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 受傷的總是士紳

但殺死漢人士紳就不一樣了,壓迫剝削色目人農奴的主要就是他們,殺了他們可以獲得大多數色目農奴的支持。

在林登萬的領導下,色目兄弟會分工明確,小部分搜刮于闐城的財富和軍械,大部分被調出去攻佔縣鎮鄉村,解放色目人農奴!

在這種情況下,色目兄弟會的人數如同滾雪球一般膨脹,被解放的色目人農奴無論是否願意,都被拉入隊伍當中!

等到于闐城的守備軍回過神來時,他們面對的色目兄弟會已經不是十倍於己了,而是三十倍於己!

因爲守備軍總共纔不到一千人……

有意思的是,即便擁有三十倍的兵力優勢,林登萬仍然沒有親率主力跟撲擊而來的守備軍對抗,反倒是據稱而守派出數只偏師襲擾守備軍糧道,充分發揮了人數優勢。

就這樣,色目兄弟會竟然生生堅持了超過一個月時間!

于闐城失守一個月,大大鼓舞了整個西域地區的野心家,各地紛紛掀起了色目人大起義,一撥又一撥的色目人起義軍被地方守備軍團屠戮一般鎮壓!

然而,色目人農奴實在是太多了,摁住這一頭另一頭又起來了,鎮壓的規模越來越大,守備軍來回奔波,導致各地防線頻頻失守,色目人義軍反倒是越少越多!

在這其中,漢人士紳迎來了災難性報復,比起朝廷官府,色目人農奴更加憎恨直接壓迫他們的漢人士紳,只要爆發起義,漢人士紳基本上都會被暴怒的色目人義軍殺全家……

只是朝廷官府都自顧不暇啦,自然沒辦法去保護漢人士紳。

其實在色目人大起義後,西域地區本就不多的漢人就已經快速完成了全民動員,這都是中央朝廷內閣的功勞,陸軍大臣早在和平時期就制訂了詳細的漢人動員計劃。

在漢人民少的西域地區,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危機到來時保住基本盤。

這套動員機制原本是防備李察親征期間外敵入侵,但沒想到卻用在了色目人大起義中。

色目人大起義中,吐番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幾乎每一支大規模色目人起義軍中都能看到吐番部民的身影,比起色目人農奴,經過吐番內戰歷練過的吐番部民明顯戰鬥力更勝一籌。

這也是色目人大起義沒有第一時間被撲滅的原因。

在林登萬手下,也是西域地區最大一股色目人義軍中,就有着一支全部由吐番部民組成的精銳,這支精銳纔是林登萬用來對抗守備軍的本錢!

別看林登萬一直在拉色目人入夥,實際上他很清楚色目人農奴的戰鬥力有多渣,拉人不過是爲了壯大聲勢,同時讓自己有更多的資本罷了。

于闐城攻防戰打了一個月後,因爲于闐城這個唯一失守的大城在政治上影響太過惡劣,內閣親自下令抽調了兩千多守備軍前來協助於闐城守備軍圍攻于闐城。

然而,就是這麼點人把林登萬嚇跑了……

也不是嚇跑,而是林登萬親率色目兄弟會精銳和一部分能打的色目兄弟會青壯離去,打着解放其他地區色目人農奴的旗號。

將原本地痞流氓爲主和上萬色目人農奴留在城裡駐守,充當靶子吸引明軍守備軍。

事實證明,林登萬這一招金蟬脫殼十分好用,留在城內的人雖然更多,但卻在不到一週時間內被破城!

其中的留守領導層都是能對林登萬造成威脅的色目兄弟會元老級人物,明軍破城後展開血腥屠殺,幫助林登萬很好的清洗了內敵……

離去的林登萬兵力雖然縮水到不足萬人,但凝聚力反倒是增強了很多!

而且因爲這些人的親眷都在於闐城城破後被明軍屠戮,更加堅定了這支武裝力量對抗明朝的決心!

