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遼瀋大戰

熊廷弼上任以後,正值鐵嶺失陷,遼東一片混亂,形勢洶洶,人心惶惶。

面對着一片狼籍,他的主要工作是收拾殘局,穩定人心。他大力整頓軍紀,斬逃將,造戰車,治火器,挖溝濠,築城池,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熊廷弼畢竟是一介文人,未經戰陣,缺乏軍人的勇武,除了恢復以外,他似乎也幹不了別的。

要知道,在戰場上,進攻比防守難度要大的多,可以說不是一個概念。

一個普通的人,只要有人有錢有槍,就可以做好防守。可是要謀劃進攻,沒有較強的軍事才能,是幹不了的。

進攻是有風險的,容易出錯,防守卻四平八穩,很難挑出毛病。人們總是指責那些戰敗的將軍,而對那些沒有作爲,也沒有犯錯的將軍確大加讚賞,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明智的。

古往今來,存在這樣一個誤區:

工作做的越多,犯的錯誤也越多,遭到的指責也越多。不幹工作的,什麼錯也不會犯,也不會受到人們的指責。這樣一來,誰還敢幹工作呢?尤其是那些難度大,風險高的工作,出錯的可能性也大,更是無人敢於問津了。

戰場上更是如此,不打仗就不會吃敗仗,就永遠不會犯錯,因此,人們都願意防守而不想進攻。

作爲遼東經略,在長達十個月的任期內,熊廷弼只經略防守,不經略進攻。熊廷弼提出整兵十八萬,同時又將十八萬人撒了芝麻鹽,將他們分佈在清河、撫順、柴河、三岔兒、鎮江佈防,毫無厚集兵力,與敵決戰的打算。

熊廷弼的防守消耗巨大,給朝廷增加了很大負擔,他花了大把大把的銀子,卻沒有打一個像樣的仗。

很顯然,朝廷花錢不是讓你與敵人和平共處的,受到彈劾,再所難免。

天啓繼位以後,給事中姚宗文等攻擊熊廷弼“出關逾年,漫無定畫”,並認爲不罷免熊廷弼,遼東“必不可保”,於是天啓將他罷免,任命袁應泰爲遼東經略,薛國用爲遼東巡撫,籌劃再次對後金發起攻勢,恢復撫順和鐵嶺。

然而還沒有等他們發動進攻,後金就己經攻到了城下。

天啓元年(1621年)二月,努爾哈赤利用明朝新舊朝更替,朝臣內部紛爭不斷,無暇東顧之機,發兵攻打遼東真正的大城市瀋陽和遼陽。

三月,後金軍進逼瀋陽,瀋陽是遼東重鎮,明總兵賀世賢、尤世功在此駐守,明軍與後金軍在瀋陽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遼瀋戰役是戰爭史上一次詭譎的戰役,過程很曲折,結局很悲壯。《明史》對其記載很簡略,還有許多自相矛盾的地方,讓人無所適從。

明軍作戰很英勇,但最終敗在奸細之手,誰是奸細?明史沒有告訴我們。我隱約感到,真相遠比我們所知道的複雜得多,有許多事情我們己經無法考證了。

明史中關於遼瀋戰役的記載如下:

“天啓元年三月,我大清以重兵薄瀋陽。世賢及總兵尤世功掘塹浚壕,樹大木爲柵,列楯車火器木石,環城設兵,守城法甚具。大清先以數十騎來偵,世功兵躡之,殺四人。世賢勇而輕,嗜酒。旦日飲酒,率親丁千,出城逆擊,期盡敵而反。大清兵佯敗,世賢乘銳進。倏精騎四合,世賢戰且卻,抵西門,身被十四矢。城中聞世賢敗,各鳥獸竄,而降丁復叛,斷城外吊橋。或勸世賢走遼陽,曰:「吾爲大將,不能存城,何面目見袁經略乎!」揮鐵鞭馳突圍中,擊殺數人,中矢墜馬而死。世功引兵援,亦戰死。”

從這個記載裡看,瀋陽主將賀世賢十分英勇,帶領少量家丁出城迎戰,孤軍深入,遭遇後金主力部隊,被敵人包圍,他邊打邊撤,一直退到瀋陽西門,身中十四箭,仍與敵惡鬥。

危急關頭,手下勸說賀世賢脫離戰場,逃往遼陽,賀世賢毅然拒絕,他說:“我爲大將,不能在城,有何面目見袁經略!”(遼陽爲經略袁應泰駐地),最後手刃數十人,重傷落馬而死。

剛開始,我被賀世賢的英雄無畏所感動,但是後來越想越不對勁。

作爲一個屢經戰陣的總兵官,怎麼可能率一千名“親丁”出城迎戰後金鐵騎,還“期盡敵而返”。這麼做是魯莽無知還是另有目的?

