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 威脅

“太皇太后說的是,誰也不希望戰事!”吳夫人小心的回話。

太皇太后滿意的點點頭,也不知是因爲接連事非不斷,還是因爲親孫子都不在人世了。

太皇太后太過傷心,所以現在的太皇太后,比起吳夫人年初進宮時,真的瘦了許多。

整張臉全乾了,滿臉的皺紋,完全就是一個尋常老婦人。完全看不出是天下最尊貴的老婦,反而一臉的刻薄,一臉的陰沉。

“既然吳夫人同哀家想的一樣,自然是不希望莫家小兒帶着那羣異族殺到京城,燒殺搶掠,不顧百姓安危,不顧天下太平。”太皇太后眯着眼,整個眼睛因爲眼皮太厚重,已經有些睜不開了。

吳夫人心中冷笑,若由着你這老婦掌着天下,老百姓才生不如死呢?長痛不如短痛,與其讓老百姓受苦受難,倒不如讓老百姓受一次罪,

推翻你吃人的統治,讓老百姓將來世代安穩太平,不必繼續剝削受盤剝。可是吳夫人不敢當衆反駁太皇太后,不爲自己生死着想,也該爲兩個孫女。

如今兩個孫女留在京城,就是自己最大的擔憂。“太皇太后說的是,可是臣婦只是一介婦人,對朝中大事根本不懂。

如今也只能陪着太皇太后一起爲百姓憂心,爲那些難民唏噓罷了。”

太皇太后見吳夫人不想幫忙,反而想同自己打太極,立馬臉越來越冷了。如今太皇太后一人掌權,是再也不想同人費功夫,而且太皇太后也等不及了。

“好了,哀家也不想同吳夫人繞彎子了,哀家希望吳夫人修書給吳大人,讓吳大人全力議和。

不要再同哀家打馬虎眼,也別想繼續拖下去。只要能議和,莫家小兒提出的要求,哀家一定會盡全力滿足。哀家不想看到百姓流離失所。不想看到江山易主。

吳夫人可知莫家小兒收服匈奴之後,主動讓匈奴與咱們南宮國通婚,若讓那些野蠻人進入京城,那京城的百姓們。將會受多大的罪。

誰知道這些匈奴人是什麼德性,他們若到處燒殺搶掠,到時候老百姓豈不是苦不堪言。”

吳夫人自然明白,只是吳夫人相信,莫離不是這樣的人。不會爲一已之私,而讓百姓受罪。若真如此,莫離大可以直接殺了夫君和孔大人,反正是撕破臉。

再則匈奴既然能讓莫離收服,邊城與周邊幾城也未聽到有匈奴人爲害一方之事。

所以吳夫人覺得太皇太后在自己面前危言聳聽,說白了,就是希望由自己出面,讓老爺對邊城議和之事上心。笑話,自己纔不會笨到寫信給老爺,讓老爺想法子議和。

就如今京城亂成這般。還議和呢?

直接打過來纔好,也好讓這惡毒的太皇太后直接下臺,這天下豈能由這樣一個不顧百姓生死,連親孫子,親兒子都一樣算計,無心,無情,冷血的婦人來把持呢?

這天下若由婦人當政,必定是天下大亂的前昭。

可是面上吳夫人卻要做出一幅受驚的樣子,“真的嗎?臣婦同樣怕。可是臣婦相信老爺在邊城一定有盡心盡力爲太皇太后效力。

只是因爲這情況不是老爺一人能扭轉的。還請太皇太后再給老爺一些時間,不管議和結果如何,老爺都會爲國盡忠,爲太皇太后盡忠。”

屁話。太皇太后都想罵人了。讓你寫一封信到邊城,就有這般難嗎?難如登天嗎?

如今這形勢正因爲於自己不利,所以最好的方法式就是議和,至少讓莫家小兒不要出兵到山海關。

如今山海關雖然強派兵力鎮守,可是呢?南邊的兵力自己根本調不到,沒有南邊的兵力做後盾。京城就是一個空架子。全部的兵力都集中到了山海關,京城其實是空的,是虛的。

這樣的情況讓太皇太后如何安穩的坐穩皇位,太皇太后還想議和之後,好好辦個登位大典。

“好了,吳夫人既然同哀家同仇敵愾,就別再多想了。這信一定要吳夫人來寫,久聞吳夫人與吳大人夫妻情深,多年來吳大人從未納妾,吳府更無一個庶子庶女。

有這份情義在,相信吳大人一定會聽吳夫人的勸告,盡力爲哀家辦事,爲天下百姓出力。

議和談成之後,哀家一定會重重賞賜吳大人與吳夫人,到時候吳府兩位外放的公子,也該到回京的時候了。

吳夫人不想吳家再進一層,不想一家人在京城團聚嗎?這對於吳夫人來說只是一件小事罷了,吳夫人若不寫,哀家只能使別的法子了。”

後面這句話,太皇太后咬的相當的重,意思很明顯,你不寫我就只能動粗了,看你要不要臉了。

吳夫人想罵人,媽的,這老毒婦想逼自己就犯。可是如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吳夫人是半點也不想要那富貴,只想要天下太平,想要一家子團圓。

可是如今看來,怕是終會有犧牲了,吳夫人希望犧牲的是自己一人,而不是兩個孫女。

可是吳夫人明白,自己不在了,兩個孫女的處境只會更加艱難,如今之計,只能先應下太皇太后,再從長計議吧!

