可是王畿的情況卻剛好相反。

西戎逐漸興盛,並且向王畿轉移,鎬京的壓力越來越大。到了懿王時期,鎬京就需要藉助申國之力,擋住戎狄。

這也是爲何周宣王給兒子姬宮湦安排申氏爲王后了。有申氏爲王后,齊國是其母族,可以說姬宮湦的王位穩如泰山了。可是姬宮湦在得到褒姒之後,根本看不上申氏,不僅廢掉了王后,就連太子也廢了。

這一下可以說是狠狠甩了申侯一巴掌。

申侯也是一方大國,怎會如此人人欺辱。甚至周天子姬宮湦還派人前來,要讓申侯將姬宜臼交出來,送回王畿殺死。

姬宮涅的所作所爲,徹底激怒了申侯,申侯直接下令將傳訊的使者斬殺,並且將使者的人頭送了回去。

申侯的舉動直接激怒了姬宮湦,姬宮湦大怒,當即召集大軍準備征討申國。

申侯在得知姬宮涅要來討伐,一點都沒有害怕。申國自從封在鎬京西部之後,兩百年來都在和西戎戰鬥,從一個地方百里的小國發展成一個地方五百里的大國。申國可謂是身經百戰。

更何申侯這次深恨姬宮湦,直接邀請來了西戎。西戎本就覬覦邦周王畿的土地,以前是因爲有申國阻擋,幾次和邦周作戰,都沒有獲勝。現在申侯居然聯絡了西戎,折讓西戎很是高興,當即就答應下來。

等到姬宮湦帶領大軍前來,雙方一番大戰。結果邦周大軍大敗,姬宮湦倉皇逃命返回鎬京。西戎卻不願方國他,大軍追趕,於驪山將其斬殺,並且就連其和褒姒的兒子姬伯服也被殺死。

西戎人攻破鎬京,將鎬京洗劫一番。鎬京被破,邦周震動。因爲姬宮湦敗的實在太快,甚至周圍的諸侯國都沒反應過來,鎬京就已經被攻破。

幾個諸侯國率領勤王大軍趕來,然後擊敗了犬戎,收復了鎬京。申侯也帶領大軍護衛着姬宜臼返回鎬京。

經過一番商議後,諸侯們共同擁立前任太子姬宜臼即位。

同時經過一番商議後,給已經死去的姬宮湦上諡號‘幽’稱爲周幽王。

壅遏不通曰幽;動靜亂常曰幽;早孤有位曰幽;早孤隕位曰幽;早孤鋪位曰幽;違禮亂常曰幽;暴民殘義曰幽;淫德滅國曰幽。

雖然諸侯公卿說是早孤隕位曰幽,但那不過是個遮羞布,真正的意思是違禮亂常曰幽;淫德滅國曰幽。

上完了諡號,也算是給姬宮湦蓋棺定論。接下來的事情就有些麻煩了。

自從召王時期,邦周王畿這裡就開始出現各種地址災害,到了幽王時期,變得更爲嚴重,再加上這次鎬京敗犬戎攻破,變得破敗不堪,即便是犬戎被擊敗,其威脅性也極高。

若是繼續將周天子放在鎬京,誰知道他們這些諸侯前腳離開,後腳犬戎就再來。可以說鎬京這裡已經不再適合成爲王畿了。

於是諸侯們就想要將邦周王室遷到東都洛邑。

只是這種做法激怒了王畿內的貴族。這些王畿內的貴族,封地采邑都是在鎬京附近,若是天子遷走洛邑,他們怎麼辦?

