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死戰不退

程流自穿越至今,耳濡目染了不少旁門左道,就是不懂要如何哄當代女青年,對不起三字還要細細斟酌半天,如鯁在喉,此時吐露出來,心中終於暢快了不少。

急着往馬車趕去的魚幼夔愣了愣,停下了腳步。

“錯在哪兒了?”

程流一拍腦門,得!道歉完了就是理虧的套路,天下女人一般精呀!

“我錯在不應該自作主張買下瓜農的攤位,更錯在沒有第一時間找你道歉。先前我錯了,是錯在無論歸途有沒有意義,那都是你先前的來路,我不應該指手畫腳,這是你的選擇,與我無關。”

魚幼夔背對着程流,身影拉了一道長長的斜線。

聞言只是不露痕跡的揚了揚嘴角,能讓榆木腦袋說出這番結論出來,可比作詩還難。

“本姑娘不想坐馬車了。”

程流指了指前邊不遠處綿延不絕的山路,反問道:“徒步?”

魚幼夔沒有廢話,躍入馬車。

……

入夜,驛站亮起了紅燈籠,外面並排站着一行人,手中都拿着火把。

見兩輛馬車停下之後,衆人將火把高高舉起,同時微微彎腰,形成一個角度正合適的作輯禮。

程流對此並不感冒,繞過這行人,直入屋裡。

屋內早有一人等候,是鬍子發白的中年漢子,堅毅的臉龐一看就飽經滄桑,刻下了不少歲月的痕跡,可要是細細打量,依舊能隱約看出少年時也算得上相貌堂堂。

“念。”

程流坐下,有一人倒下了一杯茶,魚幼夔伸手探了一下之後,遞給了程流。

而這位中年糙漢子開始沉吟道:“如今豫州風氣極差,貪官污吏橫行,再加上漢室式微,往日威嚴不在,只能是任由豫州局勢生變,律法難以束縛。”

“此外,越發多的豪強開始生變,比如先前學士劉青山,輔佐豫州刺史出謀劃策,想要藉此掌管三軍兵馬及糧草,但刺史上任不到三天便死於府中,家中女眷也在深夜懸樑自盡,死不瞑目。”

“學士劉青山想要帶家眷連夜逃跑,清晨被人發現橫屍於汝南城外一條山道上,卷宗檔案只記載死於山匪,緣由尚未可知。”

靜靜聽完之後,程流只說了句晦氣,便將話題引到了另一邊。

“涼州西線如何?”

隨着中年漢子手中竹簡打開,西線形勢彷彿呈現在衆人面前。

“欒堂山餘衆誓死奪回金城,死傷七千士卒,耗費衆多攻城器械,於昨日終於攻破城門。部下僅剩三千餘人,死守金城。”

“朝廷下令,金城並非最後一道防線,可退可不守,欒堂山下了死命令,死戰,不退。”

死戰不退,好一個死戰不退。

程流深吸一口氣,輕聲問道:“還有嗎?”

“張溫、董卓初戰不利,折損兵馬數萬,兵敗美陽縣,屯於五十里外的山脊裡,重整旗鼓。”

一切都在預料之中,程流並未感覺到驚訝。

片刻之後,中年漢子不再稟報,消息止步於此,想要知道更多,就得等辰時探子回報。

此時不過剛入夜,辰時還得等到明早,程流肚子餓的呱呱叫,便輕聲問道:“餐食準備妥當了嗎?”

“晚宴設在中堂,請隨小人一同前往。”

程流一口氣將茶盞裡的茶水都喝完,大搖大擺的進入中堂。

說實話,晚宴豐富,有葷有素,可程流雖然餓的不行,卻是一點胃口都沒有。

只是稍微動了動筷子,便吩咐那些人先下去,屋內只留下了魚幼夔和顧關。

“眼下豫州形勢看起來頗爲複雜,你是先回潁川,還是直接去汝南?”

“潁川。”

魚幼夔低着頭,沉聲回道。

程流挑了一塊肉,繼續說道:“豫州各處兵馬有你認識的人嗎?”

魚幼夔有些疑惑的擡起頭,不解的問道:“你想做什麼?”

“最簡單粗暴的方法,便是以戰止戰,如今豫州豪強四起,土地兼併之後自然會引起領土爭端,朝廷管不到,那咱們就來管。”

這句話先前已經聽他說過了,魚幼夔並不意外,但還是一臉疑惑。

“豫州這塊肉可是無比燙手,位於兩邊勢力的最中間位置,之後的羣雄並起局面若是沒有穩住局勢,咱們就會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你想過嗎?”