“太皇太后的意思臣婦明白了,臣婦這就回府,給老爺修書一封。”吳夫人說的小心。

太皇太后這才面色和緩,“這就沒錯了,吳夫人有心關心那些難民,也該多花花功夫爲吳家兩位小姐想想。

這女兒家親事可得趁早,別等到好人家讓人選光了,到時候哭都沒地哭呢?哀家倒是想爲兩位小姐賜婚,不知吳夫人、、、”

吳夫人自然是不同意,太皇太后不過是想拿兩個孫女的親事要挾自己罷了!

若由太皇太后賜婚,能有什麼好親事,而且吳夫人真不想把兩個小孫女捲進來,兩個孫女一個五歲,一個六歲,這纔多大點,哪裡需要這般急急的尋親事。

“太皇太后的美意臣婦代兩個孫女謝恩,只是兩孫女年紀太小了,臣婦又不想早早爲孫女訂下親事。吳府在兒女親事上一向寬和,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夫妻和順。

吳府又有不納妾的規矩,怕是在京城難尋到不願納妾的人家,所以臣婦想在其它地方瞧瞧,看能不能尋到真心待孫女們好的人家。所以太皇太后的美意,臣婦怕是要辜負了。”

第九百一十九章 清理妾室第六百三十六章 昏睡不醒第一百六十六章 **生活第八百零三章 送子入宮第七百零五章 皇上病倒第四百二十六章 你一定要平安歸來第三百四十五章 林姐姐的爲難事第一百八十一章 家裡家外第九百三十章 登基大典第四十一章 婚事第八百三十九章 家仇國恨第兩百零五章 劉月一家的幸福生活 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知情第四百七十二章 快樂的小包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我命不由天第兩百一十七章 劉梅 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永平城之行 二第七百八十章 一羣惡狠第三百八十章 太子安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我來了! 二第兩百五十章 決定了就是你第九十五章 挑撥第三百九十五章 臥底第兩百九十六章 慧寧郡主 二第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三百九十四章 親家相見第三百八十八章 母女相見 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遲來的道歉!第兩百二十二章 商議對策第九十八章 脫離劉老爹第八百四十六章 太主動了第兩百一十五章 居然是她第五十八章 夢想變爲現實 二第七百八十八章 侍疾第一百四十二章 城裡安家 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遇險第九百二十五章 潑屎事件第六百八十四章 我就是魔鬼第九百二十二章 心心相印第六百一十九章 新婚之夜打板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永平城之行 五第五百二十五章 詐死嗎?第八百五十四章 懼怕第一百七十六章 等着你!第三百五十一章 吳家人真不着調第六百六十八章 密見太皇太后第五百三十九章 皇后的賞花宴第五百八十六章 立太子紛爭第七十六章 專營店第七百三十二章 深山自救第七百零二章 不爭氣第五百三十一章 身敗名裂第三百八十八章 母女相見 二第兩百六十九章 好戲第九十三章 休妻第八百三十章 齊心?第五百五十三章 放印子錢第兩百二十九章 重新開張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宮明的算計 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重用林將軍第九百零五章 軟禁第五百二十六章 逼急太子第六百九十八章 伍妃出現第兩百三十三章 他的抱怨第九百二十三章 救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調教李美人第四百零五章 難以自圓其說第一章 吵架第五百八十八意 仁孝太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靈堂第六百八十一章 以彼之施還施彼身第一百零三章 極品親事 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林姐姐拜訪第五百八十三章 謝若雨有孕第七百一十四章 敲打衆美人第兩百五十一章 決定了就是你 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情敵一同出征第七百二十四章 湖光山色第七百五十二章 清算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謝丞相謀反第三十六章 經商之路第九十八章 脫離劉老爹第六百四十章 打入大理寺第三百七十七章 南宮王府的破事第四百六十四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三十五章 坐立難安的林守成第八百七十六章 吳夫人上京第五百三十八章 如何結盟第三百四十七章 三個極品第兩百四十八章 聞香識女 四第八百三十七章 賜死第九百二十四章 膽大包天第一百零八章 私人訂製 二第兩百九十九章 郡主經商第五百七十五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四百二十九章 再見故人 二第六百零三章 南宮如全面復出第九百一十九章 清理妾室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太子第八百九十四章 看誰玩死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