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

李淵終於定下了北巡的時間,在他知道洺京城內有二十多棟比銀樓還要高,還要大的水晶玻璃外牆的大樓之後,就恨不得明天就啓程去看看了。

他很想知道,一棟大廳直接跳空五丈多高的大樓是怎麼建築起來的,很想見識見識,由數千顆球形水晶穿成的水晶吊燈是個什麼模樣。

不過,即便是再怎麼想去,也只能等春耕之後,只是,他最終將回程的時間延長了一些,定在了中秋之後。

因爲,在跟於知行聊天的過程中,他大致知道了夏國春耕以後的這半年裡要舉行的一些活動。

比如,端午節前就會開始的划龍舟比賽的預選賽了,以及一路賽到端午節那天舉行的總決賽。

而划龍舟,只是夏國一系列比賽的開始,整個夏季,由於天氣炎熱,農田裡的活也不多,大家主要都是以各種競技,遊戲,娛樂爲主。

他們在去年舉行的第一次大賽,還因爲有很多人搞不清楚套路,比賽的規模還不算大,今年卻不一樣了,十七國在所有項目上,都將有國家級代表隊參賽,李唐也不應該落後,到時候各個賽場肯定會很熱鬧。

而到了七月中,還將會舉行持續一個月時間的交易會,到時候,歐亞大陸各國的商人,都會拿出自己最好的商品,到夏國參展,或出售,或採買。

而當李淵在於知行這裡瞭解這些東西的時候,於秋在電臺的廣播裡講到的,卻是一切其它的東西。

“在我看來,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兩項運動愛好,我師門的一位先輩說過,生命在於運動,大家要是身體健康,不僅能減輕國家和家庭的負擔,工作能力上也會更加強,更容易在事業上出頭。

所以,今年洺京城各區,都會有一些運動場所建設起來,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其中的一些項目進行鍛鍊……”

“在我看來,人一天,有三個時辰用於工作就已經足夠了,勞逸結合,才能讓工作的質量更加高。

所以,今年所有軍政法體系的公職人員,以及所有集團產業的工人的工作時間,都會根據實際情況逐步縮短,儘量的向每天三個時辰,六個小時靠近。

而且,還將會把每七天設爲一週,每個週末的兩天,設爲休假日。

大家可不要覺得工作時間短了,會影響自己的收益,非績效制的工種不會因爲工作時間的調整,而調整薪酬,績效制的工種,績效金額會相應調高,國務院會保障國民收入一直穩步增加……”

於秋的所有講話,對於夏國的百姓們來說,都是新年大禮包,今年不管是工人,還是農民,還是已經到了退休年齡的老人,和沒有勞動能力的嬰幼兒,都將會享受到新一輪的福利政策,幾乎涵蓋各個方面。

而於秋做出這樣的決定,也不僅僅是因爲夏國的財政收入富餘太多,他想要用巨大的落差,增加其它同盟國向夏國學習的熱情。

而把節奏稍微放緩,也能給更多的人才成長起來的時間,這裡不僅僅是指知識方面的成長,還有國民素質方面的成長。

一個國民素質很高的地方,纔是大家更加願意生活,安頓下來的地方,那種吸引力,往往是在無形之中。

就像在洺京這邊生活了快一年的秦王妃長孫氏或者太子妃鄭氏,就覺得在洺京生活比在長安生活,要輕鬆遐意的多。

於秋說話的聲音很隨意,但是,所有通過收音機和高音喇叭聽到他的講話的人,卻無不熱血澎湃。

似乎,這個美好的節日還沒有結束,才只是一個更大的美好的開始而已。

終於,在時間來到丑時的時候,於秋這期訪談節目結束了,當然,明天一整天,他的這些講話,至少會在廣播裡重播三遍。

讓更多的人知道夏國未來的走向,就是廣播電臺這樣的宣傳口必須要承擔起來的任務。

讓於秋比較意外的是,李秀寧,張喜兒,金德曼三個女人到了這個點都還沒有睡,而是一直在播音室外面,通過廣播,聽着他的講話,這倒是讓他犯起了難,今天晚上到底要到誰的房間去休息。

