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睦州危機

清溪,古地名,位於後世的淳安西面,也就是現在的新安江水庫區內,舉世聞名的千島湖就包括原來的清溪境內的一些低矮的山峰,而隋唐時期的雉山縣則已經完全淹沒於新安江水庫之中。

李恪一行人離開杭州之後,一路向西。一路之上半是遊山玩水,半是體察民情。越是往西走,這一行人的表情就越是沉重,一路之上到處可以看到一邊行乞,一邊四處流浪的災民。道路兩旁不時的還可以看到餓死的災民,所有的屍體無一不是骨瘦如材,看得所有的人心情極其的難受。“哀鴻遍野”這個詞李恪不論是在現在還是在後世,都只不過是從書中才看到過的一個名詞,從未在現實當中真正的見到過。當一切都真實的呈現在他的眼前之時,他才真正的體會到其中的含義。他現在的心裡非常之憤怒,非常想殺人,想殺盡那些個只知道坐在府衙內向朝廷報告,卻沒有任何實際行動的無能官僚們。

一開始的時候,從未見到過災民的李治和李明達,在看到災民們眼中流露出的迷茫與絕望的眼神的時候,總是會下令侍衛們拿出隨身攜帶的食品,散發給那些個見到的災民手中。並且還會在時候追問李恪,爲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災民。要知道,即便是在他們的眼中,那個被他們判了死罪的大貪官升州刺史張興瑞的治下,也沒有見過如此多的災民。可是到了一向以富饒著稱的江南,面黃肌瘦、骨瘦如柴的災民卻日益增多,這不能不爲零他們產生疑問。

最初的時候,李恪還可以用江南地區多山水,可能是由於交通不便才導致官府一時之間救治不及時來解釋。但是隨着一路向西行駛,到達睦州境內的時候,李恪的解釋越來越顯得蒼白無力,越來越站不住腳。這已經不再是救治不及時的問題,完全是由於當地官府不作爲,纔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

在看到李恪眼中那難以抑制的、可以殺人的滔天怒火的時候,李治和李明達聰明的閉上了嘴,不再提任何的問題。

此時李恪已經沒有了任何的遊山玩水,亦或者體察民情的心思,下令隊伍全速的趕往睦州,他要在第一時間內趕到那裡,問問睦州的刺史,他的良心是不是都讓夠給吃掉了,居然眼睜睜的看着治下的百姓陷入到如此的境地,卻沒有采取任何的救治措施。

睦州城東門外五里,得到消息的睦州刺史正率領手下官員等候遼王殿下的到來。

滿臉怒容的李恪,在見到睦州的大小官員的那一刻,臉上的怒容不由得消失的無影無蹤,繼而呈現出來的是一副心痛的神情。因爲睦州的官員,上至睦州刺史杜鬆,下至小吏唯一不是面黃肌瘦,神情疲憊。如果說神情疲憊還可以通過手段僞裝出來,但是體態卻絕非三五天不吃飯就可以裝得出來的。

跟隨着睦州官員來到睦州城東門外,看到門口兩側賑災粥棚,李恪下馬走到跟前。只見到粥鍋之內的米粒屈指可數,其中還拌有野菜甚至樹皮。李恪的臉上不由得升起了差異以及不解的神情。一直跟在他身後的李治以及李明達見狀,也好奇的湊到李恪的身旁,向着鍋內望去。雖說兩人不認識野菜以及樹皮爲何物,但是還是知道鍋內並沒有幾粒米粒的。這些日子跟在李恪的身邊,耳聞目睹的情況下,已經開始關心起國事、民生的他們倆,再見到睦州刺史居然在用這種東西熬粥賑濟災民的時候,不由得火冒三丈,同時轉過身用稚嫩的聲音向着睦州刺史喊道:“杜鬆,你好大的膽子!居然用這種豬都不肯吃的東西,去給你們治下的……”

李恪制止了兩個人對於杜鬆的指責,低聲說道:“杜大人,我要了解這裡的真實情況,一點都不要向我隱瞞。”

“三哥,你……”

“雉奴、兕子,你們先不要着急,先聽杜大人向咱們解釋一下這裡的情況。我們初來乍到,應該有很多我們沒有了解的情況,我們不能僅僅憑藉眼前所看到的,就武斷地作出決定。”

聽完李恪的話,杜鬆不由得老淚縱橫,跪倒在李恪的面前,放聲痛哭道:“都是下官無能,沒有在洪水到來之初保住糧倉,以至於洪水過後,糧倉被毀去大半。下官在洪水過後,便下令開倉放賑,怎奈糧倉內所剩的十幾萬斤糧食對於全州百姓來說,只不過是杯水車薪。早在一個月前,糧倉內便沒有多少庫存,而朝廷的賑災糧食卻又遲遲不能到達。下官也是沒有辦法纔出此下策,希望能夠再堅持一些時日,以儘可能的多挽救一些災民的生命。”

李治聽後有些驚訝,問道:“這……這睦州到底受災多麼嚴重,十幾萬斤糧食都不夠?”

