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
六國合縱以燕國爲首,倒不是因爲燕國實力最強,而是另外五國之間各有齟齬,互相不服。
於是樂毅奉燕王之命,得以統帥六國百萬之兵攻齊,這是他一生最榮耀的時刻,註定要記載於青史之上。
天下之間的士子,大多數皆是輕生死,重名利,爲了青史留名的機會,奔走於各國,哪怕是那些求得富貴的,或許轉眼之間就是身死,但依舊無法阻止後來人的追求。
樂毅站在高臺之上,望着臺下聽令的六國將領,感受着四方吹來的溼潤的風,林立的鐵甲,森寒的氣勢,他明白自己的人生巔峰或許就是這一刻。
樂毅緊緊地攥着手中的利劍想道:攻滅齊國,報答燕王的知遇之恩,這是我所能做的。
樂毅是真正的天才,不論是治國還是統兵都是上上之選,燕國底蘊太差,樂毅治國二十餘載,還是不能讓燕國真正的化爲天下強國,但是現在六國之兵齊聚,樂毅的軍事才能終於有了發揮的餘地。
面對洶洶而來的六國合縱之軍,齊國自然知道不能死守,這些駐紮城池的都是貴族,需要臨淄城的調配才能相互配合,若是據城死守,定然會被各個擊破。
齊國之中沒有那種高山險阻,於是齊軍臨水防禦,希望能在六國之軍渡河之時攻擊,從而打敗合縱之軍。
樂毅見到此景,朗聲笑道:“齊國居然盡起大軍與六國而戰,這是取死之道啊,莫非齊將是將自己當作素王了嗎?
衆軍聽吾軍令,渡河!”
齊國先祖是太公望,在周王朝之中武王、素王、太公望三人就是軍神。
樂毅心知齊國乃是大國,絕不能讓齊國緩過勁來,於是慨然道:“齊國失去了最精銳的軍隊,國中定然大亂。
但是現在箭在弦上,根本不需要齊國連橫,這五國就已經想好,打完這一仗,重重打擊齊國之後,就立刻撤軍,絕不能讓齊國陷入滅國的危機之中。
齊國出戰的貴族之中,大多數都直接身死,只有公子申等少數人得以身免。
況且這一戰大勝之後,樂毅本就認爲五國聯軍的存在已經沒有必要了,燕國足以對付齊國,於是故意嘆息道:“既然是諸位大王有令,吾不過是燕國上將軍而已,難道能夠駁斥大王的命令嗎?
諸位就還請回吧,莫要忘我等今日合縱之情,若是燕國不敵齊國,還請諸位伸出援手。”
這是相當了不得的,燕國一向積貧積弱,而齊國最弱的時候都是二流強國,現在燕國竟然在不聲不響之間,發育到了現在的地步,這各國都不得不感到心驚。
單以軍隊來說,燕國起碼有齊國一半的實力!
否則有何面目前往薊城面見王上!”
樂毅神采飛揚之時,五國主帥聯袂而至,向樂毅辭行,“上將軍,齊國大敗,損失慘重,王上有令而來,使我等回國,另有他用,今日向您辭行。
一場戰役還沒有打完,所有人都已經看出了齊國似乎有些弱,或者說燕國強的有些出乎意料。
齊人四散而逃,燕人五人一組,按照樂毅的命令,對齊國軍隊展開殲滅之戰,全力殺傷齊國之中的青壯,以削弱齊國的反抗力量,如此三次,樂毅終於稍稍放心。
遠在薊城的燕王聽到五國退兵之時,氣得直接將最愛的美玉直接摔倒了地上,然後就傳來了樂毅率領着燕軍奔襲攻佔臨淄城的消息,而且還帶了大批的戰利品返回燕國。
樂毅擔任燕國國相二十年,積威極重,再無人敢言語。
六國的軍隊在節節勝利,但是除了燕國之外,另外五國的臉色則非常奇怪。
君臣兩人執手相顧,回想起二十餘年變法圖強的艱辛,不禁相視一笑,心中暢快無比。
素王通天徹地,有神鬼莫測之能,是人間之神。
戰場之上呼聲震天,齊軍在盡力頑抗着,無數的箭矢互相一波波的射來,着甲的盾兵頂在最前面,隨着鼓點的聲音前進,即便是身邊的戰友已經倒下依舊沒有一刻停下。
在樂毅的指揮下,六國之軍向前,齊國猛攻韓國之軍,但是另外五國之軍卻不亂,依舊向前攻齊國。先前有些混亂的韓國軍隊在燕國軍隊扛住齊軍的過程中重新整齊,這讓齊國貴族心中升起濃濃的不妙之感。
他們之所以答應燕國攻齊,是想要打擊齊國,而不是讓燕國這個新的強國崛起。
半渡而擊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夠奏效的,這就是樂毅嘲笑的原因,這又不是大江大河那樣的天塹,燕齊之地的河流根本阻止不了大軍的行進。
合縱與連橫最大的問題就是參盟各國的心不齊,互相拖後腿,基本上都是因爲這樣的原因,最終纔會被以少勝多。
楚國主帥更是毫不掩飾地說道:“上將軍,楚國願意與您南北兩向夾擊齊國,您擊齊國舊地,吾擊吳越之地,這樣做,想必齊國是無法抵擋的。”
公子申一見合縱軍的佈陣和短暫的交手就立刻說道:“合縱六國的統帥不是尋常之人,這是齊國的災禍啊。”
畢竟齊國的實力並不弱,是有一批足以改變戰爭形勢的精銳存在的。
太子申帶着不多的軍隊逃回臨淄,得知戰敗的消息,整座臨淄城都惶惶不可終日,然後就見到燕國軍隊竟然放過那些堅城不佔,而是直接撲向臨淄,更是驚駭莫名。
如果要問比面對兵精糧足的敵人更可怕的事情是什麼,那就是敵人還有一個極其優秀的統帥。
因爲洶涌的人潮就在身後,只能不斷地向前,血液在紛飛,突兀死去的士卒宛如倒伏的麥子一般紛紛栽倒。
等到五國之軍一撤,樂毅立刻下令燕國軍隊追擊齊國的殘軍,有謀士當即就說道:“上將軍,燕國一國之力難道能擊敗齊國嗎?