畢竟,上月節這樣的大日子,在誰房裡過夜,是有着一些特殊的象徵意義。

“秋哥兒你說的真好,要是每天只上三個時辰的班,我們紡織集團的那些女工們,就有更多的時間做家務,帶孩子了。”張喜兒一馬當先,跑過來挽住了於秋左邊的胳膊道。

似乎,只有她能在這種公衆的場合,肆無忌憚的挽着於秋的胳膊,和於秋做一些親暱動作。

“今年這種上班的婦人顧不上家的情況,會整體有所好轉的,不僅僅是因爲她們的工作時間會縮短,還因爲,出海的輪船會幫我們帶回來大量海外的家政僱工。”於秋笑了笑道。

“不可以,夏國要用工,必須得是我們新羅國的。”金德曼嘴巴一嘟,抱起於秋的另外一隻胳膊道。

“就怕你們新羅國人少,支應不起夏國的人力需求。”平時基本不在公開場合與於秋有什麼親暱動作的李秀寧瞄了挽住於秋的另外一隻胳膊,與張喜兒有競爭的架勢的金德曼道。

說完之後,她就直接轉身,走在了他們三人的前面。

“怎麼就支應不起了,我們新羅國,至少還能派出十萬女工到夏國來做事。”金德曼有些不服,看着李秀寧的背影道。

兩人同是公主,而且都懂得政治,平時在夏王府內,就有些比較的意思,只是,李秀寧對於男女之事看的淡一些,多是爲張喜兒爭取。

三個女人一臺戲,夾在三個女人中間的男人,通常都不會有什麼好日子過,即便是於秋,也是這樣的情況。

“呃,那個,新羅國今年有很多自身的產業要做了,養珍珠,種人參,加工化妝品等等,都需要大量的工人來做,工人主要應該用來發展本土,而這些在家裡打掃衛生,燒火做飯看孩子的事情,通常都比較簡單,應該留給那些漢化程度更低一些的地方的人來做。

比如,林邑國,呂宋島,南美洲的瑪雅人,天竺沿海那些國家的人,還有西域胡姬等等。他們的人口基數更大,對於薪酬的要求也低,更加能滿足所有普通百姓的需求。”於秋看到氣氛有些不對,強行插話道。

“所有普通百姓?秋哥兒你的意思是說,今年,咱們夏國的百姓每家都可以僱傭這些工人幹活了?”張喜兒有些納悶道。

“當然,他們自己來做這些瑣碎的事情,需要浪費很多時間,甚至影響到工作,而他們只需要花一貫錢,甚至五百錢一個月,就能僱一個人幫自己把這些事情都做了,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工作,去享受生活。

畢竟,他們自己工作的話,一個月得到的收入,可能是好幾貫,甚至更多,你覺得,他們會算不過來這個帳嗎?”於秋給張喜兒講解道。

“幾百錢就能僱一個青壯勞動力做一個月的事情的話,即便是咱們夏國的農民家庭,也能僱幾個來給自己種田了,這是很划算的。”張喜兒在心裡略微計算了一下之後,點頭道。

“幾百錢對於我們夏國的百姓來說不多,但卻是能在我們這邊買走兩三石的糧食,加好幾件材質普通的衣物,這對於很多羣窮國家來說,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收入了。”於秋笑了笑道。

而這時,走在最前面的李秀寧卻是轉頭看向於秋道,“你是不是接下來還會設置一些規定,讓懂得漢話的人,能優先來夏國做工?”