如此一來,林登萬算是擁有了一批真正的心腹,從黑幫組織向着正兒八經的起義軍進化。

比起林登萬的成功轉型,其他地區的起義就顯得十分兒戲了,一千人打敗上萬義軍的事情比比皆是,這一次中央內閣因爲大量漢人士紳被屠戮而展開了血腥報復。

直接參與叛亂的色目人農奴,全部株連九族,脅從者則貶斥爲奴隸死兵,充當戰場上的前鋒炮灰。

因爲色目人農奴受到的壓迫太嚴重,鎮壓力度太強,雖然一股接着一股的色目起義軍被剿滅,但成爲流寇義軍的林登萬卻一直跟守備軍團打游擊,每到一處隊伍都會幾倍幾倍的擴張。

然後被林登萬利用明軍圍剿剔除異己,用殘酷的‘敗仗’歷練出一支能戰之兵輾轉各地。

不過比起林登萬放過普通漢人的行徑,其他色目義軍對漢人不分青紅皁白的全面屠殺顯然更加遭朝廷記恨,這就是林登萬能一直活着的原因。

前面有太多吸引仇恨的色目義軍,使得明廷將主要兵力都用來鎮壓其他義軍。

而林登萬的流寇式作戰也不是漫無目的的戰略轉移,而是一路向西而去。

因爲林登萬知道東面的大西北已經被李察平定,往東去就是作死。

而且西域蔥嶺以東的漢民人口遠超過蔥嶺以西,向西去受到的阻擊壓力相對而言能小一些。

就這樣,包括林登萬再也沒有一支色目起義軍能攻破大城,雖然地方起義不斷,但明軍守備軍團始終佔據着絕對優勢,唯一不足的就是守備軍越打越少,明廷中央內閣也沒有對其進行補充。

全民動員的漢人新兵被戚繼光單獨組建了一支新兵軍團,絲毫沒有補充守備軍的意思,反倒是屢屢將守備軍派到最慘烈的前線鎮壓叛軍!

色目人大起義對明廷的統治根基沒有動搖太多,損失最大的是地方漢人士紳階級。

如果說當初李察對西域漢人士紳階級是拔除武裝和攤牌稅收的治理,色目人起義則是將這個階級從朝廷治下直接抹去!

389 組建350 血戰到底224 填坑390 主力標準111 史國府撤軍(訂閱加更)308 趙氏宋國435 諷刺的保護391 復興歸田278 萬箭齊發150 唐軍對射136 選擇陣營289 內閣的改革措施326 樂觀的南宋060 進攻377 林登萬之死059 對陣448 休養生息269 集體農莊156 兩輪齊射111 史國府撤軍(訂閱加更)234 龍樂天的信心272 教官與軍械採購159 成王敗寇225 李察的目標013 武功再高一槍撂倒302 所向披靡391 復興歸田334 薩爾留下的坑264 西域危機124 神機營031 3階兵459 吸乾273 人力的消耗119 正面衝鋒034 分權458 所謂神性127 第一野戰軍團272 教官與軍械採購076 高象縣的應對065 自殺式衝鋒436 100比1的戰損285 戰爭不該是這個亞子244 目標確認256 妥協與談判507 初來乍到414 炮斃122 進攻史國府115 交戰的正確打開方式425 內戰爆發054 強大的官府438 紙幣經濟計劃363 一追一逃500 一百發核彈210 死循環493 變成了瞎子221 被拋棄的龍家313 進攻長安390 主力標準419 攻城炮抵達241 武林門派127 第一野戰軍團500 一百發核彈274 軍功田改制408 陽謀與反擊405 追擊249 登臨天山052 不被看好的李察329 南下建國421 民心126 安國府投降237 大勢已去209 大酋長薩爾207 考覈與淘汰355 李察的戰術261 斬草除根070 零傷亡攻城戰430 先天之軀470 英倫三島306 兵進鄯州和會州220 氣數已盡?366 龍立果的提議134 愚蠢的豺狼人(400均定加更4/4)224 填坑404 慘烈的對衝283 戰俘先鋒軍505 回家的希望041 不對勁的犒賞497 奧斯曼遷都425 內戰爆發381 參謀學院457 惜命的李察471 面目全非的婆羅門教047 對射005 殺人107 統治階級的戰爭(上架暴更)333 復興軍317 突圍296 不宣而戰188 讓吸血鬼震驚的五軍營398 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