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五章 洺州銀行融資計劃

本來以爲於知行只是上門來找自己辦點事情,卻想不到,人家是帶着驚天大雷來的,而且,李世民都還沒有看清這個雷的全貌,就被這個雷震的外焦裡嫩了。

當他將於知行描述的東西大致幻想了一下之後,頓時就對面前的洺州錢和不記名存票,有了火一般的熱情。

“這個公元紀年,其實就是西域那邊計算年數的計數法,是他們信奉的基督誕生的年份,今年正好是公元六二三年,所以,咱們這洺州錢上,印的是這個年份,這上面的數字符,則是我家公子根據天竺,大食人現在摸索的一些計數符號,發明的一套計數符,這個圈,是零,這個豎是一,……

每一張不記名存票上,都有一串唯一的數字號碼,在洺州銀行的票號本上面有記錄,可以防止別人造假,當然,像這種存票上的水印,也不是誰都能造假的了的。”

於知行說完,將一張不記名存票舉向燈座的方向,很快,李世民便看到了存票左邊一個立體的洺州字樣,心中驚奇不已。

現在看來,洺州爲了發行錢幣的事情,做了很多準備,而需要於秋花這麼多心思做準備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是小事情。

“想不到這銀行還附帶櫃坊的業務,那如果是更大額度的交易呢?”李世民瞭解了全套洺州發行新錢幣的事情後,提出疑問道。

“更加交易的業務可以走支票,如果客戶將錢存在我們洺州銀行,達到十萬貫以上的額度,即可以開通支票支出功能,每張支票最高可支付一萬貫,如果交易雙方都是我洺州銀行的客戶,還可以直接進行賬戶資金劃轉,別說是一萬貫了,就是十萬貫,百萬貫,也能瞬間完成收付款交易。”於知行答道。

他本人就是未來洺州銀行長安分行的行長,自然是對這些於秋交待下來的事情,有過認真研究,其實,有可能的話,於秋是希望在所有人口五萬戶以上的大州都開設分行的,然而,現在的人手條件卻不允許。

想要在銀行幫客戶辦業務,認字,算術的水平,必須得達到一定的程度,這樣的人僅靠在洺州開設的掃盲班,是培訓不出來的,只能從於秋繼承自盧氏的那些人裡面挑,而且,還要是一些能寫會算的管事級別人物,這樣的人,在洺州的各個產業中,本來就是骨幹,東拼西湊之下,也就只能保證洺州總行,洺津渡分行的運轉,就算是長安未來在東西兩市開設的分行的人手,於知行都還在招募培訓中呢!

畢竟,長安是目前讀書人最多的地方,多少能招到一些。

未來,或許等洺州圖書館開館之後,洺州能吸納一些外地學子,進入銀行工作。

“如果,讓你們在長安開設這銀行,天下錢財會盡入你家公子手中了,這件事情,我是不會答應的。”李世民來回在廳中踱了好幾圈步子之後,才語氣堅決的向於知行開口道。

於知行笑着道,“我家公子一早就猜到殿下會是這樣的態度,說這是你的慣性思維導致的,你會把所有自己還沒有搞懂的東西,先否定,慢慢吃透了,企圖掌控,初步能夠掌控了之後纔會做決定。

不過,他還說,你是阻止不了的,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可控的。

因爲這是所有商人,或者說,所有人民需求的東西,是大家的願望,是對大家都好的事情,只要洺州開設起來了,你們長安這邊沒有的話,就會被所有想要享受它便利的推動落實。

實際上,越早落實,結果就越好,落後,即等於捱打。”

“落後等於捱打?”李世民眉頭一挑,抓住重點向於知行反問道。

於知行笑着道,“我家公子並沒有詳細向我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按照我的猜測理解,應該是銀行的另一個業務可能涉及到很重要的方面,那便是借貸業務。

現在,突厥和高句麗兩大國都與我們洺州簽訂了戰略合作伙伴和商業同盟協議,甚至,這兩國的一些比較大的氏族,部落首領,還跟我們洺州私下籤訂了商業同盟和一些特殊易貨協議,他們可以從我們洺州借貸一定數量的款項。

