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停戰

鄭永和其所指揮的師在長城所取得的勝利,爲不斷遭受到軍事失敗的國民政府和委員長大增光彩。

捱了一頓臭罵的鄭永倒是因禍得福,又得到了一批新到的德式裝備武裝自己。

同時,因爲師的長城抗戰中的優異表現,加上原本就不滿員,以及在作戰中遭到的損失,再次抽調兵力補充師成爲了重中之重。

委員長對於鄭永特別的寵愛難免引起一些妒忌,也因此有了一些風言風語,甚至有人開始攻擊鄭永的媳婦春妮。

那些風言風語無非就是說什麼鄭永從來沒有上過什麼軍事院校,不過是個運氣特別好的泥腿子,連娶個老婆都是鄉下婆娘等等之類。

鄉下婆娘倒是真的,不過說鄭永沒有上過軍事院校未免冤枉了鄭師長了,他可是正經的軍事院校未畢業的學生……

不過鄭永也沒有空去搭理這些話,他現在全部的心思都撲在瞭如何儘快武裝好師,以迎接更大的戰爭之上。

長城一線的戰鬥愈發的對中國軍隊不利了。

在師撤退之後,商震堅決抗日的思想開始產生了動搖。

他認爲沒有實力的將軍是沒有地位的,手中沒兵權在軍界也是難以站得住腳的。既然如此,自己何必去作無謂的犧牲,把手中地兵力拼光拼完。以後做一個光桿司令呢?

商震便作出了既要抵抗日軍的入侵,盡一個軍人地職責。又要儘量保存實力的決策,不肯把全部軍隊投到第一線去的決定。

在這樣心態的驅使下,商震下令放棄師和師官兵用生命換來的陣地,而將主要力量放在了冷口關。

守在冷口關前沿主陣地的是師的團和團。

日軍重新發動進攻之後,他們頂着日軍地炮擊和轟炸,依據有利地形,居高臨下。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整整一天,敵人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國軍隊同樣也付出了巨大傷亡。而且最爲關鍵的,他們已經沒有了援兵……

一直堅持到了第五天,守衛冷口西線白羊峪的師郭維藩地團受到敵人強大火力的轟擊,傷亡慘重。

尤其守在前沿陣地的三營官兵已所剩無幾,營長戴英失蹤不見。其他軍官幾乎傷亡殆盡。敵人乘此機會一陣猛攻。突破防線,衝開一條口子,殺了進來。

這樣一來,冷口關的中國守軍被從白羊峪衝進的敵人抄了後路,形成夾擊,難以支撐,只好紛紛撤退。

這時,商震終於下定派來地增援部隊正向冷口趕來,可惜爲時已晚。敗局已定。

堅持了五天地冷口關。重新陷落敵手……

冷口的失陷爲敵人打開了一條突破長城防線的大門,進而導致全部防線的崩潰。

“千里長堤。潰於蟻穴”。

冷口戰場的白羊峪就好比一個蟻穴,冷口陷落引起的反應是極其嚴重的。

日軍由白羊峪打開缺口後,東進包抄,進而佔領了整個冷口關。

然後以此爲通道,向南猛插,威脅到了界嶺口、喜峰口側後的安全。

爲避免這兩個陣地形成遭敵前後兩面夾攻的局面,北平軍分會下令軍等收縮撤退,放棄第一線陣地,退守到二線警戒陣地上來。

自從長城抗戰爆發以來,中國守軍在長城線上拼命殺敵,付出了重犬犧牲,頂住了日寇地南侵。

現在一夜之間被打開缺口從而撼動全線,使不少將士憤恨不已,對商震多有埋怨。

商震一怒之下下令撤了守衛白羊峪地師團團長郭維藩的職,對師長高鴻文也進行了斥責。

從此,長城抗戰地戰鬥,尤其是中線東線的戰鬥,開始轉移到了各個警戒陣地之上。

這時軍中又有了調德式師上去的呼聲,尤其是針對鄭永的第師,但都被委員長毫無選擇餘地的頂了回去。

上次的戰鬥已經是一個教訓了,委員長絕不會再犯第二次錯誤。

這時如何儘早結束戰鬥成爲了委員長的當務之急……

長城抗戰的戰鬥,尤其是中線東線的戰鬥,開始轉移到了各個警戒陣地上。

到了六月中下旬,除西線古北口南天門尚在對峙中外,長城中線、東線的中國守軍,都先後撤到了警戒陣地,和預設的二三線陣地。

在這些陣地上,他們與尾隨而來的敵人又擺開了一個個戰場。

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先後進行了灑河橋、小龍灣狙擊戰,南北團汀爭奪戰,官廳反擊戰及遵化、石門、薊縣、三河、通縣郊區等戰鬥。

