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戰略遇阻

“封查佛家寺廟?”

李察聽到韓立的提議後眉頭深深皺了起來,來到這個世界這麼多年,李察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啥都不知道的愣頭小子。

這個世界的大唐儒家的思想影響不高,畢竟大唐的國風重武輕文,科舉之路並不是和地球明清那般只靠八股文和四書五經。

然而,因爲這個世界佛道兩家掌握了超出普通人理解的術法,再加上佛道兩門弟子爲了擴大財源,經常充當神棍忽悠迷信的平民,佛門搞出了西天佛祖一說,道家則高舉鴻鈞老祖盤古開天闢地的傳說大旗,還將三清列爲道家真神!

所以佛道兩門在民間的影響力都非常大,與宗教其實已經沒啥區別。

只不過在東亞大陸世俗政權高於教權信仰,所以佛道兩門的影響力無法跟官府相提並論。

即便如此,遍佈各地的道觀和寺廟也數不勝數,這些道觀和寺廟往往掌握了大量的土地,畢竟道觀和寺廟的人大部分不事生產,必須依靠剝削佃戶田租的方式來貼補家用。

當地主的技術難度可比跑商業低多了,是個腦子正常的人就能當地主收租子。

佛道兩門與普通地主還不同,他們不光從肉身上控制佃戶,還要從精神上將其發展爲自家的信徒,將其牢牢綁定在自己腳下,貢獻勞動力供養他們的修煉和生活所需。

顯而易見的,佛道兩門獲得了巨大成功,從思想上控制一個人往往比肉體上更加有效,更不用說雙重控制了!

佛道兩門發現這一利處後,早已不滿足在自家佃戶中發展信徒,而是向民間傳播佛道兩門的信仰,擠壓那些野生術士的生存土壤。

不出意外的,到了大唐鼎盛時期,佛道兩門不光成爲了大唐皇族的座上賓,民間的野生術士也被佛道兩門瓜分收編……

如果不掛上道家和佛門的牌子,野生術士早就被佛道兩派弟子剿滅了。

在對抗當中,有着官府支持和一個大組織依賴的佛道兩門想要圍剿野生術士不要太簡單,更何況佛道兩門也不是非要趕盡殺絕,只要歸依我佛,或者是掛上道家牌子,就可以搖身一變成自己人。

如此一來,佛道兩門迅速統治了江湖中的野生術士,只是因爲加入佛道兩門的野生術士太雜太亂,衍生出很多小分類的寺廟和道觀。

佛道兩門只是兩種修煉理念,組織密度跟官府沒法比,這與大唐皇族的暗中推手密不可分,佛道兩門看似輝煌,但根據地域不同實際上分成了很多門派,雖然都信奉三清或佛祖,其實互不統屬,正因如此,大唐官府才能容忍他們在民間的信仰傳播。

原本,佛道兩門依託官府生存,互不干擾,佛道兩門的高手還經常成爲朝廷的御用打手,自然不會出問題。

但大唐正統衰落,明軍入侵,再加上李察的均田免債令,徹底打破了這個堅固的平衡。

在大西北地區,道家的勢力十分薄弱,田產也不多,不足爲慮,明軍抵達後,自然煙消雲散,不成氣候的小道士紛紛前往中原地區,甚至還有主動向明軍投誠的。

只不過李察在見識了幾個自稱道士的神棍‘戲法’後,就對這些江湖騙子徹底失去了耐性,明朝的財政並不寬裕,李察可不會養一羣只會變戲法的道士……

然而,大西北地區的道家勢力薄弱,主要是因爲這裡是佛門中大勢力之一的密宗基本盤!

佛門中總共有三大勢力,吐番喇嘛,大西北的密宗,中原的少林寺,除此之外,佛門還在北方遊牧民族中發展出來長生天的信仰,只不過隨着百萬綠皮南下,遊牧民族十去八九,這一脈自然也就沒了……

綠皮可不管你是不是佛門弟子,只要是人類,就是他們的口糧!

道家在中原的勢力最是鼎盛,甚至連江湖武林都有道家的代表武當派,但在其他地區,道家勢力卻非常羸弱,這也是當初吐番人得知李察是‘道尊’後驚掉下巴的原因……

哪怕是在中原,稱得上是道尊的都不超過一手之數,西域地區出來一個就跟神話傳說一樣……

不過道家的組織比佛門還要散亂,至今除了一些江湖神棍過來投靠李察外,沒有任何一個正兒八經有用的道士傳人前來投誠李察!