“呵呵,我不需要下什麼規定,市場會自動推動這些事情。”於秋一副你真聰明的表情看向李秀寧道。

“所以,從今年開始,所有那些海外與夏國通商的國家的一些底層的百姓,都會想盡辦法學習夏國的語言,來夏國做工是吧!”李秀寧的眼神越發閃亮的道。

“是的,這同樣是一種宣揚我們的語言和文化的手段,同時,還能爲我們夏國的生產生活減輕負擔,可謂是一舉多得。”於秋點了點,向還不太懂得其中道理的金德曼和張喜兒解釋道。

“真不知道你這腦瓜子是怎麼長的,居然能想到這樣辦法,不過,你真的覺得自己可以統治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類嗎?”李秀寧有些感嘆的向於秋髮問道。

於秋想了想之後道,“我或許不可以,因爲我比較懶,現在的科技文化水平,也不具備讓一個人統治全世界的條件,但是文化可以,當大家處在了相同的文化下面,他們是什麼國家,什麼民族,什麼膚色,被誰所統治,其實就不那麼重要了。”

他的這些話,李秀寧三人一時還未必能懂,當然,即便不懂,也不妨礙他們一起回家,做一些夏國上下都期盼她們做的事情。

而隨着第二天上午廣播的重播,以及夏國人民日報對這段採訪一字不漏的報道,整個夏國百姓,頓時便都進入到了一種比昨日上元節更大的歡騰中。

於秋這是給所有百姓們打開了一扇從很好邁向更好的大門,今後,在這些百姓們的眼裡,就不會只滿足於現狀了,他們會嚮往更好。

所以,電臺裡的一則廣告,吸引了很多人。

“你還在爲沒有人幫忙打掃家裡的衛生,做洗衣煮飯的雜事而煩惱麼?”

“你還在爲家裡的重體力活無法承擔,而頭疼麼?”

“快到勞工署登記傭人招聘信息吧!這裡不僅有大唐境內許多懂得漢語的少數民族的青壯男女供你選擇,還有新羅國,百濟國,林邑國,爪哇國,伐那比王國……的男女青壯僱工,可以任您選擇……”

“五百錢一個月,僱一個身高體壯的西域胡人幫我們家幹農活?似乎,不錯啊!一個年也才六貫錢。

我家那二十五畝田,都種上良種小麥的話,一年收穫的麥子至少有一百多石,可以賣二十幾貫呢!家裡男人去工廠做工,種不過來這些田,正好可以僱一個人幫忙種……”

“誰說不是呢!我打算僱一個新羅婢幫我做家務,然後我自己去紡織集團上班,聽說那邊的女工一個月都可以拿到三四貫錢,而且,只需要三個月就能學成手藝,甚至還能解除到很多紡織機器,各種產假福利也很好……”

“做家務,帶孩子麼?那還是選山南道那邊的幾個懂漢話的少數民族比較好,雖然每個月的工錢會貴幾百錢,但溝通起來方便,有什麼要求,能直接開口吩咐……”

民間的討論聲一下子多了起來,僅僅是半天時間,林雄所主持的勞工署門外,就擠滿了人,而在勞工署的大垸內,幾個穿着一看就知道不是漢族人的部落酋長們,正在喝茶吃點心。

“你們現在看到了吧!把人放到我們夏國來做工,他們就能掙到錢,他們自己也能掙到錢。

而且,他們來這裡並不是伺候什麼權貴老爺,我們夏國也沒有什麼權貴老爺,就只是在普通百姓家裡,和他們一起生活,一起做事,老百姓們吃什麼,他們就吃什麼,老百姓們住什麼房子,他們就住什麼房子,老百姓穿什麼衣服,他們就穿什麼衣服……

要知道,現在財政上爲此專門撥了款,一個人一年就給一貫錢的補貼,來的人越多,給的錢就越多,以後要是沒有這一塊撥款了,你們可就賺不到這些錢了……”林雄指着大垸門口那些想要僱工,排隊登記的百姓們,向那些春節前就被他請到了夏國遊玩的部落酋長們道。

爲了讓他們放部落裡的青壯出來夏國做事,林雄可是煞費了苦心。

“真的,一個人一年會給一貫錢我們?”一個部落的酋長用懷疑的表情看向林雄道。

林雄點頭道,“當然是真的,今年,你們送來一百個人,我們就給你們一百貫錢,明年再送來兩百個人,我們就給你們三百貫錢,因爲今年來的人還在這邊幹活,明年這些人還會爲你們掙到補助,往後,增加的人數越多,你們拿的錢也就越多。”