在這些戰鬥中,中國軍隊的官兵以長城精神頑強與敵拼殺,給了日軍有效殺傷。

長城戰役進行到六月底,中日雙方都有結束作戰的想法。

只是在達成什麼目標、以什麼手段結束的問題上不同而已。

月上旬,日軍越過長城各口,向長城以南的冀東地區發動大規模進攻。日本關東軍以第、第師團及一個混成旅團守備從古北口到山海關公里的長城線。

各種微詞已經在日軍之中出現。

“兵力顯然不足,處於不遑應戰的狀態”。

“且屢以小部隊越過長城線進行反擊,致使官兵疲憊不堪”。

因此關東軍參謀部內產生了莫若進行一次短暫的大規模作戰的設想,企圖越過長城線結束長城戰役。爲此關東軍參謀長小磯國昭於月到東京尋求軍部的支持。

當灤東和南天門戰鬥進行之際,蔣介石請從國外回來的汪精衛代替宋子文主持國民政府。

汪精衛上任後即起用黃郛爲未來的華北政權首腦,目的是尋求與日本停戰談和的途徑。

從月中旬開始,中日雙方在上海進行秘密談判,日本提出四項停戰條件,並堅持中方先從長城前線撤軍,否則不予停戰,使談判進展緩慢。

而日本陸軍大臣荒木貞夫認爲戰爭的“擴大與不擴大要對時間、地理、兵力三方面進行考慮,如時間能縮短,地域和兵力的擴大都可認爲是次要的,時間的延長才是大忌”。

於是陸軍省與小磯國昭新制訂了“以迫和爲主”的沿長城線作戰計劃。

武藤信義遂月日下達作戰命令,其要點爲“決續予敵以鐵錘的打擊,以挫其挑戰的意志”。

此時日方對談判已不感興趣,而着手準備以更大規模的作戰來奪取整個冀東地區。爲此,將在黑龍江的第師團之旅團調至長城一線。

在長城一線參戰的中國軍隊已堅持了數月之久,人員、彈藥消耗都很大,戰鬥力已經下降。

何應欽也一再致電蔣介石,要求蔣增派援軍和增加財政補助,以利作戰。

這時,國民政府的中上層中樞機構,特別是軍委會北平分會已對長城抗戰失去了勝利的信

在月下旬的時候,何應欽已作了收縮兵力、確保平津的部署。

月日日軍以第師團西義一部在飛機大炮掩護下向傅部陣地進攻。

時中國軍隊總指揮傅作義親臨指揮,全體官兵抱定“有我無敵,有敵無我”的犧牲精神英勇抵抗。

董其武團在牛欄山一帶,孫蘭峰團在懷柔以西陣地,與敵白刃相接,奮勇搏殺,多次打退敵人的進攻,雙方形成拉鋸態勢。

然而,正當傅作義指揮的中國痛擊頑敵,英勇苦戰時,日晚黃郛在北平竟然接受了日方的停戰條件。

何應欽隨即令傅作義停止戰鬥,撤出陣地。傅作義接到停戰撤退命令,無比憤慨,質問說:

“怎麼抗日還有罪?”並且立場堅定的堅持“只有日方先撤,我們才能撤,否則我們決不後撤。”

經交涉之後雙方答應同時後撤,傅作義才忿然下令撤兵。長城抗戰的最後一戰,就這樣宣告結束。

該戰役計斃日軍二百四十餘名,中國官兵陣亡三百六十餘人,傷近五百人人。

傅作義對陣亡官兵極感悲痛,後特地派員將殉國官兵的遺骸護運回歸綏安葬在大青山下,建立紀念碑,並將烈士名字刻於碑上,以寄哀念。

長城抗戰歷經數月,至八月底的時候戰火逐漸平息下來。

這次抗戰失敗了,但卻給予了日軍重大傷亡,極大延緩了日軍侵略步伐,並有一個人和一支中國軍隊的名字永遠地留在了日軍官兵的腦海裡永遠也無法忘記:

鄭永,和他的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一師。

第658章 “收穫季節”第450章 堂堂之陣第489章 上校與學生第704章 千鈞一髮(上)第313章 中日關係第218章 西安事變(下)第27章 真正用意第583章 僧人、女人、軍人......第373章 爆炸第260章 中國不會亡!第3章 孫伯第19章 殺人者鄭永第652章 “御前會議”第300章 我以我血衛中華(六)第671章 跪在那的銅像第224章 即日開赴上海第37章 有本事的當兵第272章 殺身成仁,報效國家!第128章 別動我們的女人!第249章 “死亡戰場”第165章 川島芳子第285章 圍殲笠井聯隊(下)第501章 新人第658章 “收穫季節”第670章 寫給汪精衛的信第263章 殘陽如血,冷風如刀第131章 血戰第520章 總教官第473章 生離死別第5章 從軍第212章 合作第686章 《開羅宣言》第437章 秦家嶴之戰第368章 戰略部署第257章 一年第265章 “幹掉他們!”第415章 老農第23章 賭命第55章 新的力量第134章 林家兄弟第40章 請求第162章 鬥毆第346章 民族魂魄第6章 小兵鄭永第281章 七天七夜(三)第266章 “鐵血鋤奸團”第6章 小兵鄭永第191章 這個該死的德國人第304章 離別第479章 南京撤退(下)第27章 真正用意第222章 反擊第280章 七天七夜(二)第282章 七天七夜(四)第590章 兩小時(下)第228章 總攻(上)第648章 針鋒相對(上)第581章 第九師團的命運第27章 真正用意第119章 亞洲主義和狂熱分子第336章 范蠡攻擊計劃(下)第544章 “增援部隊”第267章 回家第360章 血洗北柵縣城第698章 歷史永遠不會忘記!!第639章 “醫生的信”第88章 最慘烈的八天第282章 七天七夜(四)第118章 38旅團第14章 旅順第38章 中村震太郎第45章 事變前夕第704章 千鈞一髮(上)第130章 三麻子和馬少爺第106章 有敢言降者諸死之第287章 山下谷明之死第33章 東北易幟第387章 “衝過去!”第459章 中華門第96章 大反攻第690章 告別第1章 關東軍第312章 國民政府臨時會議第34章 老虎廳第296章 我以我血衛中華(二)第410章 “兩隻魚餌”第245章 中央戰區司令長官第526章 “死亡缺口”第429章 失去自由的人第15章 “英雄”?第393章 “中統的人”第85章 最慘烈的八天(九)第71章 押來的飛行員第338章 兄弟第34章 老虎廳第327章 “二十萬發子彈”第638章 像我一樣的人第183章 委員長的借條第477章 南京撤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