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家新年快樂、心想事成。新的一年裡比李恪的老婆多,當然錢也要比他多。
吩咐親衛們將祿東贊送來的財物帶上,李恪起身前往皇宮。
進入甘露殿的時候,李世民正臉色鐵青的站在龍椅前。二三十位文武大臣鴉雀無聲的立於殿內。向負責引路的內侍投去詢問的眼神,內侍有些慌張的躲避開他的眼神。李恪頓時明白了,一定是李佑到京了,而且太子的事情也已經東窗事發,否則的話李世民也不會生如此大的氣。
殿中的大臣見到立刻走了進來,紛紛的給他讓出一條路,讓他直接走到了李世民的身邊。從袖中拿出一個錦盒,打開后里面有十粒丹藥,放在李世民的面前,說道:“父皇因爲何事生如此大的氣?這盒中的藥丸是孫神醫親手所制的益氣養肝丹,先吃上一粒吧。不管出了什麼事,您的身體都是最重要的。”
這個養肝益氣丹,是李恪出征前特意叮囑孫思邈製作的。出征時已經是貞觀十六年年底,按照史書上記載,貞觀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被廢,魏王李泰被關了禁閉。李世民因爲這件事,心情非常不好,並且因此而病了一場。李恪這是預作準備,原本想打下高句麗之後,便將藥交給李世民,沒想到李世民居然讓他隨同自己一同返回長安。他仔細一想,覺得李世民沒事的時候,自己送給他藥顯得有些不合適,所以就沒有着急交給李世民。
看到李恪雙眼中充滿了關懷之色,李世民的心中一暖,臉色也變得好了一些。對着殿中的文武大臣揮揮手說道:“朕今日心情不好,無意處理朝政,你們先退下,有什麼事明日再來奏報吧。”
李恪和衆文武大臣一同向李世民施禮後,轉身往殿外走。剛剛走了幾步,便被李世民給叫住了。李恪聞聲停下腳步,轉過身問道:“父皇,不知您叫住兒臣,還有什麼吩咐嗎?”
“沒什麼事,只是想讓你陪着……爲父聊聊天。”
“父皇,今早祿東贊來到兒臣府中,送來了一萬兩黃金、兩枚貓兒眼寶石以及十塊翡翠,如今正放在殿外。除此之外,還送給兒臣一樣重寶。不過並非兒臣貪心,但是兒臣覺得此物並不適合在我朝出現,所以並不想將它交與父皇,還請父皇原宥。”
“哦?能被三郎稱之爲重寶之物,想來絕非普通寶物。你若是不想讓爲父知道,完全可以不說的。莫非其中還有什麼含義?”
李恪伸手從袖內拿出祿東贊送與他的錦盒,打開以後說道:“父皇請看,此物七彩舍利子,乃佛教釋迦牟尼佛佛腦所化。此物對於佛教徒來講絕對是無上寶物,一旦被信奉佛教的信徒得知,必定會引發他們的狂熱之情,短期內我大唐將會有大批的百姓,因此而信奉佛教。這對於我大唐來講,並非是一件好事。”
李世民聽後有些奇怪,問道:“信奉佛教可以令百姓一心向善,對於國家的安定大有好處,三郎爲何說並非是一件好事呢?”
“父皇可曾想過,我大唐創下如此基業,靠的是什麼?還不是因爲我大唐以武立國,將領們多謀、士卒們武勇,纔打下這幾萬裡的江山。但是佛教的教義卻與我大唐的立國恰好相反,誠然可以由此推動國家的安定,但是同時也使得我大唐的百姓喪失了血性!如果今後有番邦來襲擾我大唐邊境,我大唐的士卒則由於信奉佛教而喪失了殺戮之心,屆時我大唐又要拿什麼去抵禦強敵?”
“三郎,此事真的會有如此嚴重嗎?……莫非……”
李恪用力的點了點頭,說道:“自我大唐以後的千餘年間,疆土不但沒有開拓出一尺,反倒被周邊的國家大肆的分割,只相當於現在的一半有餘……”
“都是……都是因爲這佛教之故?”
“也不盡是如此。後世最爲推崇的那是儒家思想,但是對其中含義多加曲解,推崇更改了原意的中庸之道。講究的是平衡和無所作爲,對於開拓與創新採取抵制和不支持的態度。再加上民間大多信奉與世無爭的佛教思想,使得百姓變得懦弱沒有血性……”
李世民聽後,半天沒有言語。過了許久,這才低聲說道:“老五昨天下午已經被押解進京……”
見到李世民還是把話題扯到了這上面,李恪不禁嘆了口氣:唉,始終還是無法迴避這件事啊!想了想後說道:“是不是父皇已經知道了太子的事情,剛纔便是在爲這件事生氣?”
“這個忤逆子……唉!如果他們能有你一半讓爲父省心……你是不是早就已經知曉,只是不肯告訴我?”
“父皇,請恕兒臣不孝。有些事兒臣一直在努力的爭取能夠改變,但是……兒臣畢竟只是個凡人,無法做到逆天行事……”
李世民略作思考點了點頭,說道:“……你能否告訴我,爲父該如何做出選擇?爲父的要求是不是太過分了?”
“父皇,此事兒臣只能給您一個建議,不要過於着急做出選擇,同時給所有人一個開口說話的機會,單獨的以父親的身份去和他們溝通。相信很快您就能得到您所想要的結果。兒臣也只能說這麼多了,畢竟兒臣也是您的兒子,如果說得過多會影響您做出正確的判斷。”
聽完李恪的話,李世民陷入到沉思當中,過了許久,才低聲問道:“三郎,爲父作爲一個父親,是不是非常的失敗?”
“父皇,這不是您的錯。要知道每個人都是有**的,尤其是作爲帝皇的兒子,更是一出生便註定了要牽扯到權利紛爭的漩渦當中,畢竟這個位置距離權利的頂峰只有一步之遙。而且有很多時候,並非是王子們可以要這麼做,而是周圍的人在促使他們這麼做。因爲那些人要想獲得更高的權利,就必須要讓他們所輔佐的王子登上這個位置。這就是人心,沒有什麼對與錯。這種事前朝會發生,今後也一樣會發生,根本無可避免,所以這與您的教導沒有任何的關係。”
李世民還想說些什麼,但是話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有氣無力的癱倒在龍椅之上。有些頹然的說道:“三郎,爲父累了,你先下去吧。”
“是,父皇。不過兒臣還有個不情之請,想去看望一番太子和五弟,還望父皇能夠應允。”
李世民只是揮了揮手便算作是對他的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