“那咱們豈不是隻要多生娃,就能賺很多的錢?”另一個部落的酋長此時接話道。

“差不多是這麼個理吧,不過,也得是能夠幹活的人才行。”林雄有些鬱悶的道。

雖然讓他用夏國的各種科技產品將這些人震撼了一撥,但是,開化程度不高的他們,智商方面是硬傷。

“那,你們能把年齡放寬鬆一點麼?我們那邊,十歲的娃就開始打獵幹活了,你們設置的十四歲的年齡太高了,改成十二歲吧!這樣,我們能派過來的人就多一點。”

“十二,就十二吧!不過,十二歲的娃,我大多是安排他們做家政服務,一個月五百錢到六百錢不等,會聽會說漢話的,加兩百錢……”見到那些酋長鬆口,林雄頓時面露喜色,只要他們嚐到了這裡面的甜頭,那麼,這些少數民族現在實行的部落自治的傳統,很快就將成爲過去式。

不需要依靠部落就能生存的很多部落百姓,逐漸會從部落脫離出去,這個世界,往往都是吃誰家的飯,幹誰家的事,飯碗決定了一切。

只是,遠在新加坡的李世民恐怕要吐一口老血了,他苦心謀劃的收服中原地區少數民族的計劃還沒有實施呢!於秋就趁他不在中原,先給他搞定了,這是一點裝逼打臉的機會都不給他留啊!

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割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越感的微笑第四百四十五章 夏國的比賽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錢而已?第三百八十六章 好吃的宵夜第兩百一十四章 羨慕的眼光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第四十六章 肉羊第兩百五十二章 經營原則第四百八十二章 聯合軍演第五十四章 精緻農莊第四百二十四章 陸軍的任務第三百零七章 對於書院的一撥推銷第四百五十章 抽絲剝繭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三百三十八章 掌控商業的步伐第八十二章 碰到狠人就忽悠第三百八十一章 潛水的領悟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旨到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五十四章 精緻農莊第一百零五章 領取牲畜養殖任務獎勵第一百九十二章 爭辯第四十四章 帶話第兩百六十七章 馮氏兄弟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軍演練展示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四百九十九章 完美奪冠第四百四十一章 夏國的教育第四百七十章 李世民的深度解析第兩百八十七章 放開手腳幹第四百八十六章 論道第一百一十一章 牛神大黑第兩百一十六章 徹底籠絡住民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第五百零五章 更新換代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三百一十九章 宿命之戰第兩百一十七章 於秋施行的是聖人之道?第六十九章 於秋所謀的出路第六十章 於秋的班底成員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莊的日常第兩百六十二章 給闞棱的援軍第五百零三章 滅教運動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之大第四十二章 理智的思維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三娘坦白第兩百七十五 長孫無忌的構想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兩百五十四章 外來人口的問題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知道怎麼學到點子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聲的問題第三百五十章 瘋狂爆積分第四百五十一章 成長中的下一代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兩百四十六章 飲料產業第兩百一十八章 王猛的長安行第八十四章 孩子們的變化第四百四十八章 貨比三家的真正效果第一百零二章 坑姑父第四百一十五章 系統全面升級第兩百六十八章 結下情誼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嚐提子第三百二十章 一對一千第兩百八十七章 放開手腳幹第兩百九十三章 桂花樹種植第一百零八章 李世民又上門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之大第一百零五章 領取牲畜養殖任務獎勵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八十四章 孩子們的變化第兩百九十一章 又見顛倒句第兩百九十六章 坑倭進行時第六十七章 不好賣的豆腐第兩百二十五章 去沙門島第一章 寡婦村的怪男人第二十七章 分裂的性格屬性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五百二十三章 去吐蕃第四百八十八章 夏軍進場第三十三章 寡婦們的想法第四百三十六章 夏國的鈔票第八十一章 一切盡在謀算中第一百一十九章 名聲的問題第四百四十八章 貨比三家的真正效果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三章 借糧種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九十八章 那個人不許第四百七十四章 於秋的格局第四百章 李淵的送親家宴第兩百四十六章 飲料產業第兩百九十三章 桂花樹種植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兩百四十九章 顛覆收到的奇效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