程流點了點頭:“不僅想過,還三思過,徐先生開了口,咱們是從揚州起勢,北接的徐州已經沒有威脅,威脅最大的應該就是荊州和益州,但現在他們雷打不動,最危險的便成了豫州。”

“豫州豪強無論是誰先衝出來,都會藉機南下,要麼就往徐州,要麼就衝咱們揚州來,讓他們安分守己的留在自己領地中,幾乎不太可能。”

魚幼夔這時才醒悟過來。

“所以,你打算直接先下豫州?”

程流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沉聲道:“不止如此,要將豫州當成一個釘子,直面北方勢力。並且有和徐州接壤的天然地理位置,陶謙的手也能伸到這麼遠,對於我們來說,尤其重要。”

魚幼夔放下碗筷,淡淡的回道:“認識兩路兵馬,加起來七千餘人,算上我們自己的人,應該有兩萬多。”

“足夠了,先拿潁川和汝南開刀吧。”

顧關坐在邊上,聽着兩人的對話,彷彿是局外人一般,雖然心底震撼,但心思全然不在這裡。

他只想早點回去,看看紅薯也好,守守州牧府也罷,只要是能留在紅薯身邊就行。

想到這裡,臉上的潮紅悄然鋪展開來。

程流正想詢問顧關明早要不要更換馬車,就見到後者臉色微紅,像是喝了假酒一般。

“你喝的是茶還是酒?怎麼上頭了?”

顧關臉上的笑容一僵,臉色更紅了。

吃飽喝足,程流坐在案前拿起卷宗,仔細將劉青山和那位只享受三日俸祿的刺史大人資料看了一遍。

他們死的並不冤枉,動了最大的一塊奶酪,總會有人率先動手,至於是哪路兵馬,魚幼夔猜不出來,但是到了潁川之後,一切就都會有結果了。

第五十三章 韜光養晦第九十四章 州牧攏權第八十二章 往西去第七十六章 以戰養戰第二章 突變第一百二十三章 聯盟第一百二十八章 顏如冰第四十五章 博弈第六十七章 陶謙第二十四章 送上門第一百一十章 捲土重來第一百零一章 冬去春來第二章 突變第六十三章 身負重傷第一百章 什麼都沒看到第二十二章 銅板不夠錢第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六十八章 宦官第八十七章 攔路之人第二章 突變第十二章 學問第一第十六章 好消息第一百零三章 年輕人不講武德第六十八章 宦官第十章 女設私塾第八十一章 家底殷實第一百二十五章 欣喜之意第八十六章 西羌諜網第一百零四章 常山趙子龍第一百二十三章 聯盟第七十五章 左右羽林軍第五章 五個月第六章 三年大計第三十三章 玉佩第四十八章 閒話第一百二十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九章 百步穿歪脖子樹第七十七章 明君第一百一十七章 死有餘辜第七章 定南山第八十四章 西羌人第十二章 學問第一第一百零二章 當街演講第五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一百一十九章 見風使舵的小人第四十七章 太平道第十一章 密探諜報網第一百零二章 當街演講第一百二十三章 聯盟第六十六章 不吃雞屁股第九十二章 酒桌過招第六十二章 鎮國神獸第五十二章 天下得要一半第四十三章 揮師北上第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七十六章 以戰養戰第七十五章 左右羽林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四十一章 平定叛亂第一百一十一章 縱死俠骨香第三十九章 鴻門宴第四十五章 博弈第二十八章 歷史進程加快第一百二十七章 死戰不退第七十一章 糧草先行第六十九章 政權相爭第八十三章 西線防事第五十八章 上將何進第一百二十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五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一百零七章 吾身雖死,明志尚存第二十七章 命案第九十七章 借兵第一百零六章 大勢已去第八十二章 往西去第一百二十一章 異樣第八章 以武服人第八十三章 西線防事第一百二十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九十三章 轉折第八十三章 西線防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見風使舵的小人第九十四章 州牧攏權第六十三章 身負重傷第四十四章 遷入建鄴第十九章 點將第三十章 佈局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三十八章 線人第八十四章 西羌人第五十二章 天下得要一半第三十七章 奔赴洛陽第一百一十章 捲土重來第一百零五章 藉口第九十三章 轉折第一百二十五章 欣喜之意第三十五章 人情第七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六十一章 二進宮第十五章 調虎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