要知道經過兩百年的發展,洛邑五百里方圓土地上已經有了王畿貴族,根本沒有他們這些鎬京貴族的立足之地。

他們這些王畿貴族跟着遷去洛邑,沒有土地采邑的支持,很快就會衰敗。因此在東遷這一件事情上,王畿的貴族們不約而同的進行反對。

但是鎬京殘破,山河斷流,想要恢復不知道要何年何月,只得強東遷往洛邑。而且經過一番動亂,王畿貴族的實力虛弱不堪根本不是幾位諸侯的對手。

王畿內的貴族基本上使用的是政治方式,通過控制周天子而影響天下,王畿外的諸侯國更多的則是依靠武力。王畿貴族即便是再不願意也無可奈何。

因此剛剛即位的鄭國、秦國以及晉國等諸侯的護衛下,將國都遷往東周。

鄭國和晉國鼓動天子東遷,乃是因爲原本鎬京距離他們的封國太遠。不方便控制,而遷徙到鎬京之後,周天子基本上就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至於說秦國則是巴不得周天子趕緊離開。自從秦國被封在秦地之後,百年來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已經從最初五十里的小國成長爲一方大國。因爲再往西往北發展,環境更加惡劣,往東發展則是被晉國擋住。

因此在得知周天子要東遷,秦國是第一個響應,並且非常積極配合。只要周天子走了,那鎬京之地就是秦國的了。

胳膊擰不過大腿,即便是王畿內部的諸侯再怎麼不願意,周天子還是在鄭、晉、秦等諸侯的護衛下,出發前往洛邑。

只是鎬京內部的貴族們並不甘心,這些人找到三公之一的虢公翰,衆人一起商議擁立宣王的另一個兒子,姬宮湦的弟弟姬餘臣在攜地稱王。

於是周朝王室在這段時間裡就出現了兩位周天子。再加上鎬京被攻破,周王室的威望已經降到了最低。

虢石父善諛好利,王用之,國人皆怨。王廢申後、去太子,申侯怒,殺使者,斥幽王,幽王大怒,盡起大軍伐申。申與戎狄盟,幽王大敗,潰逃於驪山,西戎追至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褒姒,盡取財貨而去。諸侯乃共立故太子宜臼,是爲平王,以奉周祀。——《淮宮春秋·周本紀·烽火覆周平王東遷》

第34章 死間第10章 改革第18章 管仲改革第74章 應對第86章 楚國稱霸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28章 王釗薨第59章 對峙,齊國暗潮第8章 戰俘,暗中挑撥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6章 徐茂使齊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76章 狠毒第27章 周室與諸侯的平衡第1章 季禮使齊第43章 大聰明第25章 匹夫之怒第43章 大聰明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19章 攻城戰第44章 公羊革新(2)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72章 質子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34章 死間第26章 淮國並鍾離第67章 淮國伐巢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27章 周室與諸侯的平衡第48章 孫叔敖第36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一致第28章 王釗薨第35章 邗國求援第62章 火龍降世第60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16章 脣亡齒寒第27章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求首訂)第78章 學宮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氣第9章 晉侯方伯第72章 質子第66章 謀取巢國第63章 淮國稱霸第31章 謀劃邗國第11章 律法與書院第19章 攻城戰第48章 新王登基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40章 滑稽記第34章 貪婪第17章 首戰得勝第1章 繼承遺產第10章 改革第32章 姬烈革新第63章 淮國稱霸第16章 攻心爲上第9章 晉侯方伯第42章 什麼檔次第14章 對陣楚軍第73章 吞越第6章 齊國會盟第62章 火龍降世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4章 邗都之戰(2)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第27章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求首訂)第1章 繼承遺產第36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一致第35章 邗國求援第14章 對陣楚軍第40章第87章 宋國:快去請淮公相救!第15章 梅里第15章 梅里第14章 對陣楚軍第3章 水淹周軍第37章 國人動亂第4章 封邦建國第25章 和議第7章 淮水之戰第15章 邦周伐淮第21章 征伐萊國第42章 華夏名劍第65章 姑蘇城,魚米之鄉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24章 霸業之始第39章 暗流第20章 截糧道,斷後路第24章 氣運玄鳥第24章 氣運玄鳥第39章 暗流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78章 學宮第35章 邗國求援第36章 泗沂之戰第14章 禮樂崩壞自此而始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20章 截糧道,斷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