在道家中,門第之間比佛門要嚴格得多,各家道法更是立世根基,爲了避免同行惡性競爭和掠奪,道家各派平日裡都很少接觸。

正是這種做法,才使得道家始終無法如同佛門那般大肆擴充勢力。

如果不是道家那幾個道尊撐着,道家早就被佛門比下去了。

同樣的道理,信佛的信徒在大唐也遠超信道的平民,李察很清楚信仰是多麼不科學的思想武器,虔誠的狂信徒單純將戰鬥士氣,真心不比悍不畏死的系統兵差多少……

因爲狂信徒都相信他們死後會進入所謂的極樂世界……

人一旦相信某件事情,思維就被固定了,再想扭轉就要付出百倍代價!

如果給李察十幾年時間,或許可以通過法律和朝廷的威嚴慢慢讓平民擺脫對佛門的盲目信仰,但現在……

如今密宗佛門還沒有公開打出旗幟,即便襲擊明軍大部分也是借天山派之手和僞裝成普通盜匪,如果不是那標誌性的大光頭,韓立根本不可能知曉是佛門密宗做下的事情……

然而,要是李察下令封查寺廟的話,佛門密宗就有足夠的利用挑動信徒組建佛兵嚮明軍開戰了!

李察不怕打仗,但現在韓立找到自己這裡,顯然是吃了虧,密宗還沒有發力僅僅依靠天山派和少數佛門弟子明軍就吃虧了,要是全面開戰的話,李察豈不是還要調動主力鎮壓佛兵叛亂……

此時正是明軍接受大西北勝利果實的時期,在最短的時間內佔領大西北,然後衝向安祿山老巢是明朝的既定戰略,每多拖延一個月,安祿山對老巢的鞏固就會強一分!

282 五字門498 超時空打擊129 農奴政策286 打不下去了257 暴走的姥姥101 掌控高象縣361 土地是源動力206 遞增的田稅改革258 一人破軍239 均田得罪人150 唐軍對射431 無屬性先天378 全面戰爭系統461 開啓紅警權限241 武林門派247 千名一流高手307 大勢已成238 統治瓦解024 大唐軍制393 控制戰場視野379 個人面板056 高象縣437 接連開戰354 自傲的尤安196 唐幣501 不服就核彈洗地305 西涼鐵騎271 干涉吐番內戰019 巡邏隊到115 交戰的正確打開方式163 悲催的老朋友293 襲殺李察186 信心十足的吸血鬼263 外圍三大派366 龍立果的提議399 背嵬358 奪取炮兵陣地174 三家結盟040 雙弩配置067 負罪營325 混編169 吐番禁衛軍的強攻113 昭武狄遮的驚訝048 第一次突突突069 大難臨頭各自飛193 奴役(爲舵主lxlyandccc加更)402 騎馬與砍殺的對決120 大豐收283 戰俘先鋒軍064 不計一切的追殺116 以少擊多487 坦克出臺182 被血腥吸引的未知敵人483 懸賞剿殺令474 李察的瓜分計劃415 恐明症045 打還是不打073 豐厚的第一次佔領獎勵103 吐番獨立053 震懾280 攔截崑崙派020 瞬間崩潰211 雙喜臨門340 黑暗精靈的帝國254 龍立果的擔憂209 大酋長薩爾121 讀書人159 成王敗寇208 收權309 女真金國177 西域的大環境437 接連開戰213 五位內閣大臣374 新的氣運系統晉升路線170 齊射與屠戮372 龍立果之死095 對氣運幣的推算006 老子反了!415 恐明症335 合格的戰損比408 陽謀與反擊318 狠人內閣075 輔助軍預備役495 神聖同盟瓦解023 招安162 吐番禁衛軍357 火炮的威力303 拿下涼州城025 成爲隊正094 李察的反省009 兌子412 南宋朝廷的命令241 武林門派452 印度次大陸458 所謂神性064 不計一切的追殺140 進攻石國府345 被同化的歐洲452 印度次大陸462 動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