“回晉王殿下,睦州洪災前有十一萬四千戶,共計四十八萬四千三百餘人,洪水退卻後,不計算雉山縣在內,共計減員四萬五千八百餘人,這還只是一個月前的統計數字。現如今……唉……”

“一個月前……那豈不是……”李治感到非常的吃驚。“還有,爲什麼不計算雉山縣在內?難道說……難道說……”李治像是想到了什麼,說了兩遍都沒有把後面的話說出來。

“通往雉山縣的道路被山上落下的巨石阻塞,洪水剛剛退卻之時,下官也曾組織人手試圖打通通往那裡的道路,只是阻塞的山石太多,而且有許多巨石太過巨大,根本就無法清理。再往後……再往後就已經無力組織人手前去清理……”

這一次連李恪也不禁動容,說道:“如此說來,那雉山縣豈不是成爲絕地?”

“那倒不是,雉山縣雖說通往這裡的道路被阻塞,但是向西北可以通往歙州,往東南還可以通往婺州,那兩個方向的道路都比較平坦,所以應該不會都被阻塞纔對。”

“那你爲何當初不派人繞道前往雉山縣瞭解一番具體情況?”

“回奏殿下,洪水退卻之初,下官在派人挖掘山石之時,雉山縣令曾經派人翻過山樑給臣報信,說他們那裡情況尚好,有當地富紳家中的糧倉未被洪水淹沒,正在試圖向他們借糧賑災,讓下官勿以雉山縣爲慮,所以下官這纔沒有把精力放在那邊。”

李恪聽後略作思索,然後說道:“不行,本王不能親眼看到,實在是放心不下。這樣吧,你看看能否安排一個想到給本王帶路,本王帶領親衛前往那裡瞭解一下當地的情況。”

第84章 平倭(十九)第28章 長安城 李恪我又回來了第12章 如爾所願第23章 陳碩貞第6章 落難公主第82章 平倭(十七)第54章 李治大婚(上)第59章 退兵?第43章 李恪的心思第49章 西域戰事第32章 閉門謝客第8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5章 破敵(三)第21章 薛仁貴登場第82章 元宵佳節送禮忙第22章 蘇州第10章 李恪前來拜訪第79章 回家過年第3章 左右逢源第56章 設伏第29章 七彩腦舍利第19章 解圍永清縣第42章 開着汽車進瀋陽第8章 茶聖算個屁,老子還是茶仙呢第19章 解圍永清縣第48章 軟磨硬泡第61章 出征倭國(五)第38章 奴隸交易第3章 回馬槍與地雷戰第2章 即將開始的紈絝生活第25章 賣假藥的道士第41章 硝煙再起第33章 入主東宮第73章 平倭(八)第33章 李恪北上第71章 平倭(六)第37章 訓斥第54章 李治大婚(上)第21章 敲詐第22章 烽火戲諸侯第64章 冰封王座3第68章 神兵天降第9章 美麗新世界第62章 出征倭國(六)第28章 班師還朝 第一卷終第14章 釋惑第4章 登陸朝鮮半島第22章 蘇州第53章 早有準備第80章 民心第50章 出征第7章 一下江南第51章 大戰在即第21章 李治的疑惑第48章 污齪的手段第13章 父子談心第10章 巧遇神醫第59章 退兵?第39章 擴張計劃(上)第5章 拉人入股(1)第75章 戰前第42章 城外激戰(一)第57章 分工合作第15章 一見傾心第10章 御賜金匾第27章 奉旨回京第52章 滅新羅(中)第2章 無需再忍第74章 檀州之圍第10章 重返遼東第50章 三年第75章 戰前第42章 李恪的產業第70章 要打得他們從骨子裡發顫第47章 男兒行第9章 破城第25章 賣假藥的道士第27章 破敵(五)第10章 李恪前來拜訪第1章 對馬島海戰(上)第8章 茶聖算個屁,老子還是茶仙呢第16章 滅百濟(十一)第84章 平倭(十九)第68章 平倭(三)第1章 高粱酒?好東西啊!第65章 冰封王座(4)第30章 李世民上天第34章 抵達長春第6章 落難公主第74章 檀州之圍第44章 空地一體戰爭(六)第27章 平叛吐谷渾第6章 殲滅百濟(一)第35章 離奇的案件第78章 平倭(十三)第39章 收服第80章 平倭(十五)第62章 冰封王座(1)第78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