而砍斷瀋陽城吊橋的很可能就是賀世賢所部“降丁”。

明史記載:“廣寧總兵李光榮疑世賢所納多,以狀聞。巡撫薛國用亦奏三可慮,兵部尚書崔景榮請拒勿納,而置己納於他所。然世賢所納卒不可散,同列遂謗其有異志。”

從這段記載我們可以看出,賀世賢仍大量收納“降丁”,廣寧總兵李光榮、遼東巡撫薛國用、兵部尚書崔景榮等人都認爲賀世賢招納的“降丁”太多,並勸他“置己納於他所”,但是他仍堅持“所納卒不可散”,以至於大家都懷疑他“有異志”。

《明史》對賀世賢的戰績略有記載:撫順戰役中,“張承廕之敗也,世功脫歸,坐褫職。”清河戰役中,“世賢駐靉陽,聞變,疾馳出塞,得首功百五十有四級,進副總兵”。薩爾滸戰役中,“世賢副李如柏出清河。劉綎深入中伏,勸如柏往救,不從,綎遂覆歿”。鐵嶺戰役中,“世賢馳援,城已破,邀獲首功百餘級”。泰昌元年九月賀世賢“連戰灰山、撫安堡,獲首功二百有奇”。

從這些記載我們看到賀世賢的戰績有“脫歸”有“不從”更多的是“獲首功”,就是沒有看到賀世賢與敵激戰的場面,所謂“首功”,也都是在戰事結束後割下敵人首級邀功請賞。

在瀋陽戰役中,他卻一反常態,率千人出擊,被敵人包圍後還能衝出重圍,退到瀋陽城下,就在他退到瀋陽城下時,城內的奸細打開城門,後金軍攻入城內。

這不是很奇怪嗎?這一連串的怪事把我帶溝裡了。

我有一大串的疑問:爲什麼要拒絕衆人的忠告堅持留用大量降丁?爲什麼要輕率出擊?如果要展開野戰爲什麼不率大軍而是隻率少量親軍?爲什麼沒戰死在城外而偏偏戰死在瀋陽城下?

不僅我感到疑惑,當時的明朝**也很疑惑,以至於“世賢既歿,或疑其叛降,卹典故不及。四川副使車樸爲訟冤,格衆議不果”。

賀世賢曾是李如柏的部下,而李如柏與努爾哈赤的關係十分密切,很有可能賀世賢與努爾哈赤也有交情。

但是如果賀世賢真的有問題,怎麼會戰死在瀋陽城下呢?

我也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但是我想,在混亂的戰場上,發生什麼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總之,真相己經很難考證了,我只能在此存疑一下,而不能做出任何結論。

後金攻入瀋陽後,城內明軍奮起抵抗,雙方在城內短兵相接。

明總兵童仲揆、陳策率軍從遼陽趕來救援,試圖重新奪回瀋陽,後金兵兩面受敵,瀋陽很有可能得而復失。

努爾哈赤命令部分後金兵在城中繼續作戰,自己則率騎兵主力進攻援助瀋陽的明軍。

明軍與後金兵展開了殊死搏鬥,戰事異常激烈,陳策戰死,明軍全軍覆沒,後金也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陳策全軍覆沒,但戰鬥仍未結束,明總兵李秉誠、朱萬良、姜弼率領明步騎四萬在渾河南五里外佈置戰車、槍炮、掘壕、安營,準備強攻瀋陽,剿敵於城下。

努爾哈赤不敢怠慢,親自領兵作戰,明軍騎兵潰敗,後金兵得以長驅直入,追殺明軍四十餘里,沿途明軍死者不計其數,後來努爾哈赤收兵回營,將所獲人畜分於八旗,瀋陽大戰終告結束。

努爾哈赤攻陷瀋陽後,爲報復瀋陽軍民的抵抗,屠殺了三天,瀋陽城血流成河,屍橫遍地,只有少許倖存者逃了出來。

努爾哈赤屠滅瀋陽之後,在城內休整了五天,緊接着又帶兵進攻遼陽。

遼陽是遼東地區的首府,是明朝在東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是遼東經略的駐紮地。然而此時遼東兵力己經大多投放到瀋陽保衛戰,守衛遼陽的兵力並不多。

