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新王登基

bookmark

就在王臨死亡的那一刻,他看到出現在半空中的子珏。子珏衝他點點頭,下一秒,王臨就感覺到自己的身體突然變得輕若無物。

與此同時,一陣鶴鳴聲響起。只見兩頭仙鶴從天而降,於殿前起舞,其聲之悲切,聞者落淚。片刻後,仙鶴振翅而起,沒入雲天之中。

【王臨薨逝,這是王氏第一位天命之子,王臨薨逝,天地同悲。他改革了稅法,營建了揚州,開鑿了運河,對後世的影響巨大,後世之中,他的功績鼓勵着後世無數改革者。開始計算一生功績,你獲得大量氣運點,你獲得天階道具·欽天監】

【天階道具·欽天監:使用後可以建造一座欽天監,在消耗一定氣運點之後,可以監控全國範圍的天氣變化,以及自然災害。花費氣運點付出一定代價後,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改變天氣以及自然災害。(注意,改變越大,需要花費的氣運點越多。)】

這欽天監在子珏看來就是觀星臺的加強版,觀星臺最多隻能改變方圓五百里範圍的天氣和自然災害,而欽天監直接改變全國了,這個全國有多大,它便能改變多大,若是整個地球都被佔領,那它就能改變整個地球的氣候。

當然這樣做的代價也是非常高的,估計至少要幾十萬的氣運點纔夠,而且使用者估計要耗盡壽元。

......

鎬京。

自從厲王被逐,共和執政十四年後,周厲王的兒子,姬暇即位。

王室自從懿王之後,就越發衰微,厲王時期,雖然周厲王暴虐斂財,以言殺人,但是王畿之地也振興了一段時間。征討四夷,南挫荊楚,取其王號。若不是後來太過暴虐,以至於國人無法忍受,暴動,他的諡號怎麼也能用上一個‘武’而不是厲。

姬暇即位之後,在召穆公、周定公、虢文公、申伯等一幫賢臣的輔佐之下,開始恢復實力。

軍事上,姬暇人俑南仲、秦仲、召穆公再徵調諸侯國陸續討伐獫狁、西戎、楚國,以及徐國。

徐國原本和淮國交好,只是不知道這一代的徐公怎麼想的,可能是覺得自己實力強大了,被向他進貢的東夷諸國捧得飄飄然了,也跟着楚國學,自稱徐王了。

僭越稱王,本來不是不行,只要你實力足夠,打的過邦周,自然可以稱王,甚至你直接分封王都行。可徐國國力雖強,但是根本比不過楚國,更何況是邦周?

而且徐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沒有山河之險關,淆函之固,僭越稱王,自然是引來了周王室以及邦周諸國的不滿。

於是周天子徵調陳、蔡、唐、申、晉等國大軍攻徐,徐公率大軍迎戰,大敗。若不是淮國見勢不妙,派來大軍相助,徐國這一次就要滅亡了。

只是就算是如此,徐國這次也是元氣大傷,只得上表臣服,去王號。周天子這才統帥大軍離開。

接下來周天子爲了改善和齊國的關係,娶了齊國國君的女兒姜氏,以此獲得齊國的支持。

經過一番勵精圖治,邦周王畿再次興盛,竟然有了一些中興之象。其皇后姜氏也是一名賢后,勸諫姬暇勤政,只是到了後期,姬暇開始變得昏庸,當時皇后姜氏已經病逝,其他人也無法勸諫。

姬暇開始肆意妄爲,先是無罪善殺大臣,後來又數次出兵征伐四夷。

皆敗。

四十年中興之相頓時中斷,天下諸侯蠢蠢欲動,王畿內的諸侯公卿也是一片譁然。

實際上,姬暇執政四十年來雖然中興了邦周,但是日薄西山的王畿已經無力支撐了,他通過一系列的政治手段,讓邦周暫時興盛。這只不過是表面現象,王畿的弊病已經需要改革才能解決了。

但是自從周厲王的那番改革之後,王畿上到貴族,下到國人,都對改革談之色變,自然不會有人去支持他。所以姬暇只能是不痛不癢的繼續一些改制,在王畿諸侯公卿的幫助下,興盛邦周。

實際上就如同是無根浮萍一般。

王四十六年,姬暇崩。

諡號‘宣’。是爲周宣王。

嫡長子姬宮湦繼承王位。

周宣王對於自己的這個嫡長子很是看重,他在世的時候,親自幫他向申侯提親,迎娶了申侯的妻子。

申侯乃是拱衛王畿的重要諸侯,其封國位於西南,幫助王畿抵禦西戎等戎狄的進攻。同時其母親乃是姜氏,有齊國的支持和申侯的支持,就算姬宮湦只是一個守城之君,也能在兩個諸侯國的支持下,安定王畿,甚至還能讓王畿實力強盛一些。