這些錢,他們可以用來改善民生,亦可以用來購買武器裝備,糧食等戰略物資,用這些物資作爲基礎,對敵對國家進行征伐,長安不允許我們開設分行,那麼,長安就沒有找我們借貸資金週轉的優勢,很可能,長安就會成爲捱打的一方。

反之,朝廷想要平滅像高開道,龐孝恭之流的叛亂,卻沒有錢糧軍費,導致遷延日久,損失稅賦產出。

這樣的問題,找洺州銀行貸款,則立即就能快速解決,在個方面減少許多損失。

更有一些如吐谷渾寇邊,吐蕃寇邊,動則數十萬大軍打過來的突發事件,朝廷想要組織軍隊抵抗,需要用大量的調用錢糧,從各個地方徵調,再到大軍出征,基本上兩三個月就過去了,那時候好幾個邊州淪陷,百姓死傷慘重,即便最終擊退敵人,收復失地,人口的損失,稅賦的損失,也同樣巨大。

有了洺州銀行借款卻不同了,能夠快速用錢採購,快速動員士兵,以最快的時間平息戰爭。

這些都是銀行能夠帶給朝廷的好處,朝廷不能視而不見。

而如果朝廷對於洺州銀行不放心的話,其實只需要設置監管機構,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設置監管機構?洺州銀行允許朝廷設置監管機構?”於知行這一段話說的李世民茅塞頓開,而聽到最後這一句之後,他頓時便覺得,或許,能夠試一試。

“當然可以,洺州發行不記名存票,自然是需要有切切實實的有錢幣在庫房才能發出去的,這就需要朝廷的監管,不然的話,洺州銀行私印很多不記名存票,去坑害同盟的商號,那就會有人受損失,如果別的世家大團體,也搞出一種這樣的票據對市場上發行,出現亂髮情況,可能就會擾亂市場。

此外,一些借貸的資金的用途也需要朝廷監管,比如,有些人真的是借了錢財之後,去買武器裝備造反,或者資助敵軍等,就需要朝廷的控制,一些惡意拖欠的行爲,也需要朝廷判罰,所以,我家都督,是希望朝廷也能參與進來的。”

“朝廷也能在洺州銀行佔份子?”李世民更加差異的道。

還真如於知行所說,他最初聽到這洺州銀行的各項業務的時候,只是將它當成於秋想要控制天下錢財的工具,沒把它當好事想。

而聽於知行現在說的這些設置之後,他又把心放到了肚子裡面去,開始捉摸着,自己是否能借助這個東西,控制住天下的錢財。

可誰知他還在心裡琢磨着究竟讓朝廷在洺州銀行裡佔幾成份子的時候呢!於知行又道,“不僅僅是朝廷,洺州銀行還歡迎有實力的私人蔘與投資進來,快速的將其做大做強。”

“連私人也能參與?”李世民有些發愣道。

“當然能,洺州銀行開業的當天,就將進入第一輪融資,融資就是,接受外部組織或者個人的投資,我家公子以洺州銀行的各方面技術,經營管理模式,以及已經修建好的洺州人民銀行總部和洺州人民銀行第一分行爲基礎,發起對外融資。

我家公子作爲發起人,將始終佔洺州人民銀行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爲洺州銀行第一大股東,擁有決策權,剩餘的百分四十九,也就是四成九的股份,可以轉讓給外界。

買到這四成九股份的人,可以根據持股多少,享受洺州銀行的盈利分紅,最快每年一分紅,最慢三年一分紅。

另外,作爲發起人,我家公子享有對洺州銀行無限注資的權力,也就是說,我家公子將自己手中的錢,注入到洺州銀行之後,會增加持股比例,稀釋掉零散持股人的股份,從而影響到大家的分紅。

