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事變前夕

民國十九年初,閻錫山、馮玉祥、汪精衛等組成了反蔣聯盟陣線。5月,蔣、馮、閻中原大戰正式爆發。雙方參戰兵力達百萬人之多,戰況空前慘烈。

爲了在戰爭中得到最大利益,戰爭初期因此,張學良嚴守中立,極力避免東北軍卷人這場內戰。但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汪精衛都把張學良看作決定勝負的籌碼,他們的代表穿梭般地到瀋陽與他會晤,想盡一切辦法將張學良拉向自己一邊。

同年9月18日,張學良向全國發出和平通電,呼籲交戰雙方罷兵求和。

但該電文在立場上言辭模糊,沒有指明張學良打算如何調停。電文一發,轟動了全世界,在中國政界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9月19日,張學良突然命令10萬東北軍開赴天津、河北。

這是奉軍第四次入關,但與前三次決然不同,這次是打着“和平旗號”而來的,人們這才真正明白張學良調停的手段。

當反蔣同盟接到東北軍進關的消息後,閻錫山立即宣佈辭去新組建的反對派政府主席職務。

新政府的官員,包括汪精衛的擴大會議派代表都紛紛從北平撤到太原。在天津、北平任職的所有山西官員,都放棄了他們的職位。

東北軍入關佔領平、津、河北,反蔣聯軍迅速瓦解。

擴大會議遷至太原舉行,不久即風流雲散。11月4日閻錫山、馮玉祥通電下野﹐取消太原陸海空軍總司令部,所屬軍隊被張學良和蔣介石改編。

張學良強有力的軍事幹預,使得反蔣聯軍土崩瓦解,這場爲時半年多的中原大戰終於結束了……

11月12日,張學良攜夫人于鳳至等抵達南京,在首都南京受到了極爲隆重的歡迎和接待。蔣介石以對等的身份,而不是以對待下屬的方式熱情地歡迎他。

而就在這個時候,日本人也加緊了對東三省的侵略步伐……

民國二十年漢奸郝永德以“專農稻田公司”經理的名義非法租用500垧地,爲期10年,言明契約經長春縣政府批准後生效。契約尚未批准,郝永德便將地轉手租給流浪到東北的朝鮮農民耕種。

200朝鮮人在未取得當地中國農民同意竟然擅自開鑿一條引伊通河水渠壩工程,佔去中國大片良田,引起中國農民最強烈的反對。

5月20日,受害農民呈請當地政府制止。當地政府協助未批准該工程,6月7日派員前往萬寶山勸告停工,雙方衝突甚烈。

7月1日,數百名受害的中國農民自發填平引水渠一段。次日,中國農民正待繼續平渠,日警公然開槍,打死中國農民數人,傷數十人,被捕受刑者10餘人。

長春領事田代重德派遣警察用武力支持開渠並於11月正式通水。

日本利用萬寶山事件,日本和朝鮮的報紙故意捏造事實,進行欺騙宣傳,指使特務在朝鮮煽動排華,7月3日朝鮮人採取報復行爲,從仁川、擴展到漢城、元山、新義,波及到平壤,許多華僑的房屋、商店被搗毀,華人慘遭殺害。

7月7日,日本政府召開內閣會議,討論萬寶山事件和朝鮮排華問題,主張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

15日,日本駐瀋陽總領事林久治郎往訪坐鎮瀋陽的吉林省政府主席張作相,交涉萬寶山事件,提出了四點無理要求,雙方談判陷於僵局。

同月,日軍唆使盤踞在河北省邢臺地區的軍閥石友三率三個師的兵力叛亂。

張學良當即命于學忠、王樹常兩軍迎頭痛擊,又調東北步兵3個旅、炮兵2個團共8萬人入關。並於保定以南望都附近徹底擊敗叛軍,石友三僅以身免逃奔濟南。

8月,“中村事件”爆發!

那爲1連連座鄭永的“老朋友”,日本間諜中村震太郎於察爾森的深山溝內被東北軍興安屯墾區公署第三團一營三連逮捕!