若是操作的好,繼續震懾天下諸侯也不是不可能。

而姬宮湦在剛剛登基的時候,確實展現出了一絲明君的風範。自從懿王開始,鎬京王畿之地就多次出現自然災害。

一直到宣王時期,每過幾年都會出現一次。而姬宮湦即位不過一年,鎬京附近就發生了一場地震,這場地震引發涇、渭、洛三條河川震動。涇、渭、洛三條河流斷流。甚至就連被視爲神山的岐山也發生崩塌。

姬宮湦這個時候竟然下令免除王畿兩年賦稅,並且開倉放糧,賑濟百姓。一時間王畿百姓感激涕零,姬宮湦也被國人擁戴。這也讓姬宮湦的聲望大漲。

之後姬宮湦又任命叔父鄭桓公清查全國土地農田,藉此機會清算了貴族卿士的田畝,讓這些貴族卿士繳納賦稅。

這些貴族卿士攝於王命,只得按照制度,繳納賦稅。清丈田畝,繳納賦稅,讓周王室的財政寬鬆了不少。

後來西方的戎狄作亂,姬宮湦親率大軍攻打,因爲姬宮湦當初賑濟百姓,免除賦稅之恩,國人誓死報答,因此邦周軍隊士氣高漲,所向披靡,犬戎戰敗。周天子兵鋒直至褒國,褒國畏懼邦周兵鋒,願意納貢求和,並且將褒公之女褒姒獻出。

周天子姬宮湦見到褒姒長得國色天香,美豔絕倫,心中很是歡喜,因此赦免了褒國之罪孽,收了供奉,帶着褒姒而歸,並且不顧反對立褒姒爲妃。

......

國人暴亂,厲王被逐,周室衰微,共和執政,十四年,宣王即位,周室中興,及宣王老邁昏聵,然不籍千畝,南國喪師,料太原,殺杜伯,以致虢公諫不聽,山甫諫又不聽,中興之美未盡焉。——《史記·周本紀》

第1章 季禮使齊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42章 華夏名劍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16章 攻心爲上第34章 貪婪第10章 齊魯宮闈之亂(待更新)第35章 邗國求援第3章 邗都之戰第66章 謀取巢國第56章 周室荒唐第16章 攻心爲上第46章 揚州城和邗溝第30章 順水推舟第16章 攻心爲上第81章 宮室詭譎第32章 姬烈革新第45章 番國:你覺得我比息侯還蠢?第2章 淮國伐吳第44章 戰車漂移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63章 淮國稱霸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48章 孫叔敖第43章 公羊革新第49章 孫叔敖(2)第3章 水淹周軍第40章 滑稽記第30章 順水推舟第8章 戰俘,暗中挑撥第3章 水淹周軍第10章 改革第50章 父慈子孝第11章 亂齊第65章 姑蘇城,魚米之鄉第37章 國人動亂第87章 宋國:快去請淮公相救!第81章 宮室詭譎第36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一致第23章 雲淵會盟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26章 淮國並鍾離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50章 父慈子孝第12章 伐吳第50章 父慈子孝第37章 國人動亂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25章 匹夫之怒第35章 邗國求援第77章 西子第37章 國人動亂第84章 秦楚攻晉第7章 淮齊之盟第81章 宮室詭譎第91章 美人 名劍第58章第35章 突襲穎澤第16章 脣亡齒寒第47章 招賢令第35章 邗國求援第77章 西子第50章 周室東遷第73章 吞越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10章 齊魯宮闈之亂(待更新)第1章 季禮使齊第14章 禮樂崩壞自此而始第94章 伍員奔淮第64章 諸侯朝貢第36章 泗沂之戰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59章 對峙,齊國暗潮第11章 亂齊第19章 尊王攘夷第7章 淮齊之盟第83章 徐國覆滅第62章 火龍降世第87章 宋國:快去請淮公相救!第43章 公羊革新第78章 學宮第77章 西子第19章 攻城戰第21章 撤退第35章 邗國求援第70章 晉國暗子第31章 謀劃邗國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15章 邦周伐淮第87章 宋國:快去請淮公相救!第28章 王釗薨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第59章 對峙,齊國暗潮第34章 貪婪第51章 死不瞑目第42章 什麼檔次第43章 大聰明第18章 管仲改革第26章 淮國並鍾離第38章 王晟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