比如,洺州銀行今年拋開經營成本,純利潤有一千萬貫,如果我家公子沒有對銀行進行注資,那麼,這一千萬貫,有五百一十萬貫,歸我家公子,另外的四百九十萬貫,歸其餘股東。

可是,如果我家在當年對洺州銀行注入了一千萬貫,用於洺州銀行的業務拓展和經營,這一千萬貫按照洺州銀行現有資產估值,佔據了百分之十,也就是一成的股。

那麼,當年一千萬貫的贏利,我家公子,就要佔六百一十貫,剩餘三百九十萬貫,歸其餘的股東,按照持股多少分配。

其餘的還有很多細則,秦王殿下若是想了解,我這裡有一份詳細的融資計劃書,您可以看一看。”於知行先給李世民解釋了一通之後,又將一份長達十幾頁的文書交給李世民道。

還沒看清楚文書的內容,光是看上面的字跡,李世民就是一愣,因爲,這些字體他見過,和於秋的筆跡有點像,但又不是,因爲,上面同樣的字,是同樣的大小,筆畫,這是印出來的。

需要用到印,那就說明,於秋弄了很多這個融資計劃書,而且,發給了很多人,而眼前這個於知行,說白了,就是專門來找他派傳單的。

“按照你們於都督對於洺州銀行的估值,孤王若私人出一百萬貫,大概能在洺州銀行佔多少股?”李世民將整封文書看過一遍之後,長出了一口氣道。

瞭解了洺州銀行的各方面設置之後,在他看來,這確實是個能賺大錢的行當,一年賺一千萬貫,未必都不能實現。

“一百萬貫,還想佔幾成?秦王殿下可能想多了,能佔半成的機率都不大,天下有錢人,可是很多的啊!”於知行笑了笑道。

聞言,李世民一愣,立即朝門口侍衛喊道,“快去將輔機給我請回來。”

第四百四十九章 有所圖謀第三百七十九章 孺子可教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三百四十六章 忽死人不償命第兩百九十九章 賣香水和送禮物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禮第兩百三十三章 人工降雨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三百章 兌換槍械樣品第三章 借糧種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五章 河上漂屍第四百六十二章 花錢的學問第三百零八章 上臺講話第三百四十章 讓人一頭汗的推測第三百二十八章 於秋準備的東西第兩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三百四十七章 聯合執政聯盟提議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列爲貢品第兩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試驗成功第三百九十五章 進一步擴展第一百四十二章 越慘越好的建議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山莊第兩百六十二章 給闞棱的援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教學狂魔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莊第四百六十二章 花錢的學問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五百三十四章 環球遊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兩百七十四章 洺州新政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兩百章 確定細則(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六十七章 不好賣的豆腐第一章 寡婦村的怪男人第四百三十二章 葦澤關一小震第三百二十章 一對一千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四百七十一章 都有好算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三百一十二章 吐蕃的問題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兩百七十章 對倭國的態度第三百三十六章 戲水遊樂場第三百八十六章 好吃的宵夜第四百八十七章 軍演章程第一百一十章 忽悠第十六章 吃貨兵痞蘇定方第一百一十一章 牛神大黑第四百三十六章 夏國的鈔票第一百零三章 瘟疫阻路第三百七十四章 定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去山莊第三百零八章 上臺講話第四百三十二章 葦澤關一小震第四百九十八章 夏國特種兵第四百九十二章 首戰第六十七章 不好賣的豆腐第四百一十六章 四海通商第兩百八十五章 試航第五百二十二章 春上的早晨第一百六十四章 和稀泥的李淵第四百七十六章 試飛第一百八十七章 掐準心思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三十六章 醋火第三百八十章 李唐有夏國第五百二十三章 去吐蕃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給你了第五百零一章 日新月異的科技第三百零一章 玉米收穫第兩百一十六章 徹底籠絡住民心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四百四十二章 夏國的火車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十七章 好用的外衣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雷引第兩百二十七章 海戰進行時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四百八十一章 高級技能的強大第三百九十六章 爲八月做的準備工作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第四百八十一章 高級技能的強大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莊的日常第三十七章 房謀杜斷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越感的微笑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政法體系第四百七十六章 試飛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兩百六十八章 結下情誼第三百一十三章 對西域的商業佈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揭露崔氏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一百六十三章 誰在隔岸觀虎鬥?