隨後,第三團關玉衡團長下達第三團團部令:

成立以第三連連長寧文龍、第四連連長王秉義爲隊長的行刑隊,立即執行對日本軍事間諜中村震太郎大尉等4人的槍決任務。團部副官趙衡爲監刑官。”

深夜,萬籟俱靜。寧文龍、王秉義指揮行刑隊把中村等4人秘密押到察爾森後山溝裡,於6月27日零點30分下達了射擊命令。

緊接着趙衡馬上指揮士兵把日本間諜的屍體和行李等澆上了汽油,劃火點燃。熊熊燃起的火光,很快一切都化爲了灰燼。

關玉衡團長在部隊中實施了嚴格的保密措施。但遺憾的是,不久之後,泄密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他萬萬沒有想到,泄密的原因就出在中村震太郎因爲企圖逃跑,在掙扎中遺失,後被三連司務長李德保偷偷揀起,並藏匿起來的中村震太郎佩帶的“三道樑”牌手錶上。

事後,日本特務機關採用種種辦法,從李德保處得知了中村被處死的詳細情況。

於是,日本駐瀋陽領事館總領事林久治郎和陸軍參謀本部的森糾,一同會見了奉天省省長臧式毅,以那塊手錶爲證據,並且宣稱東北軍屯墾三團士兵因圖財害命而殺死了中村。

日本內閣也就“中村事件”進行專門討論,並對中國政府進行威脅。

日本陸軍總部避開中村震太郎的特務活動不談,於1931年8月17日發表了所謂《關於中村大尉一行遇難聲明》,聲稱這是“帝國陸軍和日本的奇恥大辱”。

日本內閣會議也認爲,如果中國方面不能迅速調查並給予日方滿意答覆,“則日本軍事當局與外交當局應會同決定對付行動”。

戰爭的腳步已經迫近!

第428章 張靈甫和孫立人第647章 軍事援助第571章 成功成仁第650章 針鋒相對(下)第455章 五十一師第529章 “聰明人”的心思第430章 “天使”?第89章 北大營之中國奇蹟第425章 和時間賽跑第245章 中央戰區司令長官第336章 范蠡攻擊計劃(下)第197章 軍旗第114章 不戰鬥,便殉國第489章 上校與學生第409章 我們是中華的好兒郎第354章 “傷兵連長”第497章 團座大人第327章 “二十萬發子彈”第462章 搶劫第705章 千鈞一髮(下)第137章 兵工廠第599章 譁變......第433章 攻擊第617章 一定要見到一生的敵人!!第483章 國民政府一級上將第624章 民心......第711章 血戰四平(下)第187章 顧問第576章 林家三兄妹的選擇第359章 三義士第502章 戴局長的“肺腑之言”第464章 絕密文件第55章 新的力量第201章 一日七戰(下)第323章 赴險第234章 俘虜第680章 “軍人萬歲”!!第241章 吳淞絞肉機之刺刀歡迎第413章 我要的不是將軍第648章 針鋒相對(上)第478章 審訊第601章 男兒欲報國恩重,沙場捐軀是正道!!第674章 決死的日子(上)第525章 小人物的悲哀第281章 七天七夜(三)第296章 我以我血衛中華(二)第251章 國旗獵獵飛舞第593章 警衛師和方雨晰第257章 一年第599章 譁變......第550章 怎麼破解的啞謎?第276章 進攻和防守第304章 離別第278章 激戰第276章 進攻和防守第229章 總攻(下)第312章 國民政府臨時會議第83章 最慘烈的八天(七)第432章 “較量”第239章 吳淞絞肉機之盧口爭奪戰第551章 “兄弟”第581章 第九師團的命運第471章 聖瑪麗學堂第349章 脊樑第288章 大膽的主意第252章 強行突圍第183章 委員長的借條第199章 一小時的戰鬥第606章 必須面對的選擇第203章 七勇士(上)第635章 滅鼠(上)第503章 審問技巧第3章 孫伯第170章 1.28事變(上)第359章 三義士第72章 士兵和蛋糕第38章 中村震太郎第231章 全師出擊第662章 進攻開始!!第292章 特種部隊第247章 “傻大兵”第443章 秘抵重慶第480章 空城第48章 九月十八日(二)第215章 夫人等於軍需倉庫總管第570章 道路......第370章 游擊隊第249章 “死亡戰場”第5章 從軍第251章 國旗獵獵飛舞第295章 我以我血衛中華(一)第674章 決死的日子(上)第269章 血色大地第634章 汪僞政權第46章 刺刀!第231章 全師出擊第409章 我們是中華的好兒郎第459章 中華門第668章 起事!!第459章 中華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