現在五國之軍已撤,難道燕國不應該同樣撤軍,我們已經得到了齊國十幾座城池,還消滅了齊國那麼多的軍隊。
雖然大量的人力一定會內耗掉,但六國加起來的實力本就超過齊國,所以問題不大。
但是燕國必須要和齊國死磕,這樣就能同時削弱齊國和燕國。
現在率兵直撲臨淄,就能切斷整個齊國之中貴族之間的聯繫,之後慢慢攻佔剩下的城池即可,這是燕國一戰而霸天下的機會,吾絕不能錯過。
齊國之中城池皆是貴族的私產,定然會死守,我軍想要攻下極難,現在這樣的戰果已經足夠輝煌了。”
燕王大喜過望,當即從王宮之中選出金銀珠玉,又準備了大量的美酒肉食來犒勞士卒。
即便經過此番大敗,依舊有五十餘座是非常難以攻破的,樂毅若是一座座攻打,定然傷亡巨大。
樂毅率兵攻城,十三日而城下,齊國軍隊掩護着齊王等人向南出奔,樂毅率兵入城,“不要傷害臨淄城之中的齊人,燕國想要長長久久的佔據齊國之地,就一定要柔和的對待這些齊人。
前往齊國王宮,將金銀珠寶,糧食布帛,齊國祭祀先祖的禮器,全部拿走,吾要以此獻給王上。”
但是樂毅是天才統帥,他並不讓各國協調作戰,而是爲各國制定自己的作戰目標,這樣既能用六國之力,又能避免六國之力互相扯後腿的事情發生。
望着眼前的衆人,樂毅早就料到了這一幕,合縱連橫就是以利合,以利散。
這就是要燕國和齊國陷入戰爭的泥潭之中,在大多數人看來,雖然齊國遭遇了失敗,但即便是不算吳國的土地,依舊是千五百里的大國,有城池七十餘座。
於是燕國軍隊在樂毅的指揮下再次奮勇向前,剛剛想要集結的齊國軍隊沒想到燕國的軍隊竟然會來的這麼快,剛剛聚合了一點就再次被一衝即潰。
最終在五國摸魚牽制的狀態之中,樂毅率領着燕國鷹揚銳士,一擊克敵,齊國士兵戰死無數,大纛旗幟傾倒,戰車被直接丟棄,凌亂的屍首到處都是,戰車之中不時便可以見到滿身重甲的貴族伏屍在上。
便以兩百里的土地贈予您作爲封土,封您爲靖安君,意爲安定燕國之功。”
太公望則是人間將帥的極致,他所著的兵書是齊國公室最大的財富。
燕國軍勢威盛,想必足以打敗齊國了。”
這就是要讓燕國把齊國最強大的軍隊攔在北方,楚國要去南方撿便宜了。
當樂毅風塵僕僕,滿臉風霜卻威風凜凜出現在他面前時,燕王眼中甚至有淚光閃現,“樂卿,您是足以輔佐聖王的賢才之人,爲寡人的社稷奔忙,寡人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報答您。
齊國之所以敢於和六國之軍一戰,就是篤定六國不可能配合默契,只要攻擊薄弱的地方,或許有機會直接將六國之軍席捲,此戰未必不能勝。
樂毅同樣淚目道:“自古以來賢人如同過江之鯽,臣能立下功勞,皆是您的信任,這就是先有聖明之君,後有社稷之臣的道理啊。”
武王承天受命,戰無不勝,尤其是衝鋒陷陣,勇不可擋。
————
燕昭王二年,齊國短暫復興的霸權轟然倒塌,徹底退出了爭霸天下的行列,這就是戰國時期幾乎每一個國家的宿命,從六國連橫攻楚開始,魏國,韓國,齊國,每一個國家興盛,就會引來其餘國家的聯合攻擊。
所有的國家都敗下陣來,進而一蹶不振,只有秦國面對六國合縱才戰而勝之,這或許是上天的考驗,只有戰勝諸夏所有的國家,才能登頂最高的天子寶座。——《大秦的崛起》
感謝兄弟們的打賞,小小自誇兩句,我感覺我寫的越來越絲滑了,比前面寫的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