袁應泰將奉集、威寧等地的軍隊撤回遼陽,集中力集對付後金。

後金兵抵達遼陽城,袁應泰親自帶兵出城迎戰,雙方展開激戰,戰事呈膠着狀態,當日雙方未分出勝負,夜晚,明軍在城外紮營,袁應泰夜宿軍營中。

第二天,雙方再戰,後金人數佔優,明軍漸漸抵擋不住,總兵樑仲善、朱萬良戰死,部隊紛紛退向城內,後金兵乘勢掩殺,許多官兵被擠入城濠,自相殘踏,濠溝內堆滿了屍體。

袁應泰退入城內後,與巡按御史分責固守。第二天伴晚,城內奸細到處放火,製造騷亂,城內頓時雞飛狗跳,亂作一團。奸細乘亂打開城門,遼陽城破,袁應泰自殺徇國,巡按御史張銓被俘不降被殺。

遼瀋陷落後,明軍不能敵擋後金的進攻,遼河以東的三河、靜遠、鎮江、海州、金州等大小七十餘城幾日之內全部淪陷,河東之地,盡歸後金所有。

遼河以西的老百姓擔心後金的進攻,紛紛逃亡。

明朝得知遼瀋失陷,大爲震驚,北京實行戒嚴,九門晝閉。

然而後金並沒有乘勢進攻河西,努爾哈赤鳴金收兵,着手消化吸收己經取得的戰利品。爲加強對河西地區的佔領和統治,將都城從赫圖阿拉遷到遼陽,後因爲遼陽位置太接近河西,不利防守,又將都城回縮到戰略位置更好的瀋陽。

第十二章 皇太極稱帝第十二章 對黨爭的最後鑑定第八章 一朝天子一朝太監第十章 遼瀋大戰第十二章 明代版淝水之戰第十一章 鷸蚌相爭第一章 梃擊案第八章 兩隻蝴蝶第五章 烏龜戰術第十三章 皇太極繼位第七章 張獻忠復叛第十一章 鷸蚌相爭第五章 奪情三人行第七章 陳奇瑜重蹈覆轍第十三章 蝙蝠俠祖大壽第十章 好大的膽子第九章 兼併第七章 東郭先生和狼第七章 氣壯山河的薩爾滸之戰第六章 己巳事變之外圍誘敵深入第六章 正確認識魏忠賢及其它第八章 圍剿與反圍剿第十二章 皇太極稱帝第十二章 孫承宗落幕大淩河第一章 平臺會議第四章 鬆錦大敗第十七章 最後的輝煌第三章 熊文燦粉飾太平第九章 盧象升蕩平中原第十章 打仗與踢球第一章 平臺會議第二章 大將軍小伎倆第七章 新朝大換血第七章 孫傳庭復出和柿園之役第二章 非卿莫能辦之也第八章 三藩叛降第十一章 對袁崇煥的最後鑑定——性格決定命運第三章 兩隻蒼蠅第五章 一女事二夫第九章 纏夫追烈女第九章 纏夫追烈女第八章 將相不和第五章 魏忠賢:繁華過後是落寞第五章 魏忠賢:繁華過後是落寞第十二章 皇太極稱帝第一章 女真問題的由來第一章 平臺會議第二章 無爲而治第九章 兼併第一章 何去何從第八章 關於寧遠戰役的一些思考第六章 蛟龍出海第八章 合夥第一章 梃擊案第四章 再論戰略之爭第四章 鬆錦大敗第四章 拉鍊門事件第七章 陳奇瑜重蹈覆轍第五章 洪承疇按下葫蘆起了瓢第五章 魏忠賢:繁華過後是落寞第十一章 鷸蚌相爭第三章 喪鐘因誰而鳴第七章 東郭先生和狼第五章 烏龜戰術第三章 兩個拳擊手第五章 東林黨的真面目第九章 扳倒莽古爾泰第四章 呲 牙第八章 正確認識薩爾滸之戰第九章 兼併第十一章 東林的覆滅第三章 兩隻蒼蠅第二章 無爲而治第七章 東郭先生和狼第三章 趕鶴上架第三章 劉興祚之死第九章 扳倒莽古爾泰第十三章 第五縱隊第五章 烏龜戰術第十章 好大的膽子第一章 平臺會議第三章 明代國嘴第二章 星火燎原第十二章 皇太極稱帝第四章 鬆錦大敗第四章 拉鍊門事件第一章 清軍耀兵京畿第五章 後金建立第二章 大將軍小伎倆第三章 熊文燦粉飾太平第五章 魏忠賢:繁華過後是落寞第四章 再論戰略之爭第六章 屁股向前的進攻第一章 清軍耀兵京畿第四章 拉鍊門事件第八章 三藩叛降第八章 正確認識薩爾滸之戰第七章 張獻忠復叛第六章 正確認識魏忠賢及其它第五章 奪情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